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拉薩風雲(一)

劉文輝早就想對拉薩的英國人動手了,但吳忠信不準,吳忠信的理由很充分,[***]的坐牀儀式是藏傳佛教的最隆重儀式,藏人絕對不能容忍在這上面有一絲一毫的差錯,英國人在藏省不是一兩天,晚兩天也不要緊,而且利用這幾天可以調查下,藏軍的虛實,爲將來整頓藏軍打下基礎。

盛大的坐牀儀式在十一月中旬舉行,各地宗教界頭面人物紛紛趕到拉薩,見證這一時刻。喧囂的宗教儀式卻不能掩蓋拉薩劍拔弩張的局面,二十四軍兩萬多人從三個方向包圍了拉薩,莊繼華又命令向傳義組織了一支援藏軍,總兵力六千多人,由康邊屯墾司令李根固統帥趕往拉薩,李根固在十二月中旬趕到拉薩,這樣劉文輝就在拉薩聚集了超過三萬的兵力。

川軍的調動沒有瞞過噶廈政斧,攝政王熱振向吳忠信和劉文輝求證,劉文輝毫不含糊的告訴他,來的不是軍隊,而是公路勘測隊和護衛隊,熱振將信將疑的離開了。

吳忠信自然不會相信,但劉文輝卻不肯告訴他實情,對於拉薩局勢的擔心,他向蔣介石去電,請蔣介石制止劉文輝,蔣介石也感到目前情況下藏省再出現動亂,分散了抗戰力量,給劉文輝下令,不要在藏省挑起事端,對藏民應採取政治手段,以籠絡爲主。

劉文輝把蔣介石的電報轉給莊繼華,莊繼華立刻給蔣介石去電,要求全權處理藏省事務,“藏省目前親中央力量和親英力量相持,我們的策略應該是扶持親我們的力量,打擊親英力量,而親英力量的主要支持者在藏軍,必須瓦解現行藏軍,鎮壓部分藏軍將領,扶持支持我們的力量,將英國人趕出藏省。”

莊繼華從五個方面論證現在在藏省採取強硬措施的必要,指出只要控制住拉薩,就等於控制了整個藏省,劉文輝的軍隊不但要繼續進入藏省,還要繼續向南,進入藏南,直抵藏印邊界,另外一部要北上,屯兵於藏省疆省交界處,爲將來處理疆省事務做好準備。

對莊繼華毫無顧忌的要權,蔣介石思緒再三,他實在拿不準,軍委會內對此也要求慎重,專門處理少數民族事務的機構——蒙藏委員會也不同意在此時採取強硬措施。

不過就在武漢的政斧高官商議時,莊繼華秘密電告劉文輝,立刻採取行動,首先解決英國辦事處,將藏省的所有英國人驅逐出境。

“136師佔領拉薩城北的制高點措曰崗,137師佔領城東的制高點格吉坡,138師居中策應,暫編第三師爲軍預備隊,各部必須在明天九點之前完成部署。”

王靖宇說完之後回到作爲,劉文輝平靜的看看在座諸將,然後嘿嘿笑了兩聲才慢條斯理的開口:“沒什麼大不了的,不就是羣蠻子嗎,現在不是七年前了,咱們是鳥槍換炮了,他們還原地踏步,打起來,兩個小時老子就能拿下拉薩,什麼[***]噶廈活佛,老子把他們一鍋燴了。”

說到這裡,他得意的掃視了眼在座將領,衆將很配合的露出笑容,劉文輝滿意的點點頭,撫摸了下嘴角的鬍子,然後才慢慢的開口:“不過,這只是預防,他們不動,我們就不動,我們只針對英國人,明白嗎?”

衆將唰地站起來,齊聲答道:“是!”

七年之前,康藏之戰中,劉文輝戰敗,不過劉文輝打心裡是不承認的,那是他的主力正與劉湘在川中對峙,所有精銳都被劉湘拖住,西康只留下了少數不入流的部隊,戰敗是理所當然。但現在不同了,這些年他從渝城買了不少裝備,主力136師和137師全部換裝,中下級軍官均到渝城受過訓。

這裡必須補充下,在最初劉文輝很擔心莊繼華借培訓之名,向他的部隊摻沙子,將所有從渝城回來的軍官塞到劉元塘的部隊中,可讓他意外的是,劉元塘部隊的戰鬥力陡然上升,在康滇之戰中打得有聲有色,相反裝備更好的136師卻打得比較難看,這下讓劉文輝重新審視受訓軍官,在莊繼華重新整編川軍時,他加大了派到渝城培訓的軍官數量,又在西康成立了軍校,讓受過訓的軍官擔任教官,培訓下級軍官和軍士,仿照莊繼華一樣,給士兵戒除煙癮,在連隊設立文化教員教士兵學文化。幾年下來,部隊戰鬥力上升了幾個臺階。要不是抗戰開始,再也無法從渝城買到裝備,他恐怕就要擴充部隊了,重新燃起雄心。

現在他以三萬大軍屯兵拉薩城下,藏省藏軍的總兵力不過兩萬多人,在拉薩城內的藏軍也不過一萬七千多人,武器裝備還是以一戰時的破落武器裝備,這一戰打起來,他有十成勝算。

更重要的是,在劉文輝看來西征藏省,等於就是爲他擴充地盤,藏省雖然是藏人的地盤,但西康也有不少藏人,既然可以統治西康,也照樣能統治藏省,所以打心眼裡願意服從莊繼華的命令,驅逐英國人,整頓藏軍。

爲了不過於刺激噶廈政斧,劉文輝沒有向拉薩城內派兵,所有部隊都部署在城外,拉薩城內最險要的制高點是布達拉宮,可無論二十四軍還是藏軍都不敢進佔這裡。

攝政王是漢人對熱振官銜的稱呼,藏人的稱呼卻是攝政熱振活佛,如同藏省的其他活佛一樣,熱振活佛是熱振寺的活佛,熱振寺在拉薩以北二百多公里,這個寺廟在藏傳佛教中的地位比較超然,它的寺廟裡收藏有幾乎所有藏傳佛教經典,現在盛行的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大師,他門了兩位弟子,[***]和班禪)就是在嘎當教派理論上發展起來的,而熱振寺就是當初嘎當教派的第一寺院,只是在黃教盛行後,熱振寺也改奉黃教(看來宗教也是識時務的)。

熱振活佛天明之後受到消息,噶廈政斧的噶倫然巴.圖登貢欽匆忙來報告,漢軍包圍了英國辦事處,逮捕了辦事處的所有英國人,漢軍還在拉薩大街上張貼布告,命令所有英國人必須在三天之內到城外漢軍軍部報道。

“活佛,漢軍這是要做什麼?英國人是我們的朋友,如果我們不能保護朋友,上天是會降下災難的。”圖登貢欽有些慌亂,他一支認爲漢軍是針對拉薩政斧的,沒想到他們居然是針對英國人,這讓他亂了陣腳。

熱振雙目微閉捏着佛珠,作爲攝政,對藏省目前的局勢還是比較清楚的,漢軍大舉進藏表面上看是對前段時間衝突的反應,實際上是中央政斧對曰趨活躍的英國人的反擊,看來中央政斧不再坐視英國人煽動西[***]立,這是。

“上天不會懲罰我們的,”熱振睜開眼睛慢慢的說:“漢人也同樣是我們的朋友,而且還是我們的政斧。”

“可…。”圖登貢欽沒想到熱振絲毫不着急,便換了口氣說:“活佛,英國人是來觀禮的,是我們的客人,我們藏人是不能容許客人受到侮辱的。”

熱振還沒開口,首席噶倫僧官丹巴降央和首席司倫郎頓.貢噶旺秋,以及噶倫平.次旦多吉和噶倫彭康.扎西多吉也一同前來。

“攝政,”次旦多吉拿出份文件:“這是漢軍司令劉文輝將軍的通報。”

“通報?”熱振毫無表情的擡眼看看次旦多吉,不動聲色的說:“你給大家念念吧。”

次旦多吉打開文件念道:“熱振攝政及郎頓司倫,噶廈政斧,英國駐拉薩辦事處爲非法設立,中國曆任中央政斧從未承認,該機構設立之後,在拉薩挑動是非,離間藏漢關係,爲害極大,爲惡極多,今本軍奉命關閉該辦事處,驅逐辦事處人員,爲使行動保密,事先未通知,請攝政及諸位司倫噶廈原諒。國民革命軍二十四軍軍長,西康行營副主任劉文輝中將。”

貢嘎旺秋本來就陰沉的臉色泛出一層黑光,怒氣衝衝的衝到次旦多吉面前,一把抓過文件,兩下就扯得稀爛。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轉身面對熱振大喝道:“我們藏人從來沒有讓人欺負到頭上的,調集我們的勇士,我們藏人絕不接受這樣的屈辱!”

貢嘎旺秋的自信是有道理的,自從清朝滅亡後,藏軍和川軍前後有兩次對抗,兩次獲勝,其中第一次還是袁世凱時期,川軍近萬人進駐拉薩,藏軍在英國人支持下與川軍對峙,各地藏人紛紛赴援,後方藏人則切斷了川軍供應線,英國大使向袁世凱提出抗議,袁世凱被迫下令準備增援川軍的滇軍和甘軍停止前進,最終導致在拉薩的川軍孤掌難鳴,彈藥糧草難繼,從拉薩後撤,沿途苦戰,最後只有不到一半人返回四川。

(未完待續)

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九)第九節 臨沂破軍(九)第三節 會戰(十四)第六節 救亡(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第四節 經濟改革(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二)第五節 友人(三)第三十節 中山艦(四)第九節 轉機(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九)第二節 說汪(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二)第二十六節 視察(一)第二節 再編川軍(二)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九)第九節 魅影(十二)第二節 沙基(三)第十節 風雲(二十六)第一節 挽弓(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四)第四節 戰鼓(五)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二)第二節 川軍(五)第一節 出兵(三)第一節 德黑蘭(十四)第五節 “異心”(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第五節 兩全(一)第三節 魅影(七)第六節 攻略山東(七)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一)第二十節 廣西(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七)第十六節 誓言第四十八節 傷懷(八)第三節 巧取(四)第五節 謀功(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二)第十節 大撤退(三)第九節 號角(四)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六)第三節 聚才(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二)第一節 德黑蘭(四)第三節 調整(二)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七)第三節 鏖兵淞滬(八)第十節 江戶之花(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六)第十一節 酒話第四節 密林血戰(九)第一節 奪軍(四)第十一節 重振(三)第五節 突擊(一)第三節 太行行(五)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四)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四)第八節 離校第四節 戰爭(一)第三節 狙擊(六)第三十二節 路遇(一)第四十六節 旁觀(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六)第六十五節 說和第一節 突破(十五)第七節 生機(四)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六)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四)第九節 魅影(五)第二節 空軍(一)第五十四節 農村(二)第七節 生機(五)第五節 海關(二)第四節 九天之上(十)第十節 風雲(二十五)第二節 策劃(五)第七節 風波惡(六)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七節 風波(二)第六節 救亡(六)第三十節 中山艦(九)第二節 策劃(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六)第一節 奪軍(十四)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一)第六十七節 爭論第三節 太行行(十)第二節 陝北行(二)第六節 新雲南(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三)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三)第四十九節 別離(六)第四節 外交(六)第六節 戰地黃花(二)第四節 塞北烈焰(三)第一節 出兵(四)
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九)第九節 臨沂破軍(九)第三節 會戰(十四)第六節 救亡(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第四節 經濟改革(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二)第五節 友人(三)第三十節 中山艦(四)第九節 轉機(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九)第二節 說汪(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二)第二十六節 視察(一)第二節 再編川軍(二)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九)第九節 魅影(十二)第二節 沙基(三)第十節 風雲(二十六)第一節 挽弓(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四)第四節 戰鼓(五)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二)第二節 川軍(五)第一節 出兵(三)第一節 德黑蘭(十四)第五節 “異心”(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第五節 兩全(一)第三節 魅影(七)第六節 攻略山東(七)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一)第二十節 廣西(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七)第十六節 誓言第四十八節 傷懷(八)第三節 巧取(四)第五節 謀功(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二)第十節 大撤退(三)第九節 號角(四)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六)第三節 聚才(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二)第一節 德黑蘭(四)第三節 調整(二)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七)第三節 鏖兵淞滬(八)第十節 江戶之花(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六)第十一節 酒話第四節 密林血戰(九)第一節 奪軍(四)第十一節 重振(三)第五節 突擊(一)第三節 太行行(五)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四)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四)第八節 離校第四節 戰爭(一)第三節 狙擊(六)第三十二節 路遇(一)第四十六節 旁觀(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六)第六十五節 說和第一節 突破(十五)第七節 生機(四)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六)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四)第九節 魅影(五)第二節 空軍(一)第五十四節 農村(二)第七節 生機(五)第五節 海關(二)第四節 九天之上(十)第十節 風雲(二十五)第二節 策劃(五)第七節 風波惡(六)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七節 風波(二)第六節 救亡(六)第三十節 中山艦(九)第二節 策劃(四)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六)第一節 奪軍(十四)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一)第六十七節 爭論第三節 太行行(十)第二節 陝北行(二)第六節 新雲南(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三)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三)第四十九節 別離(六)第四節 外交(六)第六節 戰地黃花(二)第四節 塞北烈焰(三)第一節 出兵(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