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德黑蘭(十一)

斯大林鐵青着臉聽完蔣介石介紹蒙古與中國的歷史,現在羅斯福和丘吉爾的目光轉到他身上,他心裡冷笑連連,有一點他很清楚,蘇俄的實力遠遠超過中國,如果沒有美英在背後給蔣介石撐腰,蔣介石是決不敢現在提出收回蒙古的,可現在美英需要他,需要他在對德戰爭中死更多的人。

斯大林劃燃根火柴,將菸斗點上,然後纔開口道:“有一點是是不容置疑的,蒙古人民在尋求民族自決,尋求民族自由,根據開羅宣言的精神,他們有這樣的權利。”

他的話剛落,蔣介石立刻駁斥:“剛纔我已經說了很多,開羅宣言是關於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蒙古不在此列,蒙古不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如果要說是,也是蘇俄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蒙古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們和你們對歷史的認識不同。”斯大林盯着蔣介石:“歷史是講究結果的,我們不能以現在的狀況來看幾百年前的事情,如果要換在幾百年前,美洲大陸還只有印第安人。歷史總歸只是歷史,他不能代替現實。”

斯大林的反擊很巧妙,也很無理,他模糊了外國侵略和主權,片面要求中國承認現實,這是蔣介石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

“斯大林先生的言辭與希特勒和曰本人如出一轍,”蔣介石強壓憤怒,盯着斯大林冷冷的說道:“曰本人侵略了東北後,也是這樣說滿洲國的,可我們中國人從來認爲,滿洲就是中國領土,爲此,我們已經戰鬥了十二年,如果需要,我們還可以戰鬥一百年。”

“俄國可以戰鬥一千年!”斯大林的態度強硬之極,語氣的中的殺氣暴露無遺:“蒙古與蘇俄利益攸關,我們不能允許蒙古重新回到中國。”

“呵呵。”蔣介石怒極反笑:“蒙古是中國領土,與貴國何干?”

“蒙古高院契入俄國領土,一旦遠東有事,蒙古高院可輕易切斷我們和遠東的聯繫。”

“呵呵,”蔣介石再度冷笑:“以中國的貧弱,蘇俄的強大,我們豈敢威脅你們。”

斯大林淡淡的一笑,他先看了看羅斯福和丘吉爾,然後異常嚴肅的對蔣介石說:“你們的貧弱只是暫時的,中國遲早有一天會強大起來,這點無容置疑。”

蔣介石氣極,這簡直是強盜邏輯,我貧弱,你就會歸還蒙古了嗎?恐怕更加不會。羅斯福的目光卻閃爍不定,他大致明白了斯大林的想法。

中國的問題一直是中國內部問題,一旦中國解決了內部問題,以他的幅員和資源,將很快強大起來。而蒙古雖然貧瘠,但戰略地位卻十分重要,從蒙古出兵,可以輕易切斷蘇俄歐洲地區與遠東的聯繫,向西則可以與疆省地區出發的中[***]隊,夾擊蘇俄在中亞地區。

正是考慮到這些,斯大林才一定要將蒙古從中國分割出來。

蔣介石沒有注意到羅斯福的神情,他緊盯着斯大林:“斯大林先生,這話我就不理解了,如果按照您的說法,貴國遠東地區威脅到我東北地區,所以他應該從貴國讀力出來,加萊威脅到英國,所以他應該從法國讀力出來,魁北克地區威脅到美國北部,所以他應該從加拿大讀力出來。不,不,斯大林先生,您這是爲侵略找藉口。”

斯大林淡淡一笑,他站起來了,右手拿着菸斗,沿着圓桌逆時間慢慢踱步:“蘇維埃聯盟從成立的那天便宣佈,我們支持所有被壓迫民族追求讀力自由,正是因爲這點,我們支持開羅宣言關於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宣言。

委員長先生,據我所知,在開羅,您是堅定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實行民族自決的,爲什麼輪到蒙古,您就持反對態度了呢?該不是貴國所言的葉公好龍吧。”

無恥,無恥,從未見過的無恥。白斯同在心裡大罵,剛剛還在說,要[***]立是爲了蘇俄的國家利益,現在又換上了一副大義凜然的僞善面孔;你蘇俄爲了自己的利益,侵略了蒙古,侵略了波蘭,吞併了波羅的海三國,侵略了芬蘭。還在這妄談什麼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讀力,真是無恥到極點!

蔣介石冷笑兩聲,正要反駁斯大林,這時羅斯福感到自己不能不打斷他們了,這個問題肯定在今天不會有任何結果,在蒙古問題上,蔣介石和斯大林都不會讓步,如果任由他們這樣爭執下去,不但今天的會議會拖延下去,甚至很可能造成整個會議的破裂。

羅斯福呵呵笑了兩聲:“斯大林先生,委員長先生,關於蒙古問題,我們暫時不做討論,我認爲這個問題可以你們兩國需要私下磋商;我認爲,在最近一年多,我們取得了很大勝利,戰勝曰本只是時間問題,對於遠東戰後,特別是如何懲治曰本軍國主義分子,我們可以在這裡達成一個共識。”

丘吉爾一直在看中蘇爭執,一方面出於共同利益,他支持中國,反對斯大林;另一方面,他又想出口開羅的氣,因此他一直沒有插話,抱着看熱鬧的心思坐山觀虎鬥,等着蔣介石求上門,然後爲大英帝國謀求利益。

“我同意,”丘吉爾當然不會反對羅斯福的提議,無論是私下裡交易還是其他什麼,都需要時間:“擊敗曰本後,我們應該對曰本實行佔領,這個佔領的時間應該持續五到十年,直到曰本軍國主義徹底被消滅。”

蔣介石和斯大林還在互相較勁,羅斯福只好接過丘吉爾的話:“我同意,不過駐軍曰本的時間,應該與曰本和平政斧建立相聯繫起來。斯大林先生、委員長先生,丘吉爾首相,我想知道,您們是否願意駐軍曰本?”

三人幾乎同時點頭,羅斯福微微一笑:“委員長在開羅曾經提出個方案,曰本四島,我們四國各駐軍一島,蘇聯紅軍駐軍北海道,美軍駐守本州,中國駐守九州,英國駐守四國,這個方案諸位是否贊同?”

“我同意。”蔣介石率先舉手表示贊同,斯大林也舉起手,丘吉爾苦笑下舉起手。從內心來說,丘吉爾不希望蘇俄駐軍曰本,曰本與德國不同,蘇俄遠東太平洋艦隊全部被殲,紅軍攻不到曰本本土,佔領曰本完全可以由美英完成,最多加上中國,用不着拉上蘇俄,不過,這個想法不能拿到會上來說。

“好,這個方案通過。”羅斯福輕鬆的笑道,他臨時變換的議題成功將剛纔有些緊張的氣氛鬆弛下來,會場上有了一絲輕鬆。

“曰本對世界和平的破壞,造成各國遭受重大損失,在戰後,曰本必須進行賠償,”羅斯福開始了第二個議題,本來這些議題是準備放在第三天討論的,羅斯福不得不將其提前:“賠款的分配方案,我想知道,您們有什麼想法。”

蔣介石率先開口,這個問題在國內討論過,蔣介石有充分的準備:“從1932年九一八事件開始,曰本對我國進行了長達十二年的侵略,在此期間,給中國人民造成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根據我們的估計,整個戰爭期間,我[***]民犧牲達千萬人以上,財產損失上萬億美元,我國在戰勝曰本軍國主義的戰爭充當主力,所以,在戰後賠款上,我國應該佔有七成以上。”

蔣介石提出了中國的要求,對這個要求,羅斯福和丘吉爾沒說什麼,曰本偷襲珍珠港,這是對美國本土的首次進攻,也是最後一次進攻,至於英國就更遠了,損失主要來自殖民地,不過蘇俄卻不然,曰軍佔領了蘇俄遠東地區,消滅了蘇俄遠東太平洋艦隊,蘇俄的損失相對而言比較大,所以,羅斯福和丘吉爾的目光同時轉向斯大林。

斯大林慢條斯理將菸斗裝上菸葉,點燃後美美的吸了口,然後纔開口說:“曰本的賠款,俄國必須有30%,曰本的入侵造成了俄國的嚴重損失,這包括遠東的工業,紅軍將士,平民的生命。”

羅斯福和丘吉爾傻眼了,斯大林要三成,中國要七成,沒有美英什麼事了。這個結果肯定不是他們想要的。

羅斯福清清嗓子亮出美國的要求:“美利堅合衆國在對曰作戰中擔負了主要作戰任務,因此美國人民希望獲得曰本戰爭賠款的四成。”

“英國希望得到曰本戰爭賠款的三成。”丘吉爾的話很簡短,不過神情卻很堅決。

圓桌上一下又陷入沉默,這又是個誰也不願讓步的問題。羅斯福靠在輪椅上,丘吉爾歪着肥胖的身體,碩大的雪茄,一閃一閃的亮着紅光,斯大林叼着菸斗,頭也不擡,不停的在文件夾上畫着什麼;蔣介石依舊保持着軍人的坐姿,紋絲不動,不過他的目光出賣了他內心的緊張。

宋美齡知道蔣介石的姓子,從本質上說,蔣介石的姓子偏激,這種姓格在這種外交談判中是最不適宜的,現在大家都在等待,誰先開口,誰在氣勢便弱下去了,所以現在比的是耐心。

(未完待續)

第四節 陰雲(七)第十節 撤退(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二)第六節 突破(五)第七節 生機(七)第三節 跨越時空的見解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二)第七節 誤判第二節 初戰(六)第四節 經濟改革(三)第三節 鐵血雄關(一)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三節 戰鼓(六)第五節 海關(三)第八節 南線(六)第四節 九天之上(一)第一節 黨爭(二)第四節 戰鼓(一)第十節 辯論賽第二節 空軍(一)第八節 說敬之(一)第九節 倒胡驅許(一)第八節 日薄(十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四十八節 諍友第二節 投敵(九)第一節 破冰(一)第一節 蟄伏(三)第三十節 中山艦(五)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一)第二節 沙基(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一)第四節 九天之上(六)第二節 陝北行(六)第四節 密林血戰(九)第四十五節 遷都(四)第九節 轉機(一)第六節 波瀾起(六)第二節 川軍(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一)第三節 前哨戰(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三)第一節 遏制(三)第八節 天火(十二)第一節 戰局(二)第二十三節 風波(一)第十一節 重振(八)第四十六節 旁觀(六)第五節 號角(二)第二節 說汪(三)第四節 密林血戰(五)第一節 奪軍(五)第十節 風雲(十八)第四節 以牙還牙(五)第六節 “小文革”(二)第十三節 煩惱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六)第八節 刺廖(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三)第六十九節 拉攏(一)第三節 戰鼓(九)第八節 艱難的花(三)第九節 轉機(三)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十一節 重振(八)第一節 戰局(三)第七節 閃電(八)第八節 轉折(十九)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一)第二節 策劃(十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二)第二節 策劃(一)第三節 結盟(一)第七節 閃電(九)第五節 謀功(四)第四節 決戰前奏(一)第七節 閃電(十八)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一)第三節 彙報第三節 戰鼓(十三)第二節 減租減息(二)第四節 戰爭(二)第三節 暗戰(六)第十六節 招生第三節 戰天津(十三)第五節 兩全(二)第九節 魅影(五)第五節 突擊(二)第七節 生機(二)第二十二節 選擇題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六)第三節 新人舊人(四)第七節 閃電(五)第三節 整編(一)第一節 報名
第四節 陰雲(七)第十節 撤退(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二)第六節 突破(五)第七節 生機(七)第三節 跨越時空的見解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二)第七節 誤判第二節 初戰(六)第四節 經濟改革(三)第三節 鐵血雄關(一)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三節 戰鼓(六)第五節 海關(三)第八節 南線(六)第四節 九天之上(一)第一節 黨爭(二)第四節 戰鼓(一)第十節 辯論賽第二節 空軍(一)第八節 說敬之(一)第九節 倒胡驅許(一)第八節 日薄(十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四十八節 諍友第二節 投敵(九)第一節 破冰(一)第一節 蟄伏(三)第三十節 中山艦(五)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一)第二節 沙基(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一)第四節 九天之上(六)第二節 陝北行(六)第四節 密林血戰(九)第四十五節 遷都(四)第九節 轉機(一)第六節 波瀾起(六)第二節 川軍(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一)第三節 前哨戰(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三)第一節 遏制(三)第八節 天火(十二)第一節 戰局(二)第二十三節 風波(一)第十一節 重振(八)第四十六節 旁觀(六)第五節 號角(二)第二節 說汪(三)第四節 密林血戰(五)第一節 奪軍(五)第十節 風雲(十八)第四節 以牙還牙(五)第六節 “小文革”(二)第十三節 煩惱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六)第八節 刺廖(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三)第六十九節 拉攏(一)第三節 戰鼓(九)第八節 艱難的花(三)第九節 轉機(三)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十一節 重振(八)第一節 戰局(三)第七節 閃電(八)第八節 轉折(十九)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一)第二節 策劃(十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二)第二節 策劃(一)第三節 結盟(一)第七節 閃電(九)第五節 謀功(四)第四節 決戰前奏(一)第七節 閃電(十八)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一)第三節 彙報第三節 戰鼓(十三)第二節 減租減息(二)第四節 戰爭(二)第三節 暗戰(六)第十六節 招生第三節 戰天津(十三)第五節 兩全(二)第九節 魅影(五)第五節 突擊(二)第七節 生機(二)第二十二節 選擇題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六)第三節 新人舊人(四)第七節 閃電(五)第三節 整編(一)第一節 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