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五)

轎車在前方停下,熊式輝從車上跳下來,整了整衣服,莊繼華這時已經迎上去,邊走邊打量熊式輝,經過長途顛簸,他的頭髮有些散亂,神情卻比較興奮。

熊式輝是國民黨元老,參加過辛亥革命、討袁戰爭、北伐戰爭,深受蔣介石倚重,兩度出任淞滬警備司令。

大革命時期,熊式輝和莊繼華都在廣州,但倆人活動區域沒什麼交集,熊式輝一直在滇軍中工作,曾經擔任滇軍幹部學校校長;北伐時,莊繼華擔任第一師副師長,在牛行被圍,熊式輝卻擔任起義的賴世璜部黨代表,在贛南邊境作戰,從南面馳援牛行。

西安事變時,熊式輝正在江西,擔任江西省主席和南昌行營主任,莊繼華被宋美齡招到南京,一舉扭轉南京的主戰氣氛,熊式輝在江西同樣頻頻通電,要求和平解決,保證蔣介石能平安返回南京;蔣介石平安返回後,倆人都因此受到重用。

抗戰開始後,熊式輝一直擔任江西省主席,在武漢失守前,被委以重任,出任中國駐美軍事代表團團長,此後一直在美國,先與宋子文後與孔祥熙合作,爭取美[***]援,直到最近才被蔣介石召回,而且一回來便被委以重任。

“熊主任辛苦。”莊繼華熱情的伸出手,莊繼華的軍銜早已經超過同輩,甚至也超過了大多數國民黨元老將領,熊式輝雖然是國民黨元老,擔任過很多重要職務,但軍銜卻始終是中將,比起莊繼華整整低了兩級。

熊式輝握住莊繼華的手,笑呵呵的說:“早就該來了,可東北行轅新建,事情太多,以致耽誤了,這麼早就勞煩你們來迎接,真是不該。”

熊式輝的話倒不假,東北行轅成立後,幾個主要的職務被蔣介石和莊繼華瓜分,但還有些次要職務,很多人向熊式輝推薦,讓熊式輝難以應付。

此次熊式輝到戰區司令部來主要是與莊繼華討論東北各省的組織人選,滿洲國成立後,曰本人對滿洲國進行了重新劃分,在最新一次劃分中,東北被劃分成十九個省和一個特別市。

讓熊式輝煩惱的是,國民政斧對是保持這種十九個省,還是縮減幾個,亦或恢復原來的三省,爭論不休。

“熊主任言重了,”莊繼華笑道:“你我分掌東北軍政,您又是軍界前輩,不但此次光復東北,將來建設東北,還需要主任大力襄助。”

熊式輝呵呵一笑,心中卻暗暗緊張起來,莊繼華在話裡已經將東北視爲囊中之物,這話的意思就是,你熊式輝是來襄助我建設東北的,我纔是這塊土地的所有者。

在出任東北行轅主任後,熊式輝自然要到黃山別墅,蔣介石曾經告訴他,到東北後,要牢牢掌握地方行政,莊繼華只管軍事,地方行政不能讓他插手。

但現在,莊繼華已經毫不掩飾的流露出要插手地方行政的企圖,這不由得熊式輝不警惕不擔心。

馮詭微微一笑,莊繼華最近採取的策略都出自他的計劃,包括戰區人事調整,以及這次與熊式輝見面要採取的姿態,在馮詭看來,對熊式輝應該強硬點,蔣介石將東北軍權和行政權分離,對這個舉措,莊繼華可以不對外抱怨,但在私下裡卻可以表示不滿,表示不滿的最好方式便是對熊式輝的態度,明白告訴熊式輝,我不會對地方行政放手。

“戰爭時期,地方行政服務戰事,這是自然。”熊式輝也不含糊,他也不能含糊,蔣介石讓他到東北就是讓他來掌控行政權,他必須執行:“我是東北行轅主任,戰後東北建設自然責無旁貸。”

倆人說着,手依舊緊握在一起,韋伯查爾斯白修德他們遠處看到,還以爲倆人相談甚歡,氣氛融洽,可實際上,暗鬥已經開始。

何柱國心中卻在暗喜,莊繼華擺明要爭奪東北行政權,社會明煮黨新建,軍事力量絕大部分集中在東北戰區,集中在莊繼華手下,莊繼華與熊式輝爭權,就意味着社會明煮黨有機會了。

李之龍同樣在平靜的微笑,他的目光落在熊式輝身後的幾人,東北行轅的幾個主要人物今天都來了,蕭振瀛、肖山令、李安定等人都已經走過來。

這些人大都是莊繼華的老相識,蕭振瀛李安定就不說了,肖山令曾經在南京孤城中與莊繼華並肩作戰,倆人也是老相識。

韋伯看着莊繼華與東北行轅的官員們談笑風生,心裡在默默琢磨。在中國十多年,特別是最近這七年,他已經明白中國人做事的方式,有一條特別規則,絕不要輕易相信他們的話。

東北行轅的人事宣佈,他就進行了研究,感到這個人事任命大有含義,他非常懷疑蔣介石能不能依靠這些來限制住莊繼華力量的發展。

蕭振瀛是原華北戰區高參,也就是莊繼華的高參,肖山令與莊繼華在南京一同作戰,他相信,以莊繼華的魅力,完全可以影響肖山令,李安定是莊繼華的同學和部下,在莊繼華領導下工作了快十年。

這個人事安排不像是限制,更像是妥協,是蔣介石與莊繼華的相互妥協。雙方都有顧忌,都不想撕破顏面。

很顯然,熊式輝的到來沒有通知其他記者,在場的記者就他們三人,莊繼華他們開始向村內走去,路過韋伯他們身邊時,韋伯恰如其分的插到熊式輝身邊,隨即開始發問。

“我是華盛頓觀察家報的記者韋伯,熊主任,這次到戰區司令部,是要與莊將軍商議進攻東北的時間嗎?”

熊式輝知道韋伯,在美國時就經常看華盛頓觀察家報,當然,他也知道,韋伯幾乎成了莊繼華在美國的代言人,不過他也不能不小心應對,因爲他也同樣知道,羅斯福總統經常看他的報道。

“軍事行動是莊將軍負責,我可不敢幹涉,”熊式輝笑道:“莊將軍可是我們的常勝將軍,當年在牛行大戰,我在南昌南面作戰,當時我們知道情況後,都認爲第一師完了,可結果完了的不是第一師,而是鄭俊彥。南京,那樣危險的情況下,他依然能轉危爲安,在南線獲得大捷;”

說到這裡,熊式輝搖頭讚歎道:“老實說,論作戰,我熊式輝自認不如,十個熊式輝不如一個莊文革。”

從下車開始,熊式輝一直很低調,似乎一切都可以商量,但馮詭卻聽出了其中的含義,我不干涉軍事,你也別干涉行政,我們井水不犯河水。

馮詭在心裡冷笑,熊式輝在國民黨內是屬於比較溫和的一派,但這次來東北,註定要與莊繼華衝突,而且是激烈衝突,這關乎莊繼華集團生死存亡。

熊式輝以爲自己已經搪塞過去了,可這第一個問題不過是鬆懈他警惕的,韋伯這樣的中國通,完全明白莊繼華現在在中[***]隊的地位。

七年戰爭中,莊繼華率領中[***]隊,連年苦戰,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在軍隊建立極高的聲望。這一系列勝利讓他在軍隊中的地位直追蔣介石,甚至有超過蔣介石之勢。這主要是考慮到地方部隊,比如桂系軍隊,西北軍,川軍,在這些地方軍隊心目中,即便莊繼華大刀闊斧對這些軍隊進行整編,但他的地位依舊高於蔣介石。

七年戰爭,也證明了另一個事實,莊繼華是[***]將領,甚至是中國將領中,最足智多謀,最驍勇善戰的將領,他擊敗了所有曰本軍事將領,從最初的鬆井石根到岡村寧次。現在曰本南北兩大主將:關東軍岡部直三郎,中國派遣軍總司令板垣徵四郎,都是他的手下敗將。

韋伯非常清楚這些情況,所以接下來的問題纔是重點。

“熊將軍,”韋伯問道:“光復東北後,您打算在東北推行那些政策呢?”

“此來便是與莊司令商議。”熊式輝差點脫口而出,話到嘴邊才反應過來,頓感不妙,這個問題太刁了。

如果他要與莊繼華商議,那麼以後莊繼華便可肆無忌憚的干涉東北行政,可如果不假思索的將自己將來要推行的政策和盤托出,有可能立刻便會與莊繼華髮生衝突。

莊繼華推行西南開發有十年,對政事嫺熟,光復東北後,必定有自己的方略,如果倆人的方略有衝突,一場爭奪也必定免不了。

熊式輝嘿嘿笑着,乾脆來個避而不答,韋伯非常失望,隨即又逼問一句:“將軍,滿洲國劃分十九省,光復東北後,是不是依舊保留呢?另外,滿洲國還有一百多萬國防軍,這些部隊該如何解決呢?”

莊繼華笑眯眯的看着熊式輝,似乎也想知道他會如何作答,馮詭這時卻插話了:“韋伯先生,現在談這些還太早,光復東北後,自然會宣佈,熊主任一大早過來,恐怕還沒吃早飯,待司令與主任商議後,自然就清楚了。”

熊式輝微笑着衝韋伯點點頭,這已經是最好的解圍方式了,可在心裡也卻在暗暗叫苦,馮詭是替他解圍了,了也給外界留下東北政事,必須與莊繼華商議的印象,實際替莊繼華打開了干涉東北行政的大門。

(未完待續)

第九節 文革第二節 交易(四)第四節 戰爭(一)第三節 會戰(七)第二節 沙基(五)第七節 風暴第五節 海關(一)第六節 波瀾起(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一)第十節 大撤退(六)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七)第四十節 欺敵(二)第三節 戰鼓(十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二)第二節 投敵(六)第六節 懲韓(三)第十節 衝突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六)第十一節 重振(六)第六節 突破(一)第十節 餘波(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六)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五)第六節 禍根(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五)第七節 閃電(七)第二節 起航(六)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五)第十節 撤退(二)第八節 日薄(十四)第一節 出兵(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八)第一節 挽弓(七)第三節 太行行(十三)第三節 太行行(十)第十節 餘波(一)第五節 兩全(一)第三節 會戰(二十二)第十一節 重振(六)第四節 外交(八)第十節 風雲(六)第十六節 新兵連(一)第七十四節 解惑第三節 太行行(三)第三節 重起(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七)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四)第二節 初戰(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四)第一節 奪軍(三)第五節 “異心”(一)第五節 謀功(一)第十節 風雲(八)第二十九節 婚禮(二)第三節 戰天津(八)第七節 塞克特(一)第七節 風波(十三)第三節 會戰(一)第二節 策劃(九)第三十節 中山艦(二)第一節 霧(一)第五節 雲集(八)第九節 魅影(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一)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三)第七節 風波(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二)第六節 禍根(二)第五節 曙光(二)第四十六節 旁觀(七)第二節 冒失的闖入者第十節 大撤退(三)第四節 外交(十)第一節 挽弓(二)第九節 倒胡驅許(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三)第一節 突破(十五)第三節 太行行(三)第二節 起航(一)第五節 戰雲密佈(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三)第五節 反攻(六)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四)第七節 閃電(八)第二節 減租減息(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九)第十節 撤退(一)第五節 反攻(一)第四十九節 別離(六)第五節 盟國(五)第五節 反攻(四)第八節 天火(二)第五節 突擊(八)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七)第五節 積聚(八)第五節 曙光(二)
第九節 文革第二節 交易(四)第四節 戰爭(一)第三節 會戰(七)第二節 沙基(五)第七節 風暴第五節 海關(一)第六節 波瀾起(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一)第十節 大撤退(六)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七)第四十節 欺敵(二)第三節 戰鼓(十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二)第二節 投敵(六)第六節 懲韓(三)第十節 衝突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六)第十一節 重振(六)第六節 突破(一)第十節 餘波(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六)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五)第六節 禍根(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五)第七節 閃電(七)第二節 起航(六)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五)第十節 撤退(二)第八節 日薄(十四)第一節 出兵(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八)第一節 挽弓(七)第三節 太行行(十三)第三節 太行行(十)第十節 餘波(一)第五節 兩全(一)第三節 會戰(二十二)第十一節 重振(六)第四節 外交(八)第十節 風雲(六)第十六節 新兵連(一)第七十四節 解惑第三節 太行行(三)第三節 重起(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七)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四)第二節 初戰(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四)第一節 奪軍(三)第五節 “異心”(一)第五節 謀功(一)第十節 風雲(八)第二十九節 婚禮(二)第三節 戰天津(八)第七節 塞克特(一)第七節 風波(十三)第三節 會戰(一)第二節 策劃(九)第三十節 中山艦(二)第一節 霧(一)第五節 雲集(八)第九節 魅影(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一)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三)第七節 風波(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二)第六節 禍根(二)第五節 曙光(二)第四十六節 旁觀(七)第二節 冒失的闖入者第十節 大撤退(三)第四節 外交(十)第一節 挽弓(二)第九節 倒胡驅許(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三)第一節 突破(十五)第三節 太行行(三)第二節 起航(一)第五節 戰雲密佈(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三)第五節 反攻(六)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四)第七節 閃電(八)第二節 減租減息(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九)第十節 撤退(一)第五節 反攻(一)第四十九節 別離(六)第五節 盟國(五)第五節 反攻(四)第八節 天火(二)第五節 突擊(八)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七)第五節 積聚(八)第五節 曙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