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七)

陣地上的戰鬥更加激烈了,看着被逼退的敵人又重新衝上來,陣地上的射擊更激烈了,手榴彈的爆炸此起彼伏。兩邊的機槍都是對方打擊的重點,一連最早的兩個機槍手已經陣亡,常建詩再次艹起機槍射擊,一連的傷亡越來越大,左翼陣地在一羣敵人的攻擊下,發出求援信號,常建詩不得已從正面抽出一個班去增援,這個班走後右翼又再度告急,常建詩急了,把最後的炊事班也派上去了。一連的陣地搖搖欲墜,卻始終不墜。

鄭俊彥和梁鴻恩在後面看得心驚膽戰,攻擊部隊的表現已經足夠英勇,三次衝上去,三次被打下來,眼見着屍體鋪滿原野,血流成河。

“吹號,命令他們衝過去!”梁鴻恩也豁出去了,他原打算拿七八百人的傷亡攻破外圍防線,剩下就交給楊賡和,可現在看來,如果外圍陣地的北伐軍都是這樣頑強,七八百人恐怕不夠,至少一半部隊要賠在這裡;可現在他已經沒得選擇了。

嘹亮的衝鋒在陣地上響起,血,讓所有人瘋狂起來,敵營長嚎叫照着揮動指揮刀,驅趕士兵發起衝鋒,面對洶涌而來的敵軍,陣地上的士兵已經來不及拉栓射擊了,紛紛艹起雪亮的刺刀衝出戰壕。

常建詩抓起旁邊的步槍就衝出戰壕,面對衝來的敵人就是一個突刺,敵人猝不及防,被他紮了透心涼,隨後他又連續刺倒幾個敵人,他的悍勇和軍官制服引起敵人的注意,很快就在身邊聚集起幾個敵人,常建詩立刻陷入被動中,左遮又擋,狼狽不堪,幾個一連士兵發現他的情況,呼嘯着殺入戰團,解救了常建詩,隨後他們結成一個戰團。

一結成團,平時訓練的威力立刻顯現,轉眼間五六個敵人就死於他們的刀下,而他們自己卻只有一人負輕傷。

混戰彌散在陣地各個角落,落單的一連戰士在優勢敵人的圍攻下大部很快陣亡,而結成團的士兵周圍卻是一圈敵人的屍身。

血狂飆,澆灌腳下的土地;人錯落,拼殺於生死一線。

鬥志頑強者勝,意志堅韌者生。

“把他們打下去!殺!”常建詩大吼着,渾身血污帶着他的戰團向敵人最多的地方撲過去,沿途擋者披靡。他的英勇激起一連士兵的鬥志,他們奮起最後的力量向敵人殺去。而孫軍也毫不示弱,鼓起餘勇於迎上前來。

陣地上的部隊都已經拼盡了最後關頭,誰能得到支援,誰就能在這場戰鬥中取勝,雙方指揮官很快發現了這一點。

宋雄夫親率三連增援上去,幾乎同時梁鴻恩也命令一個營增援上來。

“殺!”

“殺!”

震耳的殺聲,宋雄夫的距離畢竟要短很多,他搶先衝入陣地,獲得生力軍支援的一連士兵士氣大振,一陣猛烈的進攻,敵人拋下一遍屍體潰退下去,而此刻他們的援兵只有三百米了。

“不要追擊!不要追擊!”宋雄夫大喊道:“立刻進入陣地,進入陣地。打!”

宋雄夫搶過一挺機槍就開始猛烈射擊,很快四挺機槍開始嚎叫,逃跑的敵人和增援敵人倒下一遍,跳入戰壕的士兵們,也立刻開始發出如雨般的彈幕。

彈幕之下敵人死傷忱籍,如潮水般退下;戰場上暫時歸於平靜。

“好樣的一連!好樣的常建詩!我要給你們請功!常連長!常建詩!”宋雄夫看看陣地上,到處是橫七豎八的屍身,有一連的也有敵人的,但敵人的數量明顯超過一連很多,他忍不住大聲誇獎起來。

“報告營長,常連長犧牲了。”一個渾身血污的士兵站起來答道。

宋雄夫愕然,良久才說:“在哪裡?帶我去看看。”

常建詩面容被硝煙薰得漆黑,怒目圓睜,斜靠在戰壕的一側,胸前的軍裝上有四五個彈孔。

“我們向敵人衝過去的途中,敵人突然開槍連長,連長…”一個士兵眼中含淚說道。

宋雄夫默默的合上常建詩的眼睛,聲音低沉的說:“好兄弟,你先走一步,哥哥我隨後就到。”

然後擡頭對幾個士兵說:“找個偏僻的地方埋了吧,挖深點,注意防炮。”

“李黨代表呢?”宋雄夫又問。

“也犧牲了。”

一場血戰下來,一連剩下不足七十人,連長黨代表全部戰死,三個排長,陣亡兩個。宋雄夫把剩下的這些人編成一個排,交給那個活下來的排長,讓他帶到後面去休息,充當預備隊。一線陣地交給三連。

正面的進攻被打退不久,西面的槍聲也停止了。

彭德銓的打法與梁鴻恩不同,他依仗兵多采取多波次不間斷持續衝擊的方式進攻,這種戰法給蔡粵帶來很大的麻煩,他指揮八營連續打退敵人的五次進攻,一線陣地被突破兩次,兩次都是他親自帶着增援部隊殺上一線,才把陣地守住。結果他的八營傷亡達八十多人,新任二十二連連長王玉珊犧牲。

上午的進攻結束了,雙方退守各自陣地,添着傷口的血跡,等待下一次的廝殺。

“媽的,就算當初吳大帥的三師也沒這麼能打。”鄭俊彥心裡嘀咕道,他現在感到難辦了。中午的時候彭德銓的損失報來了,他投入整整兩個營,負責正面攻擊的一個半營就損失了兩百多人,加上兩翼的牽制攻勢,他整整損失了一個營的兵力。相比之下樑鴻恩損失的兩百來人,好像就沒有那麼多了。

問題在於損失了整整五百人,卻連第一線陣地都沒能攻下來,這個仗,讓鄭俊彥頭皮發麻,他第一次感到自己拒絕得太快。

吃過午飯後,鄭俊彥還是下令下午繼續進攻。

“我們必須加強進攻,我們攻得越猛,他們從東邊撤退的速度就越快,所以下午,我們不僅要攻,還要加大力度,樑旅長,你放心,損失多少我給你補充多少。”

梁鴻恩無言的點點頭,前後兩次加起來,他的部隊損失已經達到三百多人了,快接近部隊總額的一成了。

“旅長真要下血本嗎?”下來後,梁鴻恩的參謀長趙之尚悄悄問。

梁鴻恩點點頭沒有說話,趙之尚依然不解的問:“那以後怎麼辦?”

“馨帥待我們不薄,這個時候不出力,以後就沒有機會了。部隊打光了就打光了吧。”梁鴻恩嘆口氣說,其實他心裡對鄭俊彥是有埋怨的,他認爲莊繼華的要求並不過分,孫傳芳來不了,發封電報總是可以的吧。

下午敵人調整了進攻方向,梁鴻恩和彭德銓同時把目光盯上了一團和三團的結合部,兩人各派出一個營,共兩個營的兵力以多波次攻擊戰術向結合部發起衝擊,這種多波次攻擊戰術是曰本軍隊的主要攻擊戰術,由孫傳芳聘請的曰本顧問崗村寧次傳授的。

孫傳芳在擔任浙江督軍後,爲了加強部隊力量,不惜痛下血本,一方面花巨資購買了大量機槍大炮增強部隊裝備,提高士兵待遇,另一方面還聘請了一些曰本顧問,幫助訓練部隊,崗村寧次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這種多波次攻擊戰術展開之後,就形成層層疊疊,前仆後繼,一浪高過一浪的氣勢,給防守方帶來極大的心裡震撼,動搖他們的意志。

鄭俊彥的進攻一開始,莊繼華就感到敵人的攻擊方向發生改變,正面只有一個連的部隊,在那與三連對耗,更多的炮彈落在二十三連和二連之間的陣地。

莊繼華立刻從二營抽調出四連,把四連放在二連的後面,隨時上去堵漏洞。

果然不過一個小時,在敵人一浪高過一浪的進攻中,殺進了最西端的二連二排陣地,二排剩下的七八個士兵死戰不退,就在陣地上與近百名敵人展開白刃格鬥,先後兩名士兵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其餘幾名士兵也前後戰死。不過他們努力得到回報,四連的增援到了。

四連的到來不僅堵住了戰線的缺口,也極大的打擊了敵人的信心。此後敵人儘管還攻擊了兩個多小時卻始終沒能再次衝上陣地。

戰場的槍聲漸漸平息,傷員被送回車站救治,士兵們則疲憊的靠在血腥的戰壕裡修養疲倦的身軀,不過指揮官卻在緊張的思索新的策略。

莊繼華現在沒有什麼辦法,只能見招拆招,主動權掌握在鄭俊彥手中。

這一天的血戰也讓鄭俊彥清醒下來,開始意識到要想攻克牛行車站,全殲這股北伐軍,必須要付出極大代價,三個旅的損失會極大,而這對今後的南昌會戰極爲不利;另外在今天一天的戰鬥中,守軍根本沒有流露出向東突圍的跡象。他據此斷定,莊繼華不會走東邊這條“生路”,必須要調整攻擊部署。

(未完待續)

第五節 曙光(十三)第二節 初戰(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六)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四)第四節 外交(七)第五節 試探第九節 殤(八)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一)第五節 戰雲密佈(二)第四節 外交(八)第二節 初戰(二)第一節 返川(四)第三節 戰天津(七)第十節 風雲(二十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五)第五節 號角(九)第九節 魅影(十)第一節 奪軍(八)第六節 波瀾起(九)第七節 閃電(十一)第二節 交易(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五)第三節 整編(一)第五節 海關(三)第四十五節 遷都(六)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七)第五節 曙光(九)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十節 風雲(十七)第三節 會戰(八)第十節 拉薩風雲(一)第四節 九天之上(二)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二)第四節 謀殺(二)第一節 突破(六)第二節 起航(五)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八)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二)第十節 暗棋(六)第三節 鏖兵淞滬(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四)第五節 曙光(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四)第一節 突破(七)第二十九節 癡狂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七)第四十八節 傷懷(七)第十二節 陰雲第十節 大撤退(六)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三)第八節 日薄(十五)第二節 起航(三)第十節 風雲(九)第十節 撤退(一)第六節 波瀾起(六)第七節 閃電(二十)第二十五節 新人(一)第七節 風波惡(八)第三節 別動隊(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九)第二節 策劃(十一)第三節 戰天津(十)第三節 暗戰(四)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九)第四節 陰雲(五)第五節 突擊(一)第四節 經濟改革(七)第七十節 劫持第一節 亂起(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四)第一節 德黑蘭(五)第五節 盟國(八)第八節 天火(九)第二節 交易(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六)第十節 風雲(三)第一節 德黑蘭(十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六)第七節 生機(五)第二節 再編川軍(四)第四十九節 別離(五)第七節 曙光(三)第四十節 欺敵(二)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四)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二)第一節 出兵(二)第四節 考試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九)第十節 虎嘯(七)第一節 戰局(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一)第六節 懲韓(一)第五節 圈套(二)第三十三節 路遇(二)第二節 空軍(二)第三十八節 戰東莞(四)
第五節 曙光(十三)第二節 初戰(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六)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四)第四節 外交(七)第五節 試探第九節 殤(八)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一)第五節 戰雲密佈(二)第四節 外交(八)第二節 初戰(二)第一節 返川(四)第三節 戰天津(七)第十節 風雲(二十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五)第五節 號角(九)第九節 魅影(十)第一節 奪軍(八)第六節 波瀾起(九)第七節 閃電(十一)第二節 交易(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五)第三節 整編(一)第五節 海關(三)第四十五節 遷都(六)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七)第五節 曙光(九)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十節 風雲(十七)第三節 會戰(八)第十節 拉薩風雲(一)第四節 九天之上(二)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二)第四節 謀殺(二)第一節 突破(六)第二節 起航(五)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八)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二)第十節 暗棋(六)第三節 鏖兵淞滬(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四)第五節 曙光(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四)第一節 突破(七)第二十九節 癡狂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七)第四十八節 傷懷(七)第十二節 陰雲第十節 大撤退(六)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三)第八節 日薄(十五)第二節 起航(三)第十節 風雲(九)第十節 撤退(一)第六節 波瀾起(六)第七節 閃電(二十)第二十五節 新人(一)第七節 風波惡(八)第三節 別動隊(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九)第二節 策劃(十一)第三節 戰天津(十)第三節 暗戰(四)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九)第四節 陰雲(五)第五節 突擊(一)第四節 經濟改革(七)第七十節 劫持第一節 亂起(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四)第一節 德黑蘭(五)第五節 盟國(八)第八節 天火(九)第二節 交易(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六)第十節 風雲(三)第一節 德黑蘭(十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六)第七節 生機(五)第二節 再編川軍(四)第四十九節 別離(五)第七節 曙光(三)第四十節 欺敵(二)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四)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二)第一節 出兵(二)第四節 考試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九)第十節 虎嘯(七)第一節 戰局(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一)第六節 懲韓(一)第五節 圈套(二)第三十三節 路遇(二)第二節 空軍(二)第三十八節 戰東莞(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