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天火(三)

可中島康健不在乎,不管這些目光中包含的是不屑、蔑視還是仇恨,他都不在乎,從長城的羣山中衝出來時,他便對很多東西不在乎了。

當神被推到,戒律被擊碎,重新豎起來的神就不再是神了,重新建立的戒律也就沒有那層神聖的光輝。

“中島君,過會梅津總長要召開作戰會議,議定滿洲作戰方略,待會你隨我們去參加。”今井武夫對上前的中島康健說道。

按照中島康健的職務,這種會議用不着他參加,也沒資格參加,今井武夫此舉顯然是得到西尾壽造同意,也說明他們倆人對中島康健的看重。

中島康健簡單的答了句是便準備轉身離開,今井武夫對他的態度有些意外,又叫住他:“怎麼啦?中島君,難道你就沒什麼想法嗎?”

中島面無表情的答道:“滿洲還能戰的嗎?關東軍現在還有能力與支那將軍戰嗎?”

面對中島康健的直率,西尾壽造和今井武夫只能沉默。四十五萬精銳被殲,三十萬三四流部隊能擋住支那百萬虎狼之師嗎?軍部的參謀們嚷嚷着什麼關東軍天下無敵,殊不知現在的關東軍除了殼以外,精華早已不在,已經消失在緬北,鄂北,山東,華北。

戰爭,是個巨大的絞肉機,讓一個個年青的生命劃歸塵土。

戰局,是個讓人難解的難題,西尾壽造、梅津美治郎兩位曰本軍隊新任領導者無法迴避、無法繞過的難題。

武運長久依舊雄健有力,太陽旗在放射光輝;可在虛幻的輝煌後,面臨的卻是無盡黑暗。

“中島君,不要太悲觀,支那人沒有海軍,他們就算打到釜山,也只能望洋興嘆。”今井武夫給自己也給中島康健打氣:“只要我們擊敗美國人就行,美國人的弱點便是不敢承擔巨大傷亡,我們還是有希望的。”

中島康健在心裡苦笑,沒有答話,西尾壽造卻嚴肅起來:“中島君,這樣可不行,現在正是你發揮聰明才智,拯救帝國的時機,我把你從滿洲調回來,可不希望看到你現在這個狀態,支那人說,勝敗乃兵家常事,我希望你振作信心,曰本現在需要你,明白嗎!”

中島康健心中一凜,意識到自己的狀態確實不正常,連忙集中精神大聲答道:“卑職明白,謝謝大臣閣下的提醒!”

西尾壽造緊盯着他,中島康健挺胸擡頭,西尾壽造這才滿意的點點頭:“你回去準備下吧,待會我們就去參加梅津君的作戰會議。”

這次作戰會議是新內閣成立後,新任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召開的第一次軍部參謀總部聯席會議,這個會議的議題顯然是以中國戰區爲主,其中特別是滿洲面臨的危險局面。

山海關前線的岡部直三郎每天都給東京來電,詢問他要的兵力,要的物質,什麼時候能到。岡部直三郎在電報中的語氣越來越強烈,有時候簡直是赤裸裸的威脅。

可梅津美治郎無話可說,作爲前關東軍司令官,他非常明白關東軍現在面臨的巨大困難,除了兵力外,關東軍的物質大部分送到華北,岡部直三郎現在是在承受他的決策後果。

隨着春季的來臨,岡部要承擔的壓力比他更大,山海關外,百萬中國大軍壓境,大漠北方的蘇蒙聯軍落井下石,大興安嶺以北的蘇俄軍隊蠢蠢欲動,可以這樣說,岡部直三郎的處境比他困難十倍。

在梅津美治郎宣佈開會後,參謀總部作戰課課長服部卓四郎便站到地圖前,宣讀滿洲目前的軍事形勢。

“….,根據情報,華北支那軍正大規模向冀東轉移,目前冀東地區、熱河地區總共集結了大約一百五十萬左右的支那軍,另外在平津地區還有二十萬左右兵力,可以隨時增援冀東,另外,隨着皇軍主力撤離蒙古後,李守信策動叛亂,蒙古軍幾乎全軍投降,現在只有東蒙古還有部分蒙古軍接受皇軍指揮。

最近蘇俄正加緊補充大興安嶺以北的蘇俄遠東部隊,參謀總部判斷,蘇俄遠東方面軍在五月初,冰雪融化之後將發動進攻,目前皇軍在外興安嶺只有兩個師團,其餘有五十二萬滿洲國防軍。

對關東軍威脅最大的還是山海關外的支那軍,按照支那軍作戰慣例,在一次作戰結束後,必定休整三到四個月,參謀總部判斷,支那軍的進攻有可能在七月發動,其主力有可能分兵兩路,一路沿山海關綏中葫蘆島,攻擊錦州,另一路從熱河東部南下,朝陽、文縣,攻擊錦州。

皇軍的困難在於,無法向滿洲增兵,根據帝國總決戰綱要,用於守衛本土的部隊要達到兩百萬,國內有兵力七十萬,其中正在訓練的新兵有三十萬,未來一年內要新編練百萬部隊,這個任務非常艱鉅。

爲了解決關東軍兵力不足之困境,參謀總部決定在滿洲徵召在鄉軍人,滿洲有開拓團大約七十萬,另外還有朝鮮移民大約百萬之衆,這其中可徵召入伍的大約三十到四十萬,如此關東軍總兵力可達到六十到七十萬,勉強足夠。

從地形上來說,山海關及其附近的地形對皇軍有利,參謀總部要求關東軍在山海關正面設立三道防線,在北部,利用這裡的山區同樣設立三道防線,以阻擊支那軍的進攻。…”

看着服部卓四郎那張自以爲是的臉,中島康健有些反胃,早晨吃下的飯糰要不是已經被消化,他恐怕已經嘔出了。服部的作戰計劃更加證實了他以前對參謀總部的這些參謀們的判斷,一羣坐井觀天的傢伙,整個計劃破綻百出,聽下去就是浪費時間。

“閣下,這三四十萬在鄉軍人的武器裝備從何而來。”中島康健及其無禮的打斷了服部的講話,這在參謀總部的會議中及其少見,包括梅津美治郎和西尾壽造在內都驚訝的扭頭望着他。

服部卓四郎極爲惱怒,他擡眼望去冷冷的說:“中島君,在鄉軍人本就有武器,按照開拓協同組合法,每個開拓團擁有武器裝備。”

“總長對滿洲和關東軍最瞭解,我想,您在制定計劃之前,沒有徵詢過總長的意見吧?”中島康健還算客氣,給了服部一個臺階。

實際上梅津美治郎已經皺起眉頭,如果說服部卓四郎在最初的分析還有幾分道理的話,關於在鄉軍人就沒譜了。不錯,按照軍部記載,滿洲開拓團有大約七十萬,可這七十萬在發動對蘇作戰後已經陸續徵召了二十萬人,剩下的不是老弱病殘就是婦孺,武器裝備就更加不說了,稍微好點的已經被扛上了戰場,剩下的可能就是些曰俄戰爭時的老古董。

“你!”服部卓四郎大怒國罵差點脫口而出,可見梅津美治郎的神色,又不由閉上嘴,只留下憤憤不平的神情。

“還有,你認爲支那軍會分兩路來,”中島康健神情冷峻,帶着一絲嘲諷,然後不等服部便徑直走到他身邊,拿起另一根木棍,敲擊在地圖上:“支那將軍用兵一貫以實擊虛,你把兵力都集中在山海關和熱河一線,那麼他肯定就不會走這邊,幹嘛與你一山一山的爭奪。要換我,我也不走這邊。

黑龍江、吉林空虛,那麼我就走黑龍江吉林,四十九集團軍乃支那頭等主力,現在放在熱河北部,看上去是準備從朝陽一線南下,包抄我山海關皇軍側後,可如果他不南下而是東進呢?穿過草原,翻過大興安嶺,直入新京甚至哈爾濱,然後再沿鐵路南下,敢問閣下,該作何處置?”

中島康健一語震驚全場,以不敗的四十九集團軍爲主力穿越,再翻過大興安嶺,出奇不意出現在松遼平原,拋開曰本的整個重兵集團,猶如一把鋼刀插入滿洲的心臟,從背後攻擊關東軍,這個戰略精妙而宏大。

如果兩分鐘前,服部還有幾分得意,現在已經是臉色蒼白冷汗淋漓,他完全沒有想到這一手,而且不需要作更多的分析,這一手是成立的。

良久,參謀本部第二課課長柴山才僥倖問道:“可支那將軍會這樣嗎?這條路不好走,大興安嶺森林密佈…。”

“爲什麼不會?”中島康健立刻尖銳反問:“支那將軍在緬北作戰過,對叢林作戰很有研究,麾下還有三個從緬甸調回的遠征軍,他們完全有能力翻越大興安嶺。我們一直在低估對手,低估支那將軍,所以我們纔有南京之敗,緬北之敗,鄂北之敗。

華北會戰中,四十九集團軍新一軍新六軍穿越太行山,切斷京張線,將戰場空間無限擴大,最終導致皇軍在華北會戰中全面失敗,這纔剛剛發生的事,諸君不會忘了吧。華北會戰需要總結的東西太多了。”

中島康健長嘆一聲,參謀總部的參謀們紛紛低下頭,當初石原莞爾要求華北派遣軍後撤,與關東軍會合,堅守長城和山海關一線,被這些參謀們集體否決,可現在看來這是最好的構想。

梅津美治郎也輕輕嘆口氣,儘管在嘴上不承認,可在心裡,他對當初的決定已經後悔。西尾壽造也在心裡搖頭,他絲毫沒有得意,而是更加擔心。

“中島君,你有什麼想法嗎?”

中島康健衝西尾壽造和梅津美治郎微微施禮,平靜的答道:“從目前來看,帝國要守住滿洲的可能姓很低,卑職認爲,皇軍可以地形打一下,不過一旦支那軍出現在松遼平原,皇軍應迅速南下,退守朝鮮。朝鮮北部,山巒起伏,利守不利攻,更主要的是,皇軍可以在這裡構築一條綿密戰線,三十萬部隊勉強夠用。”

中島康健一開口便要放棄滿洲,這讓參謀總部的參謀們又有些難以接受,可又提不出更好的作戰方案,只能怒視着中島康健,室內的氣氛開始有些緊張起來。

放棄滿洲,在座的曰本軍人在感情上難以接受,滿洲曾經被曰本軍人視爲生命線,被視爲曰本軍人開疆拓土的象徵,持續數十年大陸政策的勝利成果。在座的曰本軍官多數在滿洲,在關東軍中服役,梅津美治郎更是如此,他前後在滿洲服役近十年,關東軍在他手中曾經是曰本最大的戰略集團,將抗聯趕到蘇俄境內,取得了對蘇作戰的勝利,可以說,關東軍,滿洲是他戰功的一部分。

“中島君,需要作這麼大的撤退嗎?”梅津美治郎皺眉問道。

“要想守住滿洲絕不可能,”中島康健神情非常堅決:“兵力不足,物資不足,皇軍在各個方面都處於巨大劣勢,勉強作戰,只會導致失敗。”

“當年,我們只用了一萬多人便佔領了滿洲。”武藤章的語氣遊移不定,目光散亂,不知道是在感慨還是在質疑。

“當年是當年,現在是現在,”中島還是那樣平靜,似乎只是在說個簡單的事實:“七年前,二十萬華北派遣軍可以橫掃華北,從平津打到山西,可現在呢?支那軍不是七年前的支那軍了。”

彷彿是做結論,中島康健說完之後衝兩位大將施禮,準備轉身下去,西尾壽造這時開口了:“中島君,我有個疑問,一直沒有得到解答,皇軍在江浙一帶只有二十多萬兵力,只有華北派遣軍的一半,爲何支那軍沒有進攻江浙?”

中島康健沉默下說:“我只能猜測,支那軍現在的機械化力量變強了,江南是水網地帶,不利於坦克作戰,華北地形平坦,利於坦克作戰,在華北會戰中,支那軍投入了大約兩千輛坦克,這些坦克在華北會戰中起了巨大作用,另外,我必須告訴諸位,人肉炸彈不能摧毀支那坦克,對付支那坦克的最有利武器是88高射炮,帝國最好立刻大量生產。我們繳獲了幾具支那的火箭筒,帝國應該立刻仿製,這種武器對付坦克非常有力。”

說起反坦克武器,無論是梅津美治郎還是西尾壽造,對陸軍省和參謀總部都是一肚子火,他們在前線要求了無數次,可東京就是無動於衷,前線將領只能讓士兵充當人肉炸彈,以巨大代價去炸燬中國坦克。

(未完待續)

第三節 魅影(九)第七節 閃電(九)第二十四節 後備役第一節 法幣(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五)第八節 南線(一)第六節 爾虞我詐(九)第三十五節 各懷心思第十節 暗棋(二)第二節 投敵(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六)第二十三節 風波(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二)第二節 山城霧(二)第一節 突破(十三)第五節 突擊(六)第七節 閃電(十九)第四十八節 傷懷(二)第七節 風波(十一)第一節 挽弓(五)第二節 策劃(三)第一節 辦學(二)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七)第五節 盟國(七)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八)第三節 暗戰(二)第六節 南京戲(一)第二節 起航(八)第一節 上海風波(九)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一)第二十六節 議案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三)第二節 交易(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七)第八節 日薄(五)第八節 轉折(四)第十節 風雲(四)第一節 陰謀(八)第二節 戰後之戰(六)第六節 攻略山東(二)第二十五節 風波(三)第十一節 重振(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二)第一節 突破(十三)第二節 投敵(七)第十四節 家宴第一節 挽弓(十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一)第七節 曙光(三)第一節 德黑蘭(一)第十一節 大捷(六)第三十二節 挽留(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七)第五節 曙光(三)第五節 反攻(八)第八節 轉折(五)第一節 奪軍(六)第一節 蟄伏(十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一)第一節 挽弓(十三)第三節 戰鼓(四)第六節 “小文革”(二)第一節 德黑蘭(七)第三節 戰鼓(十四)第一節 破冰(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九)第三節 會戰(十一)第三節 鐵血雄關(一)第六十二節 偷樑換柱第七節 鎮藍衣(四)第八節 刺廖(七)第十節 撤退(三)第四節 塞北烈焰(六)第一節 德黑蘭(七)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一)第二節 初戰(九)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二)第一節 黨爭(五)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第八節 說敬之(一)第四節 密林血戰(三)第七十七節 平叛(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一)第三節 戰天津(三)第一節 蟄伏(六)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十二節 破局第五節 曙光(十八)第二節 戰後之戰(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四節 謀殺(七)第四十六節 旁觀(三)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三)第六節 突破(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四)第三節 狙擊(二)第二節 戰略轉向(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四)第二節 策劃(十)
第三節 魅影(九)第七節 閃電(九)第二十四節 後備役第一節 法幣(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五)第八節 南線(一)第六節 爾虞我詐(九)第三十五節 各懷心思第十節 暗棋(二)第二節 投敵(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六)第二十三節 風波(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二)第二節 山城霧(二)第一節 突破(十三)第五節 突擊(六)第七節 閃電(十九)第四十八節 傷懷(二)第七節 風波(十一)第一節 挽弓(五)第二節 策劃(三)第一節 辦學(二)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七)第五節 盟國(七)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八)第三節 暗戰(二)第六節 南京戲(一)第二節 起航(八)第一節 上海風波(九)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一)第二十六節 議案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三)第二節 交易(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七)第八節 日薄(五)第八節 轉折(四)第十節 風雲(四)第一節 陰謀(八)第二節 戰後之戰(六)第六節 攻略山東(二)第二十五節 風波(三)第十一節 重振(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二)第一節 突破(十三)第二節 投敵(七)第十四節 家宴第一節 挽弓(十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一)第七節 曙光(三)第一節 德黑蘭(一)第十一節 大捷(六)第三十二節 挽留(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七)第五節 曙光(三)第五節 反攻(八)第八節 轉折(五)第一節 奪軍(六)第一節 蟄伏(十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一)第一節 挽弓(十三)第三節 戰鼓(四)第六節 “小文革”(二)第一節 德黑蘭(七)第三節 戰鼓(十四)第一節 破冰(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九)第三節 會戰(十一)第三節 鐵血雄關(一)第六十二節 偷樑換柱第七節 鎮藍衣(四)第八節 刺廖(七)第十節 撤退(三)第四節 塞北烈焰(六)第一節 德黑蘭(七)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一)第二節 初戰(九)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二)第一節 黨爭(五)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第八節 說敬之(一)第四節 密林血戰(三)第七十七節 平叛(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一)第三節 戰天津(三)第一節 蟄伏(六)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十二節 破局第五節 曙光(十八)第二節 戰後之戰(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四節 謀殺(七)第四十六節 旁觀(三)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三)第六節 突破(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四)第三節 狙擊(二)第二節 戰略轉向(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四)第二節 策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