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約翰·杜威和實用主義

對胡適影響最大的人,還是約翰•杜威(John Dewey) 教授。據胡適自己回憶,他當年之所以轉學哥大,最主要是因爲對杜威和實用主義哲學發生了興趣。

他說:“康奈爾的塞基派的哲學動不動就批評‘實驗主義’。他們在討論班上總要找出一位重要的對象來批評。杜威便是被他們經常提出的批判對象。皮爾士和詹姆士在他們看來簡直是自鄶以下,不值一駁。不過他們雖然和杜威唱反調,但他們對杜威卻十分敬重。

“在聆聽這些批杜的討論和爲着參加康大批杜的討論而潛心閱讀些杜派之書以後,我對杜威和杜派哲學漸漸的發生了興趣,因而我儘可能多讀實驗主義的書籍,在1915年的暑假,我對實驗主義作了一番有系統的閱讀和研究之後,我決定轉學哥大去向杜威學習哲學。”

對於約翰•杜威,本書在第451章裡,曾做過介紹。但鑑於他對胡適的重要,在此還需要對其人進一步的瞭解。

杜威(John Dewey)於 1859 年 10 月 20 日出生在一箇中產社會階級的雜貨商家中。他小時候天資並不聰慧,但卻好學深思,手不釋卷,喜愛閱讀。十五歲從貝林頓當地的中學畢業,因爲居家離維蒙特大學很近,加以父母的鼓勵,就進入維蒙特大學就讀。

1879 年,杜威從維蒙特大學畢業後,曾在鄉村學校任教,繼續研讀哲學史,這時他認識了哈銳士教授(W.T.Harris)。

1880 年以後,美國當時僅有的一本哲學雜誌是《思辨哲學》,哈銳士教授是該雜誌的主編人。在 1882 年,杜威先先後有三篇論文在《思辨哲學》上發表。

1882 年的秋天,杜威在約翰霍布金斯大學開始了以哲學爲主的研習生涯。此後,杜威在密西根大學擔任哲學講師。

1894 年,杜威出任芝加哥大學的哲學、心理學、教育系主任。在這裡,他跟他的妻子創立了名聞退邇的實驗小學。從他對小孩子心理髮育的認知,來勾畫兒童教育的相關理論。

1904 年,杜威因爲對實驗學校的歸併問題有不同意見,遂辭職離去。

隨後杜威來到哥倫比亞大學擔任教職,這是他的教學生涯中最長的一段。其間由於接觸外籍學生的緣故,使他的教育思想影響到世界其它各地。杜威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廿六年才退休,退休之後仍從事著作,並熱心於民本主義的闡揚。

在他七十八歲時,還一度到墨西哥爲蘇聯托洛斯基辯護,駁斥斯大林對託氏的指控。

杜威是一個比較傾向於自由派的教育家,不希望向權威低頭。在他的鼓勵下,美國大學教師於 1914 年組織了全美大學教授聯合會,四年之後又在紐約組織了紐約教師聯合會,作爲維護教師權益的一個有力組織。教師聯合會不僅維護了教師的權利,也通過艱苦的努力。實現了教育的專業化。

他的主要著作有:《哲學之改造》、《民主與教育》、《自由與文化》、《我的教育信條》、《教育哲學》、《明日之學校》、《兒童與教材》、《追求確定性》、《心理學》、《批判的理論學理論》、《學校與社會》、《經驗和自然》、《經驗和教育》、《人類的問題》。

杜威比胡適大32歲。胡適進哥大時,杜氏已經是快60歲的老頭了。高高的個兒,腰板仍挺得很直,很有精神,也頗具學者風度,已經是美國實用主義哲學流派裡影響最大的一位哲學家。

杜威雖是哥大哲學系的首席教授,卻不善辭令。他講課慢吞吞的,一個字一個字的慢慢說,似乎每一個動詞、形容詞、介詞,都得慢慢想出,再講下去。許多學生都覺得他的課枯燥無味。胡適是慕名而來,選了杜威的兩門課,硬着頭皮聽了幾個星期,不僅聽懂了他所講的課程,而且說他用字選詞嚴肅慎重,大加推崇。

那時,杜威一家人住在紐約河邊大道和西一一六街南角的一所公寓裡。杜威夫人每月都要舉行家庭茶會,邀集一些朋友和學生參加。聚集在這個杜氏家庭招待會裡的,多有紐約文化界的知名人士。胡適作爲留學生,也和其他學生一樣,懷着極大的興趣,把被邀請參加杜氏家庭這樣的招待會,看作是最難得的機會和光榮。

胡適最崇拜的,還是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

世界上任何一種哲學思潮的產生,都離不開它的時代環境和文化傳統。實用主義,胡適譯爲實驗主義,它是在美國工業社會的土壤裡生長起來的一種哲學思潮,

實用主義哲學於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在美國露頭。1871—1874年間在哈佛大學進行活動的“形而上學俱樂部”被認爲是美國第一個實用主義組織。俱樂部的主持人是後來被認爲是實用主義創始人的皮爾士,參加者有哲學家、心理學家賴特(C.Wright,1830—1875)、律師霍爾姆斯(O.W.Holmes,1841—1935)、歷史學家費斯克(J.Fiske,1842—1901)以及後來成爲實用主義最大代表之一的詹姆士等人。他們各在自己專攻的領域表述了實用主義的一些基本思想。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通過詹姆士以及美國實用主義另一位代表人物杜威等人的活動,實用主義發展成爲在美國影響最大的哲學流派。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以前,實用主義在美國哲學中一直佔有主導地位,甚至被視爲美國的半官方哲學。在其他西方國家,實用主義也有流傳,例如在英國出現過以席勒(F.C.S.Schiler,1864-1937)爲代表的實用主義運動。席勒爲了強調哲學以人的利益爲中心,於是將實用主義改稱爲人本主義。

實用主義的根本綱領是把確定信念作爲出發點,把採取行動當作主要手段,把獲得實際效果當作最高目的。實用主義者英文原名是Pragmatis.m,源出希臘文πρανμα,意思即是行爲、行動。而實用主義者對行爲、行動的解釋,是關注行動是否能帶來某種實際的效果,也就是關注直接的效用、利益,有用即是真理,無用即爲謬誤。

約翰,杜威(J0hn Dewey 1859-1952)是美國實用主義的最大代表。他進一步闡釋並發展了由皮爾士創立、詹姆士系統化的實用主義哲學的基本理論,將其與教育、心理、政治、社會、邏輯、科學方法、藝術、道德、宗教等衆多人文和社會科學學科作爲一個整體進行研究,並在衆多領域提出了重要創見。它們不僅在這些領域的理論研究中起過重要作用,也促進了這些領域的實踐。杜威由此被認爲是美國思想史上最具影響的學者。

儘管美國從來沒有法定的國家哲學,實用主義由於貫徹於美國社會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各個方面,甚至成爲它們的指導思想,因而實際上起了準國家哲學的作用。杜威由此被許多人視爲美國精神的象徵。

現代西方哲學家們在批判近代哲學時大多未能直接從實踐的觀點出發,因此他們對近代哲學的批判儘管在某些局部和方面能取得重大成果,卻往往不能擊中其要害,有時可能陷入另一種片面性。

杜威較其他西方哲學家優勝之處,主要在於他對生活、行爲、實驗、探究、主客統一和相互作用等的強調接近於實踐的觀點。他也因此而能對西方近代哲學作出較爲深刻的批判,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其他西方哲學家的某些侷限性。

例如,他對西方近代哲學因脫離實際而導致的思辨形而上學、絕對理性主義、獨斷論的批判就比其他西方哲學家深刻得多。他對理性派和經驗派、唯心論和唯物論的批判都不是像胡適說的那樣“一齊抹煞”,而包含了適當肯定。他很是稱讚培根,認爲經驗在人類生存和行爲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也肯定理性派哲學家關於思想、或者說理性推理的重要意義。他所反對的只是把經驗和理性分裂開來和凝固化,看不到它們是一個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的動態過程。

至於對唯物論和唯心論,杜威對二者把物質和精神分裂開來的作法是反對的。例如他並不否認唯物論關於自然界在人類存在以前早就自在地存在的觀點,只是認爲作爲哲學和科學研究對象的世界是人化的世界,即人所牽涉的世界。在這種意義上物質和精神(自然與經驗、世界與人)是不可分割的,其中精神(經驗、人)起着主導作用。杜威在對近代哲學的批判上固然存在種種片面性,但他畢竟指出了近代哲學的一個重要缺陷是脫離實際。

第108章 叫囂戰爭的人一般是從不上戰場的第20章 心機第603章 終生的夙願第423章 學術成果1第412章 “甲午”之後第581章 胡適對十教授“宣言”的批評第427章 領銜新的教育部第102章 革除弊陋第134章 較量第358章 談錢傷感情第454章 最爲迫切的問題第50章 過街老鼠第207章 南京會議第429章 辭職第379章 直奉之戰第18章 好景難長第583章 禍不單行第580章 胡適的廣西之旅第377章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第284章 四川靖國戰爭第502章 約翰·杜威和實用主義第594章 太上大使第573章 當諍友、諍臣第108章 叫囂戰爭的人一般是從不上戰場的第256章 國會和政黨第366章 湘軍“援鄂”第594章 太上大使第405章 八股文第408章 事母極孝 割肉救親第263章 事態擴大第208章 四川前線停戰第198章 廣東也宣佈護國獨立第490章 康奈爾大學第280章 重組內閣第260章 湖北和奉天那些事第82章 一明一暗第20章 心機第520章 胡適談五四運動第337章 厚臉皮的王揖唐第128章 “宋案”審理之爭第293章 西原借款第61章 開缺回籍養病第597章 北大三寶第487章 民主政體的嘗試第41章 東南互保第416章 書院式的教學法第430章 第三次奔赴歐洲第546章 感情的事第133章 二次革命第70章 呼聲第105章 大難不死第186章 成功出走第56章 禍從口出第6章 此生不再進賭場第367章 吳佩孚的“東征西討”第294章 曹錕第272章 張勳復辟第358章 談錢傷感情第175章 日本的圖謀第521章 拒胡迎蔡第287章 傅良佐督湘第488章 個人歷史上的黑暗時代第392章 廣東的軍事政變第485章 昭君出塞新曲第514章 改革喪禮第466章 保護進步人士第300章 成都之戰第175章 日本的圖謀第340章 靳雲鵬組閣第467章 格格不入第575章 矢志不渝第260章 湖北和奉天那些事第309章 南雄之戰第172章 派系爭鬥第379章 直奉之戰第343章 瀋陽和保定會議第118章 荒唐的婚配第600章 風雨飄搖第123章 孫袁會第86章 每個人都不簡單第595章 迴歸做學問第22章 大事不妙第433章 被任命爲北大校長第236章 大蘿蔔章第362章 桂系的潰敗不可避免第300章 成都之戰第377章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第95章 打破僵局第565章 胡適的回覆第447章 蔡元培與五四運動第336章 張瑞璣第305章 湘東反擊戰第372章 徐、靳之間關係惡化第579章 文憑造假和南遊第529章 評判的態度第84章 海軍起義第344章 北歸第149章 徐世昌出山第404章 鍾靈毓秀第224章 赴日考察
第108章 叫囂戰爭的人一般是從不上戰場的第20章 心機第603章 終生的夙願第423章 學術成果1第412章 “甲午”之後第581章 胡適對十教授“宣言”的批評第427章 領銜新的教育部第102章 革除弊陋第134章 較量第358章 談錢傷感情第454章 最爲迫切的問題第50章 過街老鼠第207章 南京會議第429章 辭職第379章 直奉之戰第18章 好景難長第583章 禍不單行第580章 胡適的廣西之旅第377章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第284章 四川靖國戰爭第502章 約翰·杜威和實用主義第594章 太上大使第573章 當諍友、諍臣第108章 叫囂戰爭的人一般是從不上戰場的第256章 國會和政黨第366章 湘軍“援鄂”第594章 太上大使第405章 八股文第408章 事母極孝 割肉救親第263章 事態擴大第208章 四川前線停戰第198章 廣東也宣佈護國獨立第490章 康奈爾大學第280章 重組內閣第260章 湖北和奉天那些事第82章 一明一暗第20章 心機第520章 胡適談五四運動第337章 厚臉皮的王揖唐第128章 “宋案”審理之爭第293章 西原借款第61章 開缺回籍養病第597章 北大三寶第487章 民主政體的嘗試第41章 東南互保第416章 書院式的教學法第430章 第三次奔赴歐洲第546章 感情的事第133章 二次革命第70章 呼聲第105章 大難不死第186章 成功出走第56章 禍從口出第6章 此生不再進賭場第367章 吳佩孚的“東征西討”第294章 曹錕第272章 張勳復辟第358章 談錢傷感情第175章 日本的圖謀第521章 拒胡迎蔡第287章 傅良佐督湘第488章 個人歷史上的黑暗時代第392章 廣東的軍事政變第485章 昭君出塞新曲第514章 改革喪禮第466章 保護進步人士第300章 成都之戰第175章 日本的圖謀第340章 靳雲鵬組閣第467章 格格不入第575章 矢志不渝第260章 湖北和奉天那些事第309章 南雄之戰第172章 派系爭鬥第379章 直奉之戰第343章 瀋陽和保定會議第118章 荒唐的婚配第600章 風雨飄搖第123章 孫袁會第86章 每個人都不簡單第595章 迴歸做學問第22章 大事不妙第433章 被任命爲北大校長第236章 大蘿蔔章第362章 桂系的潰敗不可避免第300章 成都之戰第377章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第95章 打破僵局第565章 胡適的回覆第447章 蔡元培與五四運動第336章 張瑞璣第305章 湘東反擊戰第372章 徐、靳之間關係惡化第579章 文憑造假和南遊第529章 評判的態度第84章 海軍起義第344章 北歸第149章 徐世昌出山第404章 鍾靈毓秀第224章 赴日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