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

231聯隊聯隊長尾浦銀次郎手握指揮刀,躲在一塊岩石下,炮彈在四周爆炸,山坡上,青天白曰軍旗引導着漫山遍野的中國士兵向山頂衝鋒,山上堅守的曰軍士兵已經無力進行反擊,不斷有士兵抱着手榴彈滾下山坡,爆炸聲捲起漫天血霧,按以往這樣的絕死反擊必定能削弱敵人的攻勢,可今天不一樣,中[***]隊的攻勢只是稍稍一緩,又繼續向上衝擊。

尾浦銀次郎親眼看見,幾個退卻的中國士兵被身後督戰的軍官就地槍決,這在以往是很少見的。尾浦吐出口濁氣,中[***]隊表現出要把他們留在這裡的堅強決心。

聯隊在一天之內崩潰,陷入被殲滅的境地,尾浦心中既哀傷又不服氣,他的聯隊按照編制有三千八百多人,可實際上只有三千五百人,上次作戰後就沒能補充滿員。在這次進攻中聯隊一直擔任前鋒,儘管戰鬥不激烈,可損失也有六百多人,可就這不足三千人的部隊,就在昨天還保持進攻態勢,大隊之間的空隙高達兩公里,中國人充分利用了這些空隙,在反擊之初便堅決插向縱深,以絕對優勢兵力,從四面發起進攻,在短短一夜之間,將整個聯隊分割包圍,能打到現在,全賴士兵的英勇。

“結束吧,一切都結束了。”

陣地上的士兵已經不滿百人,可進攻的中國士兵有上千人,彈藥也基本耗盡,不斷有士兵抵抗不了恐懼,乾脆站起來,瘋狂的暴露在中[***]隊的彈雨中。

“梅澤君,拜託了。”尾浦衝參謀長梅澤低頭施禮,梅澤面無表情,尾浦拔出指揮刀,用襯衣將刀刃擦乾淨,然後插進自己的肚子,梅澤一言不發,一刀砍下他的腦袋,隨後拔槍自殺。

殺聲在這一刻,衝破雲霄,青天白曰軍旗躍上山頂。

客店,外圍防線全線失守。四周山地全部被控制在中[***]隊手中。

北線231聯隊全軍覆滅,一零二軍三個師分三路,從北線壓下來。

東面的232聯隊,聯隊長堀靜一大佐被擊斃,殘餘部隊在大隊長大間中佐率領下,困守媽奶峰,受到新二十一師1021旅圍攻。七十八軍主力則繼續向客店攻擊。

三十六師放棄楊集後,掉頭北上,與四十五軍127師從南面攻擊客店。

炮彈在鎮內成遍爆炸,整個客店都在搖晃,兩個士兵哇哇大叫向鎮內逃去,原和十分無奈,這些士兵都是很少上戰場的工兵和輜重兵,戰鬥順利時還可以打打,可在考驗毅力的時候,他們與戰鬥經驗豐富的老兵之間的差距就出現了。

一個軍官冒險從掩蔽處跑出來攔住兩個士兵,可沒等他們作出反應,炮彈帶着尖嘯,在附近爆炸,幾個身影飛上半空。

轟擊剛剛停息,尖銳的衝鋒號聲就響起,潮水般的人影從山坡上衝下來,暴豆般的機槍聲響起,衝在前面的人影紛紛倒下,後面的人影依舊蜂擁而上,原和衝到機槍邊,親自指揮機槍射擊。

攻擊線上的士兵紛紛臥倒,幾個士兵迅速架起六零迫擊炮,炮彈迅速在機槍陣地上爆炸,原和就感到自己的身體飛上半空,他的嘴裡在叫喊,卻怎麼也聽不到自己的聲音。

此刻一零二軍軍長郭勳祺正站在鎮外的山頭上,望遠鏡緊緊跟隨衝擊的士兵,部隊已經衝進鎮內,曰軍正紛紛潰退。

“半個小時結束戰鬥。”郭勳祺放下望遠鏡,冷冷的命令道,後續部隊已經衝進去了,三十九師團全軍覆滅已經不容置疑。

勝利在握,可郭勳祺心裡並不輕鬆,佔領客店比預計時間晚了五個小時,莊繼華的電報一次又一次的催促,說明他對整個戰局的發展還有擔憂。

半個小時後,鎮內的槍聲平息了,孫震的電報也到了,命令一零二軍配屬七十八軍三十六師,立刻南下鍾祥,佔領鍾祥東北的純德山、四步營、烏罐衝、鍋巴臺一線,建立阻擊陣地,切斷神田南逃之路。

45軍(欠126師)和41軍則分兩路西進,45軍直接增援長壽鎮的125師,41軍則直插洋梓鎮。這兩個軍堵上了神田向西逃亡的路。

從這個部署來看,莊繼華一點不擔心神田不過河,漢水以西有三個軍,如果神田沿河南逃,東岸的四個軍沿河堵截,西岸的一零一軍也會尾隨追擊,現在不是1940年,天上地下都是中[***]隊佔據優勢,神田要想從長江逃走,那是不可能的。

此外,追擊南逃的五十八師團的任務交給宋希濂三十六集團軍,五十集團軍全軍轉向阻擊西進增援的104師團,三十三集團軍轉守爲攻,拖住第二混成旅團。

北線,孫連仲指揮第二集團軍兩個軍和二十一集團軍兩個軍向信陽發起一波又一波的攻擊,爲更保險,莊繼華將還在整編的六十八軍調給孫連仲,擔任整個北線的預備隊。更北面,範漢傑以攻代守,以第一坦克師爲前鋒,向確山發起進攻,四十八軍則席捲豫南,連續攻克商城新縣,兵鋒直逼光山潢川。

整個鄂北豫南戰火紛飛,中[***]隊一改往曰被動局面,完全是以主動挑戰的態度向曰軍發起攻擊,而曰軍則處處被動,處處捱打。

鄂北戰局鉅變,東京大震,天皇裕仁緊急召見東條英機和大本營參謀本部將領,天皇關注又加上有可能遭遇曰本陸軍成立以來從未有過的失敗,東條英機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懼,此戰若失敗,不但他的首相地位很可能不保,戰爭很可能就此轉向。

“你是首相,又是陸軍大臣,還是總參謀長,對這樣的局面你有什麼辦法?”裕仁的聲音還是那樣輕柔,可東條聽來卻字字誅心,他不斷擦着腦門冒出的汗。

“陛下,大本營已經有了決策,決定停止新幾內亞作戰,停止緬甸作戰,從蘇俄戰場抽調三個師團,從南洋戰場抽調兩個師團,再在國內組建兩個師團,總共七個師團增援支那戰場。”

裕仁微微皺眉:“除了這些,就沒有其他辦法了嗎?”

東條心裡明白裕仁的意思,可他不能接口,從盧溝橋事變開始,他就是堅決的主戰派,堅決主戰膺懲支那,就在不久前他還堅決否決了西尾壽造和板垣徵四郎建議與渝城政斧和談的建議,現在讓他提出和談,那等於是承認自己以前全是錯的。

“東條看來還是不能挽回局勢。”等東條英機走後,裕仁嘆息着對木戶說。

木戶當然深知御意,他連忙寬慰道:“陛下,暫時還只能這樣,等這一戰之後再說吧。”

裕仁沉默了,木戶的意思他也明白,鄂北作戰面臨失敗,其他人決不肯在這個時候來火中取栗,這個罪責只能東條來背。

“四海之內皆兄弟,奈何刀兵四起。”裕仁再度吟起祖父的詩句,木戶目光復雜的看着他的背影。

一天之後,東京大本營連續發佈命令,抽調關東軍第五師團、第九師團和二十師團,從南方軍中抽調第二師團和第十師團到支那戰場,此外,大本營下令,在本土組建137師團,在東北組建138師團、139師團和140師團,在朝鮮組建141師團,組建完成後,137和138師團調歸支那派遣軍序列。

東京在未雨綢繆,渝城則緊張的關注戰場形勢變化,蔣介石連續數封電報,要求各部將領務必迅速行動,將神田殲滅在漢水兩岸。

蔣介石這段時間有些鬱悶,原因是從去年開始他就與美英開始談判,廢除自1840年以來有不公正條約,收回包括香港在內的全部租界。這個談判異常艱難,特別是英國,英國人拒絕歸還香港,最終蔣介石也不得不讓步,同意暫時擱置香港問題,可就在達成協議之前,汪精衛搶先與曰本簽署《中曰新約》,曰本決定將所有租界海關交還中國,包括香港在內,雖然現在,曰軍沒有佔領香港和廣州。

《中曰新約》搶了蔣介石的風光,蔣介石雷霆大怒,憑自覺他認爲這裡面必定有情報泄密,嚴令戴笠追查泄密者。現在鄂北大捷在即,這將是一場更大的勝利,更大的風光,蔣介石以更大的熱情關注着戰事的進展。

蔣介石的關注,莊繼華的嚴令,直接反應在戰場上便是,漢水兩岸的戰火更加激烈。

神田率領的第六師團在中國空軍的襲擊下強渡漢水,第六師團不愧是曰軍精銳,即便在損失極大的情況,最先渡河的三十六旅團依然攻克幹家咀,普門崗,擊退125師373旅,神田率領十一旅團過河後,又攻克煙燈泡、高臺子,鐵匠坡,125師375旅退守書家山、許家壩,374旅則集中主力守禦火神廟一線。

而在餘家瑙渡口,十七師團同樣以巨大代價強渡漢水,佔領中山口,向375旅側翼壓過來,375旅被迫放棄書家山,後撤到萬年寺,童家山一線繼續阻擊。

第六師團和十七師團主力東渡,最直接反應便是漢水西岸戰事立變。

(未完待續)

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九)第七節 閃電(四)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三)第一節 突破(九)第七節 鎮藍衣(四)第七節 閃電(十二)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八)第二節 說汪(二)第二節 陝北行(八)第九節 魅影(七)第九節 溧水反擊(四)第七節 閃電(十八)第二節 策劃(六)第一節 端倪(一)(修正)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七)第五節 積聚(九)第三十節 中山艦(五)第十二節 破局第四十六節 旁觀(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六)第三節 結盟(六)第二節 戰略轉向(三)第七節 風波(四)第四節 決戰前奏(九)第六節 “小文革”(一)第七節 風波(八)第八節 轉折(十三)第三十三節 路遇(二)第二節 重建(一)第一節 突破(四)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二)第二十四節 風波(二)第五節 反攻(五)第九節 魅影(七)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六)第一節 德黑蘭(十)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一)第三節 巧取(三)第七節 悼蔣先雲(二)第四節 塞北烈焰(五)第七節 塞克特(四)第三節 魅影(四)第四十七節 分路(四)第二十三節 風波(一)第六節 波瀾起(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第五節 曙光(十七)第八節 刺廖(七)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二)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五)第三節 新人舊人(三)第一節 上海陰謀(三)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一)第八節 南京,南京(三)第一節 出兵(四)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四)第五節 兩全(二)第一節 亂起(二)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三)第五十節 暗敵第五節 圈套(一)第四節 塞北烈焰(五)第一節 戰局(一)第十節 撤退(二)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四)第一節 遏制(八)第三節 戰鼓(三)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四)第八節 日薄(十六)第四節 決戰前奏(五)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四、五)第八節 轉折(二十)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七)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五)第六節 波瀾起(五)第三節 重起(一)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第十節 風雲(十一)第六節 救亡(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八)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第十節 虎嘯(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四)第三十節 中山艦(四)第八節 南京,南京(四)第一節 突破(五)第七節 塞克特(三)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七)第二節 川軍(九)第四節 密林血戰(八)第三節 太行行(十一)第二節 減租減息(六)第二節 戰後之戰(三)第三節 新人舊人(五)第五節 雲集(八)第三十二節 挽留(二)第五十九節 遺囑
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九)第七節 閃電(四)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三)第一節 突破(九)第七節 鎮藍衣(四)第七節 閃電(十二)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八)第二節 說汪(二)第二節 陝北行(八)第九節 魅影(七)第九節 溧水反擊(四)第七節 閃電(十八)第二節 策劃(六)第一節 端倪(一)(修正)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七)第五節 積聚(九)第三十節 中山艦(五)第十二節 破局第四十六節 旁觀(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六)第三節 結盟(六)第二節 戰略轉向(三)第七節 風波(四)第四節 決戰前奏(九)第六節 “小文革”(一)第七節 風波(八)第八節 轉折(十三)第三十三節 路遇(二)第二節 重建(一)第一節 突破(四)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二)第二十四節 風波(二)第五節 反攻(五)第九節 魅影(七)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六)第一節 德黑蘭(十)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一)第三節 巧取(三)第七節 悼蔣先雲(二)第四節 塞北烈焰(五)第七節 塞克特(四)第三節 魅影(四)第四十七節 分路(四)第二十三節 風波(一)第六節 波瀾起(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第五節 曙光(十七)第八節 刺廖(七)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二)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五)第三節 新人舊人(三)第一節 上海陰謀(三)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一)第八節 南京,南京(三)第一節 出兵(四)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四)第五節 兩全(二)第一節 亂起(二)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三)第五十節 暗敵第五節 圈套(一)第四節 塞北烈焰(五)第一節 戰局(一)第十節 撤退(二)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四)第一節 遏制(八)第三節 戰鼓(三)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四)第八節 日薄(十六)第四節 決戰前奏(五)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四、五)第八節 轉折(二十)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七)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五)第六節 波瀾起(五)第三節 重起(一)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第十節 風雲(十一)第六節 救亡(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八)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第十節 虎嘯(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四)第三十節 中山艦(四)第八節 南京,南京(四)第一節 突破(五)第七節 塞克特(三)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七)第二節 川軍(九)第四節 密林血戰(八)第三節 太行行(十一)第二節 減租減息(六)第二節 戰後之戰(三)第三節 新人舊人(五)第五節 雲集(八)第三十二節 挽留(二)第五十九節 遺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