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爾虞我詐(四)

說到這裡,莊繼華放下手中的指揮杆,擡頭看看四周的軍官們,眼中流露出一絲得意,心中卻有些失落,哥們當年要是進軍影壇,拿個什麼小金人應該不成問題吧。

“可是,”何畏還是有些不服,他低頭盤算着:“要是阿南惟幾不追擊呢?或者他乾脆不從南線調兵,而是從河南谷壽夫第十四軍調兵呢?”

“谷壽夫沒有這個力量。”莊繼華斷然否決,曰軍佔領河南後,在鄭州設立十四軍指揮部,司令官爲谷壽夫,下轄六十三師團和讀力混成四十六旅團、讀力混成四十八旅團。

“這點我支持司令,”徐祖貽緩緩開口說:“谷壽夫手上的兵力本就不足,岡村寧次在華北針對冀察戰區的進攻,又抽調了讀力混成四十八旅團參加,部隊本來就十分疲憊,軍統的情報表明,河南曰軍沒有變化。”

孫曉川的眼珠骨碌轉動幾下,忽然開口反駁徐祖貽:“不然,以平漢線運輸的便利,就算從北平調兵過來,也要不了兩天,不能僅僅把目光放在谷壽夫身上。”

此言一出,莊繼華和徐祖貽幾乎同時露出深思,上官竣卻插話了:“華北曰軍剛剛結束對冀察戰區的進攻,部隊尚未得到休整,新佔領的冀中地區、冀東南地區,尚未鞏固,八路軍新四軍的抵抗依舊頑強,卑職以爲岡村寧次調不出多少兵力。況且就算抽調兵力南下,頂天也不會超過一個師團,萬餘人,一旦我軍發動進攻,一戰區當不能袖手旁觀,完全可以拖住曰軍。”

“說得對。”莊繼華讚賞的看看上官竣,可沒想到上官竣卻沒有領情,語氣一轉又開始反駁莊繼華了。

“可卑職認爲司令官的計劃還是有很大的疏漏,”上官竣的面容毫無喜色,相反目光中卻有些擔憂:“剛纔卑職說的是正常情況,卑職擔心的是,我軍一向缺少配合作戰,要是一戰區不動,華北調來的曰軍即可迅速趕到,戰鬥的發展便很難控制。所以卑職還是建議在南線迎敵,調三十六集團軍和第五集團軍南下,集結在大洪山地區。”

“那就形成了,我戰區與阿南惟幾的決戰,”莊繼華接口道:“你的想法很不錯,可現在我們還沒做好決戰的準備,戰區有三分之一的部隊還在整編,遍佈戰區的饑民還需要救濟,現在決戰……,”莊繼華搖搖頭:“我們還需要至少半年時間。”

“可….,”上官竣抗聲道:“司令,我們困難,阿南惟幾也困難,他的兵力不足,物資也不足,半年後,我們充分了,他的準備也更充分。”

“現在不是民國二十七年,”徐祖貽略微皺眉的看着上官竣,似乎對他有些不滿,加重語氣道:“上官上尉,曰本人戰線過長,一個小小的島國要支撐如此龐大的戰場,他們那點人力物力無論如何也不夠,現在曰本人首要滿足的是太平洋,中國已經降到次要地位,我們實力增加的速度遠比他快,半年之後,我們可以就有二十萬受過嚴格訓練,裝備精良的部隊投入戰鬥,而且空軍的機場和雷達站也能全部完工,僅憑我們五戰區便能收復武漢。”

徐祖貽這倒不是大話,五戰區若加上整編的三個軍和四個師,和劃歸的空軍第三師(師長高志航),總兵力足有六十多萬,其中還包括中國第一支機械化部隊,完全可以反攻武漢,與十一軍掰掰手腕。

“徐參謀長說得沒錯,時間對我們有利,現在能不決戰最好還是不要決戰。”莊繼華不想再討論此事了,直接下令:“立刻下令,二十二集團軍秘密西進,隱蔽在麻子嶺,三條嶺一線,命令第五集團軍秘密西進,隱蔽在泌陽銅山一線,命令三十六集團軍大張旗鼓西進,至少派出一個軍,會同五十五軍曹福林部攻擊信陽,北線作戰由孫連仲副司令具體實施,作戰計劃兩天內上報戰區司令部。”

“南線,命令四十九集團軍、六十軍和七十七軍,除留下少量部隊警戒前沿外,主力立刻北轉移,一零一軍主力沿漢水西岸,後撤到金牛山一線;一零二軍沿漢水東岸後撤到金山寺一線;六十軍後撤到大洪山一線,七十七軍可以放棄安陸,後撤到府河西岸。南線所有部隊由杜聿明將軍統一指揮。”

“命令政治部主任李之龍爲南線督戰官,要特別敦促各地組建支前隊,民工隊,協助部隊構築防禦工事;任命戰區高級參議馮詭爲北線督戰官,組建戰場監察小組,任何臨陣脫逃,通敵賣國者,可先斬後奏,就地處決。”

命令宣佈完後,莊繼華掃視屋內:“從現在起,司令部進入戒備狀態,何處長孫副處長,作戰處內必須有人二十四小時值班,任何時候,你們兩人中的一個都要在處內,老河口及其周邊加強戒備,謹防敵特,任何人出入司令部必須要有通行證,無通行證者一律不準入內。”

“宣傳處要重新審查進入戰區的新聞記者,更換記者的通行證,對任何沒有通行證的,在戰區內採訪的記者,可以先行扣押,上報司令部。宮秘書長,這件事由你督促辦理。”

“是,司令。”宮繡畫面無表情的答道:“司令,我看可以採取在徐州那樣的做法,將記者組織起來,由宣傳處或秘書處負責引導他們到我們需要的地方。”

“就這樣辦,具體怎麼作,你回頭給我個方案。”莊繼華立刻答應,隨後又扭頭對衆人說:“好了,佈置已定,徐參謀長,由你督促執行,敵情有變化隨時通知我。諸位,現在是我們五戰區最困難的時候,也是考驗我們的時候,望我們同心協力,打垮阿南惟幾,徹底扭轉整個戰局。”

在場的所有人心中一凜,卻同時感到莊繼華所說不虛,曰軍很顯然是傾力而來,若這一戰中,能打出棗陽、徐州或者緬北那樣的大捷,殲敵十萬,甚至五萬,曰軍在中國的最大機動兵力,十一軍就被打殘了,今後,他們就再也無力發動進攻,戰爭主動權將從此落入中[***]隊手中。

房間裡頓時被一股興奮所包圍,抗戰快六年了,中[***]隊一直被動挨打,始終未能掌握戰爭主動權。迫於莊繼華在場,年青的參謀們興奮的交換着眼色。可年紀大些的軍官卻很慎重,何畏和孫曉川尤其如此。

莊繼華和徐祖貽一離開,作戰室內立刻爆發一陣熱烈的討論聲,年青參謀們交頭接耳,何畏重重咳嗽兩聲將所有人注意力吸引過來,等房間內安靜下來後纔開口說道:“大戰在即,從現在起,作戰處所有人分成三班,在作戰室內放一張行軍牀,我和孫副處長輪流值班,所有軍官要離開司令部必須向我請假。”

所有軍官都愣住了,莊繼華剛纔的命令沒有這條,不少年青軍官們露出忿然之色,可何畏不管他們,依舊嚴厲的說:“我知道有人有女朋友,有人有老婆,但既然穿上軍裝,軍情優先,好了,散會,該幹什麼幹什麼去。”

說完之後何畏率先走出作戰室,參謀們首次領教了何畏的強勢,他們沉默一會,三三兩兩轉身離開,有兩個湊到孫曉川面前,嘀咕道:“不就是共黨的叛徒嗎,有什麼神氣的。”

“就不知道莊司令看上他什麼了。”

“何處長是很有能力的,是莊司令專門從緬甸調過來的。”孫曉川目光遊移,語氣卻很溫和:“趕緊工作去吧,有什麼牢搔戰後再說。”

等作戰室空下來,孫曉川走到沙盤前,仔細的看着沙盤上的敵我態勢,不知道是在想什麼。

隨着莊繼華的命令,司令部內外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司令部周圍三公里範圍內,新設兩層哨卡,進出人員都受到嚴格盤查,司令部內則加強管理,幾乎所有部門都下達了禁止外出的命令,一時之間,除了後勤部和宣傳部有部分人員可以外出外,其他軍官幾乎沒有外出的機會,當然,也有例外,比如秘書處的。

“林科長,又出去呀。”林月影還沒走出內院,立刻被總務處的兩女兵攔住,這兩個女兵都只有十八九歲,正是青春無限的歲月。

林月影認識這兩個女孩,都是本地人,也是湖北師範專科學校的學生,她們沒有隨師專內遷,而是回家了,去年參軍。林月影每次看到她們就像看見當年的自己,她笑着答道:“是呀,沒你們命好,司令又派下差了。”

“現在全司令部的都出不去,還是你們好,近水樓臺先得月,現在還可以出去透透氣。”臉圓圓的姑娘羨慕中帶有些撒嬌:“林姐,幫我帶瓶雪花膏吧,我的用完了,原本準備今天去城裡買的。”

“行,沒有問題,你呢。”林月影滿口答應,又問另一位女孩,那女孩笑着搖頭,不過她卻更親密:“林姐,你們秘書科還要不要人呀,我以前是學中文的,寫文章沒有問題。”

圓臉女孩吃吃笑道:“林姐,您可一定要幫這個忙,佳雯可是我們司令的崇拜者,她也想近水樓臺。”

“作死呀!”佳雯急了,林月影噗嗤笑了:“那你可要抓緊,喜歡司令的姑娘多了,好吧,有機會我幫你看看。”

林月影擺脫兩個女兵,離開了司令部,但她不知道,有幾雙眼睛一直盯着她的背影,他們的目光中流露出不同的神色,可他們也不知道。

(未完待續)

第三節 重起(八)第八節 九變(一)第四十七節 萌芽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七節 風波(八)第五節 曙光(十八)第二節 初戰(九)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四)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五節 謀功(一)第七節 塞克特(三)第九節 魅影(七)第七節 風波惡(一)第九節 轉機(三)第三節 演練(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六)第八節 轉折(十)第七節 風波(十三)第一節 德黑蘭(十一)第三十三節 路遇(二)第三節 戰鼓(十)第二十三節 合併(二)第四節 陰雲(三)第七節 曙光(十)第五節 積聚(十)第四節 以牙還牙(六)第四十二節 歧路(二)第一節 上海陰謀(五)第十節 虎嘯(四)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四節 外交(三)第八節 刺廖(二)第二節 陝北行(一)第三節 戰鼓(十三)第一節 挽弓(二)第十節 風雲(十四)第十節 虎嘯(一)第十節 餘波(四)第一節 黨爭(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八)第一節 奪軍(三)第九節 魅影(七)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二)第六十三節 協調會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九)第二節 沙基(五)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八節 轉折(六)第四節 密林血戰(五)第五節 反攻(八)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八)第三節 魅影(三)第四節 經濟改革(七)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一)第八節 轉折(十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六)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四)第七節 鎮藍衣(二)第三節 重起(十)第三十節 中山艦(一)第七節 風波惡(八)第九節 魅影(十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第十節 大撤退(七)第二節 交易(六)第十一節 《北伐》第一節 挽弓(七)第三節 別動隊(三)第十五節 獻策第七節 曙光(九)第八節 刺廖(九)第二節 陝北行(八)第二十二節 逃兵(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三)第十節 暗棋(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三)第十節 虎嘯(十一)第一節 挽弓(五)第十節 風雲(六)第四節 經濟改革(二)第三十節 中山艦(一)第四十二節 戰東莞(八)第三節 暗戰(六)第十節 風雲(二十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六)第十一節 重振(七)第三節 聚才(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七)第二節 陝北行(八)第八節 轉折(二十)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五)第三節 戰鼓(六)第六節 爾虞我詐(四)第五節 盟國(四)
第三節 重起(八)第八節 九變(一)第四十七節 萌芽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七節 風波(八)第五節 曙光(十八)第二節 初戰(九)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四)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五節 謀功(一)第七節 塞克特(三)第九節 魅影(七)第七節 風波惡(一)第九節 轉機(三)第三節 演練(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六)第八節 轉折(十)第七節 風波(十三)第一節 德黑蘭(十一)第三十三節 路遇(二)第三節 戰鼓(十)第二十三節 合併(二)第四節 陰雲(三)第七節 曙光(十)第五節 積聚(十)第四節 以牙還牙(六)第四十二節 歧路(二)第一節 上海陰謀(五)第十節 虎嘯(四)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四節 外交(三)第八節 刺廖(二)第二節 陝北行(一)第三節 戰鼓(十三)第一節 挽弓(二)第十節 風雲(十四)第十節 虎嘯(一)第十節 餘波(四)第一節 黨爭(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八)第一節 奪軍(三)第九節 魅影(七)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二)第六十三節 協調會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九)第二節 沙基(五)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八節 轉折(六)第四節 密林血戰(五)第五節 反攻(八)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八)第三節 魅影(三)第四節 經濟改革(七)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一)第八節 轉折(十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六)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四)第七節 鎮藍衣(二)第三節 重起(十)第三十節 中山艦(一)第七節 風波惡(八)第九節 魅影(十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第十節 大撤退(七)第二節 交易(六)第十一節 《北伐》第一節 挽弓(七)第三節 別動隊(三)第十五節 獻策第七節 曙光(九)第八節 刺廖(九)第二節 陝北行(八)第二十二節 逃兵(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三)第十節 暗棋(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三)第十節 虎嘯(十一)第一節 挽弓(五)第十節 風雲(六)第四節 經濟改革(二)第三十節 中山艦(一)第四十二節 戰東莞(八)第三節 暗戰(六)第十節 風雲(二十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六)第十一節 重振(七)第三節 聚才(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七)第二節 陝北行(八)第八節 轉折(二十)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五)第三節 戰鼓(六)第六節 爾虞我詐(四)第五節 盟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