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奪軍(六)

莊繼華寫完之後,把被風吹得到處都是的紙撿起來,又仔細推敲一遍,從幾方面論證這份計劃的可行姓,作了些調整後,報告就算完成了。

這時聽見有人敲門,進來的是趙漢傑,莊繼華正要問他什麼事,卻看見他手上端着一個飯盒,莊繼華這才感到肚子有些餓了,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了晚飯時間了。

趙漢傑把飯盒放下後,遲遲疑疑的不想走,莊繼華有些納悶的問他有什麼事,趙漢傑這才吞吞吐吐的說,他想回部隊,回七連。

莊繼華有些不明白的問他爲什麼?趙漢傑說他不識字,留在這裡不知道該做什麼,看到伍子牛他們忙,自己卻很清閒,心裡不好受。對於這份工作伍子牛和趙漢傑各有不同感受,伍子牛多少還識字,趙漢傑基本是文盲;因此趙漢傑的情緒一直不高,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幹好這份差事,回七連的想法在汕頭就有了。

莊繼華聽到這裡有些好笑:“你腦子是不是有病,光拿薪水不幹活,這種美事那裡去找。”

可是趙漢傑卻說:“我知道長官爲我好,可…可我心裡不踏實。”

伍子牛和趙漢傑是莊繼華最喜歡帶在身邊的兩個人,前者軍事技術過硬,是個很好的保鏢,後者老實忠厚,讓人放心。現在這個讓人放心的人想走,莊繼華那裡會放。

莊繼華想想感到這個事情不好辦,可又不願放棄這個人,便說:“你先別急,等我忙完這兩天,我們再討論你的事情,好不好?”

長官都這樣說了,趙漢傑還能說什麼呢,只好點頭答應。他離開後,莊繼華幾口刨完晚飯,然後提筆開始寫第二份分析報告:《當前局勢的研判以及我們應該採取的對策》

莊繼華剛開始想到的是國有內憂必攻強敵,刻意誇大目前所面臨的軍事威脅,以此整頓軍隊,在與蔣介石的談話中,他的思維發生跳躍,爲什麼只看到軍隊呢?還有很多事情可以通過這個威脅來實現,比如國共合作的問題,比如國民政斧的問題,比如黨的建設的問題等等,前世有句話叫以改革來解決改革中出現的問題,那麼現在爲何不能以革命來解決革命中出現的問題呢?

當前的廣州革命的發展莊繼華是有看法的,在他看來目前的革命只表現在少部分軍隊,少部分農村。社會絕大多數成員還沒有從革命中獲得利益,而社會動盪卻加劇了,罷工幾乎天天有;國共兩黨爭端已經開始擴大,特別是莊繼華一直警惕的蘇俄的影響力增加更快;新成立的國民黨黨部基本是跨黨的[***]員在主持,在發揮主要作用,而國民黨員呢,除了抱怨還是抱怨,既不願意[***]員主持國民黨部,這會讓他們失去當官的機會,自己動手又無法組建出有戰鬥力的黨部。基層國民黨組織的這種渙散,使國民黨作爲政治組織的整體戰鬥力極弱,必須改造,改造的方法是引入新血,引入青年。

莊繼華的報告首先分析了目前的政治局勢。

“五卅事件是由顧正紅事件引起的,顧正紅事件表面看是一起意外,實質是國人對帝國主義野蠻侵略的不滿的積蓄總爆發,以英國爲代表的帝國主義者錯誤估計了中國人民的力量,採取更野蠻的鎮壓方式,引發了全國的抗議浪潮,由於有[***]的引導這股浪潮不會簡單的平息下去,但這股浪潮的最終發展必然以談判結束,而[***]由於其激進的策略使其喪失了在談判中領導的能力,這就是爲何是由上海工商界出面與租界當局談判,而不是[***]出面的原因。那麼我黨應該採取的策略是拖延這次談判,甚至可以考慮破壞這次談判,務必使談判破裂。

拖延是要達到以下幾個目的:

首先,在廣東地區實行軍政黨務改革,在外有強敵的情況下可以更容易使國內民衆團結,減少黨內軍內對改革的阻力。此爲最重要的一點。如何改革學生將在後面詳細談之。

其次是將我黨的影響推廣到工人中間,使之認同我黨;長期以來我黨的主要支持來自知識分子,在工人和農民中影響很小,如果能利用這次事件將黨的影響推廣到工人中間,並建立受我黨控制或影響的工會,則對黨的長期發展有不可估量的好處。

第三由我黨接管談判,可以建立我黨在國民心中的地位,也能讓列強重新認識我黨;特別是可以掌握結束抗議浪潮的時間。

如何進行黨務軍務政務的改革呢?學生以爲改革的重中之重是黨務的改革。

目前我黨黨員腐化墮落的很多,居高位、無能力的比比皆是,與[***]相比缺少革命熱情,因此必須改革,學生竊以爲總理引入[***]員只是改革黨的第一步,必須進行下一步改革。

對黨的改革應首先從引入新血開始,所謂新血即青年,青年人如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潮氣蓬勃,與舊派黨員的墨守成規、坐而論道相比他們更熱情,敢於挑戰傳統,敢於深入實踐。

不過青年入黨之後很容易被當前的風氣所影響,因此必須讓他們深入農村、深入工廠,去了解工人農民,去參加基層工作,所以黨務改革的第二點是組織改革。

目前我們的基層組織一般爲縣黨部,但縣並非中國的最小行政單位,中國最小的自然單位是村,所以應該在鄉村建立黨支部;在城市中應該在每個工廠建立黨支部,每個區建立黨支部,以此控制整個工廠和農村。

幹部的升遷也應該改革,幹部升遷先決條件是必須在基層幹滿三年以上,並作出成績的才能參加高一級幹部崗位競選;升遷的辦法應該改爲競選制而不是現在的任命制;任命制的弊端在於只爲上,不爲下;如此基層的意見方能容易上傳,也使高層不能也不敢忽視來自低層的意見。……。

其次是改革財政。廣東財政收入每年有數千萬,可是真正收入國庫有多少?只有區區數百萬,主要財富被軍隊私自截收了,也就是主要被軍隊中的少數高級將領截收了,這種軍人收取財稅的做法是軍閥做法,必須堅決剷除,財稅必須統一在政斧手中,由政斧集中使用。

廣州的財稅名目繁多,國民不堪其苦,這種狀況必須改變,必須廢除部分不合理的稅收,堅決禁止提前收稅,還利於民。

減少稅收必然導致政斧財政收入下降,這可以通過兩方面來彌補,首先收回海關,藉此次抗議浪潮,收回廣東各海關。

收回廣東海關必然引起帝國主義的不滿,不過在中國南部,列強在此有利益的主要是英國,其他國家有利益者極少,因此所有的矛盾將是廣東政斧與英國政斧之間的矛盾,英國政斧外強中乾,派兵宣戰的可能姓極低,其實就算真的宣戰也不怕,以廣東廣西兩省之力對抗十萬英軍是可以做到的。

除了收回海關之外,還可以加收鴉片消費稅(可以設定爲目前稅收的五到十倍)。鴉片是毒品,國人無不深恨之,既然政斧現在無力消滅鴉片,那麼可以對鴉片收取高額稅收,使窮人再也無力抽鴉片,富人既然有錢抽鴉片,那麼爲國家做點貢獻也無不可。

還可以徵收的是奢侈品消費稅。奢侈品顧名思義爲富人所享用,富人有錢則多爲國家貢獻,也有利於提倡勤儉持家,艱苦樸素的社會風氣。

學生認爲有這三條可以彌補,至少可以部分彌補財政收入的減少。……。

第三改革軍隊。目前廣東的軍隊近十萬,可是真正意義上的革命軍隊學生認爲只有黨軍,其他軍隊多少帶有封建軍隊殘餘,軍隊改編的手段是政治爲先,體制其次,人員調動第三,最後是混編。

所謂政治爲先是指對軍隊的政治教育,政治教育首先針對軍官,在各軍建立教育大隊,對軍官實行分批輪訓,特別是中下級軍官,以提高他們的政治覺悟爲目的,政治覺悟不達標者要逐步調離軍隊系統。

各軍在廣州均辦有軍校,這些軍校應該全部合併到黃埔軍校中,以後各軍軍官必須是軍校畢業生,同時允許各軍軍官報考黃埔。

對各軍進行整頓,目前廣州各軍番號很多,可是部隊戰鬥力參差不齊,很多部隊武器都不足,所以對軍隊進行點編至爲必要,一方面淘汰老弱,另一方面控制軍費支出,這樣雖然人數下降了軍隊的戰鬥力卻不會下降。…。

第四成立國民政斧是當務之急。

此時無論政治上、軍事上、經濟上都已到必須成立國民政斧的時機了,此事已經不能再行拖延。

政治上,國民希望能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斧爲他們依靠;軍事上,整頓軍隊必須以政斧的名義實行;經濟上,統一財政也只能在政斧之下實行。

故而當前必須馬上要進行的是兩件事,一是派人赴上海接管談判,另一件即是立刻成立國民政斧。……。

最後針對列強的策略。

上海事關各國列強的利益,故而在上海他們能統一行動,但列強並非鐵板一塊,可以分而治之。

在列強之中英國曰本爲此次事件的直接發動者,我們的矛頭可以直接針對此二者,其中英國是最頑固者,應該是我們打擊的重點,打擊的方式應該採取和平方式,即以罷工,拒絕英國商品,停止與英國的金融交易,拒絕英國在華投資爲主,將部分與英國談判的項目轉交給其他各國,如此必可分化列強,使其向英國施壓,逼英國讓步。

在廣東除英國之外,其他列強均無重大利益,所以廣東的行動不會招致列強的統一干涉,即便有干涉也是局部的,暫時的,只要我們策略得當,比如針對英國船封鎖港口,除英國船外其他船隻均可進入廣州。

英國必然進行武力威脅,則此種威脅又可以增強我們黨政軍的團結,有利於我們的整軍整黨。

…。”

兩天後,當莊繼華把報告寫好之後,按照習慣他重新通讀一遍全部報告,他被自己的大膽嚇住了,他的第一個念頭就是燒掉這份報告。這個念頭在他的腦海裡轉了一圈就消失了,因爲一方面蔣介石已經知道他要交一份報告,另一方面他隱約感到如果真的完全實現報告中的計劃,那麼兩黨爭端就可以在法律下調節,避免4.12也不是不可能。思前想後他還是決定把報告交給蔣介石。

不但莊繼華被嚇住了,蔣介石看完報告後也被嚇住了,他柔柔太陽穴,心說這個莊繼華真是太大膽了,我都還沒有力量干涉黨權政權,他就敢提出這樣的報告,不,應該是計劃。

看看房間裡沒人,蔣介石自嘲的一笑,自言自語的說:“娘西匹,有什麼,不就是一份報告嗎?”

隨後蔣介石又拿起計劃書仔細看起來。復讀之後,蔣介石神色凝重的思考片刻,他拿起電話。

“仲愷兄嗎?今天有沒有時間,我有點東西給你看,最好是你過來,….,好,我去見你。”

放下電話,蔣介石又把邵力子叫進來,把莊繼華的報告交給,讓他親自謄寫,不能交給其他人。

於是莊繼華再次把自己扔進風口浪尖,更嚴格的說是暗流漩渦之中.

(未完待續)

第八節 轉折(二)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四)第六節 攻略山東(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四)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三)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第一節 法幣(八)第一節 德黑蘭(二)第八節 刺廖(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六)第一節 戰局(三)第九節 號角(三)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三)第十一節 重振(七)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六)第二節 策劃(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一)第五節 調整(一)第八節 南京,南京(八)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八)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一)第三節 太行行(十)第一節 奪軍(一)第五節 戰雲密佈(二)第六十一節 裂痕第一節 出兵(二)第一節 蟄伏(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三)第十一節 重振(八)第一節 蟄伏(三)第五節 曙光(十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三)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七)第六節 禍根(一)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二節 交易(七)第七節 曙光(二)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四、五)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四)第三十節 中山艦(五)第十節 風雲(十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七)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三十一節 妥協(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九)第五節 戰雲密佈(九)第七節 曙光(五)第九節 轟炸東京(三)第三十節 中山艦(六)第八節 轉折(十八)第三節 會戰(七)第四節 決戰前奏(四)第一節 上海風波(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九)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九)第三十九節 戰東莞(五)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六)第十節 虎嘯(九)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八)第四十五節 遷都(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二節 策劃(六)第三十一節 請戰第三十六節 農運第十節 大撤退(六)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十)第七節 風波(八)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一)第二節 策劃(二)第五節 突擊(九)第四節 決戰前奏(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第四節 密林血戰(九)第五節 反擊(四)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二節 策劃(十一)第一節 遏制(十)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二)第八節 天火(十一)第八節 特使(十三)第一節 蟄伏(十一)第三節 整編(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十)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九)第五節 受罰與訛詐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四)第三節 聚才(四)第二節 策劃(十二)第三節 會戰(八)第五節 曙光(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四)第九節 魅影(二)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二)
第八節 轉折(二)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四)第六節 攻略山東(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四)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三)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第一節 法幣(八)第一節 德黑蘭(二)第八節 刺廖(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六)第一節 戰局(三)第九節 號角(三)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三)第十一節 重振(七)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六)第二節 策劃(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一)第五節 調整(一)第八節 南京,南京(八)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八)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一)第三節 太行行(十)第一節 奪軍(一)第五節 戰雲密佈(二)第六十一節 裂痕第一節 出兵(二)第一節 蟄伏(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三)第十一節 重振(八)第一節 蟄伏(三)第五節 曙光(十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三)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七)第六節 禍根(一)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二節 交易(七)第七節 曙光(二)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四、五)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四)第三十節 中山艦(五)第十節 風雲(十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七)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三十一節 妥協(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九)第五節 戰雲密佈(九)第七節 曙光(五)第九節 轟炸東京(三)第三十節 中山艦(六)第八節 轉折(十八)第三節 會戰(七)第四節 決戰前奏(四)第一節 上海風波(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九)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九)第三十九節 戰東莞(五)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六)第十節 虎嘯(九)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八)第四十五節 遷都(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二節 策劃(六)第三十一節 請戰第三十六節 農運第十節 大撤退(六)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十)第七節 風波(八)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一)第二節 策劃(二)第五節 突擊(九)第四節 決戰前奏(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第四節 密林血戰(九)第五節 反擊(四)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二節 策劃(十一)第一節 遏制(十)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二)第八節 天火(十一)第八節 特使(十三)第一節 蟄伏(十一)第三節 整編(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十)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九)第五節 受罰與訛詐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四)第三節 聚才(四)第二節 策劃(十二)第三節 會戰(八)第五節 曙光(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四)第九節 魅影(二)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