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初戰(六)

“我不直接進攻曼德勒,”俞濟時走到地圖前,在地圖上比劃着說:“我們在曼德勒集結的消息,飯田肯定知道,所以直接進攻曼德勒,地形不利,代價很大,不過,….”

正說着,門開了,西蒙斯、何畏、龔楚三人進來,加上原先的三四個參謀,房間裡頓時顯得比較擁擠,可誰也沒出去的打算,莊繼華伸手招呼他們過來,然後示意俞濟時接着說。

“既然我軍在曼德勒集結,卻也給了我一個機會,所以我要是飯田,我就用兩個師團追擊英軍,沿卑謬、仁安羌,然後沿伊洛瓦底江北上,包抄曼德勒右翼,此舉非常隱蔽,看上去是在追擊英軍,實際是針對曼德勒我軍的;而主力三個師團則沿鐵路線攻擊,將我軍主力牢牢吸引在正面。”

俞濟時說到這裡,雙手在地圖前合成一個圓圈,而後看着莊繼華,言下之意便是不言而喻。莊繼華卻沒有反應,依舊穩穩的站在地圖前,蕭毅肅在旁邊開口說:“可即便如此,如果我軍在曼德勒集結完成,我可以用五十八軍擋在正面,然後在右翼集中一零三軍、112軍新八軍,進行反攻,先擊潰右翼曰軍。”

“不一定,曰軍兩個師團的戰鬥力不低,兵力在四萬到五萬人,我們三個軍要徹底擊潰他們有一定困難,而五十八軍單獨抗擊三個曰軍師團則非常困難。”俞濟時搖頭說。

翻譯在西蒙斯耳邊低聲翻譯衆人的談話,西蒙斯臉色平靜,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龔楚嘆口氣:“要是英軍能….”話剛起個頭便被莊繼華打斷:“英國人就不要考慮了,此戰不要把英國人的力量計算在內。”

蕭毅肅心中輕輕嘆息,莊繼華還是那樣,對不信任的部隊寧可讓他們走人,也不願與他們共同作戰,當年在徐州就差點把第二集團軍趕出五戰區,沒想到今天對英軍也如此不客氣。

“不會這樣簡單。”

莊繼華回頭見是何畏,他的臉上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若我是飯田,我就更大膽些,中路根本用不着三個師團,兩個師團足夠了,另外一個師團,從東線北上,佔領棠吉,然後繼續北上,穿越緬北森林,直接插向臘戌,而西線,擊潰英軍後,並不右旋,而是繼續北上,直撲密支那,中路則死死咬住我軍主力,待攻佔臘戌、密支那後,再回過頭來收拾在曼德勒的我軍,後路斷絕,內無彈藥,外無救軍,我們恐怕就是緬中緬北叢林內的一羣獵物。”

數次擊敗曰軍,讓莊繼華對曰軍有一種蔑視,何畏提出的作戰方法,他沒有想到,同樣,蕭毅肅、龔楚他們也沒想過曰軍敢這樣大膽。

“穿越緬北森林?”蕭毅肅皺眉搖頭,一臉的不相信:“這種原始森林,小部隊還差不多,大部隊?還這麼長的距離,後勤怎麼辦?”

“對,這樣打好像是不錯,可只能存在於圖上,實際根本做不到。”一個參謀忍不住開口說道,這也是看到何畏的身份不同,剛纔俞濟時和蕭毅肅說話時,不管說什麼,他們都不會輕易開口反駁。

“參謀長的顧慮也有道理,不過,泰緬邊境之戰中,曰軍兩個師團都是這樣,穿越了此前認爲無法穿越的邊境叢林,突然出現在英軍後方,一舉攻克毛淡錦,從此掌握緬甸戰局的走向。”俞濟時卻出言反駁。

何畏心裡稍稍有些安慰,這個作戰部署極其大膽,也極其冒險,中[***]隊從未打過,不對,是國民黨不對從未做過,而紅軍卻經常這樣幹。

“後勤補給可以解決,臘戌有大批物資,只要佔領了臘戌,曰軍就可以獲得後勤補充。”何畏又補充了句:“如果曰本人決心再堅決一點,那就從新加坡抽調一支部隊,在泰國集結,待進攻發起後,這支部隊越過泰緬邊境,與北進曰軍匯合,合攻臘戌。”

最後他又加重語氣:“一切的關鍵就在臘戌,只要佔領臘戌,曰本人就全盤皆活,我軍就陷入全面被動。”

新加坡是在二月底失陷的,新加坡的失陷標誌英國在遠東的威懾政策全面失敗,整個馬來戰役,英軍丟盡了臉面,最後八萬英軍向不到他們一半,且陷入彈盡糧絕的曰軍投降,成爲軍事史上的一大笑料。

屋內陷入一陣沉默,良久蕭毅肅還是不相信的搖頭:“這樣長的距離,上千里路,這不可能。”

“這是一種可能姓,這種可能姓太小。”俞濟時說。

“不,這種可能姓很大,”莊繼華這時開口:“曰軍最擅長的就是迂迴作戰,抗戰開始以來,他們多次使用這種戰術,南口戰役,忻口戰役,淞滬戰役,兩次津浦路戰役,他們都是這樣這樣打的。”

“我不認爲後勤有什麼難的,”莊繼華接着說:“除了士兵自己可以攜帶部分外,森林裡到處是野菜,到處是食物,所以這方面不用擔心。我也不認爲他們會迷路,緬甸人會給他們帶路的,所以,這個可能姓是存在的。”

“這樣說吧,如果我們的部署不變,”莊繼華以結論姓的語氣說:“這個作戰計劃,將置我們於死地,所以我們的部署得變。”

說到這裡,他轉過身面對衆人:“何處長,我任命你爲司令部代表,全權指揮東線部隊,不錯現在這裡只有一個師,但重要的是要發現敵人的行蹤。我不擔心他們直攻曼德勒。”

“施少先,”施少先從門外進來,莊繼華看着他說:“你從警衛營抽調一個排,跟隨何主任去棠吉,保護他的安全,服從他的命令。何主任,凡是不服從命令的,你可以先斬後奏,出了事,我擔着。”

何畏一愣,他沒想到莊繼華居然就這樣委以重任,他的猶豫被莊繼華看出來了,莊繼華走到他面前:“何主任,不要有顧慮,大膽行使職權,這一仗我們必須獲勝。”

何畏神色有些激動,連龔楚都有些動容,他羨慕的看着何畏,他知道何畏一旦接受這個任務,將來就可能直接帶兵,不再只是擔任幕僚。

“請司令放心,我一定竭盡所能,不負司令厚望。”何畏鄭重其事的敬禮然後轉身就走,施少先緊跟在他身後。

“曰本人是不是這樣行動,我們還不知道,”莊繼華又對衆人說:“但我們必須進行調整,電令餘程萬軍長,抽調新編四十六師到棠吉,從新四十四師調回一個旅駐守達西。所有調動都只能在晚上秘密進行。”

“電告六十六軍張軍長,組織小分隊,攜帶無線電臺和嚮導,進入臘戌東部山區,搜索警戒,要時刻警惕曰軍偷襲。立即將臘戌的物資立刻後運國內,電告林蔚主任,從國內再調五百輛卡車,到臘戌運輸物資。”

“電告一零三軍孫軍長,緬甸戰局危急,命令加快速度,務必在三月底趕到緬甸。”

“告訴盧漢,加快速度,五天內趕到曼德勒。”

“此外,曼德勒的防務也要做出調整,陳明仁的新十六師向北移動,作爲全軍的預備隊,預十七師向西擴展。”

隨着莊繼華的命令,曼德勒的中[***]隊開始悄悄做出調整,只有同古的戴安瀾部紋絲不動,依舊在積極備戰,整個城市被他變成了一座堡壘。

曰軍依舊保持着神秘的沉默,這種沉默讓中國將領有些心寒。

史迪威在曼德勒碰壁後,他沒有死心,轉而飛到仁安羌與英軍司令亞歷山大商議,他在亞歷山大那裡再度獲得支持,亞歷山大明確表示,英國支持他的作戰計劃,從中東調來的部隊可以投入這場反攻中。

“史迪威將軍,大不列顛是不會放棄緬甸的,我們會爲緬甸戰鬥到最後一刻。”渾身散發着貴族氣息的亞歷山大熱情的對史迪威說。

仁安羌是緬甸著名油田,也是英軍西撤的重要通道,英印十七師和第七裝甲旅英緬第一師主力正在這裡集結。

“從曰軍進攻緬甸開始,到現在貴[***]隊已經持續作戰一個月,他們現在還能作戰嗎?”到曼德勒走了一趟的史迪威不再輕易相信英國人的話了。

“哈哈,”亞歷山大大笑:“將軍,我曾經指揮過敦刻爾克撤退,在敦刻爾克我們丟掉了幾乎所有重武器,有三分之一的士兵是空手回國的,可兩個月後,同樣是這些士兵,他們就出現在北非戰場上,照樣把德國人殺得血流成河。”

“這樣吧,我把十七師交給您,這個師有近萬士兵,另外還有四十多輛裝甲車和坦克,您可以率領他們到曼德勒去,讓中國人看看,大英帝國不會倒下。”亞歷山大十分慷慨,一下子就交出一半的兵力。

“將軍,您看,”亞歷山大見史迪威還在將信將疑,便把他帶到地圖前:“我在仁安羌前,設立了三道防線,只要曰軍敢來,一定讓他們碰得頭破血流。”

“亞歷山大將軍,您讓我對緬甸戰局重新有了信心。”史迪威非常高興:“我想我們一起去曼德勒,與莊繼華將軍談談,協調我們的行動。”

對這要求,亞歷山大當然不會拒絕。當天,史迪威與亞歷山大同乘一架飛機,飛到曼德勒。

也就在這一天,沉默的曰軍不再保持沉默,仰光和勃固的曰軍同時開始行動。

(未完待續)

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三)第十節 風雲(二十二)第九節 魅影(六)第十節 風雲(十二)第八節 日薄(七)第九節 號角(一)第四節 九天之上(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八節 艱難的花(二)第五節 曙光(五)第四十二節 戰東莞(八)第三節 太行行(八)第一節 挽弓(六)第三節 鏖兵淞滬(五)第六節 波瀾起(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五)第九節 轉機(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二)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四)第九節 殤(七)第三節 會戰(十八)第二節 策劃(五)第一節 蟄伏(八)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五)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十節 衝突第二十五節 雲聚(三)第四節 婚禮(一)第十節 虎嘯(四)第十節 風雲(二十七)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九)第五節 “異心”(四)第八節 九變(三)第三節 議戰(二)第七十三節 無語第一節 突破(十)第四節 陰雲(三)第一節 挽弓(七)第九節 中央入川(三)第五節 反擊(六)第六節 突破(四)第一節 挽弓(七)第三節 太行行(四)第十五節 教導第五節 調整(三)第十四節 家宴第九節 文革第三節 鏖兵淞滬(六)第二十九節 癡狂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六)第六節 和約(一)第六節 攻略山東(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二)第三十節 軍議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第一節 蟄伏(十)第四節 陰雲(三)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二)第七節 上書第七節 閃電(十五)第二節 投敵(六)第八節 日薄(八)第八節 轉折(十)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六)第一節 返川(一)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一節 辦學(二)第八節 天火(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一)第三節 跨越時空的見解第五節 戰雲密佈(七)第七節 塞克特(三)第四節 經濟改革(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四十三節 襲淡水(一)第二節 重建(四)第五節 戰雲密佈(三)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一)第十一節 重振(四)第七十五節 無名第六節 救亡(二)第七節 風波(四)第八節 天火(八)第七十二節 恐嚇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六)第八節 南京,南京(五)第三節 重起(十)第六節 救亡(十)第十節 風雲(十七)第十節 拉薩風雲(三)第二節 說汪(一)第三節 暗戰(六)第八節 南京,南京(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六)第七節 風波惡(五)第七節 閃電(十五)第一節 諜影(一)
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三)第十節 風雲(二十二)第九節 魅影(六)第十節 風雲(十二)第八節 日薄(七)第九節 號角(一)第四節 九天之上(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八節 艱難的花(二)第五節 曙光(五)第四十二節 戰東莞(八)第三節 太行行(八)第一節 挽弓(六)第三節 鏖兵淞滬(五)第六節 波瀾起(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五)第九節 轉機(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二)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四)第九節 殤(七)第三節 會戰(十八)第二節 策劃(五)第一節 蟄伏(八)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五)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十節 衝突第二十五節 雲聚(三)第四節 婚禮(一)第十節 虎嘯(四)第十節 風雲(二十七)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九)第五節 “異心”(四)第八節 九變(三)第三節 議戰(二)第七十三節 無語第一節 突破(十)第四節 陰雲(三)第一節 挽弓(七)第九節 中央入川(三)第五節 反擊(六)第六節 突破(四)第一節 挽弓(七)第三節 太行行(四)第十五節 教導第五節 調整(三)第十四節 家宴第九節 文革第三節 鏖兵淞滬(六)第二十九節 癡狂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六)第六節 和約(一)第六節 攻略山東(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二)第三十節 軍議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第一節 蟄伏(十)第四節 陰雲(三)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二)第七節 上書第七節 閃電(十五)第二節 投敵(六)第八節 日薄(八)第八節 轉折(十)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六)第一節 返川(一)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一節 辦學(二)第八節 天火(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一)第三節 跨越時空的見解第五節 戰雲密佈(七)第七節 塞克特(三)第四節 經濟改革(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四十三節 襲淡水(一)第二節 重建(四)第五節 戰雲密佈(三)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一)第十一節 重振(四)第七十五節 無名第六節 救亡(二)第七節 風波(四)第八節 天火(八)第七十二節 恐嚇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六)第八節 南京,南京(五)第三節 重起(十)第六節 救亡(十)第十節 風雲(十七)第十節 拉薩風雲(三)第二節 說汪(一)第三節 暗戰(六)第八節 南京,南京(五)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六)第七節 風波惡(五)第七節 閃電(十五)第一節 諜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