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風雲(二十五)

“我們沒有刺激誰,我們只是在爭取我們的權利,文革你對我們有偏見。”周EN來雖然已經察覺莊繼華有示好的意思,但依舊沒有絲毫不留話柄。

莊繼華輕輕搖頭,不過卻沒有反駁:“爲了實現戰後和平,我有個設想,我已經向委員長提出取消冀察戰區,估計您回渝城後,委員長便會與您商議,我建議您同意。

在以前,我曾經與陳G達成協議,冀南地區歸貴黨,條件是貴黨不得插手冀中,現在我做到了,冀南大部分地區已經在貴黨控制下,可據我所得到的情報,八路軍依舊在冀中活動。”

莊繼華說到這裡停頓下:“爲什麼我不希望貴黨插手冀中呢?因爲冀中關係平津地區,平津地區是委員長絕不會放手的地區,貴黨一旦插手此地區,將來無論作何努力,委員長也絕不會讓步,內戰危險將大增。”

“文革,這是你的一廂情願,”周EN來搖頭反駁道:“如果蔣介石決意挑起內戰,不管我們佔沒佔冀中,他都會挑起內戰。防止內戰的最終力量,還是在我們力量的增長。”

“這點我同意,”莊繼華點頭表示承認:“可是,周主任,你們想過沒有,你們說委員長讀才,可據我這麼多年觀察,委員長在黨內沒有絕對權威,受到很多制約,實際上他比MZD先生在貴黨的絕對權威還小,他需要一些東西來說服黨內反對派。”

“所以,你又讓我們作出犧牲。”周恩來的語氣中含有一股諷刺。

“你們也不完全犧牲,”莊繼華說:“我會補償你們。”

“你?你補償我們?”周EN來狐疑的望着他,神情很是不解。莊繼華肯定的點點頭,周EN來又看看鄧演達,鄧演達的眼神同樣堅定。

“你打算怎樣補償我們?”

“如果,你們做到這一點,戰後,委員長依然要向你們使用武力,我和鄧主任會和你們站在一起。”

此言一出,猶如在周EN來耳邊炸響一個霹靂,他和鄧演達會合他們佔在一起,第三黨現在是他們政治上的盟友,可他們除了政治上,軍隊只有很少一部分,也沒有穩定的根據地,一旦內戰爆發,除了道義上、政治上的支持,其他可以說一無是處。

“鄧主任控制下的軍隊,現在已經有三十萬人,裝備精良,久經戰陣,我能控制的軍隊也有三十萬,未來幾年可以發展到五十萬,如此算下來,我們三方聯手,總兵力可以達到兩百萬左右,完全可以制衡委員長。”

莊繼華的語氣平緩,可週EN來卻如遭雷擊,以他的穩重,處變不驚,也禁不住驚訝起來。他看了眼鄧演達,鄧演達點點頭,這三十萬是莊繼華指揮下的第三黨部隊主力,第三黨部隊在江南戰區、江淮戰區和第八戰區還有部分部隊,不過這些部隊分散,最大規模也就師一級,不過合起來也有七八萬。

周EN來現在可以確定,莊繼華與鄧演達私下裡肯定有協議,不過,他沒有加入第三黨,否則不會將第三黨和他的部隊分開說。不過,周EN來還是想問一下。

“擇生,文革加入了民革?”

“沒有,他和我們是合作關係。”鄧演達答道。

周EN來點點頭,他想了下說:“這個情況太突然,我必須想想才能答覆你們。”

莊繼華和鄧演達也沒催周EN來,他們坐下喝茶,周EN來抱臂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濛濛細雨,腦中不住翻滾。

莊繼華與第三黨秘密合作,這個情況他瞞得好死,刀鋒離他這麼近,卻一點消息都沒有,鄧演達也不簡單,第三黨高層恐怕就他、李濟深、陳銘樞、嚴重幾個人知道,連章伯鈞都瞞住了;難怪這幾年,鄧演達陳銘樞他們頻頻進入五戰區,幹部頻繁調往五戰區,那時候他們便和莊繼華達成合作協議。

周EN來很快又思考起,這個重大轉變對黨的影響。中國政治舞臺上多了兩股力量,這兩股力量可不能小瞧,加起來擁有的軍隊達到百萬;周EN來可以肯定,莊繼華有保留,沒有完全透露他和第三黨的武裝力量;這股力量在戰後將舉足輕重,與蔣介石合作,對GCD便有壓倒優勢;與GCD合作便能對抗蔣介石。

可隨後他便發現,莊繼華將在這裡面的地位非常奇妙,首先,第三黨部隊是他一手發展起來的,受到他的深刻影響,其次,莊繼華肯定不會讓第三黨部隊發展超過他的實力;也就是說,他一旦與蔣介石合作,他們的實力將遠超GCD和第三黨的聯合;從這個意義上說,莊繼華在戰後將發揮更大影響。

從目前來看,第三黨和莊繼華都還沒有自己穩固的地盤,可週EN來毫不懷疑,莊繼華能在未來給自己找到一塊地盤,他猜想這塊地盤便是東北,想到這裡,他不由又嘆口氣,在爭奪東北上,莊繼華的優勢實在太明顯了。

莊繼華和鄧演達喝着茶,鄧演達心中有種強烈不解,他認爲莊繼華的部署對[***]是非常有利的,國民黨經過整軍和社會改革,特別是社會改革,無形中將國民黨實力增強了幾倍,只有幾家聯手才能對抗。

可轉念一想,鄧演達又有些理解周EN來,陝北、綏遠、晉北、察哈爾都是苦寒之地,從前清到現在,都需要從外面調入糧食,一旦糧食供給被切斷,[***]勢必陷入困境。

“文革,”鄧演達開口打破平靜:“綏遠乃苦寒之地,土地貧瘠,是不是可以每年提供資金或糧食的補充。”

莊繼華微微一笑:“老師錯了,綏遠不是什麼貧瘠之地,綏遠是中國最富裕的地區,最有發展潛力的地區,如果不是考慮委員長的想法,我寧可將冀中交給他們,留下綏遠。”

老天!幾十年後,鄂爾多斯號稱中國的有色金屬之都,百萬富翁在這算是窮人,這裡還是貧瘠之地?

“老師,您是在拿農業經濟觀點在看,實際上,在工業經濟時代,綏遠不但不是貧瘠之地,而是富饒之地,這個地區礦產品極其豐富,煤炭、鐵礦、石油、天然氣,這裡的儲量是全國之最,表面的貧瘠掩蓋着地下豐富的寶藏。”莊繼華慨嘆道:“當年我在西南開礦,西南礦藏的富裕遠不如綏遠,而且開採困難,綏遠的礦開採方便,投資小,見效快。此外,就是石油,現在都說中國是貧油國,沒有石油,可西南開發隊的專家告訴我,中國有石油,最有可能的是東北,那裡很可能存在一個超大型油田。”

“真的?”鄧演達睜大眼睛,非常驚訝。自從滿清被西方打開國門,西方各國一撥一撥的跑到中國來找資源,其他東西都找到了,就沒有石油,延邊地區找到幾口小油井,可大的油田從未發現,莊繼華現在居然便很肯定的告訴他,中國不缺油,東北就有大油田,這讓他有些震驚。

莊繼華點點頭,關於石油的問題,他曾經與李四光、黃汲清等人討論過,其中黃汲清還率隊在西北進行過石油考察,李四光和黃汲清根據他們各自的地質理論,均認爲在東北很可能存在大型油田,特別是黃汲清,李四光更認爲四川應該存在一個超大型油田,這幾年在四川一直在找這個油田,可讓他失望的是,找到的大都是氣礦。

不過莊繼華不想談這個問題,關於東北存在大油田的消息被他下令封鎖,東北還在曰本人手中,只有奪回來後,才能大規模找油,不過,在這事上,莊繼華也在後悔,當年知道有個大慶市,可他卻從未去過,也不知道具體位置,所以到時候還得靠地質隊到處去找。

“抗戰結束後,國內若實現和平,就會進入大發展階段,”莊繼華站起來,走到船窗前,雙手撐在窗戶上:“醫治戰爭創傷,加快工業建設,老師,只要有十年和平時間,我們便能進入繁榮期,因爲中國人是最勤勞的,只要給他們機會,他們便能創造任何奇蹟。”

鄧演達苦笑下,認識莊繼華十幾年了,他對國家民族的信心從來就是這樣強。不過,鄧演達相信他的話,至少他在西南實踐了,成效顯著。

“文革,”周EN來現在有些想清楚了,莊繼華的計劃總的來說對[***]是利大於弊,一旦雙方達成和平協議,閻錫山傅作義的部隊便會被調出山西,大同危機立解,交換冀中,中央也有這個意向,說明中央也是看到這個,此外剛纔莊繼華所說,綏遠是中國礦藏最豐富的地區,這話有些打動他,雖然不知道真假,但周EN來認爲這十有八九是真的。

“你的建議,我要向中央報告,如果中央同意,我會在渝城與委員長談判。”

“好,周主任,”莊繼華轉身望着周EN來,正色說道:“不過,不要去渝城,我會向委員長建議,就在濟南談,這涉及到華北抗戰前景,我有權力提出這樣的要求,委員長不會拒絕。”

(未完待續)

第三節 狙擊(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五)第四節 戰鼓(五)第四節 再戰津浦(五)第五節 雲集(六)第五節 受罰與訛詐第十二節 陰雲第三節 戰天津(九)第十一節 重振(九)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五)第十二節 陰雲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一)第六節 救亡(六)第一節 挽弓(一)第二節 策劃(十五)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四)第三節 重起(十)第三節 交易(一)第五節 反攻(七) 2009第十節 大撤退(十)第三節 會戰(二十)第一節 德黑蘭(四)第一節 戰局(三)第三節 新人舊人(四)第三十節 中山艦(九)第五節 戰雲密佈(一)第四節 密林血戰(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七)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第五節 雲集(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三)第三節 暗戰(一)第二節 空軍(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一)第五節 謀功(二)第三節 新人舊人(五)第二節 策劃(十五)第二節 交易(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七)第三十七節 戰東莞(三)第四十七節 分路(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八節 日薄(九)第四節 經濟改革(六)第八節 轉折(九)第六節 戰地黃花(三)第七節 風波惡(四)第二節 川軍(五)第二節 重建(二)第二節 交易(二)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六)第二十九節 婚禮(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四)第四十五節 襲淡水(三)第四節 對策(三)第四節 外交(三)第十節 風雲(二十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十)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一)第十節 風雲(五)第一節 挽弓(一)第七節 閃電(十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五)第三節 巧取(三)第八節 轉折(十)第五節 曙光(十五)第二十三節 風波(一)第十節 拉薩風雲(六)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六)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三)第五節 謀功(三)第三十一節 請戰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一)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三)第三節 戰鼓(十)第二十八節 舒心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三)第三節 魅影(八)第五節 反擊(八)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九)第四節 塞北烈焰(三)第五節 雲集(五)第二節 川軍(八)第十一節 重振(二)第十節 虎嘯(十)第二節 戰後之戰(五)第四十八節 傷懷(六)第五節 友人(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六)第六節 波瀾起(五)第十一節 大捷(二)第四節 塞北烈焰(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五)第一節 諜影(三)第八節 轉折(二十二)第三節 戰鼓(十四)第七節 生機(四)第四節 經濟改革(十)
第三節 狙擊(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五)第四節 戰鼓(五)第四節 再戰津浦(五)第五節 雲集(六)第五節 受罰與訛詐第十二節 陰雲第三節 戰天津(九)第十一節 重振(九)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五)第十二節 陰雲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一)第六節 救亡(六)第一節 挽弓(一)第二節 策劃(十五)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四)第三節 重起(十)第三節 交易(一)第五節 反攻(七) 2009第十節 大撤退(十)第三節 會戰(二十)第一節 德黑蘭(四)第一節 戰局(三)第三節 新人舊人(四)第三十節 中山艦(九)第五節 戰雲密佈(一)第四節 密林血戰(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七)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第五節 雲集(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三)第三節 暗戰(一)第二節 空軍(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一)第五節 謀功(二)第三節 新人舊人(五)第二節 策劃(十五)第二節 交易(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七)第三十七節 戰東莞(三)第四十七節 分路(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八節 日薄(九)第四節 經濟改革(六)第八節 轉折(九)第六節 戰地黃花(三)第七節 風波惡(四)第二節 川軍(五)第二節 重建(二)第二節 交易(二)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六)第二十九節 婚禮(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四)第四十五節 襲淡水(三)第四節 對策(三)第四節 外交(三)第十節 風雲(二十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十)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一)第十節 風雲(五)第一節 挽弓(一)第七節 閃電(十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五)第三節 巧取(三)第八節 轉折(十)第五節 曙光(十五)第二十三節 風波(一)第十節 拉薩風雲(六)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六)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三)第五節 謀功(三)第三十一節 請戰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一)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三)第三節 戰鼓(十)第二十八節 舒心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三)第三節 魅影(八)第五節 反擊(八)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九)第四節 塞北烈焰(三)第五節 雲集(五)第二節 川軍(八)第十一節 重振(二)第十節 虎嘯(十)第二節 戰後之戰(五)第四十八節 傷懷(六)第五節 友人(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六)第六節 波瀾起(五)第十一節 大捷(二)第四節 塞北烈焰(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五)第一節 諜影(三)第八節 轉折(二十二)第三節 戰鼓(十四)第七節 生機(四)第四節 經濟改革(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