卷七:巍巍中華_第553章:冊封朝鮮



紀元2191年,崇禎十三年,三月二十三日中午,中華帝國的使團到達漢城王宮,在朝鮮百官的跪迎之下,朱萬文徑直登上大殿的臺階,在大殿的門前面南而立,手持冊封的詔書。

大殿的臺階之下設有香案,香爐內香菸繚繞,香案前跪着朝鮮王李倧(zong),李倧的身後是朝鮮王國的衆官員。

朱萬文展開詔書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惟贊朝鮮王廷衍慶,恩澤一方......

承聖憲親王諭,着李氏倧,冊爲朝鮮王,爾其承中華之命,彌懷謙抑,治朝鮮之民,欽此。”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種詔書的格式起始於明太祖,沿用於明清兩代。如果演宋代的戲,宣讀聖旨,開口就是這兩句,那就穿幫了。

“承聖憲親王諭”說明現在的中國還是朱萬化說了算數。

以李倧爲首,均叩首,口稱“吾皇萬歲!萬萬歲!”

雙手接過詔書、金印、金冊,供奉於香案之上。

這就完成了宗主國對屬國國王的冊封程序,接下來,國王李倧才能升王座,接見上國天使。

按尊貴等級來說,屬國的國王相當於親王,朱萬文的爵位是縣王,還是低了兩級的,所以國王李倧可以坐在正中的王座上,朱萬文坐在左側下方,那是客位,其他的人只有站立的份了。

李倧是個懦弱的君主,且身體多病,導致大權旁落,大妃(國王母親)專權。但是,冊封國王與大權在握的大妃沒有關係,大妃的權利再大也是朝鮮的內部事務,她權力的來源還是國王被宗主國冊封的名分。這種隆重的場合大妃是沒有資格參加的,中華帝國只認李倧這個國王,是不認大妃的。所以中國使節在朝鮮的一切活動都是面向國王李倧,是不會見朝鮮的實際當權者大妃。

這也是朱萬化定下的原則,朝鮮王國內部派系鬥爭歷來都很複雜也很激烈,但是,只要不危及到中國的利益,中國一概不過問,除非朝鮮自己解決不了,告到宗主國面前要求調停,那則另當別論。實質上就是不干涉內政的原則,中國也沒有必要捲入他們的內部紛爭。

客觀上說,這一次的冊封禮儀還是提高了李倧的地位,讓朝鮮的任何人物也不敢小看李倧。

朱萬文奉上禮單:兩尺高的大玻璃鏡子共五面,這絕對是當今最高檔的奢侈品。朱家初期生產的鏡子,最大的邊長一尺,現在已經擴大了一倍。實際上,朱家可以生產更大的鏡子,並且技術上沒有什麼神奇的,但是對於市場要控制。大小尺寸要控制,數量更要控制,物以稀爲貴嘛!數量多了就不值錢了。

禮物中還有全套的明瓷餐具一套數百件,銀殼表五隻,上等絲綢十匹,高檔馬車一輛。

汽車已經有了,但是不適於做禮物。因爲,汽車的外形還不好看,開動起來噪音太大,並且技術不是特別的過關,發生故障趴窩是常事,開車的司機要兼做維護修理工。這些缺點導致它暫時不適合做高官的座駕。

這一套接見完全按照禮儀行事,也沒有多少的實質內容。

接下來的貿易談判纔是比較實際的。

朱家這一系的勢力在朝鮮設立商館也有十年了,有關貿易的事情都是商館在處理,還有什麼需要與中國的使團來談呢?

正常的貿易是不需要使團級別來談判的,例如中國出口的日用品,簡單的生產工具製成品,中國進口的鐵礦石、煤炭、稻米,這些都屬於正常的貿易,一直都在進行着。但是,複雜的製成品,如紡織機械、蒸汽機動力的船隻,還有軍火,特別是火炮,這些還是有嚴格的限制的,這些都超出了商館的權限。

前幾年,中國向清國出口了一套高爐鍊鐵的冶煉廠設備,這個情況朝鮮也知道了,他們也希望有技術先進、產量高的鍊鐵廠。

所有的這些都是需要中國更有權威的官員來解決,所以說這次中國使節的到來,朝鮮方面是盼望已久的了。

先進國家的技術壟斷的行爲是必然的,誰

也不會吧先進的生產力奉送給別人。例如,大型的蒸汽機動力的船隻,其出口利潤當然很大,可是要考慮到,這種船隻可以改造爲軍艦,如果沒有數量的限制那就等於賣給別人一個艦隊。同樣的道理,鍊鋼、軋鋼的技術、工業母機(就是機牀)、先進的軍火都是不能出口的。

目前中國對於出口機器動力海運商船的數量限制是:對於一個國家以十艘爲限,並且要監督對方的使用。其他的關鍵貨物也有類似的限制。

經過談判,中國向朝鮮出口一套鍊鐵設備,水平不低於清國。用於海防的岸防炮第一批就有三十多門,朝鮮的海防線很長,這些炮還是不夠用,以後還要繼續的買進。

臺灣生產的專門用於出口的岸防炮已經很先進了,出口對象當然是屬國、友好國家了。它的結構就是老式火炮,類似紅衣大炮的那種。由於鋼材質量好,相對的重量輕,倍徑大,射程遠。由於炮膛經過加工,炮彈規範,因此準確度高。雖然還是採用老式的裝填辦法,射速慢,標準彈丸就是鐵疙瘩,但是其準確度和射程的優勢都遠遠地強於艦炮,對付當代的西洋戰艦有明顯的優勢。因此是海防的必備。

中華帝國自己用的岸防炮當然比這個更先進,是安裝於重型軌道車上,帶有電機輔助動力,是有膛線的火炮,使用定裝炮彈,後膛裝彈等等,完全是現代的火炮。

朝鮮需要的新式火銃,手榴彈等批量也不小,朝鮮需要用新武器武裝他們的部隊。其他的還有紡織機械等也是朝鮮急需的。大型的機器動力海運商船也定了兩艘,朝鮮的海岸線漫長,近海航線是他們最便捷的國內交通線,快速舒適的客船是他們的首選。

這一批貿易談下來,中國就有了巨大的貿易順差,幾年內需要從朝鮮進口的礦石、煤炭、稻米的銀子就都有了,這就是技術出口的優勢了,朝鮮人是在用大米換工業製品。朝鮮的稻米價格高,數量沒有南洋那麼多,畢竟也可以解決部分需求,中國的人口基數大,糧食需求量當然就很大,需要多渠道的糧源。朱萬化知道,中國大陸上的自然災害還會持續幾十年,至少還有三、四十年,糧食就是中國的命脈,相當於現代的石油能源。

現代的人們有一個誤解,以爲北朝鮮農業落後,都是山區,不適於農耕,因而是缺糧的大戶。實際上朝鮮不論南北方,它的氣候、土地都是極好的,除非戰亂等人爲因素,朝鮮幾乎從來不缺糧。現代的北朝鮮持續多年,沒完沒了的糧荒是窮兵黷武的結果,也就是他們自稱的“先軍”政治,所有的青年男子都是兵,都吃軍糧,多富有的國家也受不了。

一個國家軍隊的數量與人口數量之比,比較合理的是一比一百,超過了,財政負擔就要大。朝鮮人口才兩千多萬,合理的軍人數量就是二十多萬,可是他們卻養了一百多萬的兵,快趕上中國的軍隊數量了。這樣的國家不缺糧那就是怪事了。

歷史上直到康乾盛世,這次的小冰河期纔算結束,從無窮盡的災荒中復甦過來,纔是康乾盛世的基本動力。

歷史上的康雍乾盛世起於平三藩之亂,即康熙二十年(1681年),終止於中原的白蓮教之亂,即嘉慶元年(1796年),共115年。

今年是公元1640年,到康乾盛世還有40年,就是說,大小災荒不斷的年景至少還有40年。

朱萬化的獲取海外糧食的戰略,就是中華帝國的生命線。

朱萬文提出:爲了便於雙方的官方聯繫,帝國需要在朝鮮王都開設大使館,帝國的禮部將派出員外郎級別的官員作爲常駐大使,住在漢城,用以解決官府間的事務,使館中需要一支約五十人的微型武裝保護使館的安全。原來的商館畢竟不是官方機構。爲此需要在漢城購買土地,建造館舍。如果朝鮮王國需要,也可以在開封開設朝鮮的使館。

這一項建議當然是朱萬化的主意,在古代,受到通信手段的制約,一般都沒有這種常設的大使機構。相信常駐大使的方便性會使得這一制度迅速的推廣開來

,但是這需要電報這種便捷的通訊工具,否則使館就形同虛設了。

朝鮮方面當然願意加強與中國的聯繫,他們也同樣希望在開封設立使館,爲此他們提出租用中華帝國的通訊手段,來建立朝鮮使館到漢城的聯繫。

最後,吳達濟又提出一項要求,是朱萬文始料不及的,這就是:朝鮮王國要求中華帝國在濟州島開設海軍基地。吳達濟說,其目的是爲了保持平衡,因爲帝國的海軍在清國的福岡設有海軍基地。

朱萬文說道:“我中華帝國在朝鮮的元山同樣有海軍基地呀!”

吳達濟說道:“元山的基地是帝國的北洋艦隊母港——海參崴港的冬季替代港口,僅僅是臨時的停泊之地,多一半的時間裡那裡並沒有軍艦,因此,算不得海軍基地。”

朱萬文旁邊的使團成員,把朱萬文拉到一邊,悄悄的說道:“王爺,朝鮮的意思可能是希望我們的海軍保護他們。王爺忘了嗎?前兩年朝鮮與清國的漁業糾紛都動了刀槍,就差沒有出動軍隊了,朝鮮是在爲自己找個保護傘!他們與清國也算是世仇了,清國遷移海外之前,他們之間就是戰爭不斷啊!”

這件事情不難決定,但是朱萬文不能擅自做主,他需要請示國內,因此,他約定三日之內答覆。

信息到了開封,相關部門的決策意見是一致的——可以考慮,此事卻引起了朱萬化的思量。

兩年前,朱萬化就曾經擔心,滿族人,還有蒙古人,他們到了日本四島,久而久之就變成了不是日本人的日本人,這或許就是大師們所說的“存在決定意識”了。滿族人在遼東的時候就與朝鮮人有衝突,到了日本四島上,還難免衝突。假定這是歷史的必然,那麼中國應該持何種態度?如何對待清國?如何對待他們兩國之間的衝突?中國站在那一邊?

從民族上說,滿族人、蒙古人,清國還有不少的漢人,他們原本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員,比朝鮮可是親近多了。從文化上說就更親近了,日語在清國基本消亡了,由於多民族的原因,漢語的語言文字基本上統一了清國,雖然清國規定了滿語爲國語,可是依然擋不住消亡的趨勢,除了牌匾匾額上的幾個滿文文字那裡還能見到滿文?又有幾個人認識滿文?

假如有一天,朝鮮人打敗了清國人,佔領了清國的土地,中國出兵幫助清國是沒有心理負擔的,有點像幫自家人。

又假如,清國人打敗了朝鮮人,登上了朝鮮半島,中國能出兵幫助朝鮮嗎?按照民族親情這是有問題的,即便是幫朝鮮,也不會很痛快,行動也會打折扣。

如果再推論一下,清國人提出“打回老家去!”的口號,越過朝鮮向遼寧進軍呢?

這不就是現代的日本人的進軍路線嗎?這與“滿蒙是日本的生命線”的口號有實質的區別嗎?

想到這裡,朱萬化直冒冷汗,想當初借後金之手滅了日本究竟對還是不對?會不會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啊?是不是留下一個天大的後遺症啊?

朱萬化自己不能活千年、萬年,也不能對人們宣揚在現代日本人的罪行,唯一能做的就是補救,能補到什麼程度朱萬化自己也沒有把握。

補救的辦法首先是軍事的,就是控制清國的周邊。在北邊的庫頁島南端建立一個軍事基地,加強海參崴一線的軍事力量,加強北洋艦隊。清國一旦有異動,可以從它的背後打擊它。在南邊控制或者乾脆收回琉球,同樣建立強大的軍事基地。最後就是嚴厲的限制朝鮮、清國的衝突,不讓他們的矛盾過分激化。

更重要的還是文化方面,一是加強儒家文化的滲透,使得清國人減少擴張侵略性,二是限制科學技術的外流,保持中華的科技強勢,讓清國處於相對落後的位置,從而降低他們的武力,使得他們沒有侵略的能力。

接下來使團就要到清國了,清國現在是個什麼樣?且聽下回分解。

--- 第553章完 ---

紀念“九一八”83週年,抗日的英烈們永垂不朽!

(本章完)

卷五:縱橫天下_第341章:聯省衙門卷三:嶄露頭角_第208章:和談卷二:初露崢嶸_第111章:兵至基隆卷三:嶄露頭角_第194章:奇怪的戰爭卷五:縱橫天下_第379章:阿巴坎決戰(三)卷三:嶄露頭角_第212章:正陽門協議卷二:初露崢嶸_第86章:三屯營失守卷五:縱橫天下_第392章:提前防災卷四:九州風雲_第324章:自作孽不可活卷五:縱橫天下_第363章:收復嶽西卷五:縱橫天下_第405章:想親征不容易卷四:九州風雲_第247章:剿滅水匪卷七:巍巍中華_第552章:出訪屬國卷四:九州風雲_第328章:擴軍和臨時營卷三:嶄露頭角_第217章:赫圖阿拉城卷二:初露崢嶸_第86章:三屯營失守卷二:初露崢嶸_第107章:政治平亂卷三:嶄露頭角_第200章:千秋萬代卷七:巍巍中華_第544章:南水北調卷六:楊威天下_第470章:佔領江北卷六:楊威天下_第505章:草原烽煙又起卷三:嶄露頭角_第216章:給韃子一個教訓卷四:九州風雲_第252章:半潛艇顯威卷一:藏龍臥虎_第37章:整編護路隊卷五:縱橫天下_第397章:品茶論天下卷五:縱橫天下_第360章:過一把火車癮卷六:楊威天下_第474章:穀賤傷農卷六:楊威天下_第431章:絕妙的靈渠卷二:初露崢嶸_第58章:海軍基地卷四:九州風雲_第294章:艱難的談判卷六:楊威天下_第479章:暗流涌動卷七:巍巍中華_第553章:冊封朝鮮卷三:嶄露頭角_第191章:朝廷出兵徵繳卷二:初露崢嶸_第139章:出訪南洋卷三:嶄露頭角_第229章:李定國和張鼐卷二:初露崢嶸_第76章:大戰在即卷五:縱橫天下_第414章:快速西進卷五:縱橫天下_第357章:治理涇河卷五:縱橫天下_第385章:福王朱常洵卷一:藏龍臥虎_第20章:馮公公找上門卷六:楊威天下_第428章:衙門裝電話卷二:初露崢嶸_第72章:大海上的潛規則卷二:初露崢嶸_第114章:佔領基隆卷三:嶄露頭角_第213章:救援錦州卷四:九州風雲_第305章:灩澦堆卷五:縱橫天下_第385章:福王朱常洵卷六:楊威天下_第454章:天塹變通途卷五:縱橫天下_第356章:西北的綠洲卷三:嶄露頭角_第165章:炮艇生產線卷七:巍巍中華_第527章:危局卷四:九州風雲_第278章:入川卷六:楊威天下_第463章:一算嚇一跳卷五:縱橫天下_第358章:神木煤礦卷四:九州風雲_第270章:第一牛人卷七:巍巍中華_第531章:火攻卷五:縱橫天下_第389章:福王抗稅卷一:藏龍臥虎_第56章:倒黴的海匪卷四:九州風雲_第307章:暗流涌動卷三:嶄露頭角_第229章:李定國和張鼐卷五:縱橫天下_第398章:聯宗卷四:九州風雲_第273章:不可預料卷二:初露崢嶸_第77章:平原游擊戰卷五:縱橫天下_第405章:想親征不容易卷四:九州風雲_第277章:亂套了卷一:藏龍臥虎_第3章:起步(修改)卷七:巍巍中華_第522章:糧價之戰卷二:初露崢嶸_第110章:威海民團卷二:初露崢嶸_第74章:進駐遵化卷四:九州風雲_第323章:各有一本經卷六:楊威天下_第427章:雞鴨大軍卷三:嶄露頭角_第194章:奇怪的戰爭卷七:巍巍中華_第565章:森林城市卷七:巍巍中華_第576章:塞得港大海戰卷四:九州風雲_第301章:殺富濟貧卷三:嶄露頭角_第174章:河南剿匪之策略卷五:縱橫天下_第408章:調整戰役目標卷五:縱橫天下_第348章:形勢大好卷七:巍巍中華_第528章:先下手爲強卷三:嶄露頭角_第153章:鬥智鬥勇卷六:楊威天下_第462章:鋼索斜拉橋卷三:嶄露頭角_第167章:貿易公司卷三:嶄露頭角_第161章:改革不易卷六:楊威天下_第421章:佔領樂山卷六:楊威天下_第428章:衙門裝電話卷五:縱橫天下_第342章:日軍登上庫頁島卷六:楊威天下_第452章:守衛西南國土卷一:藏龍臥虎_第17章:龍門刨卷二:初露崢嶸_第66章:後勤準備卷三:嶄露頭角_第157章:海上攔截糧船卷四:九州風雲_第262章:保安鏢局卷五:縱橫天下_第341章:聯省衙門卷三:嶄露頭角_第166章:興旺的工業園區卷五:縱橫天下_第416章:鏖戰嘉峪關(二)卷六:楊威天下_第438章:朱萬化主義卷五:縱橫天下_第408章:調整戰役目標卷一:藏龍臥虎_第36章:這是步槍嗎?卷一:藏龍臥虎_第4章:農莊、玻璃卷三:嶄露頭角_第209章:覺華島卷二:初露崢嶸_第86章:三屯營失守
卷五:縱橫天下_第341章:聯省衙門卷三:嶄露頭角_第208章:和談卷二:初露崢嶸_第111章:兵至基隆卷三:嶄露頭角_第194章:奇怪的戰爭卷五:縱橫天下_第379章:阿巴坎決戰(三)卷三:嶄露頭角_第212章:正陽門協議卷二:初露崢嶸_第86章:三屯營失守卷五:縱橫天下_第392章:提前防災卷四:九州風雲_第324章:自作孽不可活卷五:縱橫天下_第363章:收復嶽西卷五:縱橫天下_第405章:想親征不容易卷四:九州風雲_第247章:剿滅水匪卷七:巍巍中華_第552章:出訪屬國卷四:九州風雲_第328章:擴軍和臨時營卷三:嶄露頭角_第217章:赫圖阿拉城卷二:初露崢嶸_第86章:三屯營失守卷二:初露崢嶸_第107章:政治平亂卷三:嶄露頭角_第200章:千秋萬代卷七:巍巍中華_第544章:南水北調卷六:楊威天下_第470章:佔領江北卷六:楊威天下_第505章:草原烽煙又起卷三:嶄露頭角_第216章:給韃子一個教訓卷四:九州風雲_第252章:半潛艇顯威卷一:藏龍臥虎_第37章:整編護路隊卷五:縱橫天下_第397章:品茶論天下卷五:縱橫天下_第360章:過一把火車癮卷六:楊威天下_第474章:穀賤傷農卷六:楊威天下_第431章:絕妙的靈渠卷二:初露崢嶸_第58章:海軍基地卷四:九州風雲_第294章:艱難的談判卷六:楊威天下_第479章:暗流涌動卷七:巍巍中華_第553章:冊封朝鮮卷三:嶄露頭角_第191章:朝廷出兵徵繳卷二:初露崢嶸_第139章:出訪南洋卷三:嶄露頭角_第229章:李定國和張鼐卷二:初露崢嶸_第76章:大戰在即卷五:縱橫天下_第414章:快速西進卷五:縱橫天下_第357章:治理涇河卷五:縱橫天下_第385章:福王朱常洵卷一:藏龍臥虎_第20章:馮公公找上門卷六:楊威天下_第428章:衙門裝電話卷二:初露崢嶸_第72章:大海上的潛規則卷二:初露崢嶸_第114章:佔領基隆卷三:嶄露頭角_第213章:救援錦州卷四:九州風雲_第305章:灩澦堆卷五:縱橫天下_第385章:福王朱常洵卷六:楊威天下_第454章:天塹變通途卷五:縱橫天下_第356章:西北的綠洲卷三:嶄露頭角_第165章:炮艇生產線卷七:巍巍中華_第527章:危局卷四:九州風雲_第278章:入川卷六:楊威天下_第463章:一算嚇一跳卷五:縱橫天下_第358章:神木煤礦卷四:九州風雲_第270章:第一牛人卷七:巍巍中華_第531章:火攻卷五:縱橫天下_第389章:福王抗稅卷一:藏龍臥虎_第56章:倒黴的海匪卷四:九州風雲_第307章:暗流涌動卷三:嶄露頭角_第229章:李定國和張鼐卷五:縱橫天下_第398章:聯宗卷四:九州風雲_第273章:不可預料卷二:初露崢嶸_第77章:平原游擊戰卷五:縱橫天下_第405章:想親征不容易卷四:九州風雲_第277章:亂套了卷一:藏龍臥虎_第3章:起步(修改)卷七:巍巍中華_第522章:糧價之戰卷二:初露崢嶸_第110章:威海民團卷二:初露崢嶸_第74章:進駐遵化卷四:九州風雲_第323章:各有一本經卷六:楊威天下_第427章:雞鴨大軍卷三:嶄露頭角_第194章:奇怪的戰爭卷七:巍巍中華_第565章:森林城市卷七:巍巍中華_第576章:塞得港大海戰卷四:九州風雲_第301章:殺富濟貧卷三:嶄露頭角_第174章:河南剿匪之策略卷五:縱橫天下_第408章:調整戰役目標卷五:縱橫天下_第348章:形勢大好卷七:巍巍中華_第528章:先下手爲強卷三:嶄露頭角_第153章:鬥智鬥勇卷六:楊威天下_第462章:鋼索斜拉橋卷三:嶄露頭角_第167章:貿易公司卷三:嶄露頭角_第161章:改革不易卷六:楊威天下_第421章:佔領樂山卷六:楊威天下_第428章:衙門裝電話卷五:縱橫天下_第342章:日軍登上庫頁島卷六:楊威天下_第452章:守衛西南國土卷一:藏龍臥虎_第17章:龍門刨卷二:初露崢嶸_第66章:後勤準備卷三:嶄露頭角_第157章:海上攔截糧船卷四:九州風雲_第262章:保安鏢局卷五:縱橫天下_第341章:聯省衙門卷三:嶄露頭角_第166章:興旺的工業園區卷五:縱橫天下_第416章:鏖戰嘉峪關(二)卷六:楊威天下_第438章:朱萬化主義卷五:縱橫天下_第408章:調整戰役目標卷一:藏龍臥虎_第36章:這是步槍嗎?卷一:藏龍臥虎_第4章:農莊、玻璃卷三:嶄露頭角_第209章:覺華島卷二:初露崢嶸_第86章:三屯營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