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天火(六)

有實力纔有信心,士兵的鮮血就成爲政治家的籌碼。霍普金斯是這種交易行家,察覺蔣介石態度的鬆動,便沒有進一步提出要求,而是退了一步,避開了這個話題。

“委員長先生,華北會戰後,貴軍下一步的進攻方向是東北還是江南?”霍普金斯問道。

說到戰局,蔣介石臉上便禁不住露出笑容:“華北會戰,我軍取得了巨大勝利,消滅曰軍四十多萬,光復北平天津,整個河北熱河察哈爾,將戰線推進到山海關遼寧。霍普金斯先生,當初我們商議的進攻戰略已經全部實現。”

霍普金斯適時露出笑容,頻頻點頭,蔣介石語氣一轉變得有些低沉,看向霍普金斯的目光添上了一些期望:“不過,戰爭造成巨大破壞,文革報告,天津、廊坊等城市幾乎全城被毀,難民高達一千多萬,糧食非常困難,國家財政困難,嚴重缺少資金,霍普金斯先生,我們希望貴國能提供一些資金援助,以緩解我國的財政壓力。”

這正是霍普金斯希望的,他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略微想了想說:“來之前總統也讓我詢問貴國有何要求,史迪威將軍和布雷恩將軍要報告了華北的困難,所以總統決定向貴國提供兩千萬美元的資金,用於華北的重建,另外同意貴國在美國發行五千萬美元的戰爭債券。”

面對如此大的好處,蔣介石的神情沒有露出絲毫笑容,在美國發行戰爭債券,這是第二次,上一次在美國發行的戰爭債券大部分用來購買工業設備,其他的用來穩定金融,這筆錢早已花光,隨着大遍國土光復,國家重建繼續大筆資金,國家財政卻拿不出來,所以蔣介石決定在美國發行第二批債券,數量是三億美元,以戰後國家海關收入爲擔保。

但這個要求卻遲遲沒有得到美國國會的批准,華北會戰後,孔祥熙從美國來電,美國國會已經有所鬆動,但數額可能不會太高,在五千萬到一億之間。現在霍普金斯提出五千萬,這卻是下限,蔣介石自然不會滿意。

“霍普金斯先生,五千萬對我們這麼大的國家來說,實在不夠,我們至少需要一億美金。”蔣介石神情很嚴肅。

“委員長先生,國會對發行債券有嚴格的規定,即便總統也很難說服他們。”霍普金斯露出爲難的神色。

宋美齡嫣然一笑插話道:“霍普金斯先生,從去年到現在,我[***]隊殲滅了上百萬曰本軍,現在我國收復了整個華北,我想這些勝利應該可以提升美國投資者的信心。”

霍普金斯看了宋美齡一眼,也同樣報以一笑:“我想這些勝利應該可以提高美國投資者的信心,但我們也應該看到貴國國內還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

蔣介石心中非常不滿,中國付出這麼大代價,可依舊無法擺脫被人擺佈的命運,在西方列強的眼中,中國依舊只是他們政治交易的砝碼。

宋美齡依舊保持微笑,她察覺了蔣介石情緒上的變化,情緒上的變化,眼角輕輕丟了眼色給他,讓他保持穩定。

“我不知道您所說不確定因素是什麼?”宋美齡問道。

談話在此之前一直是溫情脈脈,現在悄然升起絲緊張,霍普金斯端起茶杯喝了口水,心裡琢磨着用詞。

“不可否認,貴國國內的政治環境複雜,未來走勢還有很大的不確定姓。”

蔣介石正要開口,宋美齡又搶先插話:“正因爲如此,我們才需要貴國的大力援助,我們一直將美國視爲明煮世界的依靠,霍普金斯先生,如果我們沒有這筆資金,無法穩定國內情況,便會給GCD以機會,想想看,如果GCD佔領中國,他們會與蘇俄聯合,這對明煮世界是個巨大的威脅。”

這就是一場交易,美國需要中國作出讓步,以安撫蘇俄,中國當然不會就這樣讓步,可中國需要美國支持,特別是財政上的支持,中國脆弱的財政無法支持巨大的戰爭消耗,美國便可以此誘使中國作出讓步,最終維持脆弱的中蘇關係。

“夫人,委員長,”霍普金斯的神情很誠懇:“我非常理解貴國的困難,我國政斧也願意支持貴國爲穩定經濟作出的努力,但我們必須要說服國會,這需要我們共同作出努力。”

現在無論是蔣介石還是宋美齡都聽懂了,共同努力,什麼共同努力,自然是犧牲一部分利益,與蘇俄妥協,維護盟國之間的團結。

霍普金斯非常明白羅斯福的戰略,與蘇俄的合作不僅僅是在戰爭期間,羅斯福更看重的是戰後。從目前來看,遠東戰場,在華北會戰後,曰本的失敗只是時間問題;歐洲戰場,德國在斯大林格勒和庫爾斯克失敗後,戰爭局勢已經徹底扭轉,勝利的曙光已經冒出地平線。

在短短的三十年內,整個世界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羅斯福認爲,必須在戰後建立個國際組織,以維持世界和平,消泯戰亂,這個國際組織便是聯合國。羅斯福非常清楚,照這樣發展下去,在戰後,美國將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但即便如此,美國也不可能獨掌聯合國,必須團結英蘇中,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蘇俄。

在這次戰爭中,蘇俄受到很大損失,但蘇俄的軍事力量在戰爭中得到長足發展,一千多萬的兵力,幾萬輛坦克,幾十萬門大炮,幾千架作戰飛機,這是一股令人恐怖的力量,如果讓這股力量遊離在聯合國外,不但會損及聯合國的威信,也讓組建聯合國,維持國際和平的目的落空,所以美國需要蘇俄,羅斯福需要蘇俄。

蔣介石沉默了,宋美齡的笑容有些僵,霍普金斯則端起茶杯喝了口水,宋美齡決定試探下:“霍普金斯先生,我們當然希望作出這樣的努力,不過,我們想明白,要在那些方面作出努力?”

“首先,我們認爲,貴國應該改善政治,高斯大使告訴我,最近貴國在渝城周圍十六縣進行自由選舉,我們認爲這就是非常好的方式;”霍普金斯邊說邊看蔣介石和宋美齡,美國大使館全程關注了渝城周圍十六縣的明煮選舉,這是中國兩千年來第一次讓老百姓來直接選舉地方政斧官員,除了GCD以外的所有黨派都可派出候選人蔘加。

“這樣的選舉可以有效消除社會矛盾,這對穩定貴國國內政治局勢有重大幫助。”霍普金斯說道,這樣的明煮選舉非常符合美國價值觀:“但這僅僅一方面,另外在對外方面,我建議貴國採取有效措施,緩和與蘇俄的關係,我們可以支持貴國反對曰本,但我們暫時還無法支持貴國反對蘇俄。”

這後一點纔是最主要的,蔣介石在心裡暗罵,但形勢比人強,況且中國的戰略意圖基本達到。蔣介石輕輕咳了兩聲,慢吞吞的問:“霍普金斯先生,對於中蘇關係,我們的立場很清楚,蘇俄必須立刻停止對疆省叛亂者的支持,在蒙古,我們可以讓出漠北地區。”

霍普金斯聽了後,這個價錢與蘇俄的差距還比較大,斯大林的要求是中[***]隊全部退出蒙古,對疆省倒沒什麼,看來斯大林是承認在疆省的失敗。

蔣介石開價了,霍普金斯總算鬆口氣,他沒在疆省問題上糾纏,直接奔蒙古:“貴國攻入蒙古,對消滅曰本軍隊非常有利,但我們擔心,貴國在蒙古的行動會造成貴國與蘇俄的武裝衝突,所以總統希望貴國能多作出些讓步。”

“那要讓到那一步呢?”蔣介石陰陰的問了一句,宋美齡有些擔心的看了他一眼,那意思很明顯讓他剋制,現在事情變得微妙了,霍普金斯既然提出來了,那這裡面就有美國的面子,變成美國和蘇俄同時向中國施壓,如果硬頂着,中國是頂不住的。

“貴[***]隊可以暫時退出蒙古。”霍普金斯提出來後,有些緊張的望着蔣介石,不知道他會作出什麼樣的反應。

蔣介石沒有開口,只是用鼻孔輕輕哼了聲,宋美齡立刻插話:“對這個建議,我們必須全面衡量,”說着宋美齡站起來:“霍普金斯先生,非常遺憾,我們現在不能給你答覆。”

霍普金斯也站起來,同樣報以微笑:“我明白,非常感謝您的接待。”

蔣介石也站起來,勉強露出個笑容,向霍普金斯伸出手:“請轉告總統,我們和你們有相同的政治理念,但莫斯科不是。”

蔣介石沒有送霍普金斯到別墅大門,而是在小樓門口便停下了,宋美齡也只好留在門口,目送霍普金斯的轎車離開。

“娘希匹!”

霍普金斯的轎車還沒開出別墅,蔣介石便忍不住張嘴罵道,附近等待接見的官員們登時噤若寒蟬,暗歎運氣不好。

“達令。”宋美齡微微皺眉,有些不高興的低聲提醒道,蔣介石重重的哼了聲,轉身向屋內走去,宋美齡給蕭贊育使個眼色,蕭贊育快步過來,宋美齡讓他立刻將陳誠、陳布雷、王寵惠、楊永泰請來。

(未完待續)

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八)第一節 挽弓(十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八)第三十七節 戰東莞(三)第一節 蟄伏(一)第四十六節 旁觀(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六)第七節 閃電(四)第一節 蟄伏(八)第七節 曙光(七)第四節 九天之上(六)第四十二節 歧路(一)第九節 中央入川(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二)第一節 端倪(一)(修正)第五十六節 棉湖(二)第七節 曙光(五)第三節 會戰(十一)第三節 會戰(十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六)第一節 蟄伏(十)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四)第三節 巧取(一)第七節 生機(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二)第三節 戰鼓(十一)第三節 戰鼓(十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四)第九節 轟炸東京(八)第二節 起航(一)第四節 經濟改革(十一)第三節 戰天津(八)第三節 戰天津(七)第二十八節 新聞(一)第六節 爾虞我詐(二)第三節 太行行(十二)第八節 九變(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五)第五節 突擊(八)第五節 曙光(十四)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二)第二十六節 議案(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一)第三節 戰鼓(六)第三節 魅影(四)第十節 餘波(三)第六節 波瀾起(九)第十節 餘波(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第七節 閃電(二十一)第五節 盟國(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四)第九節 魅影(十四)第二節 川軍(八)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三)第八節 刺廖(九)第三節 聚才(三)第八節 轉折(八)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三)第四十五節 遷都(二)第二十七節 轉變(三)第五節 積聚(七)第七節 塞克特(三)第三節 結盟(一)第三節 巧取(七)第一節 奪軍(二)第六節 救亡(十)第二節 山城霧(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九)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第三節 跨越時空的見解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二)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一)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第五節 反攻(五)第七節 閃電(十九)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五)第七節 風波惡(六)第二十二節 選擇題第八節 轉折(二十五)第四節 決戰前奏(六)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十節 江戶之花(三)第七節 悼蔣先雲(二)第十三節 無聲第一節 德黑蘭(十二)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一節 挽弓(十六)第一節 奪軍(四)第一節 上海陰謀(七)第十七節 新兵連(二)第八節 刺廖(九)第四節 九天之上(九)第八節 刺廖(六)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一)第二節 空軍(二)第五節 雲集(九)
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八)第一節 挽弓(十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八)第三十七節 戰東莞(三)第一節 蟄伏(一)第四十六節 旁觀(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六)第七節 閃電(四)第一節 蟄伏(八)第七節 曙光(七)第四節 九天之上(六)第四十二節 歧路(一)第九節 中央入川(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二)第一節 端倪(一)(修正)第五十六節 棉湖(二)第七節 曙光(五)第三節 會戰(十一)第三節 會戰(十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六)第一節 蟄伏(十)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四)第三節 巧取(一)第七節 生機(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二)第三節 戰鼓(十一)第三節 戰鼓(十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四)第九節 轟炸東京(八)第二節 起航(一)第四節 經濟改革(十一)第三節 戰天津(八)第三節 戰天津(七)第二十八節 新聞(一)第六節 爾虞我詐(二)第三節 太行行(十二)第八節 九變(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五)第五節 突擊(八)第五節 曙光(十四)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二)第二十六節 議案(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一)第三節 戰鼓(六)第三節 魅影(四)第十節 餘波(三)第六節 波瀾起(九)第十節 餘波(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第七節 閃電(二十一)第五節 盟國(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四)第九節 魅影(十四)第二節 川軍(八)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三)第八節 刺廖(九)第三節 聚才(三)第八節 轉折(八)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三)第四十五節 遷都(二)第二十七節 轉變(三)第五節 積聚(七)第七節 塞克特(三)第三節 結盟(一)第三節 巧取(七)第一節 奪軍(二)第六節 救亡(十)第二節 山城霧(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九)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第三節 跨越時空的見解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二)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一)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第五節 反攻(五)第七節 閃電(十九)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五)第七節 風波惡(六)第二十二節 選擇題第八節 轉折(二十五)第四節 決戰前奏(六)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十節 江戶之花(三)第七節 悼蔣先雲(二)第十三節 無聲第一節 德黑蘭(十二)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一節 挽弓(十六)第一節 奪軍(四)第一節 上海陰謀(七)第十七節 新兵連(二)第八節 刺廖(九)第四節 九天之上(九)第八節 刺廖(六)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一)第二節 空軍(二)第五節 雲集(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