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戰後之戰(五)

“市內的災民請注意!市內的災民請注意!鄭州市政斧在東郊、南郊、西郊設置了粥棚,請立刻去領粥!”

第二天一大早,鄭州市民被嘈雜的宣傳車上的高音喇叭吵醒,七八輛連夜改裝成的宣傳車在大街上緩緩行進,街道上巡邏的士兵比以往更多,一羣羣的災民乞丐向城外涌去。

“看報!看報!莊司令宣佈,爲賑濟河南災民,河南所有駐軍捐出一半軍糧,從莊司令以下每曰一餐!!!!!”

“看報!看報!警備司令部宣佈接管鄭州警察局,對所有警察進行審查!”

“看報!看報!戰區司令部下令對全省物價實行管制,成立物價管制委員會,在管制期間擅自漲價者將受到嚴懲!”

“看報!看報!本市工商人士聯合宣佈組建救災委員會,呼籲全省民衆動員起來,向旱災宣戰,救濟災民!”

一夜之間,彷彿全市動員起來,街頭出現不少勸募站,青年學生端着募捐箱在街頭向民衆募捐,拿着傳單在街頭散發。鄭州市民對這突如其來的變化一時有些不適應,到了午後,到勸募站的人羣漸漸增多了,市民開始拿出自己多餘的衣物,一點點物品交到勸募站。

救濟河南旱災的總動員卻是在第二天開始的,第二天從全省各地趕來的駐軍軍以上軍官,河南省政斧,河南救過委員會,河南三青團書記長,河南新生活運動委員會委員長,軍統河南站站長,軍統華北區區長,中統河南站站長,河南省黨部主任,全體雲集鄭州南郊的一處莊園,參加莊繼華主持的救災動員大會。

“在開會之前,我先宣佈國民政斧主席令,”莊繼華看着臺下的各部門官員,和大批記者,今天的會議是敞開的,允許記者進入會場旁聽會議。

“國民政斧主席令,任命湯恩伯將軍兼任河南保安司令,任命李培基先生爲河南省主席,任命肖三木爲河南民政廳廳長,任命羅林韜(原四川省黨部秘書長)出任河南省黨部主任,任命張廣興爲河南建設廳廳長…。”

宣讀完任命後,莊繼華開始宣佈今天的會議的議題:“諸位應該知道,從去年開始,河南全省旱災,糧食幾乎顆粒無收,數百萬河南民衆正處於生死一線中,鄭州各界從昨天開始行動了,委員長下令,從大後方調撥五十萬石糧食,由空軍緊急運送到河南,另外調撥一百萬法幣在湖南廣東購糧,此外,原五戰區各部已經接到命令,節約一半軍糧,緊急送到河南,賑濟災民。

可我必須說,這還是不夠,此次河南旱災,範圍之大,受災人數之多,百年罕見,諸位,這是一場比消滅曰寇更艱難的戰鬥,我們必須緊急動員起來團結全省民衆,才能渡過這個難關。”

河南省主席李培基還在渝城,民政廳廳長肖三木還在貴州,臨時主持省政斧工作的是建設廳廳長張廣興,待莊繼華說完之後,張廣興立刻站起來:“莊司令,豫西和豫南災情已經控制住了,現在關鍵的是豫東豫中,這兩個地區是新光復地區,當地的政斧還是僞政斧人員,有些地方的縣政斧官員已經跑光了,縣政斧根本無人辦公,省政斧根本不清楚到底有多少災民,這救災該如何救?”

“這不要緊,可以由駐軍來做,另外,你們省政斧必須儘快派出幹部,恢復該地行政,我問你,你需要多少時間?”莊繼華立刻逼問道。

“這個,”張廣興遲疑下:“李主席尚未就任,必須等他到了後才能………”

“現在是特殊時期,應該特事特辦,”莊繼華立刻打斷他的話,然後又想了想說:“你說的也許有道理,那這樣吧,對河南實行軍管,師長兼任地區專員,團長兼任縣長,營長兼任警察局長,部隊訓練,整補,由副手主持;成立河南救災委員會,我擔任會長,湯副司令擔任副會長,張廳長,委屈你擔任副會長,賈仲賢先生擔任秘書長,救國會會長高徵明先生,豫西民團總隊長別廷芳先生,擔任委員。”

這幾條一出,會場震驚,所有人都沒想到,莊繼華居然斷然下令軍管河南一切,要知道實行軍管必須得到軍事委員會的批准,莊繼華今天便作出這個決定了。更主要的是,他根本沒有徵求別人的意見便決定了救災委員會成員。

莊繼華表現極其強硬,也極有信心,整個會場再無人發表意見,被點名出任副會長委員的幾人也沒有絲毫表示。

張廣興暗自舒口氣,身上好像鬆了萬斤包袱,這個時候主政河南絕對不是好差事,戰爭不說了,單這救災就不得了,河南財政根本不足以支持賑濟這場災荒,如果沒有中央政斧的大力支持,單靠河南,根本無法渡過這場災荒。可據他所知,中央政斧的財政也極其緊張,無法大力支持河南,莊繼華剛纔宣佈,中央向河南提供五十萬石糧食就是明證,五十萬石聽上去不少,可實際能支持多久呢?不會超過三天。

“第二,省政斧要在半個月內建立起全省的行政體系,對反正的原僞政斧職員進行甄別,那些有血案的必須追究。”

“第三,立刻動手在全省進行戶籍登記,發放身份證,實行糧食管制,食鹽管制,布匹管制,食用油管制,實行糧食統購。”

“第四,免除今年和明年河南全省稅負,包括軍糧在內,全免。”

今天的會議,莊繼華表現極其強硬,根本沒與誰商議便下達一連串命令,將救災的每個步驟分得清清楚楚,每個階段必須完成的任務,沒有完成將受到的懲處,他一句話便定下了,甚至連軍糧也一口免掉,衆人悚然而驚。

在隨後的轄區分配上,他更加強硬,將豫東,商丘地區分給了四十八軍和第七軍,鄭州中牟開封分給了三十一集團軍,蘭封、考城、民權分給了新八軍,其餘部隊,每個軍分了兩個縣,從湖北調來第一集團軍,將豫南周口地區分配給了他們,要求藍運東親自率領先遣隊,在三天之內到位。

ωwш_ тт κan_ ℃ O

最後,莊繼華站起來,目光嚴厲的盯着與會的人員,森然下令:“任何救災物資,貪污者,殺!挪用者,殺!剋扣者,殺!搶劫者,殺!從現在起,三天之內讓災民吃上飯,三天之後,再有餓死人的事發生,一律追究當地長官責任!”

連續四個殺,讓所有人都禁不住打個寒戰,湯恩伯心中巨震,面無表情,他心中有些失落,前天莊繼華提了河南省主席後,他立刻給渝城去電,希望能得到這個職務,可沒想到,蔣介石還是任命了李培基,只給他個保安司令,還給他來電,讓他掌握好部隊,做好莊繼華的助手,這讓他好不鬱悶。

“好!殺得好!”一個瘦削的小老頭站起來大聲叫好:“河南百姓不幸,遭此百年難遇的大難,委員長說抗戰建國,什麼是抗戰建國,這就是抗戰建國。聖人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我河南百姓,幸遇莊將軍,率仁義之師,此乃不幸中的大幸。我豫西十三縣民衆絕不會自掃門前雪,豫西百姓已經動員起來,捐出全部庫存糧食,十萬石,支援災區。”

湯恩伯一看,冷笑一聲,心中暗罵,老東西,你到真會抓機會,你別廷芳在豫西搞讀力王國,別以爲靠上莊繼華,就能讓你的讀力王國繼續下去,殊不知,莊繼華是最不能接受這樣的讀力王國的,這一次,你恐怕賠了夫人又折兵。

別廷芳是豫西十三縣的實際控制者,十三縣聯防自衛團總司令,他在豫西辦學辦廠,厲行鄉村建設,大辦農業。去年豫西的情況也不好,同樣受到旱災,但經過去年賑濟,同時趁着冬天,修繕了水利設施,今年開春後,春耕情況良好,夏收一到,災荒便能過去,所以他敢在會上作出這麼大舉動。

“別先生,豫西同樣受災,你的手上最好還是留點糧食,”莊繼華卻不接受:“一半吧,五萬石。”

“不用,半個月前,我已經派人去湖南買糧了,來之前,收到電報,已經買了七萬石糧食,半個月後便能運到。”別廷芳毫不猶豫的答道:“還有,我們去年冬天修繕了水利設施,我來之前,豫西十三縣便已經完成播種,今年旱情已經過去了。”

莊繼華點點頭:“那好,十萬石,立刻派人送到商丘。”

“文革,不要太着急了。”馮詭這時慢悠悠的開口道,他是昨天趕到鄭州的,此刻就坐在莊繼華旁邊,他已經冷眼旁觀了很久,整個會議期間,湯恩伯,張廣興一言不發,莊繼華的救災方案破綻百出,軍隊被壓得太厲害,稍不如意,便可能引起兵變。不過他這一開口,別廷芳和高徵明立刻怒目而視。

“先生有何高見。”莊繼華扭頭問道。

“豫東迭經戰火,水利設施破壞嚴重,這是其一;其二,空軍要求在河南建立前進機場,至少十個,另外還要求建立八個雷達站。文革,我看可以以工代賑。”馮詭的語氣依舊是慢悠悠的。他這話一出口,來自別廷芳和高徵明的目光殺氣陡消。

“馮先生所言極是,除了旱災外,我們還在戰爭中。”別廷芳點頭稱善。

隨着救災委員會的成立,龐大的政斧機器開始運轉起來,各部按照會上分配的地區,派出部隊,奔赴災區,救國委員會也動員了三十多個分隊,奔赴全省各地,在各地組建分會,協助救災。

(未完待續)

第十六節 新兵連(一)第四節 對策(一)第六十節 心思第三節 暗戰(四)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八)第六節 波瀾起(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八)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一)第十六節 招生第三節 新人舊人(三)第三節 魅影(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六)第二節 陝北行(八)第一節 破冰(二)第八節 天火(一)第七節 鎮藍衣(四)第四節 外交(四)第七節 鎮藍衣(五)第九節 魅影(一)第五節 號角(四)第一節 挽弓(十一)第一節 遏制(三)第一節 突破(十)第八節 光復武漢(四)第七節 閃電(八)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一)第六節 懲韓(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二)第三節 前哨戰(一)第三節 會戰(二十)第十一節 大捷(九)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八)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五)第七節 鎮藍衣(五)第二節 空軍(三)第三十節 軍議第四節 再戰津浦(五)第六節 攻略山東(一)第五節 盟國(一)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四十節 欺敵(二)第五節 曙光(十一)第四節 謀殺(一)第六節 救亡(五)第三十三節 路遇(二)第十節 暗棋(六)第三節 新人舊人(四)第五節 雲集(二)第二十七節 轉變(二)第十節 衝突第十二節 懸軍第九節 中央入川(一)第十節 餘波(五)第二節 起航(三)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三)第二十六節 議案(二)第八節 離校第四節 決戰前奏(七)第八節 南京,南京(六)第三節 結盟(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四)第十節 虎嘯(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三)第十節 風雲(三)第八節 南京,南京(四)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七)第二十六節 議案(二)第五節 積聚(一)第五節 反攻(二)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三)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二)第三節 聚才(二)第十節 餘波(五)第八節 南線(三)第三十九節 變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一)第五節 號角(九)第三節 會戰(十三)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五)第七節 鎮藍衣(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五)第一節 上海風波(七)第三節 結盟(一)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一)第五十四節 農村(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八)第九節 轟炸東京(一)第七節 閃電(十九)第八節 光復武漢(八)第二節 戰後之戰(五)第八節 轉折(十三)第六節 懲韓(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九)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第四節 牛人
第十六節 新兵連(一)第四節 對策(一)第六十節 心思第三節 暗戰(四)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八)第六節 波瀾起(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八)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一)第十六節 招生第三節 新人舊人(三)第三節 魅影(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六)第二節 陝北行(八)第一節 破冰(二)第八節 天火(一)第七節 鎮藍衣(四)第四節 外交(四)第七節 鎮藍衣(五)第九節 魅影(一)第五節 號角(四)第一節 挽弓(十一)第一節 遏制(三)第一節 突破(十)第八節 光復武漢(四)第七節 閃電(八)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一)第六節 懲韓(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二)第三節 前哨戰(一)第三節 會戰(二十)第十一節 大捷(九)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八)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五)第七節 鎮藍衣(五)第二節 空軍(三)第三十節 軍議第四節 再戰津浦(五)第六節 攻略山東(一)第五節 盟國(一)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四十節 欺敵(二)第五節 曙光(十一)第四節 謀殺(一)第六節 救亡(五)第三十三節 路遇(二)第十節 暗棋(六)第三節 新人舊人(四)第五節 雲集(二)第二十七節 轉變(二)第十節 衝突第十二節 懸軍第九節 中央入川(一)第十節 餘波(五)第二節 起航(三)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三)第二十六節 議案(二)第八節 離校第四節 決戰前奏(七)第八節 南京,南京(六)第三節 結盟(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四)第十節 虎嘯(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三)第十節 風雲(三)第八節 南京,南京(四)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七)第二十六節 議案(二)第五節 積聚(一)第五節 反攻(二)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三)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二)第三節 聚才(二)第十節 餘波(五)第八節 南線(三)第三十九節 變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一)第五節 號角(九)第三節 會戰(十三)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五)第七節 鎮藍衣(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五)第一節 上海風波(七)第三節 結盟(一)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一)第五十四節 農村(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八)第九節 轟炸東京(一)第七節 閃電(十九)第八節 光復武漢(八)第二節 戰後之戰(五)第八節 轉折(十三)第六節 懲韓(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九)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第四節 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