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決戰前奏(三)

“電告湯恩伯,不準追擊。”莊繼華首先否定了湯恩伯的追擊部署,曰軍的突然撤退讓莊繼華有些擔憂,這種有準備的撤退,輕易追擊會招致無謂傷亡。隨後他又沉思下說:“電告中集團和東集團指揮部,迅速查明當前曰軍狀況。”

可沒等命令起草出來,中集團和東集團的報告便到了,冀中曰軍和滄州曰軍均棄城而撤,留下僞軍駐守,兩個指揮部均報告,當他們發現曰軍逃走後,均派出部隊作試探追擊,僞軍很快反正。

根據反正的僞軍介紹,滄州的曰軍與石家莊如出一轍,都是先以調整部署的方式,將部隊調出城,接手城外陣地,將僞軍集中到城內,城內只剩下憲兵隊和司令部,到今天,司令部突然離城,憲兵隊在傍晚離開,這時僞軍將領們才發現曰本人跑了。

聽到敵情有變,白崇禧杜聿明和孫連仲也趕過來了,這次作戰會議只有三個總指揮到司令部,湯恩伯原定明天到。

“看來我們的計劃得作調整,”當上官竣介紹完情況後,莊繼華對杜聿明和孫連仲說:“明天的作戰會議取消,你們兩位連夜趕回司令部,注意不要輕易追擊,要謹慎,現在我們不怕拖,寧可慢點,也不要出意外。”

杜聿明和孫連仲連夜往回趕,莊繼華白崇禧徐祖貽何畏聚集在作戰室,另兩個副參謀長蕭振瀛和龔楚蔡廷鍇這時也趕來了,蕭振瀛自擔任江北戰區和華北戰區副參謀長後,名義在協助李之龍作民衆動員工作,實際上是在整合第三黨力量,地方上和軍隊中,協助陳烈謝自行等人整訓軍隊,在司令部的時間很少。

衆人都沒有開口說話,現在敵情不明,曰本人在他們準備進攻之前,突然調整部署,這讓衆人都有一種不舒服感,這就好像你集中了全部力量,準備給對手致命一擊時,卻突然發現對手消失了,這一拳打在空蕩蕩的空氣中,渾身難受透了。

徐祖貽知道今晚將是個不眠之夜,悄悄命令衛士通知廚房準備宵夜,王小山奉命趕來,莊繼華將他帶到隔壁的房間,立高之助還沒聯繫上,平津曰軍加強了盤查,平津地區中國人外逃嚴重,這時新進平津的外來人員均受到嚴厲盤查,不但如此,平津地區的報紙大部分被曰本人嚴令停刊,聯繫通道中斷。

“必須儘快與狼眼取得聯繫。”莊繼華深感缺少情報的困難,岡村寧次這次給他來這一手,讓他急切的想與立高之助取得聯繫。

“吳啓修已經到北平了,不過,曰本人盤查很嚴,還沒找到聯繫的方法。”王小山也能深爲焦急,吳啓修到北平後,只來過一次電,此後便再沒來電了,不知道北平發生了什麼事。

“司令,要不我去趟北平。”王小山再次提出這個要求,可莊繼華卻再次拒絕。

莊繼華翻看近期到來的情報,這些情報有軍統也有中統還有莊繼華自己的情報網,王小山苦心經營數年,在華北不僅僅只有立高之助,其他還有七八個情報網,這些情報網分佈在冀東熱河察哈爾天津,武漢光復後,王小山開始向東北派人,在東北組建情報網。

“這是近期來的情報。”王小山有些苦惱,這些情報網可以算是外圍情報網,主要在僞軍僞政斧內,鄂北會戰山東會戰後,曰本人不再信任中國人,中國人再無法接觸曰軍機密。

情報已經被編組,莊繼華很快翻看,在其中一頁停下了,若有所思的皺起眉頭,王小山靠過去,見是冀東諜報組的情報,冀東諜報組報告,曰本軍營的糧食要求突然增加,但沒有發現曰軍增兵。

王小山當初看到這個情報,他判斷曰軍是爲華北派遣軍搶掠糧食,但現在再看這個情報,王小山有了些別的想法。

“與狼眼的接觸要快,不過,也要小心,不能冒險,”莊繼華犯下情報,這個情報還不能確定曰本想作什麼:“狼眼就算在這場會戰中不能發揮作用,東北也可以發揮作用。”

“明白。”王小山點點頭,莊繼華又補充說:“電告各情報組,通知文強,加強對曰軍油料,糧食,鐵路的情報收集。人總要吃飯穿衣,拉屎睡覺,這些東西瞞不了人。”

莊繼華說完後便開門離開,出門便看到白崇禧與蕭振瀛蔡廷鍇在院子裡面低語,看見莊繼華出來,三人不約而同的走過來,一直留意着的徐祖貽龔楚等人也從房間裡出來,大家都用希望的目光望着莊繼華和王小山。

這其中,白崇禧、徐祖貽、龔楚是知道狼眼的,不過白崇禧卻不知道狼眼斷線。莊繼華想了想告訴大家回去休息,留下副參謀長龔楚值班,命令各部停止追擊,一切待情況清楚之後再談。

命令下後,徐祖貽有些遲疑,猶豫下,還是沒開口,衆人還沒明白過來,莊繼華已經率先離開,向自己的房間走去。出了院子,他停下腳步,扭頭問伍子牛,宋雲飛那有沒有消息。

宋雲飛率特種部隊在山東進行訓練,主要訓練科目爲跳傘,莊繼華沒有打算在這次會戰中使用特種部隊。在鄂北會戰中,特種部隊損失慘重,到現在也沒恢復元氣,人員只有最盛時的三分之二,宋雲飛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沒能間建制補充全,而且兵員素質下降也利害,這些因素促使莊繼華下這個決心。

伍子牛搖頭說沒有,宋雲飛都是直接向莊繼華報告,需要什麼物資也是直接向莊繼華要,不通過後勤處或參謀部。

白崇禧從後面過來,他的房間緊挨着莊繼華的。順利光復石家莊,沒給倆人帶來絲毫喜悅,倆人都有些沉默,白崇禧看看左右,低聲問:“狼眼沒有消息嗎?”

“斷線了。”莊繼華簡單的將前段時間發生的事介紹了下,然後重重的嘆口氣,白崇禧也同樣發出一聲嘆息,這就是戰爭,不會因爲你的願望改變。

“岡村寧次會收縮到那裡?”白崇禧又問。

“估計是平津外圍,”莊繼華皺眉說道:“我想不通的是,是什麼促使他做出這個決定的。”

正如立高之助所言,岡村寧次原來的部署存在重大漏洞,那就是石家莊與北平的距離太遠,一旦石家莊受到圍攻,平津地區的曰軍根本來不及救援,給莊繼華留下足夠的運動空間。

現在曰軍一收縮,空間自然沒有,兵力厚度增加了,但曰軍也失去靈活姓,原本計劃用石家莊和保定消耗[***]的策略行不通了,所以會戰一開始,便是主力對決,岡村寧次絕不能坐視平津失守。

“我也想這個問題,是不是關東軍有什麼新動向。”白崇禧的語氣很是遊移,目光閃動的望着莊繼華。

莊繼華停下腳步,低頭想了想說:“北線的行動要小心了,伍子牛,立刻通知參謀處,電告彭D懷傅作義,曰軍放棄石家莊和滄州,全線後撤,敵軍動向不明,北線部隊暫時不要靠近張家口,就地構築防禦,不,後撤十里,構築防禦工事。”

白崇禧點點頭,莊繼華反應非常敏捷,他剛剛提了句關東軍,便想到北線部隊,關東軍要是入關的話,首先要解決的便是來自北線部隊的威脅,還有十天便開始進攻,北線部隊已經在張家口外圍展開。

彭D懷指揮三十萬大軍在張家口外圍展開,正面部隊是八十六軍和三十五軍,新11軍和九十四軍置於兩翼,晉綏軍第六集團軍和第七集團軍分別向南北延伸,新四軍和九十四軍擔任預備隊。按照計劃,北線部隊將在正面發動進攻五天後展開進攻白崇禧自己都不能確定,關東軍是不是入關了,岡村寧次是不是會首先對北線部隊展開攻擊。可莊繼華立刻便作出決定,不但不讓他們繼續前進,相反要他們後退,白崇禧再次從中認識到莊繼華的謹慎,這種謹慎甚至讓他有些不以爲然。

“或許我太小心了,”莊繼華自我解嘲的一笑,以前作戰對敵人部署瞭如指掌,這次卻只能憑判斷:“不過,小心無大錯,我們佔絕對優勢,穩紮穩打,少犯點錯誤。”

白崇禧卻贊同的點點頭:“兵法上說,以正合,以奇勝,文革是反其道而行,不過,既然我們佔優勢,那就以正勝,冒險,應該是岡村寧次的事。”

莊繼華和白崇禧有個共同的感覺,這次會戰,中[***]隊佔優極大優勢,只要自己不犯錯,岡村寧次便不會有機會。

“文革,如果我是岡村寧次,我也要首先打垮彭D懷,這支部隊在平津側後,如果在正面交戰激烈時,他突然從後面殺出,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白崇禧思索着說:“不過,打垮北線,可不容易,八十六軍和九十四軍已經證明是很有戰鬥力的,新四軍和新11軍,戰鬥力不弱,三十五軍的戰鬥力同樣很強,要打垮這支部隊不形成僵持至少需要十萬人,岡村手下的部隊只有四十萬,除去這十萬,還有三十萬,三十萬對抗我一百五十萬大軍,就算淞滬會戰也沒達到這個程度,除非岡村是個瘋子。”

敵我雙方的兵力數字對雙方統帥部都不是秘密,誤差絕不會超過10%,白崇禧所言並不過分,三十萬對抗一百五十萬,對手還有空中優勢,坦克優勢,除非岡村瘋了,否則絕不會正面對抗,他必須出奇制勝。

“所以他在前期希望利用石家莊,保定消耗我軍,”莊繼華接下來分析道:“但現在他放棄了石家莊保定,說明他改主意了,我在想,是什麼讓他改主意的?他會撤到那裡,保定還是北平外圍。”

白崇禧現在有些喜歡和莊繼華共事了,這是個聰明過人的人,和他說話不用廢話。保定和北平外圍,並不是地點的差異,而是兩個不同的結論。

保定,說明岡村已經意識到石家莊距離過長,所以他只是收縮防線,計劃沒有大的改變。可退到北平外圍便不同了,那說明岡村是要和莊繼華正面硬撼,促使他採取這種策略的動機,只有一個,他得到了增援,而有能力大規模增援岡村的只有一個地方,東北的關東軍。

“關東軍要入關,能來多少人?遠東他不要了?”這是白崇禧唯一的疑慮。

“這天可真冷,”莊繼華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擡頭看看天空,農諺有云,下雪不冷化雪冷,這幾天雖然沒有下雪,但天氣更冷,白崇禧卻神色一變。

“這個天氣,蘇軍恐怕不會發動進攻,”莊繼華的語氣越發淡了:“關東軍可以抽調主力入關,我們要做好有三十萬,甚至更多關東軍入關的準備。”

白崇禧倒吸口涼氣,三十萬關東軍,華北曰軍兵力一下便上升到七十萬。莊繼華似乎察覺了白崇禧的擔心,他解釋說:“這只是準備,曰軍有沒有這種魄力還不知道,其實,要換我,便調五十萬關東軍入關。放棄平津,在冀東平原與我軍決戰;爲什麼選擇這裡呢?主要是考慮我軍的坦克優勢,冀東平原河流雖然不多,但狹長,不適合坦克穿插運動,只能正面攻擊,坦克的作用要下降三成,其次,冀東平原緊靠滿洲,戰事不利的話,全軍退入山海關,就算有損失,也不至於全軍崩潰,可以最大限度保存兵力。”

白崇禧仔細想想,承認莊繼華說得不錯,冀東平原,路線狹長,坦克的作用降低很多,對曰軍也有利多了,唯一的疑惑只有一點,五十萬關東軍,除非曰軍不要蒙古和遠東了。可細一想,如果在華北戰敗,蒙古自然不守,只能後撤,遠東則可以用十萬到二十萬軍隊,配以滿洲國防軍守住外興安嶺,如此算下來,關東軍是可以抽調五十萬大軍入關。

莊繼華見白崇禧的疑惑一閃而過,便知道他已經想明白了,心裡也暗暗佩服,便接着說:“不過,看岡村現在還沒有放棄北平,說明他們沒有采取這個計劃的意思。岡村這一退,我們可麻煩了,洪君器可高興了。”

白崇禧露出笑容,曰軍這一撤,原定作戰計劃肯定報廢,原定的部署也肯定不再合適,必須重新制定計劃,重新部署部隊。

(未完待續)

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第三節 暗戰(一)第一節 陰謀(十一)第二十七節 轉變(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四)第四十五節 遷都(六)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一)第二節 川軍(八)第三節 會戰(八)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三)第三節 聚才(一)第十節 大撤退(五)第十三節 試探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二)第四十八節 傷懷(五)第八節 轉折(二十)第一節 遏制(八)第一節 德黑蘭(五)第二節 初戰(六)第四十二節 歧路(二)第二節 策劃(五)第七節 風波惡(三)第十節 虎嘯(七)第三節 太行行(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一)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四)第一節 陰謀(十一)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二)第三節 新人舊人(四)第九節 號角(一)第十節 撤退(二)第八節 刺廖(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四)第十節 風雲(二十三)第一節 陰謀(十)第三十節 中山艦(六)第二節 陝北行(八)第六十四節 副官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二)第四節 決戰前奏(七)第七節 生機(五)第十一節 《北伐》第一節 法幣(二)第一節 德黑蘭(十五)第七節 曙光(八)第二節 交易(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八)第六節 攻略山東(三)第二十三節 合併(二)第三節 前哨戰(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七)第一節 返川(五)第二十三節 風波(一)第五節 突擊(八)第一節 奪軍(十五)第四節 決戰前奏(九)第三節 重起(十)第九節 溧水反擊(二)第三節 魅影(八)第十節 拉薩風雲(一)第二節 重建(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五)第七節 風波惡(八)第三節 議戰(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八)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七)第六節 爾虞我詐(七)第二節 起航(八)第五節 盟國(九)第四十九節 別離(三)第十節 虎嘯(十)第八節 轉折(二十五)第五節 曙光(十一)第三節 太行行(十)第四節 經濟改革(九)第五節 兩全(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七)第十節 風雲(七)第一節 遏制(四)第三節 會戰(四)第五節 積聚(一)第二節 山城霧(一)第三節 戰鼓(四)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四)第一節 遏制(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六)第二節 投敵(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十一節 重振(四)第九節 溧水反擊(一)第三節 戰天津(一)第八節 天火(三)第七節 風波惡(六)第二十七節 轉變(三)第七節 塞克特(一)
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第三節 暗戰(一)第一節 陰謀(十一)第二十七節 轉變(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四)第四十五節 遷都(六)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一)第二節 川軍(八)第三節 會戰(八)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三)第三節 聚才(一)第十節 大撤退(五)第十三節 試探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二)第四十八節 傷懷(五)第八節 轉折(二十)第一節 遏制(八)第一節 德黑蘭(五)第二節 初戰(六)第四十二節 歧路(二)第二節 策劃(五)第七節 風波惡(三)第十節 虎嘯(七)第三節 太行行(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一)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四)第一節 陰謀(十一)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二)第三節 新人舊人(四)第九節 號角(一)第十節 撤退(二)第八節 刺廖(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四)第十節 風雲(二十三)第一節 陰謀(十)第三十節 中山艦(六)第二節 陝北行(八)第六十四節 副官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二)第四節 決戰前奏(七)第七節 生機(五)第十一節 《北伐》第一節 法幣(二)第一節 德黑蘭(十五)第七節 曙光(八)第二節 交易(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八)第六節 攻略山東(三)第二十三節 合併(二)第三節 前哨戰(三)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七)第一節 返川(五)第二十三節 風波(一)第五節 突擊(八)第一節 奪軍(十五)第四節 決戰前奏(九)第三節 重起(十)第九節 溧水反擊(二)第三節 魅影(八)第十節 拉薩風雲(一)第二節 重建(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五)第七節 風波惡(八)第三節 議戰(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八)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七)第六節 爾虞我詐(七)第二節 起航(八)第五節 盟國(九)第四十九節 別離(三)第十節 虎嘯(十)第八節 轉折(二十五)第五節 曙光(十一)第三節 太行行(十)第四節 經濟改革(九)第五節 兩全(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七)第十節 風雲(七)第一節 遏制(四)第三節 會戰(四)第五節 積聚(一)第二節 山城霧(一)第三節 戰鼓(四)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四)第一節 遏制(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六)第二節 投敵(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十一節 重振(四)第九節 溧水反擊(一)第三節 戰天津(一)第八節 天火(三)第七節 風波惡(六)第二十七節 轉變(三)第七節 塞克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