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外交(三)

改小節名爲外交渝城的市民已經習慣轟炸了,警報解除後,市面很快就恢復正常,路過南坪街頭還能看到拉着警鈴的救火車飛速向失火地點奔去,街頭的市民只是平靜的看着這一幕。

黃山官邸當然沒有落下一枚炸彈,莊繼華他們到達時,俞濟時出現在他們面前,莊繼華有些驚訝,俞濟時率領七十四軍屢立功勳,怎麼會被調回來呢?

俞濟時苦笑着解釋,他在南昌戰役中負傷,後來又患重病,病好後,蔣介石就把他調回渝城,擔任侍衛長,七十四軍交給了王耀武。

“石尖也到了七十四軍。”俞濟時嘆口氣,有意無意的提到。

莊繼華有些驚訝,餘程萬是一師副師長,怎麼到了七十四軍。想了想,莊繼華搖頭嘆氣:“壽山怎麼會放他走,我數次向他要,他都不給,這次怎麼這麼大方?”

“最好還是到你那裡去。”俞濟時說:“王耀武是黃埔三期,石尖現在是五十七師副師長,師長施中誠是保定軍校畢業,五十一師師長李天霞是黃埔三期,五十八師師長廖齡奇是黃埔四期。”

莊繼華明白了,餘程萬作爲黃埔一期老大哥卻在一幫學弟的位置下,在軍中上下級之間相處尷尬。他點點頭表示明白。

“校長把我從貴陽叫來,有什麼要緊事嗎?”莊繼華問。

“具體我不知道,我猜和整軍有關。”俞濟時說完後衝他笑笑,轉身進去通報,他也不敢耽誤太久。

很快俞濟時就出來讓宋子文和楊永泰先進去,莊繼華卻在候客室等候,候客室已經有好幾個人在等待,小小房間內煙霧繚繞,莊繼華有些呆不住,轉身出門,正好俞濟時過來,倆人乾脆到旁邊的花壇邊閒聊。

“汪精衛走了,五屆四中全會什麼時候開?”莊繼華問。

“估計要到九月十月去了,校長這些天忙得不得了,”俞濟時嘆口氣:“這個汪精衛,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

“除了周佛海、陳公博、高宗武、陶希聖,還走了那些?”搞定龍雲後,莊繼華就沒關心過汪精衛集團的事,國民政斧開除汪精衛黨籍後,原改組派的部分人陸陸續續逃出國統區,經香港或武漢到上海投靠汪精衛。

“算了,就別管這些了,這些人不過是鼠目寸光之輩。”俞濟時不屑的一笑。

“恐怕不是鼠目寸光的問題,我看是權迷心竅”莊繼華輕輕聳肩:“這些人更大的問題是政治上失意,以爲機會來了。”

“哈哈。”俞濟時忍不住低聲笑起來,這時四輛轎車在院門口停下,最前面的車上迅速跳下兩個衛士跑到後一輛車拉開車門,宋美齡和一個高個子老外從車內下來,後面一輛也下來兩個人,一個穿着美式軍裝的美[***]人,另一個卻是熟人老同學王叔銘。

“這老外是誰?”莊繼華見宋美齡對那老外很客氣,一路陪着進來,便一拉俞濟時向後退,同時悄悄問俞濟時。

“羅斯福的特使,叫叫居里,後面那個是陳納德,美國空軍退役上校。”俞濟時似乎也不想與這些美國人打交道,順着莊繼華退到一邊,儘量不引起他們的注意。

可事與願違,宋美齡雖然在招呼居里,目光卻瞟到在角落的莊繼華和俞濟時,便停下腳步:“文革。”

莊繼華心中一嘆,臉上卻露出笑容,快步上前:“師母。”

“來,來,我給你介紹下,這位是居里先生,”宋美齡熱情的說:“居里先生,這就是莊繼華。”

居里聞言有些驚訝的上下打量下莊繼華後才伸出手:“莊將軍,久聞大名,果然如傳言般年青有爲。”

“居里先生,歡迎你到中國來。”莊繼華不知道宋美齡把他叫出來是爲什麼,便禮貌的握住他手,心中在猜測,羅斯福把這個居里派來做什麼?是不是因爲汪精衛的事情。

“文革,一起進去吧,”宋美齡的風度似乎永遠那麼文雅:“居里先生一直問起你。”

莊繼華當然無法拒絕,他悄悄衝俞濟時做個鬼臉,跟在宋美齡和居里後面進去了,陳納德看到他的鬼臉,楞了下問王叔銘:“莊,這是做什麼?”

王叔銘笑笑:“文革是個比較活潑的人,在那裡都不拘束。”

“居里先生,剛纔曰本飛機沒嚇着你吧。”蔣介石難得開次玩笑,宋子文和楊永泰還在,倆人也站起來迎接貴客。

“那裡,”居里很有風度:“委員長先生,渝城市民真是了不起的人民,渝城的防空也是世界上最嚴密的防空網。”

莊繼華心中嘀咕,這也算世界上最嚴密?這美國人也真會奉承,看得出來蔣介石心裡很高興,招呼大家在客廳坐下,莊繼華順勢坐到角落,等衛士送上茶後,蔣介石才慢慢的說:

“居里先生,上次我們談到的在美國發行國債的問題,不知道羅斯福總統是否同意?”

莊繼華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蔣介石把他招到渝城來是爲了這件事,難道真如宋子文所說,在美國發行國債有很多限制?

“這個問題總統還在徵求參衆兩院財政委員會的意見。”居里鄭重的答道,武漢失守前,美國政斧出於對中國抗戰前途的“關心”,羅斯福再度派出特使來中國,可到渝城沒多久就發生了汪精衛叛逃之事,居里非常關注國民政斧的政策走向,而在此期間,更讓人驚訝的是歐洲戰場發生的鉅變。

羅斯福給他的加急電報表明,儘管國內孤立主義依舊盛行,但居里從羅斯福的電報中卻明確感到政策開始轉變了。

“總統比較關心兩個問題,他希望委員長能更明確點。”居里斟酌着說。

“總統閣下比較關心什麼問題?”宋美齡適時插話。

“首先,你們要發行多少債券?其次,這些債券的用途?”居里的神色鄭重,大蕭條後,美國金融控制非常嚴厲,對大宗資金向國外流動都十分警惕,若中國政斧發行的國債數額過大,對大蕭條後剛恢復元氣的金融系統必然是個極大挑戰。

“我們初步準備發行兩億美元,主要用於穩定我國金融秩序,同時購買部分武器彈藥等軍需物資。”宋子文解釋道。

居里點點頭又問:“這個份額是多大呢?”

“兩億美元恐怕不夠,”莊繼華忽然慢悠悠的插話:“至少得五億美元,不過,居里先生,其中的三億美元可以在美國就地購買軍火。”

居里扭頭看着他,蔣介石和宋子文幾乎同時一驚,可待居里回頭時,倆人的臉色又恢復正常,不過居里還是感到空氣中的一絲異樣。

“莊將軍,五億美元可不是小數。”居里委婉的說,他絲毫不敢小瞧莊繼華,在進入羅斯福政斧前,他與摩根和洛克菲勒有些交往,從他們嘴裡聽說過這個人,這次來華前,他特意拜訪了前任特使和史迪威,他們對他的評價都非常高。

“居里先生,雖然戰爭的局勢已經控制在我們手中,但我們的經濟收到很大破壞,金融非常不穩,至少需要兩億美元來穩定金融,此外,除了部分部隊外,大多數軍隊的裝備極差,儘管部隊的表現及其英勇,但武漢還是沒有保住。”莊繼華遺憾的說。

“貴黨的副總裁汪精衛先生已經到上海,與曰本和談,委員長雖然重申貴國會堅持到底,但我還是有些疑慮,我想知道委員長的信心從何而來?”居里目光閃爍的問,法國只抵抗了一個半月就投降了,中國已經抵抗了三年,現在退到貧瘠的西部,美國政斧必須確認,中國還能抵抗多久。

“我們不會與曰本和談,”蔣介石面不改色,信心滿滿的說:“我們既然已經打了三年,就可以再打三十年,武漢作戰後,曰軍已經失去大規模進攻能力,桂南作戰我軍已經穩艹勝券,戰爭的進程已經證明我們已經擋住了曰本的進攻。”

蔣介石說這些時,既自信又自豪,戰爭剛爆發時,全世界都在說中國最多抵抗三個月,可現在三年過去了,中國扛下來了,而且形勢越來越好。

“校長說得好,”莊繼華加了把火:“居里先生,德國在歐洲獲勝之後,曰本必然向南洋進攻,貴國那時還會隔岸觀火嗎?”

居里頓時一愣,國內孤立主義盛行,國民不願意參戰,絕大多數人認爲,即便要參戰也應該象上次那樣,等雙方打得筋疲力盡之後再參戰。

“南洋的石油橡膠鐵礦,都是曰本垂唾已久東西,我估計曰本的外匯已經差不多了,黃金也差不多,裕仁現在恐怕要賣他的皇室珍藏了,也不知道他能擋多久。”莊繼華語氣充滿嘲諷,引起一陣低低的訕笑。

“隨棗戰役和桂南戰役,是這場戰爭的兩個重要標誌,”莊繼華思索着說:“前者遏制了曰軍繼續進攻的威勢,後者證明曰軍兵力使用已達鼎盛,從盧溝橋事變開始,曰本陸續投入中國戰場的兵力達到一百八十萬之多,加上東北的部隊,總兵力達到兩百四十多萬,此外,曰本還有一支龐大的海軍,要維持這樣一支龐大的部隊,曰本無論是工業能力,財政能力,還是人力資源,都已經不堪負荷,所謂月滿則虧,他們的攻勢已經達到頂峰,接下來就看我們的反擊了。”

(未完待續)

第一節 上海陰謀(五)第四十八節 傷懷(三)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五)第一節 諜影(三)第三節 會戰(五)第一節 戰局(三)第二十七節 轉變(二)第十節 風雲(六)第二節 端倪(二)第三節 結盟(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一)第一節 突破(四)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九)第四節 決戰前奏(八)第一節 蟄伏(一)第二十七節 轉變(二)第二十九節 婚禮(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六節 禍根(一)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第二節 報紙第一節 挽弓(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二)第三十節 中山艦(二)第四節 九天之上(六)第四節 決戰前奏(六)第二節 策劃(七)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六)第八節 說敬之(一)第八節 轉折(十六)第三節 重起(七)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第三節 聚才(二)第六十節 心思第二節 戰後之戰(九)第十節 虎嘯(四)第五節 突擊(六)第十三節 試探第十節 風雲(二)第十節 風雲(十一)第三節 太行行(九)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三)第五節 突擊(二)第十一節 大捷(六)第一節 湖議(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六)第二節 策劃(十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七)第七節 曙光(九)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一)第一節 奪軍(二)第十節 虎嘯(七)第四節 再戰津浦(七)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第五節 戰雲密佈(九)第一節 突破(三)第三節 會戰(十六)第三節 戰鼓(七)第二節 再編川軍(三)第十節 大撤退(三)第五節 突擊(八)第四節 戰鼓(八)第五節 曙光(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三)第八節 刺廖(二)第十二節 懸軍第一節 遏制(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六)第四節 謀殺(七)第七節 曙光(四)第一節 諜影(三)第一節 德黑蘭(十)第二節 山城霧(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九)第四節 密林血戰(一)第八節 刺廖(五)第八節 轉折(一)第七節 塞克特(四)第五節 海關(二)第四節 考試第一節 蟄伏(七)第五節 戰雲密佈(八)第十節 拉薩風雲(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第七節 生機(七)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五)第二節 投敵(四)第三節 戰鼓(七)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四)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二)第三節 戰天津(七)第三節 魅影(六)第二節 起航(六)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四)第一節 遏制(七)
第一節 上海陰謀(五)第四十八節 傷懷(三)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五)第一節 諜影(三)第三節 會戰(五)第一節 戰局(三)第二十七節 轉變(二)第十節 風雲(六)第二節 端倪(二)第三節 結盟(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一)第一節 突破(四)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九)第四節 決戰前奏(八)第一節 蟄伏(一)第二十七節 轉變(二)第二十九節 婚禮(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六節 禍根(一)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第二節 報紙第一節 挽弓(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二)第三十節 中山艦(二)第四節 九天之上(六)第四節 決戰前奏(六)第二節 策劃(七)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六)第八節 說敬之(一)第八節 轉折(十六)第三節 重起(七)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第三節 聚才(二)第六十節 心思第二節 戰後之戰(九)第十節 虎嘯(四)第五節 突擊(六)第十三節 試探第十節 風雲(二)第十節 風雲(十一)第三節 太行行(九)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三)第五節 突擊(二)第十一節 大捷(六)第一節 湖議(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六)第二節 策劃(十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七)第七節 曙光(九)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一)第一節 奪軍(二)第十節 虎嘯(七)第四節 再戰津浦(七)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第五節 戰雲密佈(九)第一節 突破(三)第三節 會戰(十六)第三節 戰鼓(七)第二節 再編川軍(三)第十節 大撤退(三)第五節 突擊(八)第四節 戰鼓(八)第五節 曙光(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三)第八節 刺廖(二)第十二節 懸軍第一節 遏制(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六)第四節 謀殺(七)第七節 曙光(四)第一節 諜影(三)第一節 德黑蘭(十)第二節 山城霧(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九)第四節 密林血戰(一)第八節 刺廖(五)第八節 轉折(一)第七節 塞克特(四)第五節 海關(二)第四節 考試第一節 蟄伏(七)第五節 戰雲密佈(八)第十節 拉薩風雲(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第七節 生機(七)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五)第二節 投敵(四)第三節 戰鼓(七)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四)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二)第三節 戰天津(七)第三節 魅影(六)第二節 起航(六)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四)第一節 遏制(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