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商山四皓

胡適於1960年10月23日返臺,當晚接見記者,表示願意爲雷震作“品格證人”。

他氣憤的對記者說;“十一年來雷震辦《自由中國》,已經成爲自由中國言論自由的象徵,我曾主張應爲他造銅像,不料換來的是十年坐監,這是很不公平的!”說到這裡,一向平和的胡適,使勁拍了一下桌子。

11月18日上午11點半,胡適在張羣的陪同下拜謁蔣介石。因爲雷震的案子,這一次的氣氛顯然不同於以往。應該是被關照過了,這次與蔣見面不談雷震的案子,胡適也肯定是答應過了。可不提雷震的案子,胡適對別的話題都沒有興致。他在扼要彙報了“中美學術合作會議”的情況後,看快到吃午飯的時間了,便對蔣介石說不知道總統還有什麼問題要問問他。

蔣介石說:“請你談談政治形勢罷。”

胡適問:“國內的?還是世界的?”

蔣介石說:“整個世界的。”

胡適只好講了講聯合國大會和美國大選。

“我本來對嶽軍先生說過,我見總統,不談雷案。但現在談到國際形勢,我不能不指出……”

胡適實在忍不住了,到底還是將他胸中憋悶已久的話倒了出來,告訴蔣介石說當局對這件事情的處置有欠明智,已經在臺灣島內外產生了很不好的影響,輿論普遍認爲政府畏懼並摧殘反對黨,臺灣沒有言論自由,仍是戒嚴區……這樣嚴重的不利後果當局恐怕還沒有“深知”。

蔣介石說:“我對雷震能十分容忍。如果他的背後沒有匪諜,我決不會辦他。……我也曉得這案子會在國外發生不利的反響,但一個國家有他的自由,有他的自主權,我們不能不照法律辦。”

涉及到通共,胡適雖然知道這是欲加之罪,但他卻無從爲雷震辯白。

胡適只能申明:“關於雷案與匪諜的關係,是法庭的問題。我所以很早就盼望此案能移交司法審判,正是爲了全世界無人肯信軍法審判的結果。……這樣重大的案子,只開了八個半鐘點的庭,就宣告終結了,就定期八日宣判了!這是什麼審判?我在國外,實在見不得人,實在擡不起頭來。”

蔣介石怪笑了下說:“胡先生同我向來是感情很好的。但是這一兩年來,胡先生好像只相信雷儆寰,不相信我們政府。”

“這話太重了,我當不起。”胡適誠惶誠恐,只得當面重申1949年他剛到美國時說過的一句話:“我願意用我道義力量來支持蔣介石先生的政府”。並對蔣介石鄭重表示:“我在十一年前說的這句話,我至今沒有改變。”

這些話讓蔣介石很受用,氣氛終於有了緩和。胡適藉機又向蔣介石進言:“十年前總統曾對我說,如果我組織一個政黨,總統不反對,並且可以支持我。……我今天盼望的是:總統和國民黨的其它領袖能不能把那十年前對我的雅量,分一點來對待今日要組織一個新黨的人?”

蔣介石未做回答,也未置可否。

已經超出預訂時間了,胡適起身告辭。蔣介石親自送他到接待室門口,兩人才握手相別。儘管發生了雷震一案,但胡適並不願和蔣介石公開決裂,仍打算與之“相忍爲國”。

蔣政府這一次對雷震的下黑手,除了《自由中國》雜誌外,還應該與雷震組建新黨有關。

胡適剛結束在美國的流亡,回到臺灣不久的一天晚上,自由中國社舉行宴會。

胡適在宴會上演說時,曾從爭取言論自由談到反對黨,他公開主張由知識分子來組織一個在野黨,並極力表彰雷震爲民主自由所作的貢獻。

他說:“這幾年來,如果說言論自由格外普遍,我覺得雷先生的功勞最大。我說臺灣應該替他造一個銅像,以表示他是真正爭取言論自由的英雄、好漢、鬥士。”

隨後,《自由中國》便大力鼓吹鬍適的倡議,宣傳積極展開“新黨運動”。雷震要求胡適出來領導,做黨魁,實際工作則由雷負責。但胡適只同意擔任顧問,卻極力鼓勵雷震出來組黨。到1960年,籌組新黨的活動進入了最後階段。8月13日,在中壢舉行竹苗桃三縣座談會,雷震宣佈新黨將於9月底或10月初正式成立。

然而,當新黨積極準備組成的時候,9月4日,雷震便被捕了,同案被捕的還有組建新黨的三個骨幹分子:《自由中國》編輯兼新黨秘書傅正,《自由中國》會計劉子英、馬之。經軍事法庭審判,雷震以“爲匪宣傳”與“知匪不報”兩項罪名判刑14年,劉12年,馬5年,傅正被判感化3年。

由於雷震案,不但《自由中國》很快停刊,雷震欲組建的新黨也胎死腹中。

爲在臺灣爭取一點民主和言論自由,雷震付出的代價是:鋃鐺入獄,坐了十多年牢。雷震案對胡適的打擊是沉重的,總覺得“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明知雷震是受自己的連累,明知雷震案是殺雞給自己這個猴看,胡適卻有苦而說不出來。想到雷震案就陷於深深地內疚而寢食難安,這已經讓這個多病的人難以承受了,還要承受來自同仁的責備。很多同情雷震的人,都寄希望於胡適,或許他們過高估計胡適的能量了。不管胡適的名氣有多大,在缺少約束的權力面前也只是“手無縛雞之力”。

上一章談到,1959至1960年間,胡適曾被捲進了總統連任問題的政治漩渦之中。

蔣介石自1954年當選第二任“總統”以後,年事漸高,任期即將屆滿。根據憲法,不能連任三任。而蔣的長子經國頗有才幹,在國民黨政界也頗有影響,於是便有推經國繼任總統候選人,取而代之的輿論。

1959年1月中旬,胡適與陳誠、王世傑、蔣夢麟等一道,去臺中臺南旅行遊覽了六天,便有人說他們是“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是秦朝末年四位博學之士: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綺裡季吳實、甪里先生周術。他們是秦始皇時七十名博士官中的四位,因不滿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暴行而隱居於商山。

劉邦登基後,久聞四皓的大名,曾多次請他們出山爲官,而被拒絕。

劉邦立長子劉盈爲太子,封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爲趙王。後來,劉邦見劉盈天生懦弱,才華平庸,而劉如意卻聰明過人,才學出衆,有意廢劉盈而立如意。

劉盈的母親呂后聞聽,非常着急,便派自己的哥哥建成侯呂釋之去請開國重臣張良出面。

張良很爲難,言道:“當初皇上是由於數次處於危急之中,纔有幸採用了我的計策。如今天下安定,情形自然大不相同。更何況現在是皇上出於偏愛想要更換太子,這是人家骨肉之間的事情。清官難斷家務事啊!這種事情,就是有一百個張良出面,又能起什麼作用呢?”

呂釋之懇求張良務必出個主意。

張良不得已,只好說:“這種事情,光靠我的三寸不爛之舌恐怕難以奏效。我看不如這樣吧!我知道有四個人,是皇上一直想要羅致而又未能如願的。這四個高人年事已高,然而皇上非常敬重他們。如果請太子寫一封言辭謙恭的書信,多帶珠寶玉帛,配備舒適的車輛,派上能言善辯之人去誠懇聘請他們,他們應該會來。然後以貴賓之禮相待,讓他們經常隨太子上朝,使皇上看到他們,這對太子是很有幫助的。”

於是呂氏兄妹和太子當真把這四個後人稱之爲“商山四皓”的老人請來了。

在一次宴會中,太子侍奉在側,四個老人跟隨在後。劉邦突然見那四個陌生的老人,都已八十開外,鬍鬚雪白,非常驚訝,問起他們的來歷,四人道出自己的姓名。

劉邦聽了大吃一驚:“多年來我一再尋訪諸位高人,你們都避而不見,現在爲何自己來追隨我的兒子呢?”

四個老人回答:“陛下一向輕慢高士,臣等不願自取其辱。如今聽說太子仁厚孝順,恭敬愛士,天下之人無不伸長脖子仰望着,期待爲太子效死,所以臣等自願前來。”

劉邦說:“那就有勞諸位今後輔佐太子了。”於是便打消了換太子的念頭

說胡適等人是商山四皓,也就是說他們是蔣經國的羽翼,是要輔佐所謂“太子”上位。這所謂“商山四皓”的話,後來在臺灣引起了幾個月的政治風潮。

胡適也確實不贊成蔣介石連任,曾請當時總統府秘書張羣向蔣轉達他的意見,主要是希望蔣“明白表示尊重憲法,不做第三任總統”。這同樣的意見,胡適多次向黃季陸、王雲五等友人和政府要人說過。又多次對記者發表“反對修憲”,“反對三度連任”的話,都在報上刊載出來。

但是,像蔣介石這樣的權力慾極強之人,怎麼能退位呢!胡適的反對,簡直是挖他的祖墳,這也使胡適和蔣介石的關係,降到了冰點。

第108章 叫囂戰爭的人一般是從不上戰場的第376章 奉直大戰如箭在弦第608章 胡適與唐德剛第62章 垂釣洹上第471章 避難香.港第9章 老兵和新兵第546章 感情的事第560章 桃李芬芳第491章 求博第109章 加封一等候爵第613章 虛位以待第577章 丟掉和平幻想積極投身抗日救亡第60章 山雨欲來第77章 燎原的烈火第415章 驚世駭俗第388章 各奔東西第421章 留學德國第65章 保路運動第375章 樑士詒請辭第583章 禍不單行第484章 競業旬報第58章 離開老巢第400章 黎元洪坐困東廠衚衕第286章 成立軍政.府第470章 老驥伏櫪第144章 天壇憲法草案第599章 北大開學第47章 興新式教育第54章 所謂的據實復奏第435章 就職演說第248章 九個回合第195章 師直爲壯第47章 興新式教育第198章 廣東也宣佈護國獨立第98章 爲什麼會出這樣的事第338章 吉林問題第92章 三晉大地的風雲第290章 關外的亂子第237章 主導權之爭第497章 書生本色第441章 美育第102章 革除弊陋第171章 關於國體第207章 南京會議第239章 共苦容易同甘難第444章 “退款興學”運動第171章 關於國體第424章 學術成果2第426章 迎袁專使第52章 段芝貴賄買高位第39章 全力追剿第79章 黃興開出的條件第493章 基督教的召喚第87章 吳祿貞第516章 打孔家店第360章 唐繼堯的選擇第466章 保護進步人士第6章 此生不再進賭場第173章 樑士詒的自救第296章 兵分兩路第573章 當諍友、諍臣第472章 永遠活着第366章 湘軍“援鄂”第160章 二十一條第105章 大難不死第214章 夢斷紫禁城第324章 天降神將第585章 顏李學派的程廷祚第38章 高密事件第518章 精彩篇章第182章 開張第18章 好景難長第150章 復古第182章 開張第224章 赴日考察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204章 勸退第370章 孫中山力主北伐第211章 四川護國獨立第482章 離開第28章 下重藥第511章 完婚第76章 大後方起火第277章 樹倒猢猻散第421章 留學德國第255章 重提軍民分治第381章 河南的戰火第434章 知難而上第490章 康奈爾大學第209章 陳宦其人第495章 胡適與辛亥革命第613章 虛位以待第355章 說來話長第183章 嵩山四友第243章 無奈離開老窩第261章 張作霖第226章 風雲激盪中的黎元洪第539章 忙碌之中第510章 胡適和韋蓮司第1章 袁項城出生
第108章 叫囂戰爭的人一般是從不上戰場的第376章 奉直大戰如箭在弦第608章 胡適與唐德剛第62章 垂釣洹上第471章 避難香.港第9章 老兵和新兵第546章 感情的事第560章 桃李芬芳第491章 求博第109章 加封一等候爵第613章 虛位以待第577章 丟掉和平幻想積極投身抗日救亡第60章 山雨欲來第77章 燎原的烈火第415章 驚世駭俗第388章 各奔東西第421章 留學德國第65章 保路運動第375章 樑士詒請辭第583章 禍不單行第484章 競業旬報第58章 離開老巢第400章 黎元洪坐困東廠衚衕第286章 成立軍政.府第470章 老驥伏櫪第144章 天壇憲法草案第599章 北大開學第47章 興新式教育第54章 所謂的據實復奏第435章 就職演說第248章 九個回合第195章 師直爲壯第47章 興新式教育第198章 廣東也宣佈護國獨立第98章 爲什麼會出這樣的事第338章 吉林問題第92章 三晉大地的風雲第290章 關外的亂子第237章 主導權之爭第497章 書生本色第441章 美育第102章 革除弊陋第171章 關於國體第207章 南京會議第239章 共苦容易同甘難第444章 “退款興學”運動第171章 關於國體第424章 學術成果2第426章 迎袁專使第52章 段芝貴賄買高位第39章 全力追剿第79章 黃興開出的條件第493章 基督教的召喚第87章 吳祿貞第516章 打孔家店第360章 唐繼堯的選擇第466章 保護進步人士第6章 此生不再進賭場第173章 樑士詒的自救第296章 兵分兩路第573章 當諍友、諍臣第472章 永遠活着第366章 湘軍“援鄂”第160章 二十一條第105章 大難不死第214章 夢斷紫禁城第324章 天降神將第585章 顏李學派的程廷祚第38章 高密事件第518章 精彩篇章第182章 開張第18章 好景難長第150章 復古第182章 開張第224章 赴日考察第201章 孤家寡人第204章 勸退第370章 孫中山力主北伐第211章 四川護國獨立第482章 離開第28章 下重藥第511章 完婚第76章 大後方起火第277章 樹倒猢猻散第421章 留學德國第255章 重提軍民分治第381章 河南的戰火第434章 知難而上第490章 康奈爾大學第209章 陳宦其人第495章 胡適與辛亥革命第613章 虛位以待第355章 說來話長第183章 嵩山四友第243章 無奈離開老窩第261章 張作霖第226章 風雲激盪中的黎元洪第539章 忙碌之中第510章 胡適和韋蓮司第1章 袁項城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