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節 亂

別人爲莊繼華報不平時,莊繼華自己卻自得其樂,他從這道任命中感到自己很可能不會參加東征了,對別人而言也許是件很壞的事,但他卻感到這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這表明他不會再上戰場了,這纔是他想要的結果,如果現在讓他解甲歸田,那就更理想,更符合當初進黃埔的目的了。

到上海開公司,坐觀羣雄爭霸,等蔣介石上位,然後大演官商勾結,發大財,再整個三妻四妾,象劉老爺那樣。生活這樣才美好,而不是在危險的戰場上拼殺。

當然這個想法隱藏在他心靈的黑暗深處,不敢出來見陽光。

所以喻培棣不知他爲何毫不沮喪,在他看來這已經是嚴重的賞罰不公了,要換個人必然心生怨恨,可莊繼華卻很平靜的接受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古之君子亦不過如此;喻培棣對莊繼華的敬意又上調幾分。

“幹什麼都可以,其實我倒更想幹你這位置,這可是個好差事呀。”莊繼華的真誠的嘆息到,國營公司的經理當然舒服了,更主要的是還要算級別,喻培棣還是中將,待遇沒變。

“我這算什麼,不過是個工頭。”喻培棣有些哭笑不得。

“工頭?哼哼,你這工頭髮財可是大大的容易。”莊繼華冷笑一聲道:“你把那些有手藝的先挑出來對沒手藝的進行培訓,然後一邊承包政斧工程,另一邊可以作房地產開發,你看廣州,很多地方破破爛爛的,這些都阻礙了城市發展,怎麼辦呢,拆遷呀,把那些平房拆了,然後原地建七八層高的樓房,再賣出去,喻兄,這可是發大財的門路。”

喻培棣不由愕然,難不成莊繼華真想幹他的位置。莊繼華喝口茶,接着又說道:“除了房地產,你還可以乾點其他的事情,還可以賣白…,比如,運輸,你看這廣東河流縱橫,船運非常方便,但廣東大的船運公司卻很少,大多數只有幾條木船,爲什麼呢?因爲他們的資金和航線有限,可你不同呀,你是政斧辦的,是國營公司,而且有軍方背景,那裡不能去,沿途的稅費還可以少交或者不交,發揮這個優勢,喻兄,這就能發大財。”

莊繼華差點就說還可以賣白粉,白粉的製造工藝在他眼裡根本不復雜,不過幸好及時剎住,這玩藝屬於魔鬼級的,釋放出來,後果是什麼,還真不好說,萬一在國內氾濫,他就真成罪人了。

喻培棣目瞪口呆,他完全沒想這樣一個冷門差事居然被挖出這麼多好處,這樣看前途好像不是很黑暗。

莊繼華回到情報科時,賀衷寒已經調任,去了一軍,擔任團黨代表了,花春交給他一大堆急需處理的情報,這些很大一部分是關於東江陳炯明餘部的,少部分是上海李安定發回來的。

由於整編軍隊,故第二次東征較前世已經延後三週,浙江的孫傳芳開始向奉系發動進攻,奉軍在江南沒有多少部隊,奉軍的主力分別由郭鬆齡、李景林、張宗昌率領,分佈在北平、直隸、徐州。

孫傳芳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向奉軍發起進攻,江蘇、安徽兩省的地方軍隊立刻倒戈,安徽督軍姜登選、江蘇督軍楊宇霆倉皇逃過長江,擁有重兵的張宗昌在徐州坐視奉系在江南的失敗,張作霖知道張宗昌的想法,當初江蘇、安徽給了老臣子楊宇霆和姜登選,上海給了邢士廉,而擁兵最多,南下立功最大的張宗昌卻落個雞飛蛋打,因此他不肯出兵;張作霖本對楊宇霆寄予厚望,楊宇霆在奉系中素有智囊、小諸葛之稱,沒想到這次在江南卻一槍不放,坐着巡道車逃出來,讓張作霖非常失望和憤怒。

現在江南全丟,張作霖心有不甘,可他無法調郭鬆齡部和李景林南下,姑且不說郭鬆齡正鬧情緒,馮玉祥還在旁邊虎視眈眈。現在南邊只有依靠張宗昌了,要想張宗昌出兵首先要解決他的地盤問題。於是張作霖找到段祺瑞,要求把山東的地盤讓給張宗昌,段祺瑞已經被張作霖忽悠了一次,當然不會相信他,可現在他要依靠張作霖,沒有辦法只有答應,這樣皖系的最後一塊地盤也被拿掉,從此皖系軍閥算是退出中國政治舞臺,雖然段祺瑞還在臺上苟延了幾個月,最後又製造了個3.18慘案才下臺。

張宗昌左手拿到山東地盤,右手就下令出兵。張宗昌所部軍隊堪稱精銳,孫傳芳所部連戰連勝,更主要的是奉系在江南蹂躪地方,引起江南人民的憤怒,以江、浙、贛、皖子弟爲主組成的孫軍視其爲仇,作戰非常英勇,雙方在蚌埠打了場惡戰,結果孫傳芳大獲全勝,攻克徐州,奉系將領施從濱被俘,孫傳芳高興之下就把他殺了,十年後,他本人也死於施從濱之女手中。

此戰勝利之後各地直系殘餘如蕭耀南、靳雲鄂等紛紛電賀,但此時孫傳芳已經不感興趣,反對他們生出輕蔑之心,這是因爲反奉本是大家的聯合行動。

奉系南下之後,不但江南的孫傳芳感到壓力,鄂督蕭耀南,湘督趙恆惕、徘徊於鄂贛邊界的靳雲鶚等也感到壓力奇大,於是這些人互相串聯,以圖自保,但人無頭不行,鳥無頭不飛,於是請出老長官吳佩孚,組織十四省討賊聯軍,準備對奉系開戰,但吳佩孚心中的賊卻另有其人。

吳佩孚認爲第二次直奉戰爭之所以失敗完全是馮玉祥背叛的結果,馮玉祥的背叛導致數萬直軍將士身亡,此仇必報,因此他的賊是馮玉祥。重新出山後又獲得英國提供的貸款300萬元,於是吳佩孚專心在漢口練兵,讓孫傳芳一人承擔奉系的重壓。

孫張大戰時,吳佩孚也不是沒有配合,他命令河南督軍嶽維竣出兵山東兗州,曹州,配合孫軍作戰,可是嶽維竣卻按兵不動,他擔心自己走後,吳佩孚會命令漢口的靳雲鄂成績奪取河南,因此要求靳雲鄂首先出兵,吳佩孚沒法,只好命令靳部首先行動,可靳部卻又要求嶽維竣派出一個師爲先導,兩方扯皮之際,孫傳芳已經大獲全勝,張宗昌敗回山東。

嶽維竣的抗命讓吳佩孚對國民軍的舊仇新恨涌上心頭,在25年底下令進攻河南,冦英傑率三個師六個混成旅包圍信陽,國民二軍信陽守將蔣世傑率本部七千人馬打了個漂亮的信陽守衛戰。

但這一切對莊繼華來說還有些遙遠,他的目的不是要在現在干預孫傳芳,而是要在以後北伐時影響孫傳芳。他把自己對局勢發展的“分析”告訴李安定,讓他轉告情報員,以此取得孫傳芳的信任,並提醒李安定現在是建立起我們的情報網的大好時機,爲將來北伐打下基礎。

隨後他又把江南戰場發展預測報告交給蔣介石,結論是孫傳芳可以輕易的獲勝,同時又提醒蔣介石注意,一旦孫傳芳穩定江南後,他有干預東江戰事的能力,所以東征必須馬上進行。蔣介石雖然想讓莊繼華坐段時間冷板凳,卻很相信莊繼華的判斷,因此加緊部署陳延年沒能瞞住彭分田的試驗,劉塘鎮農會允許地主入會的做法在清新傳開,清新各地地主紛紛入會,這股風潮開始向廣州其餘各地擴散,黨內對此非議很大,陳延年承受很大壓力,正好新一期農講所開學缺少教師,他就把彭分田從清新調回,讓他去農講所擔任講師。

農講所的學員是[***]從廣東、湖南、湖北、廣西、江西、福建、安徽和山東青年積極分子中抽調來的,總共一百四十四人,主任彭湃。

彭湃是中國農民運動的開創者,就在中國[***]建黨的那年的十月,彭湃就在家鄉海豐組建了第一個農會,雖然那只有區區六人,但就是這六個人開創了中國農民運動的歷史。

彭分田是彭湃帶上革命道路的,他了解彭分田,因此對他的做法感到困惑,待彭分田農講所後,彭湃與他詳談,爲何在清新要這樣作。

彭分田向他詳細講解了當時的情況,最後說:“我認爲省農會應該儘快制定法律法規,規定那些人可以入會,那些不可以入會;同時應該制定規章制度制約農會主席的權力。”

彭湃聽後眉頭緊鎖,他聽出來了,彭和田也不願地主入會,可是在當時的情況下,他被莊繼華逼住了,不得已才答應的。可這個莊繼華爲什麼要這樣作呢?

莊繼華在廣州的國共兩黨高層人物中已經算是個人物了,沙基、海關、整軍,三件大事所料無一不準,所作無一不善;沙基,振奮了全國人民的士氣,提升了國民政斧的威望;海關,一舉扭轉國民政斧的財政狀況,順帶改變了外交窘境;整軍,川軍兩萬束手整頓,開創國民政斧整頓軍閥部隊的先例。

當然彭湃還沒看到莊繼華的《對策》,那時國共兩黨核心人物才掌握的,陳延年報到鮑羅廷那裡,鮑羅廷指示這份文件要秘藏,陳延年忠實地執行了這個指示。

(未完待續)

第七十七節 平叛(二)第二節 初戰(一)第五節 雲集(六)第四節 以牙還牙(一)第四節 密林血戰(七)第八節 日薄(六)第二節 起航(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一)第八節 刺廖(五)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三節 整編(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五)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七)第四節 決戰前奏(一)第一節 陰謀(十)第三節 暗戰(一)第四節 陰雲(五)第四十五節 遷都(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七)第六節 攻略山東(九)第五節 曙光(十)第七節 閃電(十四)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五)第九節 魅影(六)第四十五節 遷都(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五)第七節 曙光(七)第五節 謀功(三)第四節 陰雲(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第三節 太行行(八)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四)第九節 溧水反擊(五)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四)第一節 諜影(二)第二節 策劃(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二)第一節 法幣(三)第一節 上海風波(七)第一節 法幣(二)第一節 法幣(一)第五節 反攻(三)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五)第八節 刺廖(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六)第一節 諜影(二)第二節 初戰(八)第三節 戰鼓(二)第三節 會戰(六)第二節 察東收編(六)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九)第五節 突擊(三)第十一節 重振(五)第五節 反攻(八)第一節 蟄伏(十)第十一節 重振(八)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第二十三節 合併(一)第十節 風雲(二十二)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三)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四)第八節 南線(七)第六節 攻略山東(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四)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五)第十節 風雲(十九)第四十七節 分路(三)第一節 蟄伏(十)第八節 南京,南京(四)第二節 策劃(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四)第五節 反擊(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一)第七節 閃電(十九)第六十九節 拉攏(一)第二節 沙基(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五)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六)第八節 刺廖(七)第四節 陰雲(四)第二節 初戰(九)第八節 天火(六)第三十節 中山艦(六)第三節 暗戰(一)第四節 戰鼓(八)第二節 交易(三)第三節 聚才(五)第一節 遏制(六)第八節 轉折(一)第六節 救亡(十)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五)第三節 會戰(十九)第四節 戰鼓(四)第六節 波瀾起(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七)第三節 調整(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六)
第七十七節 平叛(二)第二節 初戰(一)第五節 雲集(六)第四節 以牙還牙(一)第四節 密林血戰(七)第八節 日薄(六)第二節 起航(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一)第八節 刺廖(五)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三節 整編(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五)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七)第四節 決戰前奏(一)第一節 陰謀(十)第三節 暗戰(一)第四節 陰雲(五)第四十五節 遷都(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七)第六節 攻略山東(九)第五節 曙光(十)第七節 閃電(十四)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五)第九節 魅影(六)第四十五節 遷都(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五)第七節 曙光(七)第五節 謀功(三)第四節 陰雲(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第三節 太行行(八)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四)第九節 溧水反擊(五)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四)第一節 諜影(二)第二節 策劃(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二)第一節 法幣(三)第一節 上海風波(七)第一節 法幣(二)第一節 法幣(一)第五節 反攻(三)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五)第八節 刺廖(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六)第一節 諜影(二)第二節 初戰(八)第三節 戰鼓(二)第三節 會戰(六)第二節 察東收編(六)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九)第五節 突擊(三)第十一節 重振(五)第五節 反攻(八)第一節 蟄伏(十)第十一節 重振(八)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第二十三節 合併(一)第十節 風雲(二十二)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三)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四)第八節 南線(七)第六節 攻略山東(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四)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五)第十節 風雲(十九)第四十七節 分路(三)第一節 蟄伏(十)第八節 南京,南京(四)第二節 策劃(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四)第五節 反擊(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一)第七節 閃電(十九)第六十九節 拉攏(一)第二節 沙基(二)第六節 攻略山東(五)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六)第八節 刺廖(七)第四節 陰雲(四)第二節 初戰(九)第八節 天火(六)第三十節 中山艦(六)第三節 暗戰(一)第四節 戰鼓(八)第二節 交易(三)第三節 聚才(五)第一節 遏制(六)第八節 轉折(一)第六節 救亡(十)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五)第三節 會戰(十九)第四節 戰鼓(四)第六節 波瀾起(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七)第三節 調整(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