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節 戰東莞(五)

加上剛纔的伏擊,莊繼華算與陳軍交手兩次了,一次進攻一次伏擊,陳軍的表現讓莊繼華感到有些見面不如聞名,不過這次進攻讓莊繼華認識到陳軍的戰鬥力的確不弱。

陳軍士兵比較善於利用地形,在軍官的指揮下,沿着地形或翻滾或匍匐,慢慢的前進到距離七連陣地七八十米的地方。

七連的士兵本質上是新兵,前兩仗都是順風仗,一衝就完,還沒來得及感受恐懼,仗就打完了,現在僵持起來就有些慌,槍打得就沒有那麼準了。敵人慢慢逼進到五十多米的地方,子彈打在工事上發出濺起一陣煙霧,七連士兵開始出現一陣輕微的搔動,曹淵感到士兵的恐懼,他在陣地上四處走動鼓舞士氣。

莊繼華也發現了士兵的不安,他卻沒動,只是大聲的對士兵嚷道:“剛纔狗曰的跑了,老子還沒過癮,這下好了,狗曰的送上門來了。弟兄們,仔細點,爭取一槍送他們回老家,要不然就又跑了,老子可沒力氣追了。”

有個士兵叫道:“連長,你看好吧,保證一槍一個,送他們回老家。”

“張三娃,你狗曰的別吹,想忽悠老子,沒門。一槍不行,兩槍,兩槍不行三槍。只有一條不準讓他們跑了。”莊繼華笑着說。

張三娃也不答話,瞄了一下,“碰”,對面一個敵人掙扎兩下就不動了,張三娃拉動槍栓,退彈,放彈,上膛,又是一槍,對面又一個敵人趴下了。“又一個。”旁邊的士兵幫着張三娃計數。

“三個。”“四個”,張三娃連放五槍對面倒下五個人,他旁邊的兩個士兵都不射擊了,幫他計數和指示目標。

嘿,這小子還是個神槍手,莊繼華感到有些意外,自己以前怎麼就沒發現呢?其實這也不能怪他,訓練時,這些士兵也就打過三次靶,總共才十二發子彈,第一次打靶全連成績最好的十個士兵裡面根本沒張三娃的名字,第三次時張三娃的成績進了前五,也不是最好的。沒想到這小子今天爆發了。

“好樣的,狗曰的,打得好,回去我給你請功。”莊繼華大喊道。

莊繼華的笑罵和張三娃的神槍讓士兵又鎮定下來,繼續與敵人對射。陳軍士兵大都是老兵,見七連的子彈又密集起來,便後撤了。

莊繼華見這邊的陣地穩定下來,便對曹淵說:“我去二排陣地看看。”說完帶着傳令兵就跑到右翼,宋希廉正指揮士兵搭工事,看到莊繼華來就迎上來。

“你們這邊情況怎麼樣?”莊繼華沒時間說廢話。

“還好,就是人少了點。”宋希廉陪着莊繼華邊走邊說。

“傷亡呢?”“陣亡一人,傷六人,都是輕傷。”

二排的陣地不大,莊繼華沿着陣地走一圈沒花多少時間,他看着外面,對宋希廉說:“你要注意側翼,對面都是些老油子,正面不行,肯定會走側翼,那邊靠山,胡宗南可以提供掩護,剛纔山上沒響槍,胡宗南沉得住氣,做得好。你這邊也有山,但我們沒兵了,注意,敵人很可能沿山腰摸過來,別以爲有段空地就有時間佈置,仗打激烈了,你顧不上的。”

“人手,現在還沒有,待會就看黃明誠能找來多少人。等有了我首先給你。”

“你看,可以在那座屋頂放兩個監視哨。”莊繼華指指鎮邊的一座木屋,那座木屋正好可以監視二排側翼的一段山腰。

兩人正商量着,突然聽見一個拖得長長的“咻”,隨後聽到爆炸聲,兩人互相看看,突然同時說:“他們有炮。”

“隱蔽。隱蔽。”宋希廉大聲叫道。

莊繼華一溜煙就往右翼跑,三排排長杜聿明被他派去訓練工友了,他只有代替他指揮。杜聿明很不願去,但莊繼華堅決不讓他留下,其實莊繼華心裡也在擔心,要是在這仗裡把三個[***]名將打沒了,這怎麼交代,怎麼也要保留一個下來。

他跑到三排時,曹淵已經指揮三排疏散了,敵人炮擊時向後疏散防炮是莊繼華向前世學的,訓練時就加上去了,留下幾個人在前面觀察敵情。敵人的炮在前沿陣地掀起一陣煙霧,打垮了兩個工事後就停止了,沒有延伸射擊。

“敵人上來了。”觀察哨叫道。三排士兵立刻涌上前沿陣地。這時黃明誠帶人跑上來了。

“你跑來做什麼?下去!”莊繼華對他大吼道。

“我來看看還有什麼需要我做的。”黃明誠說。

“沒有了,我沒人保護你。”莊繼華沒好氣的說道,忽然又想問:“找了多少人?”

“八十二人,正在後面接受訓練。”黃明誠也不以爲意。“我派人去找農會的同志了,讓他們也過來。”

“好。打”莊繼華這時已經顧不上了,敵人這次動真格的了,對面黑壓壓一遍,足有三四百人向這邊涌來。這次莊繼華在敵人距離大約200米的時候就下令開槍。

一排排槍後,對面倒下五六個人;不過這次敵人沒有停留,快速的向前跑,很快就到了150米,100米,進入100米後,七連士兵射擊的準確姓提高了,每次排槍都能打倒十幾個敵人,機槍的威脅也更大了,敵人紛紛臥倒與七連展開對射,敵軍官在隊伍中大聲叫嚷鼓動士氣。

在軍官的威逼下敵人士兵又開始向前進攻,70米,50米,打過來的子彈也逐漸增多,準確度也增高了,不時有子彈從身邊颼颼飛過,莊繼華叫道:“手榴彈準備。”士兵都掏出手榴彈。

“打手榴彈。”莊繼華率先扔出一顆手榴彈,接着是幾十顆手榴彈扔進敵羣,爆炸激起一大遍煙霧,近處的敵人受到很大傷亡,不得不向後退卻,敵人軍官大聲叫嚷,後面的督戰隊開槍打死幾個跑在前面的士兵後,敵軍士兵又開始向七連衝過來。

“張三娃,”莊繼華跑到張三娃的身邊對他說:“先打他們的軍官。”“是。連長。”張三娃答應一聲,就在敵羣中尋找敵軍官的身影。

仗打到現在七連的傷亡不是很大,莊繼華髮現敵人在進入150米前很少開槍,100米距離上準頭一般,但在五六十米時就打得很兇。

根據這個發現,莊繼華200米時就開始組織是張三娃這樣的神槍手射擊,他們兩百米內幾乎是槍槍不落,對敵人的殺傷反而大於排槍。

幾個軍官被擊斃後,敵人停在150米的距離上,看見攻擊又停頓下來,從敵人陣地上衝出一個軍官,他以蛇形路線衝到敵羣中,從掌旗兵手中抓過軍旗,大吼着向七連衝來,在他的帶動下,陳軍士兵吶喊着發起衝鋒。

“手榴彈”,又是幾十顆手榴彈扔出去,強烈的爆炸把敵人逼退,煙霧消失後,敵軍官舉起旗幟,再次發起進攻,但這次他沒那麼幸運了,幾顆子彈幾乎同時擊中他。

陳軍士兵的攻擊勢頭暫時被壓制住,就在這時左側傳來槍聲,一股陳軍從側翼運動過來,遭到山上胡宗南排的打擊,這時陳軍吹響了衝鋒號,從陳軍陣地上又涌出百多人。

這股陳軍與陣地前的陳軍匯合後一齊向七連壓過來。“手榴彈!手榴彈!”,莊繼華有些急了,七連士兵拼命的扔手榴彈,陣陣爆炸又阻滯了敵人的衝鋒。但敵人沒有退下去,而是就地臥倒待硝煙散去後又衝上來了。

“上刺刀”,曹淵大吼一聲,莊繼華聞言惱怒的瞪了曹淵一眼,但卻不能更改曹淵的命令,因爲此時更改命令,有可能造成士兵的混亂。

莊繼華不想拼刺刀,敵人是他們的十倍,拼刺刀人員損失會很大,拼上幾次,七連就沒人了。

七連士兵上好刺刀,曹淵一聲殺,率先衝出工事,迎頭與陳軍撞在一齊,莊繼華舉起駁殼槍邊衝邊打,撞上的敵人都沒拼刺的機會,跟着他的幾個士兵在他周圍形成一個保護圈。

七連士兵挺着雪亮的刺刀殺進敵羣中,教導團軍官人手一把的駁殼槍在此時發揮得淋漓盡致,瞬息之間陳軍倒下十多人。七連的刺殺不講究一對一的單人拼殺,而是團隊刺殺,兩三個或三五個士兵自動結成一個小團隊,即使面對人數超過他們的對手也能戰勝。莊繼華強調的團隊戰鬥發揮了威力,陳軍即便要殺死兩個七連戰士組成的團隊,也要付出兩三個人的代價,對上三五人的小團隊時,死傷七八個人還不一定能把這個小團隊摧垮。

陳軍越拼越寒心,七連信心越拼越足,戰場上居然形成了六七十人壓着兩三百人打,一個陳軍軍官憤怒了,捨命殺散兩個七連團隊,但他立刻就被唐其俊盯上了,唐其俊衝着他就是兩槍,那個軍官不甘心的瞪着唐其俊就倒下了,跟着軍官的幾個士兵立刻衝向唐其俊,唐其俊再開槍時就聽見一聲空響,子彈打完了,他剛把指揮刀抽出來,一把刺刀已經殺到胸前,旁邊的士兵幫他擋開刺刀,另一個敵人卻趁機刺向士兵,卻被另一把刺刀攔住,唐其俊穩穩心神,雙手握刀,趁敵人槍被崩開,槍步上前,一刀就劈開敵人的頭顱,隨後掉轉刀口又砍翻一個,以唐其俊爲中心又形成一個小團隊。

陳軍士兵終於撐不住了,慢慢由後退轉爲逃跑,勇敢的軍官已經戰死,不勇敢的則跑在士兵的前面。

莊繼華沒有下令追擊而是趁好就收,這次衝鋒七連戰死十多個人,敵人則丟下百多具屍體,儘管戰損比例高達1:10,但莊繼華還是賠不起。因此他趕快收攏部隊,又退回鎮裡。

第五節 戰雲密佈(二)第二節 起航(二)第十節 餘波(四)第二節 冒失的闖入者第十節 大撤退(六)第五節 積聚(四)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三十一節 妥協(一)第六節 和約(三)第五節 曙光(十四)第八節 日薄(十六)第一節 黨爭(五)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八)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四)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一)第一節 黨爭(三)第九節 殤(六)第一節 挽弓(四)第八節 轉折(二十五)第四節 經濟改革(十一)第六節 新雲南(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三)第七節 風波(十五)第五十節 暗敵第四十七節 分路(三)第三節 重起(十)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三)第五節 盟國(一)第二節 策劃(八)第九節 殤(九)第二節 陝北行(八)第四節 再戰津浦(一)第一節 返川(一)第十節 虎嘯(十)第一節 突破(八)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四節 決戰前奏(九)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二節 陝北行(八)第三節 戰天津(十一)第六節 爾虞我詐(四)第九節 中央入川(四)第七節 曙光(十)第六節 接觸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九)第十一節 大捷(九)第三節 巧取(一)第五節 號角(七)第二節 戰後之戰(三)第四節 戰鼓(一)第五節 積聚(三)第三節 太行行(四)第七節 閃電(十六)第一節 上海風波(九)第八節 南京,南京(三)第八節 南京,南京(七)第一節 上海風波(三)第二節 重建(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二)第一節 德黑蘭(十二)第五節 號角(三)第三節 暗戰(一)第四節 密林血戰(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三)第四節 陰雲(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第四十節 戰東莞(六)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九)第三節 跨越時空的見解第十節 虎嘯(一)第三十二節 路遇(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一節 上海風波(三)第八節 轉折(十二)第十節 暗棋(五)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一)第三節 太行行(十三)第八節 日薄(一)第五節 兩全(一)第九節 殤(七)第六節 波瀾起(一)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五節 雲集(三)第三節 重起(四)第七節 後起之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二)第八節 轉折(三)第九節 溧水反擊(三)第八節 刺廖(六)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三節 戰天津(十三)第十一節 重振(九)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第七節 風波(八)第四節 對策(三)第一節 陰謀(十一)第二節 策劃(五)
第五節 戰雲密佈(二)第二節 起航(二)第十節 餘波(四)第二節 冒失的闖入者第十節 大撤退(六)第五節 積聚(四)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三十一節 妥協(一)第六節 和約(三)第五節 曙光(十四)第八節 日薄(十六)第一節 黨爭(五)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八)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四)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一)第一節 黨爭(三)第九節 殤(六)第一節 挽弓(四)第八節 轉折(二十五)第四節 經濟改革(十一)第六節 新雲南(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三)第七節 風波(十五)第五十節 暗敵第四十七節 分路(三)第三節 重起(十)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三)第五節 盟國(一)第二節 策劃(八)第九節 殤(九)第二節 陝北行(八)第四節 再戰津浦(一)第一節 返川(一)第十節 虎嘯(十)第一節 突破(八)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四節 決戰前奏(九)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二節 陝北行(八)第三節 戰天津(十一)第六節 爾虞我詐(四)第九節 中央入川(四)第七節 曙光(十)第六節 接觸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九)第十一節 大捷(九)第三節 巧取(一)第五節 號角(七)第二節 戰後之戰(三)第四節 戰鼓(一)第五節 積聚(三)第三節 太行行(四)第七節 閃電(十六)第一節 上海風波(九)第八節 南京,南京(三)第八節 南京,南京(七)第一節 上海風波(三)第二節 重建(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二)第一節 德黑蘭(十二)第五節 號角(三)第三節 暗戰(一)第四節 密林血戰(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三)第四節 陰雲(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第四十節 戰東莞(六)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九)第三節 跨越時空的見解第十節 虎嘯(一)第三十二節 路遇(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一節 上海風波(三)第八節 轉折(十二)第十節 暗棋(五)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一)第三節 太行行(十三)第八節 日薄(一)第五節 兩全(一)第九節 殤(七)第六節 波瀾起(一)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五節 雲集(三)第三節 重起(四)第七節 後起之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二)第八節 轉折(三)第九節 溧水反擊(三)第八節 刺廖(六)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三節 戰天津(十三)第十一節 重振(九)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第七節 風波(八)第四節 對策(三)第一節 陰謀(十一)第二節 策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