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救亡(十)

“太行山是我八路軍根據地,朱懷冰既然是向敵後遊擊,爲何到我黨根據地來?”董必武平靜的質問道,對這種倒打一釘耙的行爲,他已經屢見不鮮,已經生不起氣了。

“八路軍也是國民政斧下屬的部隊,這點你們承認吧,朱懷冰部也是國民政斧的軍隊,既然都在一面旗幟下戰鬥,他爲何不能進入八路軍根據地?”莊繼華反問道。

“我們沒有拒絕他進入根據地,要是我們拒絕的話,他根本就進不來,”周EN來的神色很平靜,心裡卻雜警惕,不是爲莊繼華的狡辯,而是爲何會糾纏這個問題,以他對莊繼華的瞭解,他是絕不會授人以柄的,如果他不是有把握把這個問題重新解釋,那就是埋下了什麼陷阱。

“事實上朱懷冰到太行山後,八路軍副總指揮彭德懷將軍還與他見過面,希望與他共同抗曰,但朱懷冰卻堅持[***]立場,破壞我根據地行政機構,抓捕我黨工作人員,另外不斷向我根據地蠶食,爲此我八路軍纔不得不堅決反擊。”周EN來簡單的介紹了朱懷冰在太行山上的作爲,說明八路軍是被迫對朱懷冰進行反擊。

“恐怕最重要的是破壞貴黨的行政機構吧,”莊繼華面無表情:“朱懷冰建立自己的行政機構,你們不能接受這種狀況,所以纔對他們採取軍事行動。”

“莊將軍伶牙俐齒,可改變不了事實,”周EN來也沒什麼表情,語速穩定,沒有一絲波動:“改變不了朱懷冰[***],破壞抗戰的事實。”

“就像陳粟在蘇北那樣作的,是這樣嗎?”莊繼華突兀的拋出這個問題。

周EN來心說果然如此,他輕輕的咳了兩聲,讓旁邊情緒有些波動的博古穩定下來,然後才說:“這我倒要請教,那點相同了。”

“朱懷冰在太行山建立地方行政機構破壞了貴黨在太行山的行政組織,故他是在[***];同理,陳粟在蘇北建立地方行政機構,這不就是反國,反對我們國民黨嗎?朱懷冰向周圍發展,成了蠶食貴黨根據地;同理,陳粟向周圍發展,不也是在蠶食我黨江蘇根據地嗎?”莊繼華饒有興趣的想看周EN來怎麼反擊。

“這當然有本質的不同,陳粟在蘇北是執行我黨向敵後發展,到敵後打擊曰軍的戰略方針,新四軍在敵後收復了部分失地,相反貴軍在陳粟收復失地後,卻向陳粟收復失地,這也是貴黨在挑釁,他們是不得已才反擊的。”周EN來語速平緩目光爍爍的盯着莊繼華,想看清楚他究竟要耍什麼花招。

“首先,陳粟所部新四軍是隸屬第三戰區,蘇北是隸屬蘇魯戰區,再上面是第五戰區,按照大本營的命令,陳粟應該在江南活動,可他們跑到江北去了。”莊繼華還是把戰區隸屬端出來了,這就是位居中樞的好處:“好,就算到敵後打游擊。但據我們所知,陳粟到江北後,打了一場韋崗戰鬥,獲得勝利,但也受到曰軍追剿,隨後逃進我蘇魯皖邊區轄地郭村,郭村並非戰略要地,我部沒有駐兵,因此被陳粟佔領,隨後他們就在郭村建立政權,破壞江蘇省行政機構,這不是貴黨所言反國嗎?”

“我們不知道莊將軍的消息是從那裡來,”周EN來平靜的搖搖頭,右手微微擺動:“我們接到的報告是郭村是在新四軍驅逐當地曰軍後光復的。”

“那麼黃橋呢?江堰呢?”莊繼華步步緊逼,氣勢很盛。

“黃橋和江堰是新四軍在反擊貴黨武裝挑釁中佔領的。”周EN來也不客氣,堅決不承認主動攻擊國民黨部隊,同時展開反擊:“貴黨在蘇北不顧國家利益,民族利益,一再挑起兩黨衝突,現在又在爲更大的衝突尋找藉口!”

“今天我們坐在這裡就是想解決兩黨分歧,特別是敵後遊擊的問題。”莊繼華也不甘示弱:“所以我們希望,雙方能就軍事問題,特別是敵後的根據地上達成協議,同時解決軍事指揮問題。”

“那麼貴黨的具體方案是什麼?”周EN來緊盯着莊繼華,想知道他的真實意圖。

“我們提出兩個方案供貴黨選擇,”莊繼華說:“其一,政斧任命朱德將軍和彭德懷將軍爲冀察戰區正副司令,八路軍和新四軍全部集結到冀察戰區,沒有軍令部的同意或戰區司令官的命令,不得隨意越界活動。”

“其二,新四軍返回江南,陳粟必須放棄新佔領的海安、東臺以及黃橋、郭村等地必須交回給江蘇政斧,豫東的新四軍編入八路軍指揮系統,兩黨組成軍事小組,劃分各地防區,剩下的地區歸[***]所有,包括淪陷區。”

無論那個方案,僅僅是失去新獲得的華中根據地就不會被中央接受,但不接受呢?周EN來注意到莊繼華在提出第二個方案時,在兩個必須上都加重了語氣。

“我們不能接受這樣的方案。”周EN來意識到危險,因此語氣顯得更加平靜和冷淡:“莊將軍,這不是和平方案,而是戰爭宣言。”

爭論了這麼久,莊繼華有些口乾拿起茶杯喝了口水,周EN來沒等他回答便又接着論述:“要實行這個方案,我們就不得不放棄江南根據地,蘇北根據地,山東,河南、山西等衆多根據地,這些地區都是我八路軍和新四軍用鮮血換來的,這決不能接受。”

“我黨認爲,要消泯內戰危險,首先要穩定政治,”周EN來開始闡述[***]的主張:“承認各明煮黨派,釋放所有政治犯,開放新聞輿論,實行言論自由,組建聯合政斧;在聯合政斧成立後,兩黨都將軍隊交給國家,組成國家軍隊。如果貴黨不同意這幾條,我黨主張,在現在佔領地區上,在兩黨結合部劃分軍事分界線,明確各自防區。”

談判不知不覺變成了周EN來與莊繼華的對決,其他人都不再發言,指使看着他們倆人針鋒相對。

“承認各明煮黨派,”莊繼華掛着淡淡的微笑:“我黨當然承認各明煮黨派,青年黨、國社黨,包括您不是公開在活動嗎。釋放所有政治犯,四年前,我們兩黨達成協議後,就釋放了全部貴黨被捕者,如果還有遺漏,請貴黨開出名單或者直接到監獄中辨認。”

莊繼華這話有點無賴,可週EN來卻很難反駁,的確,在抗戰開始之初,國民黨釋放了大批政治犯,可絕對沒有全部釋放,現在的貴州息烽監獄和皖南監獄都關押着大批政治犯;可這個名單,周EN來卻無法開,因爲有些同志沒有暴露,或國民黨還不知道他們的真正身份。

“開放新聞自由,我們的新聞一直是自由的,貴黨的新華曰報大公報都可以出版,當然,現在是戰爭時期,新聞檢查是必要的,這是世界各國的慣例。”莊繼華一條一條的辯駁。

“至於聯合政斧,這個問題,我們已經談過了,就不用再說了吧。”

“貴黨的新聞自由,我們已經領教了,”周EN來諷刺的笑了笑:“相信表老他們也同樣領教過,表面上,所有新聞報紙都可以出版,可實際上,你們設置了極高的門檻,一百萬保證金,恐怕只有政斧和梅家那樣的富翁才能拿出來吧。我們可是窮人,整個陝甘寧也找不出一百萬來,新華曰報就不能在渝城出版。”

www⊙тt kΛn⊙¢ 〇

“這我也沒辦法,”莊繼華雙手一攤:“這個條例是渝城參政會制定的,我也說過幾次,這個價碼太高了,可他們不聽,就連委員長的指示也被他們否決了,唉,這明煮看來也不合適,是不是這樣,周先生。”

張衝肚子裡暗自發笑,蔣介石的指示當然沒被否決,不過在去年要求修改新聞出版條例的高潮時,渝城參政會的參政員們公開叫囂即便委員長的命令,他們也不會同意,也要否決掉。

“你們說新華曰報不能在渝城出版,但在貴陽,新華曰報不是照樣出版嗎。”賀衷寒終於找到機會,搶在莊繼華前面,質問周EN來:“可是中央曰報,掃蕩報等,我黨報刊在陝甘寧的出版卻受到阻撓,甚至連記者的行動都受到監視和限制;另外,按照兩黨協議,貴黨在南京設立辦事機構後,政斧便要在陝甘寧各地設立辦事機構,可是直到今天,貴黨依舊拒絕政斧代表進入陝甘寧,我倒想問問,這是爲什麼?而且,貴黨在陝甘寧和太行山各根據地抓捕我國民黨員,是不是貴黨在陝甘寧執行反國民黨政策,掀起反國民黨高潮!”

博古也不甘寂寞的冷笑道:“到延安的什麼新聞記者,貴黨辦事處人員,都是軍統中統特務人員,他們在延安到處造謠生事,對於這些人,我們當然不能任其在我根據地活動。”

聽到博古的話,周EN來忍不住皺皺眉,張瀾黃炎培沈鈞儒三人幾乎同時搖頭,這個理由顯然不成立,你憑什麼斷定人家是特務,如果說有證據,那就把證據公開出來,可你能公開出來嗎?

賀衷寒立刻抓住博古的錯漏展開攻擊:“造謠生事?恐怕是不贊成貴黨的主張吧,貴黨主張的新聞自由,明煮自由,只不過是葉公好龍,說說而已。”

“當然不是,莊將軍不是說過嗎,現在是戰爭時期,新聞是要受到一定限制的,陝甘寧地方狹小,軍事禁區很多,所以對記者有所限制。”周EN來借力打力挽回被動,把莊繼華的理由也搬來了。

(未完待續)

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二)第七十七節 平叛(五)第二節 川軍(五)第九節 中央入川(二)第五節 曙光(十三)第一節 奪軍(一)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九)第三節 鏖兵淞滬(四)第一節 上海陰謀(七)第九節 號角(五)第三節 會戰(五)第八節 南線(八)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五節 雲集(五)第五節 突擊(三)第三節 新人舊人(一)第一節 蟄伏(十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四、五)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八節 轉折(三)第十節 風雲(六)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二)第四節 以牙還牙(八)第八節 轉折(十)第七節 生機(七)第五節 戰雲密佈(七)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八)第四十五節 襲淡水(三)第三節 戰鼓(十一)第一節 遏制(二)第四節 決戰前奏(七)第三節 暗戰(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六)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二)第一節 諜影(四)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七)第八節 轉折(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一)第二節 投敵(二)第三節 會戰(十三)第三節 重起(四)第四節 戰鼓(三)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一節 奪軍(十四)第十節 暗棋(五)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二)第七節 鎮藍衣(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五)第二節 交易(四)第一節 奪軍(十一)第八節 轉折(七)第六節 救亡(三)第九節 轟炸東京(六)第四節 再戰津浦(九)第三節 會戰(二十一)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三節 前哨戰(一)第五節 雲集(三)第一節 返川(一)第二十節 廣西(二)第五節 戰雲密佈(三)第二節 戰略轉向(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三)第七十二節 恐嚇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九)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四)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六)第四十五節 襲淡水(三)第九節 中央入川(三)第一節 突破(十三)第十節 虎嘯(二)第五節 積聚(一)第四十五節 襲淡水(三)第五節 “異心”(三)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五)第四十六節 旁觀(七)第十節 風雲(十)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七)第二節 再編川軍(一)第六節 波瀾起(七)第四節 外交(五)第十節 風雲(十)第十節 風雲(十)第四節 九天之上(十)第十九節 兵油子(一)第八節 日薄(十三)第四節 密林血戰(八)第六十九節 拉攏(四)第二節 陝北行(二)第三節 暗戰(五)第七節 塞克特(三)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一)第七節 曙光(三)第二十九節 婚禮(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三十五節 各懷心思
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二)第七十七節 平叛(五)第二節 川軍(五)第九節 中央入川(二)第五節 曙光(十三)第一節 奪軍(一)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九)第三節 鏖兵淞滬(四)第一節 上海陰謀(七)第九節 號角(五)第三節 會戰(五)第八節 南線(八)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五節 雲集(五)第五節 突擊(三)第三節 新人舊人(一)第一節 蟄伏(十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四、五)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八節 轉折(三)第十節 風雲(六)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二)第四節 以牙還牙(八)第八節 轉折(十)第七節 生機(七)第五節 戰雲密佈(七)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八)第四十五節 襲淡水(三)第三節 戰鼓(十一)第一節 遏制(二)第四節 決戰前奏(七)第三節 暗戰(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六)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二)第一節 諜影(四)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七)第八節 轉折(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一)第二節 投敵(二)第三節 會戰(十三)第三節 重起(四)第四節 戰鼓(三)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一節 奪軍(十四)第十節 暗棋(五)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二)第七節 鎮藍衣(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五)第二節 交易(四)第一節 奪軍(十一)第八節 轉折(七)第六節 救亡(三)第九節 轟炸東京(六)第四節 再戰津浦(九)第三節 會戰(二十一)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三節 前哨戰(一)第五節 雲集(三)第一節 返川(一)第二十節 廣西(二)第五節 戰雲密佈(三)第二節 戰略轉向(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三)第七十二節 恐嚇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九)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四)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六)第四十五節 襲淡水(三)第九節 中央入川(三)第一節 突破(十三)第十節 虎嘯(二)第五節 積聚(一)第四十五節 襲淡水(三)第五節 “異心”(三)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五)第四十六節 旁觀(七)第十節 風雲(十)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七)第二節 再編川軍(一)第六節 波瀾起(七)第四節 外交(五)第十節 風雲(十)第十節 風雲(十)第四節 九天之上(十)第十九節 兵油子(一)第八節 日薄(十三)第四節 密林血戰(八)第六十九節 拉攏(四)第二節 陝北行(二)第三節 暗戰(五)第七節 塞克特(三)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一)第七節 曙光(三)第二十九節 婚禮(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三十五節 各懷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