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經歷了兩次美國大選

留美期間,胡適經歷了兩次美國大選。第一次是在1912年,是辛亥革命推翻了長期的帝制統治,中華民國正式誕生的這一年。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是威爾遜,共和黨是塔夫脫,從共和黨分化出來的進步黨是老羅斯福。三黨勢均力敵,旗鼓相當,競爭相當激烈。因此,連外國留學生也都很關注,對胡適更有巨大的吸引力。

爲了瞭解美國的選舉,胡適特意選修了奧茲(Samuel P.Orth)教授開設的專題課“美國政府和政黨”。這是與美國現實政治結合最緊,直接爲政治服務的一門課程。

奧氏第一堂課的開場白,說得就非常明白而有趣:“今年是大選之年。我要本班每個學生都訂三份日報——三份紐約出版的報紙,不是當地的小報——《紐約時報》是支持威爾遜的;《紐約論壇報》(The New York Tribune)是支持塔夫脫的;《紐約晚報》(The New York Evening Journal)是支持羅斯福的。

“諸位把每份訂它三個月,將來會收穫無量。在這三個月內,把每日每條新聞都讀一遍。細讀各條大選消息之後,要做個摘要;再根據這摘要作出讀報報告交給我。報紙算是本課目的必需參考書,報告便是課務作業。還有,你們也要把聯邦48州之中,違法亂紀的競選事蹟作一番比較研究,交上來算是期終作業!”

同時,奧茲教授要求學生注視大選的經過,認定一個候選人作爲自己支持的對象。胡適自然都照辦,選擇支持進步黨魁老羅斯福。他胸前佩戴着象徵支持羅氏的大角野牛象襟章,參加各種政治集會,聽演講,聽辯論,夜裡到市中心去看選舉,跑來跑去,興奮得很。

當時,胡適正擔任世界學生會康奈爾分會的會長。10月30日,他便在世界學生會餐廳裡,發起舉行“遊戲投票”,“選舉”美國總統。參加投票的各國學生共53人。

雖然是遊戲投票,胡適對投票結果還是一一作了認真的分析。第二天,康大的《大學日報》又組織遊戲選舉,有教師、學生和職工二千多人蔘加。胡適也津津有味地跑去投了老羅斯福一票。這兩次遊戲選舉的結果,都使胡適很失望,他所支持的羅斯福“落選”了,威爾遜得票都佔第一位。而令人奇怪的是,遊戲投票的結果居然同後來實際選舉的結果完全一致。

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1858年10月27日—1919年1月6日),又譯狄奧多•羅斯福,人稱老羅斯福,暱稱泰迪(Teddy),荷蘭裔美國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 ,第26任美國總統。

曾任美國海軍部副部長,參與美西戰爭,並在古巴的聖地亞哥戰役中戰功卓越,獲得聖胡安山英雄的稱號。1900年當選副總統,1901年總統威廉•麥金萊被無政府主義者刺殺身亡,他繼任成爲美國總統,時年42歲,是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在任總統。他的獨特個性和改革主義政策,使他成爲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西奧多•羅斯福在總統任期內,對國內的主要貢獻是建立資源保護政策,保護了森林、礦物、石油等資源;建立公平交易法案,推動勞工與資本家和解。對外奉行門羅主義,實行擴張政策,建設強大軍隊,干涉美洲事務。羅斯福因成功地調停了日俄戰爭,獲得1906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是第一個獲得此獎項的美國人。1909年卸任後,西奧多•羅斯福與共和黨意見有分歧,於是脫黨,代表進步黨參選總統,試圖東山再起。最終敗於美國民主黨的候選人伍德羅•威爾遜,從此退出政壇。1919年1月6日,羅斯福逝世,享年61歲。

西奧多•羅斯福的遠房侄子富蘭克林•羅斯福日後也當選爲美國總統 ,故在中文環境裡常稱富蘭克林•羅斯福爲“小羅斯福”。2006年6月26日,老羅斯福再次成爲《時代》週刊的封面人物。西奧多•羅斯福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爲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15名。

在這次總統大選中,共和黨人的的老羅斯福贏得27%的普通選票,同爲共和黨人的塔夫脫23%,民主黨人伍德羅•威爾遜以42%的得票率當選。如果共和黨不分裂,可獲50%的選票,還是超過民主黨的。但老羅斯福帶領大批進步黨人脫離了共和黨,使共和黨元氣大傷,用了一代人才漸漸恢復。

1914年,胡適去華盛頓參加一次世界學生會議。威爾遜總統和國務卿白來恩親自接見了與會的代表,並發表演說。胡適對威爾遜便產生了極深的信仰。因此,到1916年的大選時,他便改爲支持威爾遜了。他和幾個中國同學,在投票的高潮時,跑到“紐約時報廣場”去看大選結果。接連的消息似乎都對威爾遜不利,他們很失望。一直等到午夜才步行回校。第二天清晨,爬起來又看報上的選舉消息。買不到《紐約時報》,竟步行好幾條街纔買到一份。

《時報》頭條標題是“威爾遜可能險勝”,一行大字跳入胡適的眼裡,他高興極了,這時才記起回學校吃早飯。真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

1954年3月17日這一天,胡適在臺北聯合國中國同志會發表的題爲《美國的民主政治》的演說談到:“一九一二年大選時, 我在美國做學生,親眼看見了。由於共和黨本身的分裂, 老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退出另組進步黨,使共和黨力量大減。老羅斯福的才幹加上他的辯才與聲望,很可號召當時美國人心,可是選舉結果,共和黨和進步黨都失敗了,少數黨的民主黨,漁翁得利,握得了美國的政權。威爾遜本是大學校長,僅有新澤西州州長的兩年行政經驗,當選作總統。投票決定後,美國人對這位少數黨的書呆子的當選,毫無抗議。當政四十四年的共和黨規規矩矩的下臺,規規矩矩的把政權移交給威爾遜。

“過了四年,一九一六年的大選,因爲威爾遜在第一任期中,提倡“新自由”政策,改革稅收制度,推行各種新政,很得人民的擁護。那時我已轉學到紐約做學生,選舉的晚上,我從哥倫比亞大學趕到四十二街“紐約時報廣場”去看選舉結果的電光牌示,未到四十二街時,晚報號已刊出威爾遜失敗的消息,我當時是希望威爾遜當選連任的,不相信號外的消息,繼續向四十二街前進,到了“時報廣場”,等了不久,平時最擁護威爾遜的晚報也出號外,說共和黨勝利了,威爾遜失敗了。

“我們巴巴的等到半夜,好像沒有希望了,才步行四英里,走回宿舍,已經兩點鐘了。睡過一覺起來,不吃早飯,就去買早報。買不到《紐約時報》,別的早報都說共和黨的休士 (Hughes) 勝利了。我還不相信,跑了八條街纔買到時報。時報大字標題說:“威爾遜可能以極小的多數當選了。”我看了這消息高興極了,才跑回八條街去吃早餐,早餐也覺得有味了,我那樣的緊張,可說是受了美國民主競選空氣的傳染。其實那一年的選舉結果,直等到三天之後才弄清楚。最後來是加利福尼亞州選民,因爲本州兩黨得票數相差太少,要求重行檢票,重點的結果民主黨確實多三千多票。加州的勝利才確定了民主黨威爾遜的勝利。這樣的決定,誰也沒有說過一句閒話。”

權力之爭,曾給各個國家帶來無盡的災難。民主政治的一個偉大之處就是任期和權力的和平轉移。胡適所謂“誰也沒有說過一句閒話”其實並不十分準確,因爲一九一六年美國總統大選是著名的爭議選戰,也出現了與2020年大選相似的領先、焦灼、反超的戲劇性。

最後雖然沒有演成大訴訟和大騷亂的鬧劇,但也花了兩週才真正塵埃落定。而選舉的順利結束和之後權力的平穩交接之所以實現,還要仰賴伍德羅•威爾遜和查爾斯•埃文斯•休斯(Charles Evans Hughes,即胡適說的“休士”)這兩位候選人的“高風亮節”。

只是,這其中的內情,像胡適這樣的青年學生,是很難知情的。有意思的事,胡適講上邊的一番話時,已經是1954年,胡適那時候應該不會一無所知。

還有,胡適應該知道,1912年10月24日,在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的一次促選活動中,理髮店老闆John Schrank向老羅斯福行刺。子彈擊中演說稿和眼鏡框後進入他的胸腔。老羅斯福拒絕入院治療,堅持完成了90分鐘的強力演說。他對聽衆說:“不知你們聽說過沒有,剛纔我捱了一槍,但是這不夠殺死一頭公鹿。”醫生診治的結果是,槍傷嚴重,但是取出子彈會導致更大的危險。老羅斯福的身體終生都攜帶這個彈頭。

可見民主政治走到不折不扣的和平轉移,就算美國那樣的社會,也不是一帆風順。實現權力完全的按着規定的任期實行和平轉移,需要強有力的法律和制度的保障,也需要領導人優秀的個人品質和坦蕩胸懷。

第208章 四川前線停戰第516章 打孔家店第486章 學寫詩第561章 關於“中基會”第274章 號召討逆第560章 桃李芬芳第271章 解散國會第327章 這不是和平第342章 八省同盟第278章 遍街可見的辮子第143章 熊希齡中招第608章 胡適與唐德剛第400章 黎元洪坐困東廠衚衕第260章 湖北和奉天那些事第261章 張作霖第446章 十四等於零第377章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第278章 遍街可見的辮子第239章 共苦容易同甘難第246章 人是有底線的第17章 駐節朝鮮第419章 翰林造反第79章 黃興開出的條件第57章 管見十條第262章 張作霖和馮德麟第585章 顏李學派的程廷祚第236章 大蘿蔔章第81章 戰漢陽第497章 書生本色第149章 徐世昌出山第195章 師直爲壯第520章 胡適談五四運動第343章 瀋陽和保定會議第271章 解散國會第109章 加封一等候爵第364章 非常選舉第168章 籌安會的表演第386章 好景難長第72章 六字箴言第382章 恢復法統第458章 講義費風波第267章 改組內閣第154章 尊孔復古第147章 一不作二不休第438章 囊括大典,網羅衆家第7章 奇遇第37章 涉外事件第418章 開始革命生涯第160章 二十一條第294章 曹錕第41章 東南互保第232章 街頭一景第15章 挫折第514章 改革喪禮第99章 六路北伐第530章 白話詩第475章 讀書和啓蒙第369章 桂系的日子不好過第9章 老兵和新兵第88章 大通起義第432章 華法教育會第193章 鏖戰綦江第546章 感情的事第93章 南北議和第185章 蔡鍔和小鳳仙第327章 這不是和平第483章 報考中國公學第504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和倫理學理論第122章 如此黑暗第376章 奉直大戰如箭在弦第233章 承認民軍爲交戰團體第86章 每個人都不簡單第146章 袁世凱如願以償第517章 倡導"易卜生主義"第473章 出生地和家庭第45章 積重難返第190章 歷史佳話第344章 北歸第133章 二次革命第496章 胡適的憂慮第594章 太上大使第155章 勞乃宣其人第391章 曹錕出重拳第136章 民心所向第527章 呼籲大學開女禁第386章 好景難長第543章 堅定地和蔡元培站在一起第109章 加封一等候爵第311章 閻王票子第424章 學術成果2第515章 掀翻偶像第254章 大地悲歌第15章 挫折第108章 叫囂戰爭的人一般是從不上戰場的第173章 樑士詒的自救第32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286章 成立軍政.府第128章 “宋案”審理之爭第577章 丟掉和平幻想積極投身抗日救亡第111章 進入新的時代
第208章 四川前線停戰第516章 打孔家店第486章 學寫詩第561章 關於“中基會”第274章 號召討逆第560章 桃李芬芳第271章 解散國會第327章 這不是和平第342章 八省同盟第278章 遍街可見的辮子第143章 熊希齡中招第608章 胡適與唐德剛第400章 黎元洪坐困東廠衚衕第260章 湖北和奉天那些事第261章 張作霖第446章 十四等於零第377章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第278章 遍街可見的辮子第239章 共苦容易同甘難第246章 人是有底線的第17章 駐節朝鮮第419章 翰林造反第79章 黃興開出的條件第57章 管見十條第262章 張作霖和馮德麟第585章 顏李學派的程廷祚第236章 大蘿蔔章第81章 戰漢陽第497章 書生本色第149章 徐世昌出山第195章 師直爲壯第520章 胡適談五四運動第343章 瀋陽和保定會議第271章 解散國會第109章 加封一等候爵第364章 非常選舉第168章 籌安會的表演第386章 好景難長第72章 六字箴言第382章 恢復法統第458章 講義費風波第267章 改組內閣第154章 尊孔復古第147章 一不作二不休第438章 囊括大典,網羅衆家第7章 奇遇第37章 涉外事件第418章 開始革命生涯第160章 二十一條第294章 曹錕第41章 東南互保第232章 街頭一景第15章 挫折第514章 改革喪禮第99章 六路北伐第530章 白話詩第475章 讀書和啓蒙第369章 桂系的日子不好過第9章 老兵和新兵第88章 大通起義第432章 華法教育會第193章 鏖戰綦江第546章 感情的事第93章 南北議和第185章 蔡鍔和小鳳仙第327章 這不是和平第483章 報考中國公學第504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和倫理學理論第122章 如此黑暗第376章 奉直大戰如箭在弦第233章 承認民軍爲交戰團體第86章 每個人都不簡單第146章 袁世凱如願以償第517章 倡導"易卜生主義"第473章 出生地和家庭第45章 積重難返第190章 歷史佳話第344章 北歸第133章 二次革命第496章 胡適的憂慮第594章 太上大使第155章 勞乃宣其人第391章 曹錕出重拳第136章 民心所向第527章 呼籲大學開女禁第386章 好景難長第543章 堅定地和蔡元培站在一起第109章 加封一等候爵第311章 閻王票子第424章 學術成果2第515章 掀翻偶像第254章 大地悲歌第15章 挫折第108章 叫囂戰爭的人一般是從不上戰場的第173章 樑士詒的自救第32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286章 成立軍政.府第128章 “宋案”審理之爭第577章 丟掉和平幻想積極投身抗日救亡第111章 進入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