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

蔣先雲死了,儘管莊繼華和李之龍料到他有麻煩了,但在心底還是抱有一絲僥倖,畢竟他不是常人,是鄂豫皖地區紅軍的締造者和領導者,屢次擊敗國民黨軍,使鄂豫皖蘇區一度超越江西蘇區,成爲蔣介石心目中要首先剿滅的共C黨武裝,所領導的紅軍也是戰鬥力最強悍的紅軍。這樣的人物,這樣的領導者,放在那個政治團體也不能輕易處置,可現實是殘酷的,他被清除了。

送來的俘虜叫王晉階,是紅四方面政治保衛局的幹事,曾經在政治保衛局監獄幹過,最近由於戰事緊張,他被調到前線,隨後他就利用轉移的機會脫離部隊,打算逃回湖北,可他的口音暴露了他,楊森的部隊抓住了,以共匪探子的罪名要槍斃他,情急之下,他謊稱有重要消息要報告莊繼華,楊森部隊的聯絡官是唐縱委派的,聯絡官審問之後就把他送到渝城交給唐縱處理。

“你今後要去那裡?”聽他講完蔣先雲的最後的遭遇後,莊繼華沉默不語,李之龍只好開口問道。

“我….,我不知道,我….,我害怕了。”王晉階猶豫着說,有些膽怯的看看李之龍和房間裡的人,他們的軍銜看上去都很高。他也是在審理蔣先雲案件時得知他與莊繼華的關係密切,蔣先雲到死都承認他與莊繼華是朋友。王國在逃出來之後,沒有想過這點東西可以利用,但在被楊森的士兵押上上刑場之前,抱着萬分之一的希望說出莊繼華的名字,沒想居然真的把命保住了。

“許繼慎呢?你知道他的情況嗎?”莊繼華忽然開口問。

“他早就死了,肅反一開始就槍斃了,他老婆也被殺掉了。”王晉階很小心的說,他看出莊繼華在壓抑憤怒,唯恐自己一句話激怒了他。

“蔡升熙呢?”這次是李之龍問的,這幾個都是黃埔一期同學。

“蔡申熙去年,前年,是前年河口大戰時負傷,犧牲的。”

“姜鏡堂、熊受暄、曾中生他們呢?”莊繼華問道,房間裡的氣氛愈加沉悶,沒有心理準備的嚴重、杜聿明、洪君器他們感到十分震驚,他們完全無法理解,蔣先雲這樣的共C黨員居然會被自己人殺掉,罪名居然是通敵,蔣先雲要是過來,蔣介石恐怕會高興得跳起來。

“姜鏡堂、熊受暄已經殺掉了,曾中生被捕了,恐怕也快了。”王晉階的聲音越發小了,屋裡的人的臉色越發難看了。

“這不可能!”嚴重終於忍不住站起來,怒氣衝衝的走到他,抓住他的衣服,把他提溜起來,臉幾乎貼上去,大聲吼道:“狗曰的,你在騙我們,這些人怎麼會是叛徒!他們要是叛徒,還用得着去你們那邊嗎?你給我說實話!”

王晉階臉色蒼白,渾身發抖,嚴重隨手一扔,他一下跌倒在地。沒有人管他,王晉階看看周圍,眼淚忍不住流下來:“我不想幹了,殺的太多了,前段時間又抓了舒傳賢,我沒說假話,騙你們幹什麼,給我一條活路就行。”

莊繼華上前把他扶起來坐下,然後說“你放心,我們不會殺你,你要願意可以去你想去的任何地方。”

王晉階柔柔莊繼華扶過的地方,他用的勁太大,抓得他好痛。不過莊繼華的話卻讓他安心下來。

“長官,我真沒說假話,我是一九二九年參加紅軍的,”王晉階穩定一下情緒後說:“政治保衛局一成立我就在裡面了,開始我是真心以爲我們內部有很多託派,很多特務。許繼慎被捕是因爲有人說他是第三黨,而且蔡孟堅派人送信給他,而且他自己又交代不清他在上海的經歷;姜鏡堂、熊受暄的罪名是反黨,蔣先雲的罪名是與莊將軍暗中勾結。從鄂豫皖到川北,殺了很多的人,高級軍官到普通士兵,軍隊內的到地方上的,總數恐怕有幾萬了。”

“你是不是感到他們查到你身上了?所以你才跑的。”唐縱忽然冷冷的問道。

王晉階哆嗦一下,終於還是緩緩點頭,蔣先雲被殺後,他對肅反產生深深的懷疑,因此在表現上就沒有以前積極,隨後就被派到前線督戰,可在一次回政治保衛局開會時,他找以前的同事聊天,可大多數同事都在躲避他,於是他就明白了,他已經上了他們的黑名單,雖然沒正式逮捕,可距離也不遠了。

“所以你就藉機逃跑了。”杜聿明替他把話說完。

“是,”王晉階竹筒倒豆子,一下全說了:“保衛局的刑罰我是清楚的,我肯定扛不住,他們想要我說什麼我就得說什麼,到時候不但害自己還得害朋友。別說我了,我親眼所見,六十四團政委蘇軍,在你們的牢裡都沒開口的人,保衛局就讓他開口了,一下咬出兩百多人。”

“五期政治科的,能言善辯,”嚴重喃喃道:“我認識,他怎麼會….”

“沒法不說呀,到最後他身上就沒一塊好肉,腿、胳膊、脊椎都被打斷了,連站都站不起來了,他只求一死,什麼口供要不到。”王晉階想起那個場景就感到恐怖,一個渾身血污的人,象堆紅色的爛泥丟在地上,旁邊還在逼問口供。

“來人,送他下去休息,”莊繼華不想再問了,前世聽說肅反恐怖,現在聽到親身參與者的訴說,比前世描繪的更甚十倍。

伍子牛把他帶下去了,宮繡畫把她記錄的口供交給莊繼華,她的臉上沒有一絲表情,眼中卻透着哀傷,她想起了死在蘇俄的彭分田,也是死於肅反。這次審問是絕密,因此沒有用旁人記錄,而是讓宮繡畫來作。

“他沒說假話,巫山的情況不正常,當初我和在田就發現了。”莊繼華默默的把口供收起來,隨後他把當初發現蔣先雲的名字從紅軍佈告中消失後,他與李之龍做的分析一一告訴大家。

“哎,巫山,可惜了。”杜聿明搖頭嘆息,如此優秀的人才居然這樣就被殺了:“他幹嘛非要跟着共C黨走呢,校長那麼勸他。”

“難以置信,真是難以置信,”嚴重搖着頭喃喃道:“這是爲什麼呀,殺了這麼多人,他們的部隊居然沒垮,這不符合常識。”

的確不符合常識,戰爭年代發動這樣大規模的肅反,殺掉如此衆多的優秀幹部,損害自己的力量,可爲什麼他們的軍隊沒垮呢?

莊繼華也無法解釋這個問題,在他看來你要殺我,我就算不造反,最差也要逃跑保命吧,可居然沒有幾個逃跑的;他更不相信那些被殺掉的高級將領連一支親信隊伍都沒有,他們就這樣心甘情願的被殺掉,被送上純潔隊伍的祭壇。真是一羣常人無法理解的信徒,莊繼華只能這樣給他們下結論。

王晉階交給了唐縱,莊繼華讓唐縱好好待他,願意留下就留下,不願意就給他兩百大洋放他走,不要強求。可馮詭聽說後,就把他要去,留在市黨部。

其他人走後,莊繼華呆呆的坐在辦工作桌後,思緒如潮水般涌來,蔣先雲的音容笑貌不斷在他腦海中閃現,他們的爭論,他們的友誼;他的喜悅,他的憤怒;從黃埔到北伐,最後分手時,江邊的那道漸漸變小的人影。

“巫山呀,我不是讓你跟着毛Z東嗎,你怎麼跑鄂豫皖去了,你怎麼就不能聽我一次。”莊繼華在心裡哀嘆。

“蔣先雲君,湖南新田人士,少年時家境窮苦,賴寡母艱辛撫育,俄而受族人資助入學,成績優異,五四運動,任湘南學生總幹事,憤軍閥之盤剝貪婪,怒列強之侵略,接受蘇俄之革命理念,與毛Z東、李立三二先生在安源領導工人罷工,爲工人爭取權益,後在水口山讀力領導工人鬥爭,乃湖南境內最早的共C黨人之一。國共合作,總理黃埔建校,蔣君千里赴考,以第一名錄取,入黃埔一期。

軍校之中,蔣君各項科目均列第一,此項記錄至今未有人打破;奉校長之命組織青年軍人聯合會,團結青年,爲黃埔學生領袖,黃埔師長皆許爲國家棟梁;東征軍興,蔣君率百人之衆襲淡水,破千人之堅城,俘敵酋,立奇功;錦湖血戰,林軍十倍攻我,情勢危急萬分,蔣君高呼酣戰,喋血沙場,負三創不下火線,三軍振奮,遂潰林逆;劉揚叛亂,蔣君隨軍平叛再立殊功;二次東征,強攻惠州,蔣君率敢死隊,奮勇搶城,再度負傷,終破惠州,陳逆膽寒。

整頓川軍,蔣君以黨代表之職,再負重任,兩萬川軍,順利改編成忠誠黨軍,創中央改編地方軍隊之首例;中山艦後,兩黨糾葛,共C黨員退出一軍,校長挽留,蔣君首先登臺,寧辭高官,絕不負信仰,其感召下,大部分黃埔共C黨人退出一軍,令人惋惜。

北伐軍起,校長不以信仰之別,拔入機要,蔣君慨然隨行;贛漢對立,兩黨破裂在即,蔣君即辭贛歸漢,任武漢總工會糾察隊長職,然因黃埔之經歷,受黨內同志批評,蔣君忍辱負重,毫無怨言,默然變糾察隊爲勁旅;南昌兵變,蔣君爲其重要分子;潮汕失敗後,蔣君輾轉入大別山,縱橫鄂豫皖三省,成爲校長之心腹大患,共C黨之卓越領導者。

然驚聞G黨肅反,事涉蔣君,竟被處決,罪乃投敵,嗚呼!豈有投敵之蔣君,豈有背主義之蔣君;況蔣君若投政斧,何用此時!莫須有之罪名爾。

我與蔣君,相識於廣州,相交於黃埔,相知於革命。我知其爲共C黨人,知其爲黃埔特支書記,知其直接受廣東區委之領導,然我敬其道德人品,乃真誠相交,同學因而戲爲黃埔雙雄,蔣君名副其實,我自愧不如。

蔣君之罪名讓我實難接受。蔣君自接受共C主義,始終堅信如一,不受任何誘惑;昔年離贛,校長愛其才,許重任以挽留,然其堅辭,回到武漢;校長始終不忍相棄,託人帶話,任何時候來寧,均委重任,師生情誼不絕,蔣君堅持不動。

故蔣君絕不會背棄主義,蔣君之死源於共C黨內部傾軋,或爲偏執;此二者我更信後者。蔣君不是眷戀權位之人,也不是爭權奪利之人,故他的死,必源於G黨內部偏執情緒爆發,這種偏執視一切不同意見者爲非馬克思信徒,非馬克思信徒就是罪,就應當被誅殺,就應當送上共C主義的祭壇!

……

1927年我遠赴歐洲之時,再也沒有蔣君的消息,待我重回國內,蔣君已經是鄂豫皖紅軍的領導人,我對此毫不意外,以他的才華,當能創此局面。

….

惜哉,蔣君,痛哉,蔣君;我失良友!”

這篇《悼蔣先雲君》在《渝州晚報》上發表後,渝城官場一時失聲,上海南京轉載後,南京上海官場也同時沉默。

“你想做什麼?”李之龍的神態有些焦急,口氣有點不客氣:“你也知道校長你對不是很信任,幹嘛非要在這個時候,去碰這根紅線。你瘋了!”

莊繼華淡淡的搖頭,他就是想出這口氣,蔣先雲死得太不值得了,應該爲他鳴冤,他在心裡還隱隱在埋怨周恩來,爲什麼非要把蔣先雲派去鄂豫皖,他湖南人,爲什麼不把他派去江西呢?將來遇見一定要問問他。

新聞界平靜兩天之後,彷彿睡醒了,又彷彿燒開的水,沸騰了!

(未完待續)

第八節 轉折(九)第六節 和約(二)第五節 反擊(六)第二節 投敵(一)第五節 海關(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四)第三十節 中山艦(二)第三節 鐵血雄關(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七)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第十節 拉薩風雲(四)第三節 太行行(四)第五節 號角(六)第五節 突擊(八)第一節 奪軍(二)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一)第三節 會戰(三)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八)第五節 突擊(六)第六節 “小文革”(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七節 後起之秀第五節 盟國(六)第二節 投敵(三)第三節 重起(三)第八節 日薄(十一)第三節 會戰(五)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六)第十節 拉薩風雲(七)第四節 外交(三)第八節 南京,南京(三)第五節 積聚(一)第七節 閃電(十三)第二節 策劃(十五)第五節 反攻(五)第一節 上海風波(六)第一節 遏制(九)第五節 反擊(九)第六節 救亡(九)第八節 刺廖(七)第四節 再戰津浦(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九)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四)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第十節 拉薩風雲(三)第十節 風雲(十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六)第四節 以牙還牙(六)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三)第五節 雲集(一)第五節 反擊(七)第一節 黨爭(五)第三節 重起(二)第七節 閃電(十九)第二節 重建(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七)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二)第九節 號角(二)第十節 風雲(二十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六十四節 副官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第一節 挽弓(七)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八)第八節 轉折(十五)第六節 爾虞我詐(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七)第十節 撤退(二)第七節 風波惡(五)第一節 上海陰謀(三)第十節 拉薩風雲(一)第一節 上海風波(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九)第九節 號角(一)第九節 魅影(十四)第四節 塞北烈焰(一)第八節 說敬之(二)第二節 川軍(八)第八節 天火(八)第十節 風雲(十六)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五)第七十節 密商第三節 會戰(十一)第二節 減租減息(三)第二節 陝北行(六)第二十九節 婚禮(一)第一節 戰局(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第四節 謀殺(六)第九節 中央入川(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二)第三節 狙擊(六)第四節 酒會(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七)第一節 遏制(五)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一)第一節 挽弓(十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六)
第八節 轉折(九)第六節 和約(二)第五節 反擊(六)第二節 投敵(一)第五節 海關(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四)第三十節 中山艦(二)第三節 鐵血雄關(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七)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第十節 拉薩風雲(四)第三節 太行行(四)第五節 號角(六)第五節 突擊(八)第一節 奪軍(二)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一)第三節 會戰(三)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八)第五節 突擊(六)第六節 “小文革”(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七節 後起之秀第五節 盟國(六)第二節 投敵(三)第三節 重起(三)第八節 日薄(十一)第三節 會戰(五)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六)第十節 拉薩風雲(七)第四節 外交(三)第八節 南京,南京(三)第五節 積聚(一)第七節 閃電(十三)第二節 策劃(十五)第五節 反攻(五)第一節 上海風波(六)第一節 遏制(九)第五節 反擊(九)第六節 救亡(九)第八節 刺廖(七)第四節 再戰津浦(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九)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四)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第十節 拉薩風雲(三)第十節 風雲(十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六)第四節 以牙還牙(六)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三)第五節 雲集(一)第五節 反擊(七)第一節 黨爭(五)第三節 重起(二)第七節 閃電(十九)第二節 重建(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七)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二)第九節 號角(二)第十節 風雲(二十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六十四節 副官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第一節 挽弓(七)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八)第八節 轉折(十五)第六節 爾虞我詐(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七)第十節 撤退(二)第七節 風波惡(五)第一節 上海陰謀(三)第十節 拉薩風雲(一)第一節 上海風波(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九)第九節 號角(一)第九節 魅影(十四)第四節 塞北烈焰(一)第八節 說敬之(二)第二節 川軍(八)第八節 天火(八)第十節 風雲(十六)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五)第七十節 密商第三節 會戰(十一)第二節 減租減息(三)第二節 陝北行(六)第二十九節 婚禮(一)第一節 戰局(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第四節 謀殺(六)第九節 中央入川(二)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二)第三節 狙擊(六)第四節 酒會(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七)第一節 遏制(五)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一)第一節 挽弓(十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