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密林血戰(九)

“作戰必須與戰略配合,即便我們贏得臘戌會戰的勝利,消滅了五十六師團和二十二師團,我們面臨的局面依然會非常困難。”莊繼華看着遠處的天空,聲音中匆忙憂慮:“曰軍南下是他們的既定戰略,美國人和英國人肯定會提出更高要求,比如反攻新加坡;無論美國人還是英國人都不會在東南亞投入重兵,只能是我們,我們就必須從國內抽調部隊,這就會影響我們在國內的反攻,東南亞戰場註定是個附屬戰場,我們的重心還是應該放在國內。”

“所以我們守住曼德勒,保住緬北緬西就行了,反攻仰光,曰軍勢必從東南亞抽調部隊前來,我們就替英美承擔了曰軍的主要壓力,而且,別忘了淞滬戰役的教訓,沒有消滅曰軍的海上優勢,反攻仰光不可行。”

莊繼華結論姓的言論讓俞濟時陷入思索中,兩人各懷心事,在院子裡慢慢散步,遠處隱隱傳來陣陣炮聲,中[***]隊正在加強對渡邊的圍攻。

抗了莊繼華的命後,孫立人和黃伯韜不約而同加強了攻勢,112軍三個師分成三路殺入二十二師團縱深,正對二十二師團實行分割包圍;新三十八師和五十八軍的攻勢更加凌厲,迫使五十六師團步步後退,無法抽調兵力增援二十二師團,渡邊只好一遍又一遍的向飯田求援,電報一份一份的飛向曼德勒和新加坡。

飯田祥二郎已經沒有辦法了,景棟附近的泰曰聯軍被擊敗後,能爲渡邊解圍的部隊就只剩下田中新一了。

田中新一深感壓力巨大,對眉苗的攻擊越發猛烈,四個師團,三面圍攻,炮彈遮天蔽曰,新八軍全線激戰,一天下來,新四十四師陣地即被突破,餘程萬急派軍直屬團反擊,才勉強將曰軍阻擊在眉苗城外。

傍晚,新八軍準備全線後撤,餘程萬決定以讀力旅斷後,新四十四師和新四十六師向莫芽河谷撤退,放棄眉苗。這又是一場極端危險的撤退,田中新一併沒有因爲夜幕降臨而停止進攻,相反他加強了進攻,炮火將黑夜染得通紅,槍聲將寧靜的眉苗山野打破。

各條戰線都在激戰,撤退命令無法執行,餘程萬率領軍部已經撤出眉苗,副軍長石觀滔率領軍部撤向莫芽河谷,他帶着一個小組停在眉苗城北的山頭,看着四周的火光沖天的山頭,焦慮萬分。

山腳下,空曠的公路上人蹤渺然,整個眉苗已經空無一人。山風吹過,躲在烏雲後面的月亮露出了他皎潔的目光。

餘程萬在山頭上默默無語,連續惡戰,部隊損失極大,魯瑞山的讀力旅打了個勝仗,部隊士氣較高,這也是餘程萬選擇讀力旅斷後的原因。

“命令讀力旅分出一個團,接替新四十四師陣地,另外再派出一個團接替新四十六師陣地,新四十四師和新四十六師立刻撤退。”

思索半天,餘程萬隻好寄希望於魯瑞山的讀力旅的戰鬥力,只要他們能拖延一夜,兩個師便能撤出眉苗,直接退到莫芽河谷。

魯瑞山接到命令,還沒開口,副旅長蘇曉駿便忍不住抱怨起來:“敢情我們不是新八軍的部隊,有這樣使用部隊的嗎?把我們消耗完了,保存他的部隊,算盤打得倒好。”

“看來這仗已經到了較勁的地步了。”魯瑞山慢慢的擡起頭:“司令曾經說過,任何戰鬥都有吃肉和啃骨頭的,這次咱們和新八軍都在啃骨頭,好鋼用在刀刃上,餘軍長這是把我們用在刀刃上了。”

蘇曉駿和石元星默默無言,魯瑞山的舌頭在嘴脣上添了添:“命令三團接替新四十四陣地,從四團抽調一個營加強五團,接替新四十六師陣地。放棄所有外圍陣地,告訴弟兄們,這場戰鬥非常艱苦,很可能就是我們最後一戰。”

魯瑞山最後的話幾乎是一個字一個字往外蹦,蘇曉駿和石元星聽後有些沉重的開始向部隊下達命令。

部隊在黑夜中迅速調整,讀力旅首先收縮陣地,讓預備隊第三團趕到右翼新四十六師陣地,接受陣地;韓新發的五團趕往左翼,接替新四十四陣地,而剩下的三個團交替掩護,退到最後一道防線。

到黎明前,炮聲漸漸逼近城牆,一支支部隊默默無聞的從山腳下的公路經過,向北方開去,他們的身後,讀力旅的將士正浴血苦戰,死死擋住曰軍進攻的步伐。

“媽拉巴子的!怎麼又沒人了!”韓新發痛苦之極的大叫起來,他以一個團接替新四十四師一個師的陣地,根本無法全面接受陣地,只能把重點放在主峰附近,阻斷對方向眉苗城內的滲透。

從半夜接受陣地再到黎明,對面的曰軍就發動了四次進攻,一次比一次猛烈,守在主峰的一個連早就傷亡殆盡,韓新發給他補充了兩次,黎明前把團特務排又補充上去,可一次進攻下來,主峰再度求援。

“團長,我去吧。”團參謀長楊興鵬神色嚴峻。

“關虎已經在上面了。”韓新發搖頭說,他心痛到極點,關虎是他極爲看好的一員虎將,在黎明時他隨特務排上了主峰。

“媽拉巴子的,原田這小子現在抖起來了,”韓新發看到山頭的炮火心中就很憤怒,當初要是追擊三十五師團更遠一點,對三十五師團的打擊更大點,那麼現在三十五師團的威脅就沒這麼大:“把通訊排派上去。”

“要不要向旅部求援?”楊興鵬建議道。

“旅長那也沒兵。”韓新發搖頭說:“我們現在是一個旅阻擊四個師團,旅長手中早就沒兵了。”

“還是我去看看吧,上面到底怎樣了?”楊興鵬堅持要去,韓新發想想後點頭答應:“把警衛班帶上吧。”

“團部就剩下這個警衛班了,鬼子慣用穿插迂迴,團部絕不能沒兵守衛。”楊興鵬搖頭拒絕,帶上兩個衛士就向主峰而去。

灰濛濛的天空帶着一絲慘白,路上不斷遇上從山下下來的傷員,華僑義勇隊的隊員們和輕傷員擡着重傷員小心的沿着山道下來。楊興鵬向他們打聽山上的情況,他們神情木然告訴他,鬼子的攻勢非常猛烈,山上兵力不足,幾次被鬼子殺進陣地,弟兄們幾次拼命把鬼子壓下去,關營長正在山頭指揮。

楊興鵬剛衝進掩蔽部,曰軍的進攻又開始了,炮彈噼裡啪啦的落在山頂上,在山頭的士兵拼命跳彈坑,躲在岩石後面,或匆忙挖就的防炮洞。

掩蔽部建在反斜面的一塊岩石下,劇烈的爆炸聲震得岩石上的泥土往下掉。此刻關虎的神情早沒有一天前那種快意,變得非常暴躁。

“關營長,爲何不按照手冊,把部隊撤到反斜面?”楊興鵬開口就問,他見反斜面沒有隱蔽部隊,知道關虎把全部部隊留在了陣地上,而戰術手冊上明確規定,在防禦時,主要部隊要隱蔽在反斜面。

“參謀長,”關虎回頭見是楊興鵬,有些意外,隨即反應過來,連忙說:“參謀長,你怎麼上來了,這裡太危險,趕緊下去。”

“我來看看情況,”楊興鵬沒管他,繼續嚴厲的問:“說說吧,爲何把部隊留在峰頂?”

“你以爲我想呀,讓弟兄們在峰頂吃鬼子的炮彈,媽拉巴子的!”關虎抹了把臉,煩躁的罵道:“小鬼子現在學精了,跟着炸點衝,每次我們從反斜面衝上陣地,鬼子幾乎也同時衝進陣地,我這不是沒辦法嗎!”

楊興鵬聞言一愣,小鬼子這是在拼命呀,三十五師團在前兩天的作戰中損失不小,現在居然如此不遺餘力。

三十五師團師團長原田熊吉確實在拼命了,被讀力旅擊敗後,他受到田中新一和飯田祥二郎的嚴厲指責,飯田甚至明確警告,如果不能爲渡邊解圍,所有作戰不力的將領都將受到嚴懲,語氣中甚至隱隱有讓他破腹謝罪的意思,這讓原田感到自己有被當作替罪羊的危險,也促使他不得不幹冒重大傷亡,也要採取這樣的進攻方式。

楊興鵬很快明白關虎目前面臨的情況,主峰兩翼陣地還在關虎手中,但前沿陣地已經全部失守,曰軍正集中主力猛攻主峰,只要打開這裡,就可以直撲眉苗,切斷正面阻擊部隊的後路。

現在主峰上的部隊來自三個連隊,人數只有五十多人,而關虎手中已經沒有預備隊了。

陣陣半個小時,炮聲持續不斷。炮聲一停,關虎抓起手邊的槍就往外走,營部的軍官們也抓起槍衝出隱蔽部,楊興鵬也拔出手槍跟着大夥衝上陣地。

當他衝上陣地時,激戰已經開始,衝鋒的鬼子無一不使袒露上身,頭上裹着白布,在軍官的率領衝到山頭十幾米的地方,才被山上的彈雨阻止。

可鬼子絲毫不顧傷亡,前面的擋住山上的子彈,後面則趁機向前猛撲,以巨大代價衝上山頭,激戰隨即在山頭展開。

(未完待續)

第九節 轟炸東京(九)第六節 懲韓(一)第七節 風波(七)第一節 挽弓(一)第四十六節 旁觀(六)第五十二節 遭遇戰(二)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一)第八節 離校第九節 中央入川(二)第三十二節 挽留(四)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七)第八節 天火(九)第三節 重起(十)第四十六節 旁觀(六)第三節 交易(一)第九節 轉機(二)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四)第一節 上海風波(二)第五節 曙光(十六)第一節 遏制(四)第四節 酒會(一)第一節 德黑蘭(八)第四節 塞北烈焰(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五)第九節 殤(九)第九節 溧水反擊(二)第十節 撤退(一)第三節 魅影(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五)第七節 生機(七)第五節 “異心”(三)第八節 日薄(十四)第二節 沙基(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一)第五節 曙光(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八)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四)第一節 出兵(四)第六十四節 副官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六)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二)第二節 起航(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一)第四十七節 分路(四)第六節 突破(五)第十節 大撤退(十)第五節 盟國(三)第七節 風波(十四)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四)第五節 突擊(五)第六節 爾虞我詐(八)第一節 挽弓(三)第七節 曙光(八)第六節 波瀾起(八)第三節 戰天津(十三)第六十七節 爭論第三節 戰天津(十二)第九節 轉機(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八)第二節 察東收編(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七)第十節 風雲(八)第二節 重建(四)第五十八節 棉湖(四)(修改)第四十五節 遷都(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八)第七節 曙光(六)第三節 太行行(二)第六節 新雲南(二)第八節 刺廖(八)第一節 奪軍(四)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六)第七節 鎮藍衣(二)第三節 重起(二)第五節 號角(九)第九節 文革第十節 風雲(二十六)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五)第七節 後起之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七)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四)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二)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三)第三節 魅影(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七)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七)第四節 以牙還牙(六)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三)第七節 閃電(十二)第三節 重起(九)第四十七節 分路(四)第六節 突破(四)第四節 新方向(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第四節 以牙還牙(四)第八節 轉折(二十五)第二十四節 後備役
第九節 轟炸東京(九)第六節 懲韓(一)第七節 風波(七)第一節 挽弓(一)第四十六節 旁觀(六)第五十二節 遭遇戰(二)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一)第八節 離校第九節 中央入川(二)第三十二節 挽留(四)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七)第八節 天火(九)第三節 重起(十)第四十六節 旁觀(六)第三節 交易(一)第九節 轉機(二)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四)第一節 上海風波(二)第五節 曙光(十六)第一節 遏制(四)第四節 酒會(一)第一節 德黑蘭(八)第四節 塞北烈焰(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五)第九節 殤(九)第九節 溧水反擊(二)第十節 撤退(一)第三節 魅影(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五)第七節 生機(七)第五節 “異心”(三)第八節 日薄(十四)第二節 沙基(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一)第五節 曙光(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八)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四)第一節 出兵(四)第六十四節 副官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六)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二)第二節 起航(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一)第四十七節 分路(四)第六節 突破(五)第十節 大撤退(十)第五節 盟國(三)第七節 風波(十四)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四)第五節 突擊(五)第六節 爾虞我詐(八)第一節 挽弓(三)第七節 曙光(八)第六節 波瀾起(八)第三節 戰天津(十三)第六十七節 爭論第三節 戰天津(十二)第九節 轉機(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八)第二節 察東收編(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七)第十節 風雲(八)第二節 重建(四)第五十八節 棉湖(四)(修改)第四十五節 遷都(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八)第七節 曙光(六)第三節 太行行(二)第六節 新雲南(二)第八節 刺廖(八)第一節 奪軍(四)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六)第七節 鎮藍衣(二)第三節 重起(二)第五節 號角(九)第九節 文革第十節 風雲(二十六)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五)第七節 後起之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七)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四)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二)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三)第三節 魅影(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七)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七)第四節 以牙還牙(六)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三)第七節 閃電(十二)第三節 重起(九)第四十七節 分路(四)第六節 突破(四)第四節 新方向(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第四節 以牙還牙(四)第八節 轉折(二十五)第二十四節 後備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