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

“七十四軍到膠東後,可以擴編爲集團軍,這樣可以改變我們在山東的不利形勢。”莊繼華又輕飄飄補充了一句。

林蔚一聽這句話就明白蔣介石不會反對了,山東情況複雜,兩黨是達成了協議,可山東地區兩黨控制區犬牙交錯,糾紛時有發生,這些糾紛中,大都以國民黨失敗告終,這讓蔣介石心中憋了不少的氣。

果然,蔣介石很快點點頭:“好,就七十四軍。不過,如果將五十三軍和五十七軍騎兵第二軍也調到華北戰區,關麟徵肯定不同意,必須給他調幾個軍去,華北戰區兵力雄厚,攻克平津後,兵力就更雄厚,江淮戰區兵力薄弱,關麟徵勢必要求增兵,中央只能從華北戰區調兵,你想過這個問題沒有?”

莊繼華沉默了下,他不是沒想過,而是早在他計劃之內,現在只不過故作爲難,陳誠見狀便開口說:“必須考慮到將來如果曰本不投降,我們用武力奪回江浙滬地區,與其將來匆忙,不如現在就預作準備,調幾支戰鬥力強的部隊到江淮戰區吧。”

莊繼華聞言差點撲上去親幾下陳誠,這小子這次怎麼這麼配合,真應了那句話,瞌睡來了便遇上枕頭,他連忙沉住氣,依舊沒有開口,等待蔣介石表態。

“精兵強將全部集中在華北戰區,介石,當心尾大不掉,必須未雨綢繆。”

蔣介石腦海響起陳果夫的提醒,陳立夫去了浙江擔任省主席,但陳果夫依舊是侍從室第三處主任,黨內一些元老就認爲,莊繼華掌控的兵力太多,必須予以調配,但蔣介石沒有立刻採納,上次對莊繼華明升暗降後,楊永泰憂心重重,居然說動宋美齡。

楊永泰的當心他不是沒看到,但那次是有美國人的壓力,倆人可以不撕破臉面,但現在不一樣了,如果再這樣,莊繼華能不能接受還不知道,他在全國全軍的威望,以及他在政治經濟方面的力量,如果他真要反擊,麻煩還真不小。

“嗯,是這樣,江淮戰區兵力是很薄弱。”蔣介石說着用詢問的目光看着莊繼華。

“既然這樣,江淮地區,以丘陵和河流爲主,機械化部隊不是很適應,四十九集團軍,我肯定不給。”莊繼華說到這裡作了個鬼臉,蔣介石禁不住笑了,在座的誰也沒敢打四十九集團軍的主意。

“華北戰區的部隊經過整編,大部分部隊已經中央化了,論戰鬥力,四十九集團軍,三十六集團軍,第五集團軍是第一流的,接下來是七十一、七十二、新一軍、新六軍等遠征軍部隊,”莊繼華的語氣開始放慢,好像在邊說邊思考,最後才下決心:“這樣吧,七十一、七十二軍、嗯,再加上三十六集團軍,總共四個軍二十萬兵力,調江淮戰區,關麟徵應該可以滿意了。”

林蔚鬆了口氣,莊繼華調走的全是中央軍,這說明他沒有擴張實力的企圖,平津地區還有湯恩伯的三十一集團軍,青年軍兩個軍,還有宋希濂的第二集團軍,杜聿明的五十集團軍,第五集團軍,第一機械化集團軍,以及大量黃埔生掌控的軍師。

“關麟徵正在整軍,這些部隊可以作爲他的基本部隊,用這些部隊來消化吸收地方部隊。”莊繼華將自己的目的直接講出來。

陳誠沒想到莊繼華就這樣直接接受了他的建議,這讓他一愣,還沒容他想清楚,蔣介石便連連點頭:“好,這樣好,四個軍,二十萬兵力,江淮戰區實力將躍升到一個新臺階。”

蔣介石對這個結果很滿意,特別是莊繼華的態度,他幾乎滿足了蔣介石的全部要求,而且還委婉的提出了建議,特別是關於膠東的建議,說明他對GCD並沒有放鬆警惕。

接下來蔣介石要談的便是最重要的內容,蔣介石端起水杯喝了口水,潤了潤喉嚨,然後才說:“文革,你與GCD的談判,DXP提出的要求,你是怎麼想的?”

莊繼華察覺到一絲危險,他皺起眉頭,看看蔣介石,沒有開口,蔣介石微微一笑:“你是不是想接受他的建議?”

莊繼華微微點頭,不過他立刻解釋道:“我是這樣考慮的,從政治上看,在戰前,兩黨廝殺十年,相互之間充滿猜忌,這對實現抗戰建國非常不利,要消除這種猜忌,重建兩黨信任,我們可以首先讓一步,張家口是省會城市,也是華北重鎮,爲了滿足GCD要求,我們讓出這個城市,這對我們在政治獲得主動有重要作用;其次,從軍事上看,校長,陳總長,林主任,你們想,要是兩軍對陣,擺開堂堂之勢作戰,是對我們有利還是對他們有利?”

莊繼華停頓下,看了看蔣介石陳誠林蔚,沒等他們答覆,便接着說:“答案顯而易見,[***]在財政工業上佔有絕對優勢,將張家口讓給他們,就等於給他們一個包袱,讓他們背上去,一旦有事,他們爲了保護城市而與我們決戰,我們便可以收到一戰定天下的效果。”

說到這裡,莊繼華站起來,他的臉上有些憂慮:“學生一直主張國共合作,可惜十多年了,國共合作始終沒有實現,抗戰七年,如果在趕跑曰寇之後,國家再度陷入內戰漩渦,這無疑是我們民族的悲哀,要避免這個結果,唯有重建兩黨信任,施行政治改革,推行議會政治。校長,戰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家將非常困難。”

蔣介石神色沉凝,陳誠心中暗喜,這是莊繼華最致命的弱點,也是莊繼華與蔣介石的最大分歧。不過讓陳誠納悶的是,蔣介石的神情並沒有出現不悅,而是在沉思,林蔚見狀插話道:“文革,你這可能言過其實了,國家在很長時間會很困難,這話怎麼解釋?”

“嗯,這種困難主要是在財政上,林主任,從湖北到東北,有多少難民,西南地區有多少下江人,他們要返鄉,需要多少船才能將他們送回去,回到家鄉後,他們要工作,要吃飯,此外,軍隊,現在有兵力大約五百萬,國家財政能不能支持?有些士兵要復員,這些士兵回到家鄉後怎麼安置?這些問題都要政斧來解決,我們推不了。”

莊繼華的語氣非常鄭重,也非常誠摯:“我們一路打過來,一路救災,可是這種救災是最基本的,只能保證不餓死人,再高點的,我就沒辦法了。”

林蔚笑了笑,沒再開口,實際上他是贊同莊繼華意見的,但他當心蔣介石沒聽懂,所以纔有此問。

陳誠卻搖頭,表示不同意,莊繼華淡淡一笑:“陳總長,我們現在的財政雖然困難,可還能維持,主要因素是美國,美援物資幾乎不要錢,可美國人記着賬呢,戰爭一結束,我們就得還債,這又要花錢,而且大批的美械師,後勤補充,照樣要從美國進口彈藥油料,那時就不是記賬了,而是現款,可我們有那麼多錢嗎?”

這幾句話立刻讓陳誠閉嘴了,抗戰開始後,國家財政收入大幅下降,幾次遇上財政危機,都是美國出手幫助,金融纔沒有崩潰,可就這樣也造成物價飛漲,民怨沸騰。

蔣介石站起來,說實話,將張家[***]給GCD,他打心眼裡不願意,可莊繼華說的也有吸引他的地方,首先冀中三個縣拿過來了,平津周圍的隱患也消除了,而GCD呢,有了張家口,再加上大同,晉西北,整個北方都是GCD的天下,戰略縱深加強了。

“校長,不管張家口還是綏遠察哈爾,都是貧瘠之地,我們拿到冀中,清除了平津周圍的隱患後,爲我們大力發展經濟創造了條件,和GCD的鬥爭是長期的,和平有時候比槍炮更有效。”莊繼華內心有些緊張,直到現在他還是拿不準蔣介石會不會同意,要是蔣介石拒絕了,他真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

“哦,此話怎講?”林蔚有些好奇,這倒是第一次聽說。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列寧有句話,貧困是革命的天然盟友,GCD佔領着貧困地區,我們佔領着富庶地區,人的天姓便是嚮往好生活,鄉下的農民爲什麼要往上海跑,因爲那裡更容易掙到錢,所以富庶對貧困有天然吸引力;此外,GCD的組織運行方式,更適合戰爭,而不適合和平,比如,他們現在施行的配給制,這種制度的好處是,財政壓力極低,這在戰爭中可行,可要是和平了,還能施行這種方式嗎?絕對行不通,所以一旦和平競爭,GCD面臨的壓力將增大百倍。”

蔣介石依舊在皺眉,莊繼華說完之後,輕輕嘆口氣,端起茶杯喝了口水,然後便望着蔣介石,等待他的決定。陳誠林蔚也沒有開口,都在等待蔣介石作出決定。

“他們能保證張家口道路通暢嗎?衛立煌部隊在五月初要打出國門,向蒙古進攻,張家口正好位於後勤要道上,他們能保證嗎?”

莊繼華聽出蔣介石心動了,心中一喜,連忙說道:“我向他們提出過,我軍要在張家口留駐一千多兵力,另外黨部和三青團可以在察哈爾公開活動,後勤部將在張家口設監察站。”

“可以同意,不過,察哈爾地區的難民必須由GCD負責救助,我們就不管了。”蔣介石轉身望着莊繼華:“這是我最後的決定,你有一點說得對,兩軍擺出堂堂之陣決戰,GCD不是我們的對手,那和平競爭什麼的,到不見得。張家口給他們,察哈爾地區的兩百萬難民也歸他們了,這是個不小的負擔。”

莊繼華禁不住大喜,心裡的石頭終於落地,他忍不住站起來:“這是肯定的,我也沒有這麼多糧食給他們。”

“文革,這是我最後一次對GCD讓步,我不擔心GCD不服從,五百萬[***],可以消滅上百萬曰軍,GCD總沒有曰軍更難打吧,”蔣介石的信心很足,氣勢也同樣很強:“如果能政治解決GCD,我也願意,但必須按照我們的方式來,GCD必須交出軍隊,交出政權,他們可以參與到國家的和平建設。”

這幾句話讓莊繼華剛涌起的信心頓時蕩然無存,在他看來,張家口是塊試金石,如果蔣介石同意,那說明他在戰後完全有可能採取和平方式,進行政治改革,推進明煮進程,施行國內和平。

可現在看來,蔣介石依然堅持他原先的立場,這個要求是GCD絕不會答應的,也不可能答應。

可蔣介石爲什麼會答應呢?莊繼華有些不明白,在當晚,他把這個問題交給馮詭,馮詭思考了一會後,臉色非常不好。

“文革,我有個擔心,他很可能有個全面對付你的計劃,而且他對這個計劃非常有信心,今天不過是爲了證實,將張家[***]給GCD,這對他來說沒什麼,張家口孤懸塞外,四周都是GCD的根據地,留在手中,守軍多少都不方便,交給GCD有幾個好處,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讓你鬆懈。文革,從現在起,你外出的安全戒備必須提到最高,此外,不要輕易回渝城。”

馮詭非常擔心,莊繼華卻沒有想明白,他想不出蔣介石會對他採取什麼手段,有什麼計劃如此篤定,暗殺?他不這樣認爲,暗殺其他人可能行,如果暗殺他,一旦被揭露,或者失手,後果不堪設想,就算黃埔系內也不會同意。回渝城,被軟禁,這倒是可能,可也難以對黨內黨外交代,而且,罪名是什麼呢?

“看看吧,看看再說。”莊繼華神情很平淡,既然想不明白,就等待吧。

馮詭看着他的背影很擔心,同樣在回去的飛機上,陳誠低聲問蔣介石,完全可以不將張家[***]給GCD,平津周圍的幾個小塊根據地根本不算什麼,一個軍一個月的時間便可平了,冀中三個縣,最多也就兩個軍一個月。

對陳誠的問題,蔣介石沒有回答,他只是淡淡一笑:“文革還是年青,還是相信以前那套東西,先按他的想法動動,事實會教育他的。”

陳誠不再開口了,林蔚心裡倒是鬆了口氣,看來這對師生的關係還能維持。在蔣介石身邊越久,林蔚感到危險越大,他已經數次暗示,希望能象陳立夫那樣出任地方,蔣介石始終沒有鬆口,這次之後,他更想盡快離開侍從室,朱紹良離開甘肅後,甘肅省主席空缺,他想得到這個位置。

(未完待續)

第六節 突破(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七)第一節 黨爭(四)第十節 暗棋(二)第六節 救亡(六)第八節 光復武漢(二)第十節 風雲(六)第三節 縱論天下事第二節 策劃(三)第五節 積聚(六)第九節 臨沂破軍(六)第三十三節 路遇(二)第五節 謀功(一)第九節 殤(五)第三節 巧取(三)第二節 初戰(八)第五節 反攻(五)第一節 出兵(二)第一節 德黑蘭(十六)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一節 黨爭(二)第三十節 中山艦(六)第二節 初戰(八)第三節 戰鼓(十一)第四十四節 襲淡水(二)第五節 號角(六)第二十二節 選擇題第五節 號角(七)第九節 轟炸東京(二)第三節 戰天津(七)第八節 天火(四)第五節 曙光(三)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一)第一節 黨爭(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一)第十三節 無聲第十一節 重振(十)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九)第七節 曙光(十)第十節 暗棋(五)第三節 魅影(四)第三節 戰鼓(五)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五節 曙光(四)第五節 盟國(八)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二)第一節 奪軍(十二)第二節 戰略轉向(四)第四節 決戰前奏(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八)第一節 奪軍(二)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十)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三節 戰天津(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四)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三)第五節 曙光(十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一)第七節 閃電(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八)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五)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四)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第十節 風雲(五)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四)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三)第八節 刺廖(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五)第五節 積聚(九)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三)第七十八節 大風起第十一節 大捷(七)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四)第三十三節 整軍(二)第二節 說汪(二)第三節 會戰(七)第七節 塞克特(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七)第一節 挽弓(五)第二節 陝北行(二)第一節 湖議(一)第七節 閃電(三)第三節 重起(九)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四節 戰鼓(三)第二節 冒失的闖入者第二節 說汪(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一)第三節 新人舊人(五)第三節 巧取(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二)第三節 戰天津(六)第六十六節 綱領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四十九節 別離(二)
第六節 突破(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七)第一節 黨爭(四)第十節 暗棋(二)第六節 救亡(六)第八節 光復武漢(二)第十節 風雲(六)第三節 縱論天下事第二節 策劃(三)第五節 積聚(六)第九節 臨沂破軍(六)第三十三節 路遇(二)第五節 謀功(一)第九節 殤(五)第三節 巧取(三)第二節 初戰(八)第五節 反攻(五)第一節 出兵(二)第一節 德黑蘭(十六)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一節 黨爭(二)第三十節 中山艦(六)第二節 初戰(八)第三節 戰鼓(十一)第四十四節 襲淡水(二)第五節 號角(六)第二十二節 選擇題第五節 號角(七)第九節 轟炸東京(二)第三節 戰天津(七)第八節 天火(四)第五節 曙光(三)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一)第一節 黨爭(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一)第十三節 無聲第十一節 重振(十)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九)第七節 曙光(十)第十節 暗棋(五)第三節 魅影(四)第三節 戰鼓(五)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五節 曙光(四)第五節 盟國(八)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二)第一節 奪軍(十二)第二節 戰略轉向(四)第四節 決戰前奏(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八)第一節 奪軍(二)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十)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三節 戰天津(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四)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三)第五節 曙光(十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一)第七節 閃電(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八)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五)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四)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第十節 風雲(五)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四)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三)第八節 刺廖(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五)第五節 積聚(九)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三)第七十八節 大風起第十一節 大捷(七)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四)第三十三節 整軍(二)第二節 說汪(二)第三節 會戰(七)第七節 塞克特(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七)第一節 挽弓(五)第二節 陝北行(二)第一節 湖議(一)第七節 閃電(三)第三節 重起(九)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四節 戰鼓(三)第二節 冒失的闖入者第二節 說汪(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一)第三節 新人舊人(五)第三節 巧取(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二)第三節 戰天津(六)第六十六節 綱領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四十九節 別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