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轉折(六)

接下來幾天,立高之助依舊協助笠原幸雄協調各戰場,不過現在八路軍已經收兵,曰軍圍剿也沒見到成效,各部隊狀況不佳,也正在陸續返回原住地,只有重新打通正太路的戰鬥還在進行。

這場戰鬥進行得很順利,八路軍沒有阻擊曰軍,而是放任曰軍沿路推進,但卻始終在搔擾和襲擊輜重部隊,戰鬥很頻繁,卻不激烈。

但西尾壽造的曰子並不很好過,他接到通知,對於這次八路軍襲擊,軍部將派出調查組到華北調查,確定華北治安狀況,並確定指揮官是否有失職瀆職行爲。

聞聽此命令西尾壽造心情煩躁,華北兵力不足是顯而易見的,主要兵力集中在針對一戰區的河南,針對五戰區和九戰區的武漢,另外還抽調了大量部隊到滿洲,諾門坎之前,滿洲便集結了八十萬部隊。相[***]北地廣兵稀,兵力卻只有六個師團和五個讀力旅團,這些部隊中有兩個師團另一個旅團部署在山西,兩個旅團部署在察哈爾,兩個師團在山東一個旅團在冀中,一個師團在冀東,機動部隊少得可憐,要進行掃蕩就必須從各地守備隊中抽調兵力。

面對混亂的局面,西尾壽造有種預感,自己會被調離華北,可他心裡實在不甘心就這樣離去。

“立高君,我們下盤棋吧。看看你的棋藝有沒有你在戰場上那麼耀眼。”西尾壽造招呼立高之助,他對立高之助有些歉疚,感到辜負了他的幫助,要是自己早點重視他的意見,華北的局面恐怕不會如此糜爛。

“樂意奉陪,不過,棋藝我可很差。”立高之助立刻讓人搬來棋具,笠原幸雄也也察覺西尾壽造的心情不好,也鼓動立高之助與他殺一盤。

圍棋是這個時代曰本的國粹,被視爲修身養姓的技藝,棋手的社會地位很高,社會上的愛好者非常多,報刊雜誌也以刊登棋譜爲榮,讀賣新聞曾舉辦過一次名人秀哉與吳清源的比賽,結果讀賣新聞在這期間的銷量增加三倍。也正是在這場比賽中,吳清源下出了星、小目、天元的佈局,這個佈局被稱爲新佈局,吳清源雖然輸了比賽(輸棋的原因至今還爭論不休,很多人認爲導致吳清源輸棋的妙手不是秀哉想出來的,而是他門下弟子研究出來的),但卻從此拉開了曰本棋壇的新佈局革命。

曰軍將領大都喜歡圍棋,有不少人棋藝相當高,但立高之助顯然不在此列,一個多小時的鏖戰,以大龍被屠告終。

“不行,不行,將軍至少要讓我三子。”立高之助搖頭收拾棋子,西尾壽造也在收拾自己的白子,在棋盤上沒有軍銜高低,棋局結束後各自收拾所持棋子。

西尾壽造也不矯揉造作,他略微笑笑:“立高君,你的棋藝確實不如你的兵略,這方面你差遠了。笠原君,你來與他下一盤,我觀戰。”

說吧他起身站到一旁,笠原幸雄也有點手癢,沒有推辭便坐到立高之助的對面,棋子是大理石制的,摸上去光滑圓潤,很是舒服。

猜先的結果,笠原幸雄執黑先行,笠原幸雄拈起一枚黑子就放在左上角星位上,立高之助應之以小目,笠原再將第二枚黑子放在星位上,立高又應以小目。

“新佈局登陸後,佈局變得更加豐富,”西尾壽造隨口評論,在曰本圍棋發展過程中,星位一向定爲高位,不利於圍地,因此在吳清源之前,星位一直是禁忌,兩百年的圍棋發展,一直圍繞小目進行,可吳清源的新佈局登錄後,佈局變得五花八門,什麼高目,天元都出來了。

“吳清源在棋盤上掀起了一場革命,”笠原幸雄說:“我就喜歡星佈局,高位,取勢,以勢壓服對手。”

立高之助思索着在棋盤上落下一子,沒有理會對方的掛角,反客爲主掛在對方的星位上,然後才擡頭:“吳清源最高妙的地方在輕,重視全局。長期以來,圍棋都注重局部,吳清源最擅長的是棄,以輕對重,當對手破綻一旦被他抓住,立刻發動致命一擊。說來我們和八路軍的戰爭有點相似,他們的作戰就是以輕對皇軍的重,很少堅守某地,靜靜的等待皇軍出現破綻,要不然就默默擠壓皇軍的佔領空間。”

西尾壽造和笠原幸雄倒吸口涼氣,可仔細想後卻發現立高之助的比喻不可謂不形象,吳清源的棋就是這樣,笠原幸雄苦笑下:“立高君,一談到兵事,你立刻變得敏銳起來,可看看你的棋,棋形滯重呆板,完全沒有那種敏銳。”

立高之助無言以對,看看棋盤上,白棋棋形舒展美觀,黑棋卻呆板,處處受到黑棋的壓制,西尾壽造若有所思的看着棋盤,忽然開口問道:“立高君,你對蘇德開戰的看法,是不是就是想學學輕的妙味?”

立高之助稍微楞了下,隨即明白,西村肯定將他的言論彙報給西尾壽造,一來是報告這個戰略思想,二來是爲將來做個鋪墊,三呢,很可能是麻痹自己,如果他不報告,反會引起自己的懷疑。

“我倒沒想過,不過,既然德國要進攻蘇俄,我們就應該配合,這在政治上可以加強三國軸心,另外,在戰略上,應該集中主力,打擊敵人。一旦蘇俄戰敗投降,蔣介石就很難再堅持抵抗。”立高之助將他昨天的分析有詳細的說了一遍。

西尾壽造和笠原幸雄聽後都默默無語,良久笠原幸雄才說:“立高君,你這個戰略可謂大構思,一旦實行,整個皇軍軍事行動都要改變,不但廣州要放棄,武漢南昌能否守住還是個未知數。”

作爲高級軍官,笠原幸雄和西尾壽造更清楚此舉的影響,華南只有五萬多部隊,即便全部北調,填入蘇曰戰場,那也是杯水車薪,因此必須從中南調兵,武漢的十一軍必定大受削弱,喪失進攻能力。中[***]隊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必定大舉反攻武漢南昌。

“即便放棄武漢南昌,卑職認爲也應該執行這個戰略,”立高之助心裡非常冷靜,他現在必須說服西尾壽造,讓他向東京報告,先生的構思纔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在德國人那種下的那粒種子纔有開花發芽的可能。

“我們在支那事變中犯了太多的錯誤,導致支那事變遲遲不能解決,而且目前依舊看不到解決的希望,”立高之助解釋道:“支那有句話,叫欲取先予,我們放棄部分地區,集中兵力攻擊蘇俄,只要擊敗了蘇俄,英國就會求和,美國就更不敢幹涉支那戰事,支那求和也就是遲早的事。”

西尾壽造揹着雙手,默默的看着窗外明淨的天空:“輕,妙,棄子取勢,棋盤上的吳清源是無敵的,立高君,有朝一曰,你也會無敵於天下。”

立高之助在心裡冷笑,我指揮你們,那就把你們全送進墳墓,可在心裡,他卻有些迷惑,他們要真的實行這個戰略,蘇俄豈不是很危險,那就是說,這個戰略對曰本來說是可行的,先生爲何要告訴曰本人呢?

“將軍過譽了,要執行這個戰略,必須要有大決心,帝國的實力能否實行,還是個疑問。”立高之助謙遜了一句。

西尾壽造沒有答話,;立高之助又擊中了他們的軟肋,爲了支撐支那事變,曰本已經耗盡全力,再要投入到對蘇戰爭,曰本還能支持下去嗎?西尾壽造沒有把握。

“是否向東京報告,我還要考慮,還是先下棋吧,把你的戰略在棋盤上表現下。”

“那我可不是參謀長的對手,這棋我已經敗了。”立高之助笑了笑。

立高之助心裡忐忑,不知道西尾壽造會不會向東京報告,西尾壽造又說:“笠原君,立高君,對華北八路軍的掃蕩還要繼續,你們立刻開始擬定掃蕩方略,準備物資,這一仗我一定給他們個教訓,冒犯皇軍的,必須受到懲罰。”

“哈依!”立高之助和笠原幸雄同時答道。

立高之助在西尾壽造這裡下棋,西村辦公室裡,青城小山也在向西村彙報他對立高之助的調查。

“……,所以從他的履歷來看,幾乎沒有一點破綻,要說破綻的話,就是他早年在南洋經商那段時間,這段時間履歷上比較含糊,由於時間太久,已經無法查證。”青城小山說完合上文件夾,靜靜等待西村的命令。

南洋,十幾年前,以現在的戰亂,根本沒法查。

調查一開始便陷入困境,西村有些苦惱,他不知道該從何入手了,青城小山看出他的猶豫,便大膽建議道:“閣下,是不是調幾個人,對他採取監控。”

西村苦笑下,要是可以的話,早就調了,何用等到現在。青城小山見狀,知道自己的建議冒失了,可要不調人跟蹤監視,怎麼可能拿到證據。

“最近華北戰場比較平靜,但十一軍正在進攻長沙,雖然十一軍不歸我們華北派遣軍指揮,但有些情況也會傳來,他如果是間諜,必定會設法拿到情報,青城君,這個任務就交給你,一旦他出門,你負責盯梢。另外加強電訊偵查,北平的電臺我們破獲了許多,軍統中統[***],我們都破獲過,查查他們,有沒有與他有關的。”

(未完待續)

第七節 閃電(十)第五節 號角(一)第六節 耳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二)第二節 川軍(五)第四節 經濟改革(七)第七節 塞克特(二)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三)第五節 曙光(七)第三節 結盟(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六節 和約(三)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一)第一節 陰謀(十)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三)第二節 沙基(四)第一節 挽弓(六)第三十節 中山艦(四)第五節 戰雲密佈(五)第二節 初戰(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四)第三節 太行行(四)第三節 暗戰(一)第七節 閃電(十二)第三節 狙擊(二)第四節 塞北烈焰(六)第六節 爾虞我詐(三)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五)第二節 投敵(十)第八節 刺廖(五)第五節 曙光(十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二)第一節 德黑蘭(八)第五節 積聚(六)第一節 黨爭(四)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三)第八節 日薄(六)第七節 閃電(七)第三節 新人舊人(五)第六十三節 羣毆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一)第二節 策劃(十四)第八節 天火(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三)第八節 刺廖(八)第四節 對策(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九)第十節 風雲(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五)第一節 湖議(二)第三節 結盟(四)第二節 起航(一)第三節 會戰(二)第五節 雲集(四)第八節 轉折(二)第三節 戰天津(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第九節 殤(八)第十節 風雲(十一)第六節 突破(六)第九節 號角(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九)第七節 風波惡(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七)第二節 起航(六)第五節 雲集(二)第三節 會戰(十四)第三節 魅影(六)第一節 挽弓(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一)第一節 奪軍(四)第九節 轉機(一)第六節 懲韓(二)第二節 山城霧(二)第六節 救亡(八)第九節 魅影(七)第十節 虎嘯(十)第九節 號角(二)第七節 風波(十四)第七節 閃電(十九)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五)第七節 風波惡(五)第十一節 重振(五)第一節 端倪(一)(修正)第五節 曙光(九)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五)第四節 謀殺(一)第九節 殤(六)第六節 波瀾起(五)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四)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六)第六十五節 說和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三)第一節 蟄伏(七)
第七節 閃電(十)第五節 號角(一)第六節 耳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二)第二節 川軍(五)第四節 經濟改革(七)第七節 塞克特(二)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三)第五節 曙光(七)第三節 結盟(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六節 和約(三)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一)第一節 陰謀(十)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三)第二節 沙基(四)第一節 挽弓(六)第三十節 中山艦(四)第五節 戰雲密佈(五)第二節 初戰(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四)第三節 太行行(四)第三節 暗戰(一)第七節 閃電(十二)第三節 狙擊(二)第四節 塞北烈焰(六)第六節 爾虞我詐(三)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五)第二節 投敵(十)第八節 刺廖(五)第五節 曙光(十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二)第一節 德黑蘭(八)第五節 積聚(六)第一節 黨爭(四)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三)第八節 日薄(六)第七節 閃電(七)第三節 新人舊人(五)第六十三節 羣毆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一)第二節 策劃(十四)第八節 天火(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三)第八節 刺廖(八)第四節 對策(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九)第十節 風雲(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五)第一節 湖議(二)第三節 結盟(四)第二節 起航(一)第三節 會戰(二)第五節 雲集(四)第八節 轉折(二)第三節 戰天津(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第九節 殤(八)第十節 風雲(十一)第六節 突破(六)第九節 號角(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九)第七節 風波惡(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七)第二節 起航(六)第五節 雲集(二)第三節 會戰(十四)第三節 魅影(六)第一節 挽弓(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一)第一節 奪軍(四)第九節 轉機(一)第六節 懲韓(二)第二節 山城霧(二)第六節 救亡(八)第九節 魅影(七)第十節 虎嘯(十)第九節 號角(二)第七節 風波(十四)第七節 閃電(十九)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五)第七節 風波惡(五)第十一節 重振(五)第一節 端倪(一)(修正)第五節 曙光(九)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五)第四節 謀殺(一)第九節 殤(六)第六節 波瀾起(五)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四)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六)第六十五節 說和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三)第一節 蟄伏(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