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唐繼堯的選擇

李小川見孫中山情緒很憤激沒有急於求成,待孫平靜下來後才徐徐地言道:“蓂賡年紀還輕,如果先生能愛護他,培植他,他是可以作爲一個革命的好乾部。他雖然下野,可是還有好幾旅的兵力留在雲南。顧品珍既然向廣州靠攏,唐也在廣州,西南局面更可以形成一個有力的連環,主要原因在於唐今天仍有力量可以運用。如果今天廣州方面以隆重的禮遇接待唐,然後請唐把他留在雲南的兵力調出來,顧品珍已經站在廣州政.府這邊,唐的兵力由滇出來,既可以防止顧和唐的勢力在雲南自殘,又可以把這兩支力量都團結在西南的旗幟下,您的北伐不就更有力量啦。”

李小川的一席話說服了孫中山,孫沉吟了一下,表示要熱烈歡迎唐聯帥到廣州來。

三月四日,孫中山、唐紹儀、伍廷芳三總裁聯名電請“唐蓂帥到廣州共商大計”,軍政.府以十二分熱誠歡迎“蓂帥”。

唐繼堯一行由海防搭輪抵達香.港,孫中山的代表汪兆銘及香.港著名人士均在江干迎迓,唐登岸後即去跑馬地鳳輝臺私邸休息,晚間出席汪兆銘等盛大的歡迎會。

一九二一年三月九日,下野的靖國聯軍總司令、雲南督軍唐繼堯偕隨員唐繼虞、張維翰、白之瀚等及孫中山派赴港歡迎的代表汪兆銘、鄒魯、許崇智等前往廣州。一行人抵達廣州車站,廣州的軍政首要唐紹儀、伍廷芳、陳炯明、孫科等都到車站歡迎,盛況空前。軍政.府特別安排,把西壕口的亞洲酒店的七樓全部騰空,闢作唐的行轅。

亞洲酒店的六樓早已讓給唐紹儀總裁作爲行轅了,兩位唐總裁各佔酒店一層。

唐繼堯在亞洲酒店略作休息,即赴越秀樓晉謁孫中山,兩人閉門密談了一個多鐘頭。據後來唐對其親信談及他與孫的談話,說孫中山在談話中對其極爲關心,使他深爲感動。唐特別言道:孫中山在談話中非常有說服力地分析世界大勢和國內形勢,指出民國初年的軍閥割據,是不會持久的,軍閥互相征伐,干戈不息,最後導致民不聊生,國不成國。強調當今日救國的第一要務,就是要打倒軍閥,統一中國,實行三民主義……。

談話的最後,孫中山誠摯地對唐說:“蓂帥,我比你年長,我對軍事是外行,你過去有大功於國家,今後如果我們兩人攜手合作,我的理想和革命理論,你的軍事組織能力,配合起來,你專力練軍,進行北伐,中國必可底定。來日方長,我希望你不要做雲南或是西南的第一人,而要做中國的第一人。”

這幾句對唐的觸動和鼓舞尤其大。

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孫唐的談話,使唐繼堯大爲興奮。

這些年來,他其實是有些坐井觀天和固步自封,這一次的亡命出奔,更使得他眼前一片漆黑。自和孫中山談話後,感覺孫似乎把他帶到一個新天地中,出現在他眼前的,是一個光輝燦爛的遠景。

孫唐秘密會談後,孫中山即和唐同車前往參加軍政.府所舉行的盛大歡迎會。會場上到處都是對“聯帥”的讚揚之聲,大家歡迎唐的場面熱烈、親切,讓唐受寵若驚。

唐繼堯在歡迎會上首先被邀致詞,他講雲南昭通官話,與會人士中有大半是廣東人,都聽不大懂,可是都能瞭解他的話意。

他說這次離開雲南,是因爲不願意同室操戈,用戰爭來保衛自己的地位,使鄉梓糜爛。他自己並不是軍事失敗而出走,且督軍不應該是一個人所專用,地方不是一個人所私有,如果可能,每一個人都該來試一下他的抱負。所以他寧願放棄他治理了八年的雲南,而不願用戰爭來解決問題。

無論如何,他確是未訴諸武力而離開。

唐的這些話是很煽情的,飽經戰亂之苦的人特別喜歡聽這樣的話,報以熱烈的掌聲。

接着,孫中山致詞:“唐蓂帥退出雲南,不但不是失敗,而是成功,是很大的成功,因爲他從一個小天地跨到更大的天地中,把他的智慧和能力作更大的貢獻。今天的中國,最需要的就是能犧牲小我,不糜爛地方的忍讓精神,唐蓂帥不把雲南當作私產,部下要試,就讓他們去試,自己卻高蹈遠揚,正可以爲中國創一模範。我們大家舉杯向唐蓂帥致敬。請大家乾杯。”

這讚揚之詞恰到好處,於是大家在熱烈掌聲中幹了一杯,唐更是用最愉快的心情一飲而盡。

三月十日,唐繼堯抵廣州的第二天,一清早他的行轅就是賓客絡繹不絕,各色各樣的人都有。

上午,唐紹儀也由六樓跑上七樓來拜訪唐繼堯,兩位總裁也作了一番閉門密談。

唐紹儀問起唐繼堯到廣州的打算,以及對廣州的觀感。唐繼堯表示此行既興奮又滿意,言談中對孫中山極端恭維,深恨親近太遲,實在是個人莫大的損失。又說今後願以餘生貢獻革命政.府,追隨孫統一西南,進行北伐。

唐紹儀靜靜聆聽唐繼堯侃侃而談,最後卻冷冷地說:“蓂賡兄,你和中山共事日淺,我和他共事日長,他太偏重理想,想得多,說得多,行動得少,空談多於實際,因此我奉勸你保留一點。”

唐紹儀的話如同一盆冷水,潑得唐繼堯有些發懵。他正在興頭上,以爲自己到了一個新天地中,怎知這個新天地似乎是海市蜃樓。他對唐紹儀歷來很敬重也很信任,一時間竟不知如何作答,只好用哦哦聲和謝謝來結束這次的談話。

唐紹儀和孫中山雖然是同時代的人,又都求新圖變。但畢竟有不同背景,不同的願景,對人對事有其獨立見解,很難說誰對誰錯。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對唐繼堯確是真心實意。

接下來,亢奮中唐繼堯,碰到的好像註定都是掃興的事。因爲快到中午時候,陳炯明也來訪晤唐繼堯,同這位廣東的實力人物,第一號軍人,自然也是閉門密談。

陳炯明比唐紹儀還要激烈,聽了唐繼堯的想法後,他開門見山地說:“蓂帥,我不同意你的高蹈,這是個力量的時代,做政治事業就要講力量。力量是什麼?是軍隊和地盤。民國以來,失去了軍隊和地盤誰還有發言權?你在護國之役再造民國,可是你今天沒有地盤和武力,你光靠過去的功績是一點也沒有用的。小齋(顧品珍字筱齋)是你的部下,如果你留在雲南,他決不敢留難你,你的力量並沒有瓦解,爲什麼要輕易地下臺?你說不忍縻爛地方,國家的事人人可爲,有機會讓部下也試一試,可是你這一着除了犧牲自己而外,不會有什麼收穫的。”

見唐沉思不語,陳炯明接着說:“孫先生是著名的孫大炮,理想多於實際,完全聽他的是不會成功的,他如果有作爲,民國元年的天下不會拱手讓給袁項城了。所以我建議蓂帥,最上策也是唯一良策是重整旗鼓回雲南,有了根據地纔有發言權,纔有影響力。至於如何回雲南,你一定會有全盤打算,如果需要我的地方,我會盡力支持你,無論是糧餉械彈,我都可以盡我的力量。”

陳炯明和唐紹儀不一樣,勸唐的話多半是爲他自己。他這時是廣東第一號軍人,他可不願意唐繼堯到自己的地盤來傲視天下。因爲無論是名聲和實力,在唐面前他都望塵莫及。所謂一山不容二虎,更何況不在一個檔次上。他說話務實,能找出唐的軟肋,對唐的觸動就大多了。

什麼“不願意同室操戈,用戰爭來保衛自己的地位,使鄉梓糜爛”?什麼“督軍不是一個人所專用,地方不是一個人所私有,每一個人都該來試一下他的抱負”?哪不過是說給別人的漂亮話,有一點辦法,能選擇離開嗎?

唐紹儀和陳炯明的話,似乎把唐繼堯從夢中喊醒。

事實上,唐自己何嘗不明白他有多少實力。當他還在廣州的途中,他的勁旅便在昭通發出通電,宣佈反顧,擁護唐聯帥,這是由胡若愚旅長領導的第五混成旅。這一旅裝備精良,是唐的基本武力,原先駐防敘府,當顧品珍率軍回滇時,胡旅奉到唐的命令,也撤回昭通,隨即駐防昭通。

唐的本意是以備緊急之用,不料後來顧軍突然疾進,胡旅來不及掩擊,遂致顧軍衝進昆明近郊。

唐繼堯侖卒出亡後,胡部在昭通才知道消息,得知唐已過蒙自赴越南,於是發表通電,宣稱全旅仍擁護唐聯帥,同時自稱靖難軍。

胡若愚隨即以靖難軍總司令發佈命令。民國初年的軍人都喜歡自立名目,這個“靖難”不知何典?明燕王由燕京進攻當時的明都,曾稱爲“靖難之役”,是不是與此有關?胡若愚的幕僚,也有文人雅士。

胡部不久即自動撤離昭通,徑向廣西邊境移動。他們行軍順利通過貴州,貴州方面既不歡迎,也不阻止,讓他們從容過境。胡部開拔後,在滇南的李友勳一旅也經百色向廣西前進,這一旅以龍雲的一團爲基幹。

胡若愚、李友勳兩旅都高舉擁唐的大旗,這兩旅有五千多人,均極富戰鬥力,這一來更讓在廣州的唐繼堯身價大增。

三月三十一日唐繼堯首次出席了軍政.府的政務會議,現在廣州軍政.府的總裁已有四位,即孫中山、唐紹儀、伍廷芳、唐繼堯。四位總裁中,有武力的只有他唐繼堯一人。

這次會議正式通過了任命顧品珍爲雲南總司令,盧燾爲貴州總司令。

中國國民黨早在這一年的二月即決定在廣州成立辦事處,派張繼爲幹事長,田桐、周露麟等爲幹事。不久,軍政.府於二月十五日,任命孫科爲廣州市長。

孫中山這時在廣州,除了陳炯明有些不聽招呼外,總得說來還是較爲順利。尤其是唐繼堯抵穗後,更使形勢有轉變,至少不必處處遷就陳炯明。

很長時間了孫就想有把廣州的軍政.府正式化,正式之途徑就是選舉總統,改變四不像的總裁制。

過去唐繼堯在雲南時是不贊成的,現在也由反對派變成了贊成派,於是七位總裁中,現在已有四位總裁站在同一陣線上,孫的選舉總統主張就很容易實現了。

唐繼堯身在廣州,心在雲南。現在,他的全部心思都在如何組織他的舊部,安排回滇計劃上,對別的事 ,並不在意。

第549章 神會大師第575章 矢志不渝第435章 就職演說第270章 風雲突變第39章 全力追剿第551章 第三條路第527章 呼籲大學開女禁第343章 瀋陽和保定會議第455章 蔡元培的憾事第260章 湖北和奉天那些事第162章 國恥第53章 楊翠喜事件第362章 桂系的潰敗不可避免第200章 成立軍務院第164章 芥蒂第534章 〈水滸傳〉考證第483章 報考中國公學第320章 南北一致要求和平第407章 童子試第450章 越縵堂日記第278章 遍街可見的辮子第249章 就職第332章 拒籤“和約”第315章 徐世昌當選第381章 河南的戰火第415章 驚世駭俗第161章 哀的美敦書第72章 六字箴言第30章 朋友第295章 難產的國務總理第399章 沈鴻英露出真容第497章 書生本色第74章 湖南和陝西的起義第294章 曹錕第18章 好景難長第326章 十四點和平原則第591章 胡適和陳光甫第58章 離開老巢第175章 日本的圖謀第162章 國恥第248章 九個回合第503章 杜威的哲學思想第365章 兩湖的亂局第428章 大學令第450章 越縵堂日記第151章 天壇“祀天”第81章 戰漢陽第487章 民主政體的嘗試第148章 袁記約法第460章 第三次婚姻第603章 終生的夙願第261章 張作霖第146章 袁世凱如願以償第330章 歷史意義深遠第324章 天降神將第488章 個人歷史上的黑暗時代第117章 搞垮首屆內閣第382章 恢復法統第335章 徐世昌還是真心想和的第46章 辦實業第430章 第三次奔赴歐洲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第544章 科學與玄學的論戰第32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153章 白朗起義第72章 六字箴言第215章 和觀音同日出生第569章 二進北大第68章 武昌起義第533章 提攜後進第438章 囊括大典,網羅衆家第46章 辦實業第566章 胡適的《四十自述》第111章 進入新的時代第423章 學術成果1第288章 衡山、寶慶之戰第554章 出任中國公學校長第467章 格格不入第573章 當諍友、諍臣第540章 胡適面見溥儀第76章 大後方起火第318章 選舉副總統第390章 內幕第41章 東南互保第210章 斷絕關係第188章 熔岩涌動第514章 改革喪禮第366章 湘軍“援鄂”第280章 重組內閣第532章 個性主義第556章 人權與約法第510章 胡適和韋蓮司第123章 孫袁會第71章 您不走嗎第134章 較量第257章 徐孫之爭第367章 吳佩孚的“東征西討”第284章 四川靖國戰爭第203章 逼得啞人說話第564章 梁漱溟的質疑
第549章 神會大師第575章 矢志不渝第435章 就職演說第270章 風雲突變第39章 全力追剿第551章 第三條路第527章 呼籲大學開女禁第343章 瀋陽和保定會議第455章 蔡元培的憾事第260章 湖北和奉天那些事第162章 國恥第53章 楊翠喜事件第362章 桂系的潰敗不可避免第200章 成立軍務院第164章 芥蒂第534章 〈水滸傳〉考證第483章 報考中國公學第320章 南北一致要求和平第407章 童子試第450章 越縵堂日記第278章 遍街可見的辮子第249章 就職第332章 拒籤“和約”第315章 徐世昌當選第381章 河南的戰火第415章 驚世駭俗第161章 哀的美敦書第72章 六字箴言第30章 朋友第295章 難產的國務總理第399章 沈鴻英露出真容第497章 書生本色第74章 湖南和陝西的起義第294章 曹錕第18章 好景難長第326章 十四點和平原則第591章 胡適和陳光甫第58章 離開老巢第175章 日本的圖謀第162章 國恥第248章 九個回合第503章 杜威的哲學思想第365章 兩湖的亂局第428章 大學令第450章 越縵堂日記第151章 天壇“祀天”第81章 戰漢陽第487章 民主政體的嘗試第148章 袁記約法第460章 第三次婚姻第603章 終生的夙願第261章 張作霖第146章 袁世凱如願以償第330章 歷史意義深遠第324章 天降神將第488章 個人歷史上的黑暗時代第117章 搞垮首屆內閣第382章 恢復法統第335章 徐世昌還是真心想和的第46章 辦實業第430章 第三次奔赴歐洲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第544章 科學與玄學的論戰第32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153章 白朗起義第72章 六字箴言第215章 和觀音同日出生第569章 二進北大第68章 武昌起義第533章 提攜後進第438章 囊括大典,網羅衆家第46章 辦實業第566章 胡適的《四十自述》第111章 進入新的時代第423章 學術成果1第288章 衡山、寶慶之戰第554章 出任中國公學校長第467章 格格不入第573章 當諍友、諍臣第540章 胡適面見溥儀第76章 大後方起火第318章 選舉副總統第390章 內幕第41章 東南互保第210章 斷絕關係第188章 熔岩涌動第514章 改革喪禮第366章 湘軍“援鄂”第280章 重組內閣第532章 個性主義第556章 人權與約法第510章 胡適和韋蓮司第123章 孫袁會第71章 您不走嗎第134章 較量第257章 徐孫之爭第367章 吳佩孚的“東征西討”第284章 四川靖國戰爭第203章 逼得啞人說話第564章 梁漱溟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