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大院君李罡應

這時,慶字軍也和所有的中國軍隊一樣,紀律鬆弛。在國內,在家鄉的父老面前還能有所節制。但是,進入朝鮮境內後,天高皇帝遠,要打仗了,誰知道明天還能不能活着?及時行樂吧!

甚至於搶劫財務,奸.污.婦女這一類地惡行也接連發生,搞得天怒人怨。

本來,對於朝鮮人,和日本人相比,他們還是很歡迎中國人的。

因爲,中國很早就是朝鮮的宗主國,朝鮮人有正統思想。

而對於日本,則不一樣,兩個民族本來就有些恩怨。閔氏集團,和中國學習,搞洋務運動。也就是搞對外開放,主要是對日本開放。

但閔氏也和有些中國人一樣,崇洋媚外。認爲日本什麼都好,日本的月亮也比朝鮮的圓。而有些日本人來朝鮮後,趾高氣揚,以大和民族自居,看不起朝鮮人,欺負朝鮮人。

這一次士兵爲什麼鬧事,除了欠餉外,還因爲閔氏集團請日本人訓練一支“別支軍”這支部隊待遇特別高,無論裝備,還是軍餉,都比別的部隊高很多。

人就是這樣,得志便猖狂。不但日本教官看不起朝鮮的其它部隊,連別支軍裡的朝鮮人也欺負人。

於是,這些朝鮮軍人終於忍無可忍,而揭竿而起。

而爲什麼麼起義會得到很多市民的響應?也是應和了一部分人的民族情結,迎合了一部分人的仇外、排外的情緒。

說老實話,現在,敵對的兩個方面都歡迎中國軍人,被推翻的一方不用說了,等着天朝來解救。起事的一方也歡迎,爲什麼?他們殺了不少日本人,日本人來了,能放過他們嗎?

而中國軍隊來了,日本人就不能爲所欲爲。

但是,大家想不到自己盼星星盼月亮,盼來了一羣土匪。

“這樣的隊伍如何能打仗。”袁世凱對吳長慶抱怨。

“孩子,你說怎麼辦?”兩個人私下時,吳長慶喜歡這樣地叫袁世凱。

他也正爲此事着急。雖然,這些個士兵跟着他走南闖北,平日裡不能管得太嚴,撇家舍業的出來當兵,拿命出來混容易嗎?有些事可以睜一眼閉一眼,但得看什麼時候呀?這樣的坑害老百姓,這支隊伍能在這裡立足嗎?

“規定幾條軍紀,違令者斬,公佈全軍。組織了一支整飭行動隊,整肅軍紀。”袁世凱早就有了成熟想法。

“好,軍紀你來搞,行動隊你來組織。”

說着,吳長慶,拿出令箭,交給袁世凱。

袁世凱高興地接過,他知道這是授予他全權。有大帥的全力支持,他要放手幹了。

軍紀很快制訂,簡單明瞭,擅闖民宅者斬,奸.污.婦女者斬,搶劫財物者斬,有令不行者斬。

吳長慶一字未改,立即叫人抄幾份到各營公佈。

哪個軍隊沒有軍紀?沒有人當回事,這結果袁世凱知道,也知道怎麼做。

他親自帶隊,抓了幾個現行。當着全軍的面,將搶劫財務、奸.污.婦女的七個士兵就地處決。

這一下子,大家知道了,這回玩真的了。不能沒打仗把命丟了,都老實了。很快,部隊的面貌煥然一新,戰鬥力也有了明顯提升。

總算不辱使命,中國軍隊先於日本軍隊到達漢城近郊。

慶字軍經過研究,決定吳長慶、丁汝昌、馬建忠主動去拜訪李罡應,想法是誘捕大院君李罡應。

擒賊先擒王,但是怎麼才能誘捕大院君李罡應呢?。

其實,出發的時候,吳長慶和丁汝昌、馬建忠就商量好了。一進入朝鮮,他們就放出話了:我們中國軍隊,主要是來恢復秩序,用現在的話說也就是維和;不干涉朝鮮的內政。

朝鮮的內政是朝鮮人自己的事,朝鮮是獨立自主的國家,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別人不能包辦代替。

如果,兩方面水火不容怎麼辦?在這樣的時候,我們天朝這個宗主國可以進行調解,可以當一當裁判員,誰有理我們就支持誰。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嗎!

當時,袁世凱還有些不理解,我們不是來打仗的嗎?我們不是來平叛的嗎?怎麼變成了當裁判員呢?但是,他現在懂了。他很佩服的看了看吳長慶、丁汝昌和馬建忠。這些人都不白給?薑還是老的辣呀!

現在,皇宮裡的李罡應正七上八下,日本的部隊登陸了,自己肯定打不過人家。起事的人殺了那麼多日本人,日本人和閔妃那個賤.人關係又那麼好?

日本人來了,有他的好嗎?但是,中國人能幫自己嗎?要知道,自己這次的行動,不管怎麼說也是反叛呀?

他已經派人打聽過了,中國人是說了,不干涉朝鮮內政。但那可信嗎?是不是煙.霧.彈呀?如果是來平叛,怎麼辦?抵抗嗎?自己的這些烏合之衆是天朝王師的對手嗎?就算能把這幾千人打敗,能算完嗎?不是要挑起中國和朝鮮二國的戰爭嗎?別說現在呀?就是唐朝的時候,高麗也打不過人家呀?

大英雄淵蓋蘇文厲不厲害?不是也沒打贏徵東的薛禮薛仁貴父子嗎?

是不是趕緊出去躲一躲呀?可是,好容易把失去的權力奪回來,就這麼輕易放棄嗎?

李罡應又很不甘心。

這些天,他就是在糾結中度過,始終沒能做出最後的決定。

剛剛有探子回報,說中國軍人已經在城外紮營,沒有進城的意思,這到是個好消息。他也聽說了,這支軍隊剛進入自己國家時軍紀很差。後來殺了幾個做惡的人後,變得紀律嚴明瞭。一路上對老百姓秋毫無犯,買東西公買公賣,被老百姓稱爲仁義之師。

到底是兇還是吉呀?李罡應心裡沒底,他叫來幾個親信過來一起商量。

這會正商量着呢!

“大院君,我覺得凶多吉少。”說話的是他的智囊。

“爲什麼這麼說?”李罡應問。

“第一、中國的軍隊肯定是爲了維護國王和國體而來。第二、有人看到金允植隨軍行動,他可是國王的親信?”

李罡應點了點頭,他也聽說了,金允植在軍中,這對自己真不是個好消息。

“不一定吧?我可是聽人說了,中國軍隊不干涉我國內政,金允植對國王是很忠誠,但他也不滿閔妃集團的統治,對外戚專權更是深惡痛決。別人不知道我知道,他私底下和我說過多少次?怎麼知道他一定是帶着中國人來打咱們?他隨軍有什麼不正常的?他在中國代表的是國家,代表的是朝鮮,而不是閔妃集團。”

說這話的是自己派在皇帝身邊的人,對自己也是絕對忠誠。

李罡應不能不說,這人說得也有道理。

“各位愛卿,大家還是說說我們現在怎麼辦嗎?”

李罡應知道,這樣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可能要爭論到明天了。重要的問題是現在怎麼辦?

聽了大院君的話,在場的人你看我,我看看他,誰也不說話了。

李罡應這個生氣呀?平日裡一個比一個能說,現在怎麼都不說話了。

停了好辦天,一個人說話了,這個人和大院君關係很一般,但在朝堂威望很高。

“我說四個字,靜觀其變。”

“先生能說得再詳細一些嗎?”

李罡應的話音剛落,有人來報告,說中國軍隊的幾個將軍來訪。

李罡應緊張地問:“幾個人?”

“三個人。”報告人回答。

“帶隊伍了嗎?”李罡應急問。

“沒有,只有幾個衛兵。”

李罡應一陣放鬆,“快請進,衛士留在宮門外。”來人剛要走,又被李罡應喊住,“不用了,我們去迎接上國使臣。”

第68章 武昌起義第315章 徐世昌當選第479章 新人物第245章 刀下留人第273章 堅守共和第484章 競業旬報第147章 一不作二不休第44章 肅貪治吏第356章 “小媳婦”難當第245章 刀下留人第591章 胡適和陳光甫第472章 永遠活着第567章 麻煩未了第82章 一明一暗第109章 加封一等候爵第242章 倒黎大潮第25章 找事做第456章 收穫頗豐第45章 積重難返第225章 三大秋操第398章 張瘋子第163章 曹汝霖之苦衷第517章 倡導"易卜生主義"第590章 逼上梁山第339章 上海問題第119章 超然內閣第252章 人事安排第219章 成了中國海軍的一員第526章 無稽之談第26章 想起一個人第398章 張瘋子第154章 尊孔復古第596章 回到北平第432章 華法教育會第83章 連自己兄弟也不能吐句實話嗎第389章 羅文幹案第370章 孫中山力主北伐第530章 白話詩第33章 告密第305章 湘東反擊戰第228章 瑞澂的下馬威第358章 談錢傷感情第239章 共苦容易同甘難第159章 樑士詒的預言第502章 約翰·杜威和實用主義第488章 個人歷史上的黑暗時代第308章 討龍之戰第226章 風雲激盪中的黎元洪第514章 改革喪禮第263章 事態擴大第359章 唐聯帥出走第270章 風雲突變第350章 大戰在即第421章 留學德國第566章 胡適的《四十自述》第253章 廣東的局勢第450章 越縵堂日記第393章 羣雄逐鹿第381章 河南的戰火第398章 張瘋子第324章 天降神將第278章 遍街可見的辮子第313章 如此選舉第25章 找事做第98章 爲什麼會出這樣的事第209章 陳宦其人第335章 徐世昌還是真心想和的第234章 祭天和新政第25章 找事做第537章 西方的孔子第383章 風口浪尖的黎元洪第90章 汪袁配合第381章 河南的戰火第460章 第三次婚姻第500章 經歷了兩次美國大選第209章 陳宦其人第47章 興新式教育第222章 治軍嚴仁第483章 報考中國公學第73章 在家上任第233章 承認民軍爲交戰團體第345章 張毒菌第42章 接任直隸總督第253章 廣東的局勢第68章 武昌起義第102章 革除弊陋第328章 青島問題第88章 大通起義第266章 督軍會呈文第19章 一心離開第521章 拒胡迎蔡第5章 去買官第536章 杜威和五四運動第40章 系矯旨第525章 歷史需要的是真相第174章 列強的干涉第554章 出任中國公學校長第417章 女校和中國教育會第140章 袁世凱的心病第614章 轉折點
第68章 武昌起義第315章 徐世昌當選第479章 新人物第245章 刀下留人第273章 堅守共和第484章 競業旬報第147章 一不作二不休第44章 肅貪治吏第356章 “小媳婦”難當第245章 刀下留人第591章 胡適和陳光甫第472章 永遠活着第567章 麻煩未了第82章 一明一暗第109章 加封一等候爵第242章 倒黎大潮第25章 找事做第456章 收穫頗豐第45章 積重難返第225章 三大秋操第398章 張瘋子第163章 曹汝霖之苦衷第517章 倡導"易卜生主義"第590章 逼上梁山第339章 上海問題第119章 超然內閣第252章 人事安排第219章 成了中國海軍的一員第526章 無稽之談第26章 想起一個人第398章 張瘋子第154章 尊孔復古第596章 回到北平第432章 華法教育會第83章 連自己兄弟也不能吐句實話嗎第389章 羅文幹案第370章 孫中山力主北伐第530章 白話詩第33章 告密第305章 湘東反擊戰第228章 瑞澂的下馬威第358章 談錢傷感情第239章 共苦容易同甘難第159章 樑士詒的預言第502章 約翰·杜威和實用主義第488章 個人歷史上的黑暗時代第308章 討龍之戰第226章 風雲激盪中的黎元洪第514章 改革喪禮第263章 事態擴大第359章 唐聯帥出走第270章 風雲突變第350章 大戰在即第421章 留學德國第566章 胡適的《四十自述》第253章 廣東的局勢第450章 越縵堂日記第393章 羣雄逐鹿第381章 河南的戰火第398章 張瘋子第324章 天降神將第278章 遍街可見的辮子第313章 如此選舉第25章 找事做第98章 爲什麼會出這樣的事第209章 陳宦其人第335章 徐世昌還是真心想和的第234章 祭天和新政第25章 找事做第537章 西方的孔子第383章 風口浪尖的黎元洪第90章 汪袁配合第381章 河南的戰火第460章 第三次婚姻第500章 經歷了兩次美國大選第209章 陳宦其人第47章 興新式教育第222章 治軍嚴仁第483章 報考中國公學第73章 在家上任第233章 承認民軍爲交戰團體第345章 張毒菌第42章 接任直隸總督第253章 廣東的局勢第68章 武昌起義第102章 革除弊陋第328章 青島問題第88章 大通起義第266章 督軍會呈文第19章 一心離開第521章 拒胡迎蔡第5章 去買官第536章 杜威和五四運動第40章 系矯旨第525章 歷史需要的是真相第174章 列強的干涉第554章 出任中國公學校長第417章 女校和中國教育會第140章 袁世凱的心病第614章 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