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調整(一)

“….綜上所述,英美等西方國家目前困於各自的形勢,對中曰戰爭將採取觀望政策,最多也就是另一個李頓報告。

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同胞們,我們不能指望別人,不能把希望寄託在西方國家,九一八他們沒有動作,熱河抗戰他們沒有動作,長城抗戰他們依然保持沉默,我們能指望他們現在出面干預嗎?不,不會,他們會依然保持沉默。”

這篇《我們能指望九國公約嗎?》在渝城發表後,迅速被武漢南京上海的報紙轉載,人們還沒來得及表達失望,梅悠蘭又連續發表《發黃的廢紙——九國公約》和《西方對曰本無可奈何》。

在這幾篇文章中,梅悠蘭詳細分析了美英各國各自的國內問題以及他們面臨,認爲他們不會對中曰戰爭進行干涉,九國公約早在曰本發動九一八時就已經變成一張廢紙,任何對他們寄予厚望的想法都註定要落空。

蔣介石看到這些文章氣得把報紙仍在桌上,宋美齡擡頭看看他忍不住問:“大令,你這是怎麼啦?”

蔣介石面色陰沉毫不掩飾他的氣惱:“這個梅悠蘭,她到底要做什麼?”

宋美齡看看桌上的報紙莞爾一笑:“這沒什麼,這只不過是小丫頭自己的看法。”

“可現在我們正在謀求英美朋友依據九國公約進行干預,她卻在報上把九國公約說成廢紙一張。”蔣介石十分不滿,上海開戰的一個戰略目的就是要歐美進行干預,可是美英除了在開始時提出了箇中立區外,再也沒有動作了。同時在這個問題上他不敢相信宋美齡,宋美齡太護短,只要與宋家有關係的她就堅決保,一點商量餘地都沒有。

上海戰事戰局漸漸不利,蔣介石心裡開始着急了,一邊督促王寵惠要求九國公約締約國出面主持公道,一邊又通過德國大使陶德曼向德國政斧求援;王寵惠那邊剛傳來消息各締約國同意召開一個國際會議討論中曰戰爭,而德國方面卻很是猶豫,柏林始終沒有迴應,駐德國大使幾次求見希特勒也沒有見到。

湯山的風景很美,山間雲霧繚繞,四季不斷的溫泉正適合南京城內的達官貴人療養,美廬古樸優雅,可蔣介石此刻卻根本無心欣賞。

上海戰局逐漸被動,張治中第九集團軍退守蘇州河西岸,長江南岸曰軍登陸部隊持續增兵,在艦炮掩護下攻克吳淞鎮,向大場、寶山、羅店發起全線進攻,陳誠只會十五集團軍奮勇抵抗,雖然幾個關鍵點,羅店、大場依然在我軍手中,但部隊損失很大,幾乎是整團整團的戰死在陣地上。

華北戰局也急轉直下,曰軍攻克大同石家莊的同時沿平綏線向西進攻,湯恩伯在南口奮勇抵抗,但東條英機率領的蒙疆派遣軍卻突破了劉汝明傅作義等部的防線,佔領張家口,湯恩伯被迫從南口撤退,斯役,湯恩伯軍團苦戰一週,兵力損失過半。

各戰場敗報頻傳,蔣介石心情極度鬱悶,但今天德國大使陶德曼要來,看來德國政斧終於有迴應了,他也不得不打點精神,故作悠閒的到湯山別墅。

陶德曼沒來,何應欽和白崇禧倒先來了,統一抗戰的局面逐漸形成後,李宗仁出任第五戰區司令官,白崇禧擔任副總參謀長。蔣介石還記得兩人在北伐時的成功合作,雖然那時的白崇禧很驕傲,但他的才華是蔣介石非常欣賞的。

“委員長,華北戰局很嚴重,曰軍主力六個師團三個重炮兵旅在河北中部集結,參謀部判斷曰軍下一步進攻方向是保定,目的是與我軍決戰。”何應欽先把介紹最主要的情況,目前最讓人當心的是華北戰局,保定目前有關麟徵的五十二軍和宋哲元的二十九軍,孫連仲的第一軍團以及孫殿英等雜牌部隊,這一線的部隊雖然多,但裝備真正好的只有關麟徵五十二軍,戰鬥力較強的也只有關麟徵和孫連仲兩部,二十九軍從平津撤出後,士氣完全垮了,宋哲元幾次向他請罪,要求撤除他的二十九軍軍長職務,承擔丟失北平天津的責任。

“曰軍蒙疆兵團繼續向南進攻,威脅大同,閻錫山晉軍連戰連敗,目前退守內長城防線,衛立煌的十四集團軍取消增援南口後,轉向太原,協助閻錫山防守山西。”

“參謀部的意見是取消保定作戰,集中主力守禦山西,請委員長定奪。”白崇禧見蔣介石以詢問的眼光看向他,便把與何應欽商議好的對策拿出來。原本調往華北的部隊被調到上海後,華北方面的兵力不足,曰軍兵力與我軍相當,華北地勢平坦,根本無險可守,利於曰軍發揮快速機動力量,在華北決戰於我不利。

蔣介石沉默了會,沒有立刻回答白崇禧的話,反倒問起川軍了:“鄧晉康率領二十三集團軍到那了?”

“二十三集團軍大部分已經翻越秦嶺,到達陝南,目前在地區休整,同時等待重炮兵部隊。”何應欽感到蔣介石似乎有些不滿,便替鄧錫侯解釋道:“川軍出川的路實在太難走,十六天時間翻越秦嶺已經很不簡單了。”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白崇禧嘿嘿一笑:“鄧晉康走的還是秦嶺,楊子惠走水路不也一樣在武漢停下來了嗎。”

蔣介石輕輕哼了聲:“楊森也是要在武漢等他的後續部隊,敬之,你再催催,告訴他上海吃緊,儘快趕到前線。”

楊森到達武漢後就不願再往前走,非要等全軍到達後才走,白崇禧以蔣介石的名義要將先期到達武漢的兩個師調到淞滬戰場,卻被楊森堅決拒絕了,理由很冠冕堂皇,後勤跟不上,炮兵彈藥都沒有。

蔣介石沒讓白崇禧出面而是讓何應欽出面是因爲何應欽貴州人的身份,川黔是鄰居,何應欽也一直在拉攏四川實力派,與劉湘楊森等人的關係很好,當然莊繼華與他們的關係更好,已經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了。

蔣介石不清楚的是楊森在武漢一待就是十幾天,現在部隊也已經到齊了,再也沒借口拖了,開始兵分兩路向淞滬戰場出發,一路是重炮團和輜重部隊,這一路走陸路;另一路走水路,在蕪湖上岸。自從空軍優勢被曰軍以數量抑制後,中國船運軍隊就由鎮江改在蕪湖上岸,改走陸路。

“兵力不足呀,各戰場的兵力都不足,”蔣介石嘆口氣:“我們的軍隊裝備太差,比較而言,川軍的裝備還算好的,有些部隊比中央軍的裝備還好,川軍還要外調,電告劉湘,再給他一個集團軍的番號,集團軍司令由他擔任,儘快出川參戰,所需武器彈藥去找李之龍要。”

何應欽楞了下,蔣介石這次夠大方的,居然要敞開供應,白崇禧卻微微點頭,他明白蔣介石的目的,蔣介石這是在爲中央政斧入川鋪路,先把川軍抽調一空,然後再把劉湘調出川,使剩下的川軍羣龍無首,如此中央便能順利掌控四川。

“把這個意思電告莊文革,告訴他,新二十二和三十八師要儘快組建起來,另外新一集團改番號爲四十九集團軍,部隊立刻出川。”

“新一集團的部隊已經開始行動了,文革把部隊分成兩路,一個軍走陸路,另外一個軍和重武器走水路,行軍路線已經報到參謀部。不過他還提到另一件事,劉湘病了。”何應欽說到,原本是來談華北戰事的,沒想到蔣介石居然首先談的是川軍出川,劉湘生病的情況還是從莊繼華那裡得知的,他也不清楚具體詳情。

“病了?”蔣介石一愣,這倒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拿不準是真病還是假病,皺眉想了會:“既然如此,那就請他推薦一個集團軍司令,告訴他讓他好好養病,請賀國光代表我去看看,發五百元慰問金,他也是累的。”

白崇禧心中忍不住偷笑,蔣介石說得冠冕堂皇,焉知不是派賀國光去探真僞,不過這話他不能點破,大家心照不宣吧。

“華北戰事不能照以前設計的那樣打,兵力都被調空了,我的意思是放棄河北決戰,集中主力力保山西。”蔣介石終於把話題說到華北戰局了,白崇禧精神一振,這個決定顯然接受了他的意見,他的身體剛坐直,就聽到蔣介石接着說:“放棄是放棄決戰,不時一槍不放,節節抵抗的方式,吸引曰軍。主力轉向山西,特別是娘子關和雁門關,守住這兩點,就等於守住了山西。任命衛立煌爲第二戰區副司令。上海方面呢?有什麼新進展?”

上海前線的戰況每天都要向蔣介石彙報,因此他知道上海戰事的每一步進展,知道每一個團的的情況。爲了接待陶德曼,蔣介石昨天傍晚到湯山,對昨天的戰事不甚瞭解。

何應欽和白崇禧互相看了眼,趕到有些爲難,蔣介石立刻察覺了,他心中一緊,急忙問:“怎麼啦?是曰軍渡過蘇州河還是,大場、羅店失守了?”

(未完待續)

第十三節 煩惱第九節 魅影(十)第四十節 戰東莞(六)第三節 跨越時空的見解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四)第十九節 兵油子(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六)第一節 挽弓(十三)第七節 曙光(六)第二節 察東收編(九)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七)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二)第四十六節 旁觀(六)第八節 刺廖(九)第一節 巧遇第九節 魅影(十三)第二節 減租減息(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三)第四十九節 別離(三)第三節 聚才(三)第十節 大撤退(七)第五節 積聚(八)第六節 突破(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九)第二節 川軍(三)第五十二節 遭遇戰(二)第二節 策劃(十四)第六節 攻略山東(五)第八節 轉折(十六)第六節 攻略山東(五)第一節 蟄伏(八)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三節 鐵血雄關(二)第五節 號角(七)第一節 陰謀(九)第二十三節 風波(一)第十節 餘波(三)第七節 閃電(三)第八節 十問(修改)第五節 反擊(四)第七節 生機(五)第二節 沙基(二)第三節 太行行(八)第九節 豪賭(二)第三節 戰天津(四)第五節 曙光(八)第一節 上海風波(八)第一節 德黑蘭(六)第十節 餘波(五)第一節 諜影(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五)第四十三節 襲淡水(一)第二節 陝北行(五)第八節 天火(九)第一節 挽弓(十六)第一節 戰局(三)第四節 塞北烈焰(六)第六十九節 拉攏(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六)第六節 南京戲(二)第十五節 獻策第一節 奪軍(九)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七)第二節 戰後之戰(六)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九)第四節 對策(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九)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八)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三)第五節 友人(二)第九節 轉機(一)第三節 新人舊人(四)第四節 陰雲(四)第一節 奪軍(十四)第三節 戰天津(九)第三節 太行行(五)第三節 會戰(一)第四節 戰鼓(五)第三節 聚才(三)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一)第五節 曙光(六)第二節 重建(一)第五節 兩全(三)第九節 殤(八)第二十節 廣西(二)第二節 策劃(九)第十節 暗棋(四)第八節 轉折(三)第三節 結盟(一)第二十八節 新聞(二)第一節 遏制(九)第六節 波瀾起(九)第四十一節 戰東莞(七)第六節 爾虞我詐(八)第一節 奪軍(十一)
第十三節 煩惱第九節 魅影(十)第四十節 戰東莞(六)第三節 跨越時空的見解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四)第十九節 兵油子(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六)第一節 挽弓(十三)第七節 曙光(六)第二節 察東收編(九)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七)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二)第四十六節 旁觀(六)第八節 刺廖(九)第一節 巧遇第九節 魅影(十三)第二節 減租減息(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三)第四十九節 別離(三)第三節 聚才(三)第十節 大撤退(七)第五節 積聚(八)第六節 突破(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九)第二節 川軍(三)第五十二節 遭遇戰(二)第二節 策劃(十四)第六節 攻略山東(五)第八節 轉折(十六)第六節 攻略山東(五)第一節 蟄伏(八)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三節 鐵血雄關(二)第五節 號角(七)第一節 陰謀(九)第二十三節 風波(一)第十節 餘波(三)第七節 閃電(三)第八節 十問(修改)第五節 反擊(四)第七節 生機(五)第二節 沙基(二)第三節 太行行(八)第九節 豪賭(二)第三節 戰天津(四)第五節 曙光(八)第一節 上海風波(八)第一節 德黑蘭(六)第十節 餘波(五)第一節 諜影(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五)第四十三節 襲淡水(一)第二節 陝北行(五)第八節 天火(九)第一節 挽弓(十六)第一節 戰局(三)第四節 塞北烈焰(六)第六十九節 拉攏(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六)第六節 南京戲(二)第十五節 獻策第一節 奪軍(九)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七)第二節 戰後之戰(六)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九)第四節 對策(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九)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八)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三)第五節 友人(二)第九節 轉機(一)第三節 新人舊人(四)第四節 陰雲(四)第一節 奪軍(十四)第三節 戰天津(九)第三節 太行行(五)第三節 會戰(一)第四節 戰鼓(五)第三節 聚才(三)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一)第五節 曙光(六)第二節 重建(一)第五節 兩全(三)第九節 殤(八)第二十節 廣西(二)第二節 策劃(九)第十節 暗棋(四)第八節 轉折(三)第三節 結盟(一)第二十八節 新聞(二)第一節 遏制(九)第六節 波瀾起(九)第四十一節 戰東莞(七)第六節 爾虞我詐(八)第一節 奪軍(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