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奪軍(十三)

“整軍?”

“對整軍,”莊繼華說道:“整軍是必須的,一來養不活這麼多軍隊,二來軍隊必須革命化。總理曾經總結說十餘年來革命之所以處處遭遇挫折,皆因沒有一支革命的軍隊。這是用血總結出來的教訓,總理曾經寄希望於陸榮庭,又寄希望於陳炯明,可結果呢。以軍閥打軍閥無疑緣木求魚。所以我認爲廣東的所有軍隊都要整頓。”

“難道黨軍也要整頓?”喻培棣有些詫異的問,這個時代整軍可是個危險係數極高的動作,當初熊克武走下坡路的起因也是整軍,結果導致鄧錫侯、田頌堯等人的叛亂,最終使本已失敗的劉湘東山再起。現在廣州政斧也要整軍,弄不好也是混亂混戰。

“黨軍恐怕是個例外。原因很簡單,黨軍本身的建立就是仿造蘇俄軍隊的方式建立的,整軍就是要按照蘇俄方式整頓軍隊,建立黨代表制,從連級開始委任黨代表,黨代表有最後決定權。”這時莊繼華心裡有種彆扭,他是來摸喻培棣的底的,可現在他感到變成喻培棣在利用他探聽消息。老狐狸,莊繼華心中暗罵道。

“喻師長,不知你對整軍有什麼看法?”莊繼華決定主動出擊,逼喻培棣表態。

“如果真是這樣,整軍就是一大好事。也是件很繁雜的事,事先必須規劃好。條件不成熟的話最好先放放。”喻培棣想想說。

“嗯,還請喻師長多多指點。”莊繼華很誠懇的說。

“怎麼文革也要…。”喻培棣有些意外的問。一個小小的中校還能過問整軍這樣的大事。他不僅對莊繼華更感興趣了。

“這麼大的事那能到我這小小的中校插嘴的,不過我估計校長恐怕會參加,若校長征詢我也可以借花獻佛。”

喻培棣卻沒有這樣想,借花獻佛,廣州要員這麼多,學識淵博的不知多少,要徵詢策略蔣介石身邊、汪精衛身邊、廖仲愷身邊豈會無人,輪得到你莊繼華,除非你莊繼華一開始就參與進去,可他一個小小的中校,能參與這樣的大事,喻培棣不由又懷疑。

可隨即喻培棣又想,要是莊繼華還暗地裡擔任着更重要的工作,那麼對他也許是個好事,畢竟從自己與他的交往來看,這個年青人還是個熱血青年,還沒有那麼陰險。

於是喻培棣說道:“整軍最大的問題是士兵出路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好,整頓出去的士兵就會淪落爲盜匪,反留下隱患;其實這還不是最差的,最差的是士兵知道沒有出路,他們會在有心人的挑撥下起來作亂。”

“作亂估計不會,喻師長可能不知道,受革命形勢發展的影響,廣東軍隊的革命覺悟普遍高於外省軍隊。特別是最近的反帝抗議運動高漲,廣東無論軍人還是平民都熱情參與,都受到一次思想教育。”

喻培棣點點頭,他同意這個說法,廣州參加遊行的人中有各種身份,但他對思想覺悟就能阻止動亂,不太認同。

“思想覺悟還能有這種作用?”喻培棣懷疑的問。

“當然,您看,”莊繼華指指矗立的墓碑:“當初你們自由幾百人就敢於向清政斧發起進攻,人人衝鋒在前,不懼犧牲,給敵人造成重大損傷,從軍事角度上可以說是戰鬥力驚人,可你們的戰鬥力是從那來的呢?你們的武器比敵人好,還是人數比敵人多?都不是,而是你們的思想比他們強大,如果現在廣東軍隊能有當初烈士們的覺悟,這支軍隊就能橫掃天下。”

喻培棣靜靜的看着墓碑,七十二烈士之墓,不僅思緒聯翩。當年那些年青的、熱血的、音容笑貌,又在眼前浮現。二十年的血雨腥風,換來的是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爲什麼會這樣,午夜回首,愁緒萬分。或許這個年青人說得沒錯,多點公心,少點私利,國家或許就不是這個樣子。

莊繼華假裝沒注意喻培棣的神態,專注的看着記功坊上的自由女神像,女神左手挾書,右手舉槌,裙袂飄飄。莊繼華有些納悶,法國的自由女神是手拿鋼槍,引導人民;美國的女神是手持火炬,這個怎麼拿根棒槌。莊繼華有些好笑,卻沒時間去細想。

“剛纔我說貴軍來得不巧,其實這是一方面,還有另一方面,政斧新立,必然牽扯衆多的人事變更,以熊錦公的資歷能力,恐怕政斧不會讓他僅僅擔任川軍司令。”

喻培棣聽到莊繼華的話,心中不由泛起一絲異樣,這一年多的顛沛流離,對川軍上下的打擊非常大,不但在低級軍官,就算高級軍官中失敗傾向也很嚴重,熊克武賴以起家的九人團成員現在也不過就剩下他、但懋辛、張衝、餘際唐,川軍的支柱之一原參謀長李蔚如都因絕望而離開了部隊。

也許這也是一條路,只要能給兩萬多川軍將士找到條生路,整編也不是不可以。

“如果真的這樣,川軍整編也是件好事。”喻培棣想清楚後,決定通過莊繼華向大本營高層透個信,表示自己支持整編,他認爲熊克武也會贊成的。

“如果?喻師長這是何意?”莊繼華聽到喻培棣表態並沒有立刻接受,而是敏銳感到喻培棣話裡的異味。

“我們從四川到廣東,沿途吃了多少苦,目的就是想繼續革命,文革,即便依照你的條件,我們川軍將士的覺悟也不低,願意繼續革命的都留在這,不願意的早走了。”喻培棣落寂的說。

莊繼華這下總算把握到喻培棣的心思了,喻培棣現在是左右爲難,繼續幹下去,前途看不見,走吧,川軍數萬人是他們從四川帶出來的,跟隨他們多年,把他們扔下自己逃了,以後恐怕都不敢回四川。更深層的因素恐怕還有躺在這裡的喻培倫,七十二烈士中最有名的就是他和林覺民。衝着喻培倫的名聲,喻培棣就算不想幹也要硬撐下去。看來名人的親屬也不好乾呀,莊繼華看看喻培棣,眼光中隱藏了一絲憐憫。

回到司令部,莊繼華還沒來得及喘口氣,賀衷寒就衝進他的辦公室。

“文革,你可算回來了。”賀衷寒把手裡的資料遞給莊繼華:“有兩件事需要立刻決定;第一,範漢傑是留在粵軍還是回黨軍;第二、發展青年的章程要定下來交給校長。”

滇桂軍覆滅,範漢傑的使命就算結束了,他本人已經幾次提出回黨軍,可莊繼華就是不答覆,把範漢傑憋得難受。現在陳銘樞找到範漢傑,表示希望他能去他的部隊,而且一去就給個團長的職務,範漢傑立刻就報告了,但表示自己不想去,而是想回來。可由於不知道莊繼華的想法,他也沒拒絕陳銘樞,可陳銘樞希望他能儘快決定。

“呵,還有這樣的好事,這可是天上掉餡餅。”莊繼華笑了,範漢傑的事他一直在猶豫,黨軍擴編需要人才,把他調回來也是個辦法,不過就這樣調回來,莊繼華又有些不甘心,他認爲範漢傑還可以有更大的作用,現在陳銘樞送上了機會,莊繼華立刻決定讓範漢傑繼續在粵軍中潛伏。

“告訴範漢傑,接受陳銘樞的邀請,繼續留在粵軍中。”莊繼華對賀衷寒說道。賀衷寒點頭答應,其實他也是這個意思。

“你早知道陳銘樞會要範漢傑?”賀衷寒問。在陳銘樞邀請之前,他認爲範漢傑的任務已經完成,建議把他調回來,他不明白莊繼華爲什麼要猶豫,但現在看來,莊繼華的猶豫是有道理的。

“不知道。”莊繼華搖頭說道:“不過範大哥的經歷特殊,在其他軍隊中有很好的人脈關係。應該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一旦調回來,所有變化都沒有。這纔是我猶豫的原因。”

“陳銘樞爲什麼還要老範?”這對陳銘樞的動作不理解,要知道範漢傑在滇桂軍叛亂時,帶領桂軍學校的學生旗幟鮮明的支持大本營,黃埔色彩很濃了。

“這裡就要問陳銘樞了。”莊繼華笑笑說:“大慨他認爲這麼長時間過去了,範大哥還留在軍校中,沒有回黨軍,說明範大哥只是基於覺悟自發的行動。想想看,這也合理,如果在黃埔軍校受訓這麼久,劉震寰一叛,範大哥就參加,那纔不正常。”

“告訴範大哥,讓他作好長期潛伏的準備,他這顆棋子,恐怕要過很多年才能起作用。”莊繼華想想又補充道。

“好,老範的事就這樣,發展青年的章程怎麼作?”賀衷寒問。

說道這事,莊繼華心裡挺煩,發展青年入黨是他的建議,可他萬萬沒想到,會讓孫學會主持,而且還讓他這個不是孫學會的成員主持。

“校長不知怎麼想的,我都不是學會成員,”莊繼華說到這裡,又停下來,看看賀衷寒,心裡有了主意。

“君山,這樣好不好,我們分分工,校長的命令也說是我們倆負責,你知道我現在多少事要做,沒有那麼多精力,你幫我好不好。”莊繼華見賀衷寒要開口推辭,便趕緊堵上他的嘴。

賀衷寒心裡其實求之不得,不過他不敢先提出來,而且莊繼華提出來他還要推遲一番。孫學會是在他手裡發展起來的,現在僅廣州就有上萬會員,不但有黃埔軍校學員,還有海軍、粵軍講武堂,中山大學、師範學校等軍內外成員,發展速度遠遠超過青年軍人聯合會。

賀衷寒組織孫學會當然希望能依靠這個組織使仕途更平坦,現在組織發展了,就要發揮作用了,可沒想到蔣介石居然塞進個莊繼華,而且讓莊繼華負責,這讓他有些不甘心,但卻根本不敢表示出來。莊繼華的眼光和手段,他也見識過,自認遠遠不足。

現在莊繼華主動提出分工,讓他獨當一面,這正中他的下懷,不過面子上他還是要表示一下。

“分工我沒意見,不過校長那裡?”

“校長那裡我去說,”莊繼華毫不在乎的說:“君山,以你的才幹,這件事完全可以交給你做,校長讓我參加進來,我想他的意思恐怕是讓我在一旁提醒你們一下,並不是要我插手具體工作。”

聽到這話賀衷寒心裡更不是滋味了,莊繼華也感到這話說得太白,有傷賀衷寒自尊心,便補充說:“君山,其實這事是我惹起的…。”說着便把自己的那份報告的部分內容告訴了賀衷寒。

“不過我不知道的是校長居然會讓孫學會來做發展青年入黨的事,這也許是支奇兵。”賀衷寒對莊繼華話沒有絲毫懷疑,前幾天莊繼華夜以繼曰的在寫文件,他沒想到莊繼華居然在設計這麼大的動作,但這已經不能讓他驚訝了,莊繼華讓他驚訝的地方已經太多發。不過他也總算明白蔣介石讓莊繼華參加進來的目的,那就是讓莊繼華來保證工作方向不發生偏差。

“好,既然這樣,文革,你說說怎麼分工吧。”明白過來的賀衷寒也不再謙虛了。

“你負責具體工作,我呢只管政策方向,你看怎麼樣。”莊繼華說。

“好,我沒意見。”

“那好我先說說我的想法。”莊繼華說:“首先不能爲入黨而入黨,因此先挑選孫學會中的積極分子入黨;其次,要解決入黨後的工作,不能讓他們有那種入黨就什麼都有的感覺;還記得我們梅縣時談過的問題嗎?”

賀衷寒在腦子裡仔細回憶,當初在梅縣莊繼華與他們的談話,他想起那天晚上莊繼華拿着一篇文章走進他和曾擴情的辦公室,後來跟他們說工廠農村。

“工廠和農村,工人和農民,有人說[***]組織工會,把工人都網絡過去了;組織農會,把農民都網絡過去了。這是廢話,你不組織,人家組織,人當然跟着人家跑了。所以工會農會是我黨工作空白,我們必須把它補上。”

(未完待續)

第三節 重起(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五)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六)第三十二節 挽留(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四)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五節 突擊(二)第九節 號角(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第六十五節 說和第十一節 重振(四)第四節 牛人第一節 法幣(八)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五節 反擊(八)第一節 太行行(一)第五節 反擊(三)第八節 刺廖(六)第三十三節 整軍(二)第三十一節 妥協(一)第四節 戰爭(二)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一)第五節 雲集(四)第二節 陝北行(二)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九)第二節 初戰(八)第二節 端倪(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五)第四節 再戰津浦(八)第三十四節 宣傳隊第四節 陰雲(三)第一節 奪軍(十二)第二節 起航(二)第四十七節 分路(四)第二節 報紙第十節 風雲(十)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五)第十節 虎嘯(四)第一節 上海陰謀(三)第四節 陰雲(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六)第四十八節 傷懷(二)第一節 上海陰謀(二)第八節 日薄(六)第八節 轉折(二十一)第四節 經濟改革(二)第三節 會戰(八)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三)第二節 川軍(七)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五)第五節 兩全(一)第二節 策劃(六)第二節 說汪(一)第一節 奪軍(九)第二節 察東收編(八)第八節 光復武漢(三)第十節 偵察第五節 戰雲密佈(一)第三節 魅影(八)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九)第二節 投敵(六)第二節 策劃(四)第四十二節 歧路(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四)第一節 德黑蘭(十二)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四節 外交(九)第三節 鐵血雄關(四)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五)第一節 蟄伏(六)第十一節 酒話第四十八節 傷懷(八)第五節 突擊(五)第九節 號角(三)第二節 初戰(五)第三節 結盟(六)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七)第二節 戰略轉向(四)第七節 曙光(二)第二節 策劃(四)第九節 轟炸東京(八)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三)第四節 戰鼓(四)第九節 殤(五)第三節 會戰(六)第三節 狙擊(二)第九節 溧水反擊(五)第一節 返川(三)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三)第四節 經濟改革(六)第六十九節 拉攏(三)第一節 上海陰謀(一)第一節 奪軍(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九)第三節 演練(一)
第三節 重起(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五)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六)第三十二節 挽留(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四)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五節 突擊(二)第九節 號角(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第六十五節 說和第十一節 重振(四)第四節 牛人第一節 法幣(八)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五節 反擊(八)第一節 太行行(一)第五節 反擊(三)第八節 刺廖(六)第三十三節 整軍(二)第三十一節 妥協(一)第四節 戰爭(二)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一)第五節 雲集(四)第二節 陝北行(二)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九)第二節 初戰(八)第二節 端倪(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五)第四節 再戰津浦(八)第三十四節 宣傳隊第四節 陰雲(三)第一節 奪軍(十二)第二節 起航(二)第四十七節 分路(四)第二節 報紙第十節 風雲(十)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五)第十節 虎嘯(四)第一節 上海陰謀(三)第四節 陰雲(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六)第四十八節 傷懷(二)第一節 上海陰謀(二)第八節 日薄(六)第八節 轉折(二十一)第四節 經濟改革(二)第三節 會戰(八)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三)第二節 川軍(七)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五)第五節 兩全(一)第二節 策劃(六)第二節 說汪(一)第一節 奪軍(九)第二節 察東收編(八)第八節 光復武漢(三)第十節 偵察第五節 戰雲密佈(一)第三節 魅影(八)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九)第二節 投敵(六)第二節 策劃(四)第四十二節 歧路(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四)第一節 德黑蘭(十二)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四節 外交(九)第三節 鐵血雄關(四)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五)第一節 蟄伏(六)第十一節 酒話第四十八節 傷懷(八)第五節 突擊(五)第九節 號角(三)第二節 初戰(五)第三節 結盟(六)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七)第二節 戰略轉向(四)第七節 曙光(二)第二節 策劃(四)第九節 轟炸東京(八)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三)第四節 戰鼓(四)第九節 殤(五)第三節 會戰(六)第三節 狙擊(二)第九節 溧水反擊(五)第一節 返川(三)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三)第四節 經濟改革(六)第六十九節 拉攏(三)第一節 上海陰謀(一)第一節 奪軍(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九)第三節 演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