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陰雲(三)

韓復榘拒絕增兵就已經讓他的方案胎死腹中,但李宗仁從心裡深處不願承擔丟掉膠東濟南的責任,李宗仁左思右想,決定再與他談談。

第二天李宗仁在司令部召開作戰會議,在會上他首先分析了曰軍動態,以及曰軍將來的攻擊方向,然後又詳細談了五戰區目前的狀況,以及他和莊繼華各自提出的作戰方案。

“…韓副司令,諸位,你們對兩個方案有什麼看法?”最後李宗仁以徵求意見的方式結束了他的長篇分析。

三集團軍的將領們沒有說話,都拿眼看着韓復榘,等待他的決定。

韓復榘慢吞吞的轉動手上的雪茄,這個習慣是從南京的文明人那裡學的,這個東西看上很洋氣。

李宗仁的兩個方案他都不感興趣,第三集團軍撤進沂蒙山,曰軍從南北一擠,非把集團擠成粉末不可,就算躲過去,將來怎麼辦?這無疑是拿第三集團軍冒險。

“德公,聚而殲之,說得好聽,殲不了呢?曰軍衝破我們的阻擊呢?”韓復榘反問道。

李宗仁心裡也拿不準是否真的能擋住曰軍的攻擊,不過他認爲第三集團軍的五萬人撤進沂蒙山是完全可行的,沂蒙山區完全可以掩護這五萬大軍。八路軍在太行山的經驗已經證明,曰軍無暇佔領山區,第三集團軍完全可以在這裡休養生息。

“這是冒險,我不能拿第三集團軍六萬弟兄去冒險。”韓復榘斷然說到,然後他換了個口氣說:“司令官,不能聽莊文革那小子的,一個小毛頭,他打過多少仗,”隨即他又想起南京,便又悻悻的補充了句:“不過希圖僥倖罷了。”

“那麼你的意見是什麼呢?”李宗仁皺眉問道。

“照我的意思,德公的方案可行,不過,第三集團軍不是撤進沂蒙山,而是向西撤退,與主力會合,然後在運河區阻擊消耗曰軍。”韓復榘說,這個打法對他最有利,一旦打起來,他就迅速放棄濟南,南下與主力會合,然後再看情況而動。

韓復榘拒絕撤進沂蒙山,其實就等於否決了他和莊繼華的倆人的方案,可如果按照韓復榘的打法,那完全是被動防禦,幾十萬人縮到運河區捱打防禦,曰軍空軍會把他們炸得粉碎。

李宗仁想想後說:“根據我們在南京的經驗,二十四集團軍可以擋住兩個曰軍師團的進攻,四十九集團軍和二十三集團軍同樣可以擋住兩個師團,此外還有新調來的新三十八師和新二十二師,五十九軍,孫連仲的第二集團軍,我們完全可以擋住十萬曰軍的進攻。你們在沂蒙山看似危險,實際很安全,曰軍根本無暇進攻沂蒙山。”

“上海和娘子關都曾經以爲能擋住曰軍,結果呢?都沒擋住。”韓復榘不服氣的反駁說,他已經下決心,絕不進沂蒙山,那是一條死路。

“向方,你想過沒有,如果這樣,那還不如直接利用在黃河南岸阻擊曰軍,這樣或許可以保住濟南。”李宗仁還是想先在濟南打一打,挫敗曰軍銳氣,然後再誘敵深入。

“後退決戰,濟南不用要這麼多兵力,我們第三集團軍足夠了。”韓復榘毫不讓步:“德公給我們補充一些裝備和彈藥就行了。”

“你能守多長時間?”李宗仁心中嘆口氣,口中卻逼了一句。

“最少一週。”韓復榘大大咧咧的說。

李宗仁把目光轉向在坐的將領:“你們的意見呢?”

孫桐萱看看韓復榘答道:“沂蒙山地區貧困,完全無法供給六萬大軍給養,而且一旦與後方隔絕,彈藥也無法補充,傷員無法後送,這個策略太冒險。後撤決戰可行,至於是不是在運河區倒可斟酌。更主要的是,南線,我們在南線的兵力太薄弱,一旦南線被突破,我軍將陷入腹背受敵的境況。”

李宗仁點點頭,第三集團軍的兩大主將都不願撤進沂蒙山,看來撤進沂蒙山的的方案他們不會接受。

李宗仁非常失望的回徐州去了,濟南之行沒有取得任何結果,可回來沒多久就接到報告,韓復榘正在向後方搶運物資,這個消息不是徐州方面報告的,而是軍統濟南站報告的,李宗仁氣得差點當衆破口大罵。

李宗仁和莊繼華都已經完全明白韓復榘要做什麼了,可當莊繼華提出扣住他運到徐州附近的物資時,還是猶豫了,第三集團軍還是中國武裝,韓復榘與曰本人勾勾搭搭,不能把他逼到曰本人那裡去。莊繼華不相信韓復榘會投降曰本人,但李宗仁卻相信,韓復榘一定做得出來。

“沒用,韓向方早防這一手了,物資不是運到徐州,而是運向商丘。”徐祖貽苦笑下說。

商丘,李宗仁和莊繼華都大爲驚訝,那不是五戰區防區,是一戰區防區。

“媽的,這老小子居然想跑到一戰區去?”莊繼華十分憤怒,這樣的軍隊這樣的軍隊領導人怎麼可以相信:“德公,我先說句話,我絕不與韓復榘共同作戰,我已經完全不信任他了。您可以將他調離第五戰區。”

李宗仁苦笑着搖頭,一個還沒真正開戰就想跑的司令官,誰也不敢與他共同作戰,萬一在關鍵時刻,他扔下陣地跑了,無疑會把友軍陷於死地。

“電告韓復榘,告訴物資不準運出五戰區,必須堅守濟南一週。”李宗仁還是想先勸勸,不要逼得太緊。

不過隨後李宗仁向蔣介石提出調廖磊二十一集團軍到第五戰區,二十一集團軍是由桂軍精銳組成,其中就有北伐中有鋼軍之稱的第七軍。二十一集團軍在上海受創很重,現在正在安慶休整。李宗仁清楚廣西的預備役狀況,只要粵漢鐵路通車,一個月之內,這支部隊就能恢復元氣。

蔣介石接到李宗仁的報告時,同時也收到莊繼華的報告,莊繼華不像李宗仁那樣委婉,他在報告中明確表示,韓復榘要逃跑,他已經無法信任他,更不可能與他共同作戰,建議將他和第三集團軍調離五戰區,如果不調走他,他也無法給他們安排任務。

從報告中,蔣介石完全可以想象莊繼華怒火填膺的樣子,韓復榘的舉動其實他一清二楚,軍統的報告也送到他的桌上來了。

“看來,德鄰和文革都已經不信任韓向方了。”蔣介石有些疲倦的對白崇禧說,他沒說是否調走第三集團軍的事,這個命令絕不可下,以韓復榘的桀驁不馴,他不會服從這樣的命令,到時就沒有緩衝餘地了。

“委員長,您是不是給韓向方發個電報,重申一定要守住黃河南岸,堅守濟南。”白崇禧建議道,他心裡對韓復榘的舉動也很不滿,大家都在出力,你現在還在想怎麼保存實力,這未免有些太過。

蔣介石微微搖頭,電報根本沒用,韓復榘要會遵命,李宗仁的命令就夠了:“健生,我想你去一趟徐州和濟南,與德鄰文革向方他們談談,國難如此,更要精誠團結。另外,給第三集團軍補充的一百萬軍費,你也帶去。”

白崇禧心中有些奇怪,這次蔣介石爲何如此大方,一下就拿出一百萬,這個好人居然還由他來當。

“那二十一集團軍呢?”

“調過去,兩手準備吧。”蔣介石平靜的說。

看着白崇禧離開的背影,蔣介石心中冷笑,韓復榘,只要你敢逃,咱們就新賬老賬一起算。與其他人相比,蔣介石更瞭解韓復榘,這個人一向傲慢,自以爲是,打定主意就不會輕易改變,白崇禧的勸解不一定有效。如果這樣也好,到時候處置他時,誰也不能說什麼,也不會說什麼。莊繼華能殺敢殺周瀾,我是他老師,難道就不敢殺韓復榘了嗎?

白崇禧到達徐州時,第四十九集團軍司令部和直屬部隊已經全部從蚌埠遷到徐州,孫震藍運東統帥的南線部隊也在向徐州集結,在這裡有兩萬新兵在等待他們。

楊森的二十四集團軍也遷到徐州附近的鹿莊,他的部隊補充了四萬人,已經齊裝滿員了,正在徐州周圍加緊訓練。

還在路上的部隊還有,孫立人的新三十八師、廖耀湘的新二十二師,孫連仲的第二集團軍,五十九軍。

隨着部隊的到來,李宗仁的信心也漸漸提高,他對川軍的裝備很驚訝,難怪當初劉湘信心滿滿,遠來川軍的裝備已經超過了德械師。在與楊森等川軍將領商議時,楊森等人堅決支持莊繼華的方案,認爲如果把曰軍放到徐州附近,完全可再打一個南京大捷出來。

楊森他們的信心給了李宗仁很大信心,在白崇禧到來時他把兩個作戰方案請他評論,在軍事方面他很信任白崇禧,不過他沒說那個方案是誰的。

“德公,要是我的話,就會採納後退決戰的方案。”白崇禧拿起莊繼華的方案說:“不過,韓復榘會同意撤進沂蒙山嗎?”

“這就是難處,韓復榘無論如何都不願撤進沂蒙山。”李宗仁嘆口氣,這個韓復榘油鹽不進,怎麼勸都不管用,物資照樣在往商丘運,他這個司令官竟毫無辦法。

“如果按照這個方案,于學忠留在青島就沒意義了。”白崇禧說。

“對,我打算把他們調到南線,劃歸李品仙指揮,用來阻擊南線曰軍。”李宗仁解釋道:“放棄膠東,只是韓復榘拒絕其他部隊到濟南。”

“他這是怕你們去了就不走。”白崇禧笑笑說。

“我知道,”李宗仁平靜的說:“可他自己卻不想打,就想跑,你去濟南與談談吧,文革那裡我再勸勸他,這也是個犟種,我從來沒見他這樣堅決過。”

白崇禧與莊繼華的交流幾乎完全失敗,其他的都好說,唯獨韓復榘講不通,莊繼華堅決要求把他調出五戰區,而且簡述了一大堆理由,什麼要去的戰役勝利必須是各部隊協同作戰,協同作戰的基本一點是相互信任,沒有信任基礎的部隊不可能在一起作戰。隨後他反問白崇禧,如果由於韓復榘的原因導致戰役失敗,致使部隊遭受重大損失,這算誰的?德公的?他莊繼華的?還是你白健生的?白崇禧無言以對。

莊繼華似乎沒將這件事放在心上,也不陪白崇禧,而是每天到各部隊中檢查,不但去四十九集團軍,也去二十四集團軍和二十二集團軍(駐紮在徐州以北的靠近山東邊界的沛縣豐縣一帶)督促訓練。

鄧錫侯等人前段時間的仗打得窩囊,眼看着同出四川的楊森、孫震等人取得的勝利,心中很是羨慕,楊森郭勳祺到徐州後,他們幾個四川老鄉聚在一起議論,楊森他們好像有意要刺激鄧錫侯,全部帶着勳章出席,讓鄧錫侯他們有氣難出。

不過除了這些以外,楊森郭勳祺也沒作更多的事情,相反把他們總結的針對曰軍戰術毫無保留的交給了鄧錫侯,這讓鄧錫侯非常感激。

白崇禧沒說通莊繼華就去了濟南,莊繼華卻忽然接到俞濟時的電報,希望調張靈甫去七十四軍。

“良楨,挖牆角挖到我這裡了,這是一員虎將,我絕不放人。”莊繼華毫不猶豫的拒絕了,不過他擔心張靈甫自己跑,[***]中經常發生這樣的事,不得意的軍官通過熟人在另一支部隊找到位置,然後丟下一紙辭職報告,便跑了。於是他便抽了個空到醫院。

“傷員恢復的怎麼樣?”

“很不錯。”玉院長比較滿意五戰區提供的環境,這裡留下的絕大部分是輕傷員,重傷員已經送到武漢,甚至是渝城。

“這裡只有三千傷員,其他三個地方人數少點,也有兩千。”玉院長陪着莊繼華邊走邊說。他們經過之處,傷員們紛紛站起來敬禮。

“曰本三八槍穿透能力很強,殺傷力卻不強,打中人體,一穿而過,除非打中要害,否則很難讓士兵失去戰鬥力,不如我們的中正式步槍。”莊繼華向周圍向傷員還禮後說。

“難怪,我就說槍傷怎麼都是兩個眼,重傷,要麼是炮彈造成的,要麼就是機槍造成的,槍傷的重傷很少。”玉院長有些恍然大悟,他本不是軍人,對武器的瞭解很少,他一直有些奇怪,爲何槍傷大部分都是輕傷,看上去血淋淋的挺嚇人,其實不重,最多一兩個月就能恢復,重上戰場。

莊繼華與玉院長正說着,眼角忽然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停下腳步細看,遠來就是那個浮橋邊的護士,她身邊有一男一女,這兩個人看上去也有些眼熟。

(未完待續)

第三節 聚才(四)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一)第二節 交易(三)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五)第一節 突破(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七)第六節 波瀾起(四)第三節 狙擊(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四)第十節 虎嘯(十二)第三節 太行行(八)第十節 風雲(十九)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一)第十節 虎嘯(六)第七節 鎮藍衣(五)第三節 聚才(四)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四)第三十三節 整軍(三)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六)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八節 南京,南京(二)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七)第一節 戰局(四)第十節 偵察第八節 刺廖(九)第十節 餘波(二)第三節 議戰(一)第三十七節 戰東莞(三)第三節 戰鼓(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四)第六節 救亡(九)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二)第三節 太行行(三)第八節 轉折(二十四)第一節 突破(十四)第五節 戰雲密佈(八)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七節 閃電(一)第六節 爾虞我詐(七)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八)第十節 江戶之花(六)第二節 冒失的闖入者第二節 投敵(八)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七)第四節 對策(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七)第四十八節 傷懷(五)第六節 波瀾起(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四)第四節 婚禮(一)第五節 友人(三)第二節 重建(一)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七)第六節 救亡(一)第八節 特使(十三)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一)第二十八節 舒心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五)第四十五節 遷都(六)第十節 大撤退(十一)第十三節 無聲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四節 戰鼓(二)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七)第二節 再編川軍(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九)第三節 戰鼓(十三)第八節 日薄(十)第五節 圈套(三)第八節 南線(八)第二節 初戰(七)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八)第一節 返川(一)第四十一節 戰東莞(七)第七節 風波(十三)第二節 察東收編(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七)第一節 上海陰謀(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四)第三節 太行行(八)第四節 決戰前奏(四)第八節 刺廖(四)第一節 霧(二)第八節 南京,南京(六)第五節 圈套(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七節 風波(九)第十節 虎嘯(十一)第五節 曙光(十四)第十七節 間諜學校第一節 蟄伏(九)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六節 爾虞我詐(六)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
第三節 聚才(四)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一)第二節 交易(三)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五)第一節 突破(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七)第六節 波瀾起(四)第三節 狙擊(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四)第十節 虎嘯(十二)第三節 太行行(八)第十節 風雲(十九)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一)第十節 虎嘯(六)第七節 鎮藍衣(五)第三節 聚才(四)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四)第三十三節 整軍(三)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六)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八節 南京,南京(二)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七)第一節 戰局(四)第十節 偵察第八節 刺廖(九)第十節 餘波(二)第三節 議戰(一)第三十七節 戰東莞(三)第三節 戰鼓(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四)第六節 救亡(九)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二)第三節 太行行(三)第八節 轉折(二十四)第一節 突破(十四)第五節 戰雲密佈(八)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七節 閃電(一)第六節 爾虞我詐(七)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八)第十節 江戶之花(六)第二節 冒失的闖入者第二節 投敵(八)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七)第四節 對策(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七)第四十八節 傷懷(五)第六節 波瀾起(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四)第四節 婚禮(一)第五節 友人(三)第二節 重建(一)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七)第六節 救亡(一)第八節 特使(十三)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一)第二十八節 舒心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五)第四十五節 遷都(六)第十節 大撤退(十一)第十三節 無聲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四節 戰鼓(二)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七)第二節 再編川軍(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九)第三節 戰鼓(十三)第八節 日薄(十)第五節 圈套(三)第八節 南線(八)第二節 初戰(七)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八)第一節 返川(一)第四十一節 戰東莞(七)第七節 風波(十三)第二節 察東收編(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七)第一節 上海陰謀(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四)第三節 太行行(八)第四節 決戰前奏(四)第八節 刺廖(四)第一節 霧(二)第八節 南京,南京(六)第五節 圈套(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七節 風波(九)第十節 虎嘯(十一)第五節 曙光(十四)第十七節 間諜學校第一節 蟄伏(九)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六節 爾虞我詐(六)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