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經濟改革(九)

何廉有點意外的看了眼方顯庭,方顯庭眉宇不動,心中卻暗叫好險,與何廉不同,方顯庭與馬寅初保持着密切聯繫,特別是四川決定實行糧食管制後,馬寅初又接手四川省政斧顧問,倆人之間平漢通信,馬寅初向他提出了個建議,希望他能通過四川管制糧食的做法,設計個全面的戰時國家經濟政策。

這個建議與經濟研究所正在進行的課題相仿,方顯庭參考馬寅初的建議,設計出了這樣一個經濟規劃,來時順手帶在手邊。

這個規劃的核心卻是收權,將屬於財政部的權力部分收歸經濟委員會,特別是貨幣發行權,規定法幣發行必須取得經濟委員會批准,加強金融監管,大筆資金流動必須向經濟委員會申報,建立證券交易中心,拓展企業融資渠道,加強對糧食、食用油、肉類、布匹等一切生活物資進行監管,嚴控奢侈品進口,由經濟委員會列出奢侈品目錄,對目錄上的東西實行嚴控。

規劃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是扶持民族工業,由國家選定部分重點企業進行扶持,由國家出面組建國營公司,國營公司負責控制與國家經濟命脈息息相關的骨幹能源、鋼鐵、交通、電訊等骨幹行業。

蔣介石拿到兩個規劃方案,這兩個方案給他有點南轅北轍的感覺,孔祥熙重在金融和進口,方顯庭重在工業發展和生活品控制,但孔祥熙的方案能明確告訴他能得到什麼,而方顯庭卻不能,只是給他描繪了一個前景,這個前景雖然比較美好,但他拿不準。

國營公司目前只有軍工企業和銀行,其他行業的骨幹企業還沒有,如果是在和平時期他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方顯庭。但方顯庭的方案有個很大的缺點,需要錢,而蔣介石現在最缺的就是錢。

“辭修,你看怎樣?”蔣介石扭頭問陳誠。

陳誠心中嘆口氣,這是他一直想避免的,他知道蔣介石在想什麼,不過他也看不慣孔家的某些作爲。

“委員長,這兩個方案各有優缺點,如果能綜合下就好了。”陳誠說完之後迅速看了張厲生一眼。

張厲生心領神會,他腦筋一轉立刻想出個主意:“委員長,孔院長的方案在於見效快,管制力度大;方先生的方法雖然見效慢,但長期下去對國家經濟大有好處,而且可以解決目前民衆反應最大的物價問題。”

蔣介石略微點頭,張厲生接着說:“我以爲孔院長加強外匯管理非常有必要,我們國家的外匯非常緊張,美國規定貿易結算必須使用美元或黃金,我們的外匯儲備很少。”

“如果是這樣,企業需要進口物資怎麼辦?”何廉皺眉問道,心裡有些不高興,心說剛纔說了這麼多,難道白說了。

“何先生,”陳布雷這時開口了:“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抗戰需要武器彈藥,我們國內生產的武器彈藥不能滿足部隊需要,必須要從國外進口,而這需要外匯,委員長,我看是不是這樣,列出一些條件,只要滿足這些條件就必須批准,但爲防止有人作假,外匯不可以套現,只能通過轉賬的方式。”

蔣介石點點頭,陳布雷的這個建議算是勉強綜合了兩個方案的優點,但下一個問題就很難了。

“委員長,”陳布雷扭頭對蔣介石說:“現在的物價上漲太快,必須進行控制,否則民衆的不滿會越來越強,我同意何先生的方案,將法幣發行權收歸財政委員會,對生活物資實行類似四川那樣的管制。”

很顯然蔣介石很重視陳布雷的意見,他點點頭:“畏壘先生說得對,不過要管制生活物資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文革在四川七年才建立起基層政權,沒有這個組織,要管制經濟是很難的,這樣吧,方先生,請你按照今天的會議,提出個規劃,交給我和行政院。”

陳誠心中對這個結果感到比較滿意,他雖然對經濟瞭解不多,但他相信何廉和方顯庭在經濟方面的才幹,莊文革既然能把馬寅初籠絡住,那他爲何不能將這兩個經濟才幹籠絡到手呢。或許有一天他也會去主掌一方。

他雖然一直受到蔣介石的重用,雖然一直在中央,可卻只是單純的專注軍事,從未主掌一方,可莊繼華卻一直未在中央,一直在主掌地方,卻在地方上展示了他全部的才幹,軍事、黨務、政治、經濟,全部一把抓,成功的把西南打造成了他的基地。

這些年裡陳誠將他列爲競爭對手,他清楚這是個比何應欽還厲害的對手,而且看來一旦計劃制定後,這個計劃肯定在四川率先實行,莊繼華又將成爲各方注視的焦點。

陳誠不清楚,莊繼華現在正鬱悶呢,兩年激烈的戰場生活讓他對政務有些陌生。決定實行糧食管制後,很快在成都召開包括各縣縣長、縣黨部主任在內的工作大會,要求各縣在一個月內建立起糧站、收糧隊、緝私隊。莊繼華在減租減息時表現出的強勢,讓各級政斧官員記憶猶新,沒有誰敢公開站出來反對。

但很快問題就出現了,各地區社會組織的差異就顯示出來了,渝城十六縣社會組織最好,效率最高,半個月時間什麼都搞好了,成都瀘州等地次之,一週時間也準備妥當了,而川北和西康則開始補課,大量漏登記的居民要重新登記,各項工作進展十分緩慢,莊繼華在惱怒之下,從西南開發隊和省黨部中抽調人員,向這些地區的每個縣派駐工作組指導工作,同時重新建立預備役,督查減租減息。

但組織機構設立並不代表事情進行得很順利,相反糧食商業禁令執行得非常不順,各地地主或明或暗的抵制這條法令,各種手段層出不窮,最主要的收買關卡哨丁,糧食商帶着大批糧食上路不可能不走公路,就算馬幫走山野小道,也要運進城市銷售,而進城則要賄賂哨丁,其次還要有糧店敢於接受,糧店則要賄賂稅務人員和糧食監察組。

儘管清楚知道這條商業渠道,可莊繼華卻一時拿他沒辦法,他知道該從那裡入手,解決辦法其實只有一個,人的問題就換人,但莊繼華卻沒有足夠的人手,更主要的是這事田頌堯、劉文輝他們也沒辦法,這下面人的行爲,他們也只有乾瞪眼。

五月中旬,成都渝城瀘州三地,召開了一場大規模公務員考試,省黨部派人直接監考,錄取人員首先集中在渝城培訓,讓莊繼華有些意外的是蔣經國卻非常投入,他主動要求出任這個短期培訓班主任,而且要求親自擔任班上的教師,還把幹部培訓隊和三青團的部分人手調入這個班。

這讓莊繼華感到驚喜,但卻有些不放心,還是讓李之龍擔任主任,嚴重和他出任副主任。到六月初莊繼華感到已經抓住控制走私的關鍵,而且各地稻穀逐步成熟,必須展開下一步工作了。

“糧食管制對抗戰的意義我們已經說過多次,糧食管制的關鍵在執行,政斧的規劃已經出來了,剩下的就看執行了,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你們,所有政策法規需要你們去宣傳,需要你們去執行。…”

蔣經國說着轉身卻看到窗外的莊繼華和李之龍,他立刻迎出來,把莊繼華和李之龍請進教室。

“同學們,請莊主席給我們講話。”蔣經國說着鼓起來掌,教室裡掌聲一遍。

莊繼華平靜的走到講臺前,看看下面一張張年輕的年老臉,然後才鄭重的說:“很多人都忽略了戰爭與經濟的關係,實際上,經濟是決定戰爭勝敗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戰爭時期,各國政斧都要強力干涉經濟。自辛亥革命之後,我國一直處於戰亂中,所以沒人注意戰時經濟政策,始終採取自由經濟政策,老百姓也不適應戰時經濟,但現在不行了,不對經濟進行管制不行了,而經濟管制的第一步就是糧食管制。無商不富,無工不強,無糧不穩;穩定糧價是當務之急,你們的工作很重要,要面臨的誘惑也很多,金錢美色,這是他們最常用的兩招,最厲害的卻不是這兩招,而是權力,如果有高官貴人以勢力壓制,你們還能頂得住嗎?”

說到這裡莊繼華的口氣逐漸嚴厲,下面的學員們也露出深思,一個聲音從人羣冒出來:“你能頂住,我就能頂住。”

“站出來!”莊繼華怒喝道。

從人羣中立時站出一個比較瘦弱的男生,一身軍裝空蕩蕩的,彷彿要被風吹走,莊繼華直視着他,瘦弱男毫不示弱的回視着他。

“很好,有膽色,你叫什麼名字?”莊繼華的怒色一掃而光平靜的問。

(未完待續)

第一節 突破(八)第二十七節 轉變(一)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第二十六節 視察(一)第二節 投敵(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一)第七節 塞克特(一)第十節 餘波(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三)第三節 交易(二)第五節 曙光(四)第一節 遏制(四)第三節 戰天津(七)第十節 虎嘯(四)第四節 陰雲(四)第九節 魅影(九)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一)第二節 再編川軍(二)第一節 出兵(五)第一節 突破(一)第五節 戰雲密佈(九)第一節 突破(十二)第二節 陝北行(八)第二節 策劃(七)第三十二節 挽留(二)第七節 風波(七)第八節 轉折(二十六)第八節 日薄(十七)第二節 交易(七)第六節 新雲南(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三)第五節 曙光(六)第一節 突破(十二)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九)第九節 溧水反擊(五)第八節 南線(三)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一)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五)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二十四節 後備役第二十三節 合併(二)第八節 天火(一)第五節 盟國(九)第二節 陝北行(七)第三節 會戰(十三)第一節 亂起(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四)第八節 天火(五)第六節 懲韓(一)第六節 禍根(二)第二節 川軍(三)第十節 大撤退(十)第八節 天火(八)第五節 雲集(五)第一節 德黑蘭(三)第一節 黨爭(一)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六)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四)第十節 虎嘯(一)第三節 重起(四)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六)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八)第二節 策劃(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三)第九節 魅影(十)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第六節 “小文革”(一)第七節 風波惡(五)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八節 天火(十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三)第一節 上海陰謀(一)第一節 奪軍(十)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三)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一)第九節 魅影(一)第二節 川軍(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八)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四)第五節 雲集(七)第一節 上海陰謀(一)第十三節 試探第十節 虎嘯(六)第六節 和約(二)第四節 新方向(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九)第二節 再編川軍(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九)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一)第二十五節 風波(三)第六節 救亡(五)第四節 九天之上(七)第一節 法幣(一)第七節 閃電(一)第三節 會戰(十五)第五節 積聚(二)
第一節 突破(八)第二十七節 轉變(一)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第二十六節 視察(一)第二節 投敵(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一)第七節 塞克特(一)第十節 餘波(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三)第三節 交易(二)第五節 曙光(四)第一節 遏制(四)第三節 戰天津(七)第十節 虎嘯(四)第四節 陰雲(四)第九節 魅影(九)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一)第二節 再編川軍(二)第一節 出兵(五)第一節 突破(一)第五節 戰雲密佈(九)第一節 突破(十二)第二節 陝北行(八)第二節 策劃(七)第三十二節 挽留(二)第七節 風波(七)第八節 轉折(二十六)第八節 日薄(十七)第二節 交易(七)第六節 新雲南(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三)第五節 曙光(六)第一節 突破(十二)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九)第九節 溧水反擊(五)第八節 南線(三)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一)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五)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二十四節 後備役第二十三節 合併(二)第八節 天火(一)第五節 盟國(九)第二節 陝北行(七)第三節 會戰(十三)第一節 亂起(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四)第八節 天火(五)第六節 懲韓(一)第六節 禍根(二)第二節 川軍(三)第十節 大撤退(十)第八節 天火(八)第五節 雲集(五)第一節 德黑蘭(三)第一節 黨爭(一)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六)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四)第十節 虎嘯(一)第三節 重起(四)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六)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四)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八)第二節 策劃(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三)第九節 魅影(十)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第六節 “小文革”(一)第七節 風波惡(五)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四)第八節 天火(十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三)第一節 上海陰謀(一)第一節 奪軍(十)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三)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一)第九節 魅影(一)第二節 川軍(五)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八)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四)第五節 雲集(七)第一節 上海陰謀(一)第十三節 試探第十節 虎嘯(六)第六節 和約(二)第四節 新方向(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九)第二節 再編川軍(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九)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一)第二十五節 風波(三)第六節 救亡(五)第四節 九天之上(七)第一節 法幣(一)第七節 閃電(一)第三節 會戰(十五)第五節 積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