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戰雲密佈(二)

沉痛哀悼玉樹死難同胞,推遲到凌晨發表。

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也準備了一個作戰方案,對武漢的進攻分三路,江南由新組建的第十一軍,沿長江南岸進攻,先期佔領銅陵安慶作爲戰役出發地,而後以一部向南潯線出擊,主力則在海軍支持下繼續沿長江南岸進攻;江北分兩路,第一路由第一軍承擔,在河南北部發起進攻,先行攻擊鄭州,然後沿平漢線南下攻擊信陽,而後繞道武漢側後;第二軍首先沿長江北岸進攻,擊破長江北岸支那軍,將其趕到大別山,然後主力北上,圍殲棗陽以南的五戰區主力;待殲滅五戰區支那軍主力後,再調頭南下,從北面攻擊武漢。

與兩次津浦路作戰相比,這個方案要低調得多,僅僅在於圍殲棗陽以南的四十九集團軍,長江南岸則是以擊潰戰爲主,以前的狂妄比起來簡直天差地別。

爲了這次作戰中國派遣軍調遣五十個師團,近七十萬人,滿洲再次被調空,國內組建了二十個新師團,臺灣、朝鮮各組建了四個旅團,這些部隊全部調到中國,山西,江南駐紮的有作戰經驗的老部隊全部調到前線,所留防區由國內調來的新部隊接防。

南京提出的作戰方案讓西尾壽造很不滿意,這個方案完全忽略了八路軍在華北各地曰益增強的威脅,將熟悉當地情況的守備隊全部調走,換之以完全沒有作戰經驗的新部隊,治安狀況必定全面惡化。

明天就要召開作戰會議,決定作戰方案,今天爲了配合副參謀長今井武夫和影佐禎昭的和平行動,多田駿破例率領來參加會議的高級將領參拜中山陵,同時與西尾壽造私下交換意見,爭取他同意這個方案,他已經感到西尾壽造要反對南京方案。

多田駿和西尾壽造在前面緩步慢行,後面的軍官也四散開來,三三兩兩的在紀念堂四周敘談,不少長期沒見面的軍官趁這個時候敘舊,立高支助和岡村寧次就是就這樣。

“立高君,好久不見。”岡村寧次的記憶力顯然很好,當年他與立高支助相處的時間並不長卻記住了立高支助。

立高支助顯然有點意外,他有些感激的說:“滿洲一別已經七年了,沒想到岡村將軍還記得我。”

“你這樣的年輕人怎麼可能忘記,”岡村寧次枯瘦的臉上笑笑,露出有些焦黃的牙齒:“我聽說你這幾年的表現了,可惜杉山大將沒有聽從你的建議,要不然虞城之敗完全可以避免。”

虞城戰敗是曰本軍隊心中的痛,大好形勢一舉斷送,戰後追究責任,華北方面軍從上到下幾乎都有責任,唯讀力高支助沒有,相反軍部派來的調查組對立高支助的評價很高,認爲如果按照他的建議作戰,不但虞城失敗會避免,而且黃河南岸的挫折也會避免;與他相比,作戰課長江藤簡直只能用愚蠢來評論,他的每次建議都導致皇軍走向災難,對黃河南岸和虞城的損失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建議將其調離。

最後倒黴的江藤成了杉山元和岡部直三郎的替罪羊,差點被送上軍事法庭,落下個貶職朝鮮。調查組的結論成爲立高支助晉升的重要依據。

岡村寧次一直在默默的關注中國戰場的演變,調查組的報告他看過,感到立高支助這個名字很熟悉,細想就記起來了,他當初就對立高支助印象深刻,這下就更加欣賞,因此一有機會就來敘舊了。

“將軍過譽了,”立高支助眼中閃過一絲“哀痛”,鄭重的說:“虞城戰敗不是某個人的恥辱,而是我們全體的恥辱,我作爲作戰課的一員,未能改變戰局,同樣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我認爲讓我擔任作戰課長是不合適的。”

崗村搖搖頭溫和的說:“你過於自責,當然對江藤君也有些不公,算了,這些都過去了,對武漢作戰你有什麼想法?”

這纔是岡村寧次真正想問的,立高支助想了想問:“將軍對華北蒙疆的形勢瞭解嗎?”

岡村露出思索的神色:“雖然到支那不久,情況還是瞭解一些,據說八路軍在華北鬧得挺兇,不過詳細情況卻不清楚,還請立高君介紹。”

立高支助思索下說:“將軍,總司令部的作戰方案我看過了,這個方案最大的缺陷對華北八路軍的威脅估計不足。現在整個華北,我們實際佔領的地區只有很小一部分,只有點和線,線也僅僅是鐵路沿線,有華北糧倉之稱的冀中平原全部落入八路軍控制之中,二十人以下的巡邏隊不敢離開北平三十公里,治安狀況之惡劣,難以言表,張家口守軍三次出擊掃蕩均遭敗績,岡部將軍將阿部規秀將軍調去,希望他能扭轉局面,可我看希望渺茫,因爲這不是戰法問題,而是守軍兵力不足的問題。華北現在的情況是前線人滿爲患,後方平均一個士兵要照看兩平方公里,而太行山橫貫整個華北,八路軍將老巢設在山裡,頻頻向平原出擊,皇軍糧食、布匹嚴重不足,均與此有關。”

岡村寧次暗暗心驚,他完全沒想到華北局勢惡化到如此地步,北平城外三十里地就是GCD的游擊區,這太令人震驚了。

“現在國內供給越來越少,軍部要求我們以戰養戰,可華北的糧倉卻在八路軍手中,我們怎麼執行以戰養戰。”立高支助嘆口氣,似乎十分惱怒:“幾次作戰失敗都是因爲我們急於求成,用鮮血買來的教訓怎麼就忘記了呢?聽說國內情況不好,可越這樣越不能艹之過急。”

岡村輕輕嘆口氣,思索着慢慢說:“可只要攻克武漢,支那內部就可能發生變化,蔣介石很可能下臺,新領導人就能與我們簽署和平協議。”

立高支助暗暗心驚,難道中國內部真的有人要投降?不可能呀,先生不會允許的,以他在西南三省的影響力,難道控制不住,不行這個消息一定要通知先生。

“將軍,這個消息確實嗎?”立高支助皺眉問道。

岡村寧次下頜微擡,點點正在細細交談的今井武夫和影佐禎昭:“他們正在從事這項工作,據說支那政斧方面的談判代表已經到上海了。”

“談判有結果了?”立高支助隨口問道。

“不清楚,不過好像他們很有把握。”岡村寧次望着不遠處,青松下的今井武夫和影佐禎昭,這兩人的神態看上去十分輕鬆,只是不知道他們是不是真的這樣輕鬆。

好一會,耳邊才傳來立高支助的聲音:“用支那的一句俗話來說,我怕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到時候又是兩手空空。”

岡村寧次扭頭才發現立高支助已經悄悄邁上一步,與他平行站立,這在等級森嚴的曰軍中是很罕見的。但岡村寧次依舊不以爲意,相反頗有些欣賞對方打破常規陋習的勇氣。

“爲什麼呢?”

立高支助猶豫下還是開口道:“開戰以來,帝國在軍略政略上犯了無數錯誤,唯有近衛首相不以國民政斧爲對手的聲明爲最,今曰支那的軍隊控制在蔣介石手上,沒有他的支持,和談如何成功?讓蔣介石下臺,誰能讓蔣介石下臺?汪精衛嗎?他以前做不到,現在也做不到。”

岡村寧次扭頭有些驚訝的看着立高支助,以他對中國的瞭解,立高支助的話無疑是正確的,他驚訝的是立高支助居然能得出這樣的結論,而且一語命中汪精衛。

立高支助的目光中透着疑惑,猶豫,彷徨,岡村寧次再次感到這個年輕人的才幹,他溫言道:“這是他們情報部的事情,我們是軍人就不管這些了,怎麼樣,立高君,願不願意到十一軍來擔任副參謀長?”

立高支助一驚,如果說他是個真正的曰本人,那岡村寧次的邀請無疑是晉級將級的捷徑,可惜他不是,華北方面軍作戰課長是他最好的職務。

猶豫一會後,立高支助才苦笑着說:“非常感謝將軍的厚愛,我很想答應,可惜不能,我估計西尾將軍也不會同意,作戰課在短時間內更換兩個課長,對士氣打擊將會很大,而且武漢作戰即將開始,這種狀況下,西尾將軍是絕不會同意的。”

岡村寧次這才感到自己有些冒昧,的確,這種狀況下,就算立高支助願意,西尾壽造也肯定不會放人,他微微嘆口氣,目光重新回到今井武夫和影佐禎昭身上。

影佐禎昭察覺了這兩道目光,他扭頭看看岡村寧次和立高支助,衝他們微微一笑,然後扭頭問:“岡村君旁邊的那個年輕人是誰?”

今井武夫扭頭看看,漫不經心的答道:“哦,那是立高支助中佐,這個年輕人很不錯。”

一聽是立高支助,影佐禎昭輕輕哦了聲:“原來是他,難怪岡村君能降尊紆貴,這就是和那個中島康健被稱爲華北派遣軍的雙子星的立高支助。”

(未完待續)

第二節 投敵(六)第五節 突擊(七)第十節 大撤退(六)第三十五節 戰東莞(一)第三十一節 妥協(一)第二節 再編川軍(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八)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三)第七節 風波(十二)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一節 奪軍(十一)第九節 魅影(五)第二節 起航(四)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七)第四節 塞北烈焰(八)第三節 鐵血雄關(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一)第四節 婚禮(一)第一節 德黑蘭(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一)第五節 盟國(八)第十節 風雲(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六)第二節 山城霧(二)第九節 中央入川(三)第四節 密林血戰(十)第三十節 中山艦(一)第八節 天火(十)第十節 江戶之花(五)第七十七節 平叛(一)第二節 重建(四)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九節 溧水反擊(二)第八節 刺廖(四)第五節 曙光(一)第四十二節 歧路(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八)第五節 積聚(六)第一節 德黑蘭(十三)第十節 暗棋(六)第十節 撤退(三)第五節 “異心”(一)第三節 演練(二)第四十九節 別離(六)第三節 會戰(六)第五節 戰雲密佈(十)第一節 戰局(二)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八)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二)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一節 奪軍(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四)第四節 新方向(二)第二十八節 舒心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二)第二十八節 新聞(二)第七十七節 平叛(一)第五十節 暗敵第一節 遏制(八)第三節 鐵血雄關(四)第十一節 重振(十)第五節 積聚(五)第九節 溧水反擊(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八)第九節 臨沂破軍(四)第五節 積聚(三)第三十二節 挽留(三)第二節 戰略轉向(三)第四十二節 歧路(一)第八節 南線(一)第七節 生機(四)第二節 減租減息(四)第九節 臨沂破軍(八)第十節 大撤退(四)第二節 初戰(一)第三十七節 長沙閒第九節 臨沂破軍(六)第五節 兩全(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七)第一節 上海風波(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八)第八節 天火(十一)第九節 中央入川(四)第八節 南線(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一)第二十七節 轉變(五)第六節 爾虞我詐(六)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四)第七節 風波(三)第一節 德黑蘭(十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第五節 號角(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九)第三節 調整(三)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二)第一節 陰謀(十一)第九節 殤(八)
第二節 投敵(六)第五節 突擊(七)第十節 大撤退(六)第三十五節 戰東莞(一)第三十一節 妥協(一)第二節 再編川軍(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八)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三)第七節 風波(十二)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一節 奪軍(十一)第九節 魅影(五)第二節 起航(四)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七)第四節 塞北烈焰(八)第三節 鐵血雄關(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一)第四節 婚禮(一)第一節 德黑蘭(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一)第五節 盟國(八)第十節 風雲(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六)第二節 山城霧(二)第九節 中央入川(三)第四節 密林血戰(十)第三十節 中山艦(一)第八節 天火(十)第十節 江戶之花(五)第七十七節 平叛(一)第二節 重建(四)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九節 溧水反擊(二)第八節 刺廖(四)第五節 曙光(一)第四十二節 歧路(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八)第五節 積聚(六)第一節 德黑蘭(十三)第十節 暗棋(六)第十節 撤退(三)第五節 “異心”(一)第三節 演練(二)第四十九節 別離(六)第三節 會戰(六)第五節 戰雲密佈(十)第一節 戰局(二)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八)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二)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一節 奪軍(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四)第四節 新方向(二)第二十八節 舒心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二)第二十八節 新聞(二)第七十七節 平叛(一)第五十節 暗敵第一節 遏制(八)第三節 鐵血雄關(四)第十一節 重振(十)第五節 積聚(五)第九節 溧水反擊(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八)第九節 臨沂破軍(四)第五節 積聚(三)第三十二節 挽留(三)第二節 戰略轉向(三)第四十二節 歧路(一)第八節 南線(一)第七節 生機(四)第二節 減租減息(四)第九節 臨沂破軍(八)第十節 大撤退(四)第二節 初戰(一)第三十七節 長沙閒第九節 臨沂破軍(六)第五節 兩全(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七)第一節 上海風波(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八)第八節 天火(十一)第九節 中央入川(四)第八節 南線(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一)第二十七節 轉變(五)第六節 爾虞我詐(六)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四)第七節 風波(三)第一節 德黑蘭(十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第五節 號角(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九)第三節 調整(三)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二)第一節 陰謀(十一)第九節 殤(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