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戰鼓(八)

龍雲的犟脾氣上來了,他敲敲桌子厲聲說:“我不管他莊文革是什麼人,但他這個要求我絕不能答應,這簡直是欺我雲南無人,我就是要打下會理給他看看。”

“龍主席,”周鍾嶽也插話道:“我聽說被擄走的人中有曹瑞芝教授,曹教授是國內著名的水利專家,在國際上都很有名望的,這樣的人被擄去着奴隸,這要傳出去,會舉國大譁的,到時候政治壓力就全在我們身上了。”

龍雲楞了下,莊繼華在電報中提到曹瑞芝,可他不知道這是個什麼人,所以他也沒管,經周鍾嶽這麼一說,他才感到有些麻煩了。他是彝人自然明白彝人的事,彝人家支衆多,到底是那個家支把這個教授擄走了,現在誰也說不清楚;更讓人擔心的是,彝人仇殺很殘酷的,這夥人躲在自家的領地上,彝人要是把他當自家的人處理,恐怕他們現在就已經不在人世了。

“我讓孫渡查一下。”龍雲終於鬆口了,可週鍾嶽卻還不放心的提醒道:“告訴他一定要確保他的安全,把人先送到昆明來。”

不過他們這次來的主要目的還是勸說龍雲停戰,胡瑛有接着說:“志舟,孫渡率領的是我們滇軍主力,倘若有失,昆明怎麼辦?”

“劉文輝沒有什麼力量,莊文革手下就一個幾千人的護衛隊,還遠再在渝城,他能拿我做麼樣?”龍雲冷笑着反問道:“等他們趕到會理,米粉早就冷了。”

這個米粉是雲南名小吃過橋米粉,一碗米粉看上去風平浪靜,其實上面有一層厚厚的油湯,不知道內情的外省食客,如果急於下口喝湯,必定遭災;所以吃這種米粉之前,要先把配菜加入,捂上幾分鐘,等上幾分鐘,等菜熟了,米粉也就冷下來了。

看上去好像沒什麼破綻,胡瑛無言以對,周鍾嶽插話道:“要是蔣介石讓你住手呢?”

“除非他答應我的要求。”龍雲現在很自信,兩廣事變爆發在即,蔣介石需要他勝過劉文輝。

“如果他答應了你的要求,你會出兵嗎?”胡瑛看着他直搖頭。

“不會,”龍雲立刻答道:“現在蔣介石的力量越來越強大了,地方勢力只有聯合起來才能與他對抗,如果他把兩廣都消滅了,下一步恐怕就輪到我們雲南了。所以這事我不能參與,兩邊都不能參與。”

“這不就完了,你的表態結果對蔣介石沒有效果,所以你對蔣介石同樣沒有用,他爲什麼還要懲罰劉文輝呢,爲什麼就不能對付你呢?”胡瑛急得直跺腳。

龍雲沒聽懂胡瑛的意思,胡瑛的真實意思是蔣介石實際已經看破他的目的,而相對劉文輝而言,他對蔣介石的威脅更大,所以蔣介石完全可能對付他,他現在沒有表明態度,只是因爲他還不知道莊繼華到底能不能對付他龍雲。

盧漢也沒聽懂,但他的直覺卻告訴他這場戰爭進行下去很危險,胡瑛剛纔說的莊繼華不好惹的話是很有道理的。

“表哥,我看還是停下來吧,胡老和周老他們見識深遠,…。”

盧漢的話還沒說完,龍雲就打斷他的話:“永衡,我沒想大打,你們都以爲我失去理智了,實際上我連德昌都不想去。”龍雲站起來,在屋裡來回走了兩步,然後停下來沉重的說:“你們想過沒有,蔣介石若是能成功的收拾兩廣,下一步他會針對誰?”

胡瑛、盧漢、周鍾嶽愣住了。

“只能是我們,看看地圖,到那時長江以南,就剩下我和何健了,莊繼華成功打入四川,貴州已經被他解決了,我們不表現出點實力,明年我們恐怕就要去南京了。”

龍雲的話很沉重,可是卻不是沒有道理,胡瑛和周鍾嶽無言以對,盧漢想了想說:“既然這樣,那我們也不再說什麼了,不過,表哥,爲了防止出現意外,我去滇南,把那裡的保安團編成部隊。”

龍雲凝視着他,心裡在想他的目的,別看他們是表兄弟,兩人也鬧了不少矛盾,最危險的一次就是廢師改旅,盧漢等幾個師長甚至走到要與龍雲決裂的地步,幸虧胡瑛出面說服了他們,決裂才最終沒有發生,龍雲也最終控制住了雲南。

盧漢很坦然的看着龍雲,這次他還真沒起別的心眼,龍雲腦中轉了很多圈子,忽然他笑了,現在他在雲南的統治算是比較鞏固了,盧漢的基礎與他是一樣的,都是漢化較多的彝人,不過…“也好,軍隊也該擴編了。”龍雲點點頭。

內部暫時取得統一,但外部的戰事卻進行不順利,應該是很不順利。

孫渡對會理的攻擊非常不順利,在剛開始時他們還能靠近城牆,甚至一度衝上城牆,可隨後就遭到護衛隊的反擊,他們的反擊異常兇狠,衝進城內的部隊很快就被趕了出來。隨後城內部隊調整了防禦部署,孫渡就再也沒能靠近城牆了。

從德昌半道返回的安恩溥對寶林山的攻擊更慘,以致於一向頑強的模範旅官兵對寶林山有點望而生畏,他們感到不是他們在進攻,而是在防守。山上的炮火比他們更猛烈,機槍比他們多,戰鬥慾望他們更強烈。他們每次衝擊的過程都是一樣的,前半段很順利,等過了半山腰看得見希望的時候,山上下來的彈雨就把他們趕下來了,然後就開始反擊、追擊。

不管龍雲在昆明怎麼罵,孫渡也沒辦法,安恩溥也沒辦法,極高的傷亡讓他們也不想打下去了。

前方將領的要求在龍雲這裡行不通,龍雲堅持要求他們打下會理,龍雲現在已經騎虎難下了,蔣介石一直不搭理他,而滇軍的實力在會理之戰中暴露無遺,如果就這樣撤回來,龍雲完全可以想象,蔣介石下一步要對付的是誰。

但孫渡和安恩溥等將領卻聯名請求增援,龍雲無法,只要從昆明衛戍部隊中抽調一個旅再加上昭通地區的幾個保安團趕赴會理,這幾個保安團是安恩溥在昭通訓練的,雖然及不上正規軍,但比一般的民團還是要強,這些部隊加起來也有六七千人,在此期間,會理戰場陷入僵持。

衛戍部隊剛走,莊繼華的最後通牒就到了,在通牒中,莊繼華重申了他的前四項條件,不過把賠償要求降低到六百萬,其他的一概不變,此件限二十四小時內答覆。

龍雲拿到最後通牒後感到深深的危機,他思索片刻後,給劉湘發了封電報,此前他與劉湘沒有什麼聯繫,現在他也沒辦法了,只好走一步看一步。

在電報中龍雲指責劉文輝欺人太甚,挑動川滇矛盾,他建議川滇聯手驅逐劉文輝,而後滇軍撤回雲南,絕不要西康一寸土地。

劉湘當然清楚龍雲要與他聯手對付的是誰,他淡淡的對張斯可說:“這個龍蠻子,莊文革還沒真正動手,他就作慌了,這仗不打就已經敗了。”

張斯可點頭稱是,連一向看莊繼華不順眼的傅常這次都認爲龍雲恐怕支撐不下去,不過喬毅夫卻說:“甫公,我看可以提醒一下龍志舟,讓他現在就撤軍認輸。否則,…。”

“否則,莊文革收拾了龍志舟之後就會轉手對付我們。”張斯可接着他的話說下去,喬毅夫點點頭。

“可我們對付不了莊文革,”張斯可說:“莊文革手上有五萬人馬,這次他調動的最多三萬,剩下的兩萬都在渝城,做什麼,不就是防備我們嗎;就算我們向渝城展開進攻,楊森、鄧錫侯、李家鈺他們會做出什麼反應,渝城的兵工廠每個月可以生產三萬支步槍,無論是蔣介石還是楊森鄧錫侯李家鈺都絕對不會容許這個兵工基地落在我們手中,到時候恐怕我們把龍志舟救上岸了,我們自己卻落水了。”

“那正好說明我們必須與龍雲搞好關係,以後可以互爲策應。”喬毅夫邊思索邊說道,他們都明白張斯可話裡那個把龍雲救上岸的意思,一旦他們出手,莊文革勢必回救渝城,那樣龍雲就可能與蔣介石達成協議,而莊文革就會聯合楊森他們先滅劉湘,不過喬毅夫還是認爲救龍雲是是眼前的威脅,不救龍雲是長遠的威脅,爲長遠計應該拉龍雲一把。

“可以提醒龍志舟,告訴他我們對付不了莊文革,他最好接受莊文革的條件,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嘛。”張斯可最後下結論似的說道。

劉湘善意的提醒很快發到龍雲手中,但龍雲驚呆了,他們對不了莊文革,這是什麼意思,莊文革的軍事實力超過了他們?不可能呀,劉湘依然是川軍總司令,四川省政斧主席,如果莊文革比他強了,蔣介石不老早就把他趕下臺了。

龍雲拿不準劉湘的意思,他把胡瑛請來商議,胡瑛看過劉湘的電報後,立刻對他說:“馬上命令孫渡撤軍,另外你可派代表去德昌找莊文革談判。”

胡瑛說完之後將龍雲還在猶豫,他不由大急道:“龍志舟你還猶豫什麼,劉甫澄的電報說的很清楚,他擁兵十餘萬卻對付不了莊文革,那就說明莊文革的綜合實力已經超過劉甫澄的力量了,打仗,難道就僅僅是打軍隊?”

龍雲這下有點醒悟了,他立刻電令孫渡撤軍,同時電告德昌的莊繼華,他同意就他的四項提哦按鍵進行談判。可這時二十四小時已經過去了,孫渡想走卻發現他很難全身而退了。

六月一曰,陳濟棠李宗仁白崇禧鄧演達李濟深等在廣州宣佈成立軍事委員會和抗曰救[***],由陳濟棠出任委員長將救[***]總司令,李宗仁爲副總司令、白崇禧爲參謀長,鄧演達、李濟深爲軍事委員會委員,兩廣事變正式爆發。

(未完待續)

第四節 決戰前奏(三)第十六節 新兵連(一)第二節 減租減息(一)第二節 起航(二)第十節 大撤退(五)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十)第五節 曙光(四)第七節 風波惡(一)第三節 巧取(六)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九節 豪賭(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七)第五節 號角(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七)第七十三節 無語第一節 奪軍(四)第十節 虎嘯(七)第二節 重建(五)第二節 策劃(十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七)第十一節 重振(十)第七節 曙光(三)第八節 說敬之(一)第九節 佈局敵後(一)第八節 說敬之(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一)第三節 聚才(一)第一節 奪軍(十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二節 再編川軍(五)第一節 亂起(二)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四)第二節 空軍(一)第八節 南線(二)第十節 大撤退(三)第七節 曙光(五)第五十二節 遭遇戰(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一)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第十節 風雲(二十七)第七節 風波惡(五)第二節 陝北行(四)第九節 轟炸東京(六)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八)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六)第一節 挽弓(三)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八節 南線(七)第七節 塞克特(三)第三節 戰天津(十四)第三節 巧取(七)第三十節 中山艦(五)第四節 外交(十)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八)第六節 波瀾起(五)第八節 轉折(十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八)第一節 奪軍(十五)第三節 會戰(二)第一節 挽弓(四)第三十四節 送君第四十二節 戰東莞(八)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四)第十節 餘波(三)第二十八節 舒心第四節 婚禮(二)第二十七節 轉變(五)第十五節 獻策第九節 溧水反擊(一)第五節 “異心”(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四)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二)第一節 挽弓(十)第三節 會戰(十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五)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二)第十節 偵察第四節 密林血戰(四)第一節 挽弓(十)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三節 魅影(八)第二節 川軍(三)第三十一節 妥協(一)第七節 曙光(三)第十節 風雲(七)第十節 大撤退(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第三節 暗戰(五)第八節 南線(八)第三節 魅影(五)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二節 川軍(八)第四十八節 傷懷(七)第二節 投敵(四)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三節 戰天津(四)第八節 轉折(二十四)
第四節 決戰前奏(三)第十六節 新兵連(一)第二節 減租減息(一)第二節 起航(二)第十節 大撤退(五)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十)第五節 曙光(四)第七節 風波惡(一)第三節 巧取(六)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九節 豪賭(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七)第五節 號角(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七)第七十三節 無語第一節 奪軍(四)第十節 虎嘯(七)第二節 重建(五)第二節 策劃(十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七)第十一節 重振(十)第七節 曙光(三)第八節 說敬之(一)第九節 佈局敵後(一)第八節 說敬之(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一)第三節 聚才(一)第一節 奪軍(十四)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二節 再編川軍(五)第一節 亂起(二)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四)第二節 空軍(一)第八節 南線(二)第十節 大撤退(三)第七節 曙光(五)第五十二節 遭遇戰(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一)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第十節 風雲(二十七)第七節 風波惡(五)第二節 陝北行(四)第九節 轟炸東京(六)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八)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六)第一節 挽弓(三)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八節 南線(七)第七節 塞克特(三)第三節 戰天津(十四)第三節 巧取(七)第三十節 中山艦(五)第四節 外交(十)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八)第六節 波瀾起(五)第八節 轉折(十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八)第一節 奪軍(十五)第三節 會戰(二)第一節 挽弓(四)第三十四節 送君第四十二節 戰東莞(八)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四)第十節 餘波(三)第二十八節 舒心第四節 婚禮(二)第二十七節 轉變(五)第十五節 獻策第九節 溧水反擊(一)第五節 “異心”(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四)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二)第一節 挽弓(十)第三節 會戰(十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五)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二)第十節 偵察第四節 密林血戰(四)第一節 挽弓(十)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三節 魅影(八)第二節 川軍(三)第三十一節 妥協(一)第七節 曙光(三)第十節 風雲(七)第十節 大撤退(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第三節 暗戰(五)第八節 南線(八)第三節 魅影(五)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二節 川軍(八)第四十八節 傷懷(七)第二節 投敵(四)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三節 戰天津(四)第八節 轉折(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