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策劃(八)

莊繼華沒有進一步表示,只是輕輕嘆口氣,如果這個空降師可以用,會成爲他在決戰中的一記殺手,無論是空降到北平城內,還是城外,都足以殺死岡村寧次。

“我看行,這個計劃完全可行。”白崇禧沒有關心空降師,目光盯在地圖上,點頭對莊繼華的計劃表示認可。

陳誠沒有開口,他想了想問:“文革,你想空降到岡村身後,岡村會不會你身後登陸呢?”

莊繼華想都沒想就說:“總長,岡村的作戰計劃我都知道,至少目前他沒有這個想法。”

陳誠這才記起,不但莊繼華,就連他也可以隨時拿到岡村寧次的作戰計劃,白崇禧笑了:“有這兩條保證,華北決戰我們勝定了。”

陳誠不再糾纏計劃了,他的手指在地圖上移動:“健生,文革,你們看是不是這樣,攻蒙部隊以北線出擊爲掩護進行集結,可以計算的是傅作義部,第八戰區東北挺進軍、十七集團軍,第二戰區第六集團軍、第七集團軍,中央軍八十六軍和九十四軍;後續部隊爲李鐵軍七十六軍、裴昌會第九軍、此外還有八十軍和十五軍。”

陳誠調動的兵力包括了整個北線和平漢線西部的[***]部隊,如此從綏遠到熱河的[***]主力全部參加,山西境內僅剩下一個第八集團軍。

“辭修,閻錫山會同意嗎?”白崇禧立刻發現這個問題,晉軍主力編成三個集團軍,第六、七、八集團軍,調兩個去蒙古,閻錫山會願意?

莊繼華微微皺眉,他也發現這個問題,不過他考慮更多,陳誠此舉恐怕有一箭雙鵰之意。

西北胡宗南手下有幾十萬人,其中大約十萬人在李鐵軍和裴昌會率領下進入山西,另外還有二十多萬包圍陝甘寧,如果晉軍抽調一空,胡宗南部便可乘機進入山西。

可閻錫山呢?這個老殲巨猾的傢伙會看不到這點?莊繼華不認爲是這樣。

“收復蒙古,青史留名,閻百川應該會同意。”陳誠朝莊繼華看了一眼,莊繼華一時沒有反應過來,以爲他是要自己支持,可他不認爲閻錫山會同意。

“閻錫山一向認爲他在三個雞蛋上跳舞,現在曰本人這枚雞蛋沒了,就剩下中央和[***],如果將晉軍主力調出山西,閻錫山會不會擔心八路軍和新四軍?”

莊繼華說得很慢,似乎是在斟酌用詞,目光一直看着陳誠,陳誠見他沒聽懂,於是淡淡一笑:“收復失地,粉碎斯大林的野心,國民之望,閻百川完全可能同意。”

莊繼華這下明白了,陳誠把希望寄託在他即將發起的政治進攻上,如果有足夠大的聲勢,閻錫山是完全可能同意。

白崇禧不知道莊繼華將要開始的行動,他心裡有些不滿,這完全是一廂情願,要是閻錫山不同意呢?那就要缺少十多萬軍隊。

“辭修,不能把希望寄託在閻錫山身上,”白崇禧皺眉說道:“首先解決華北曰軍,在會戰後期,西線的湯恩伯部,主力徑直北上,攻佔張家口。而後繼續北上,會同北線部隊向蒙古展開進攻。”

白崇禧說着在地圖上畫出兩道線,這兩道線代表了他選擇的兩條進攻線路。陳誠看着那兩條線,沉默不語,莊繼華心裡迅速盤算,感到陳誠的確有些一廂情願,晉軍不管在什麼時候,最多隻能調出一個集團軍,閻錫山乃守家之犬,絕不會將主力調出山西。

“白總長說得對,國家大義,國民期望,都不能打動閻百川,他不會同意將晉軍主力調出山西,嗯,我認爲,可以抽調衛立煌部北上,加入北線戰場。”

莊繼華的暗示讓陳誠猶豫了,別看他說得肯定,實際上,他心裡也沒有把握。十多年的交往,陳誠對閻錫山的瞭解也很多,這人生姓多疑,狡詐謹慎,要從他手裡要出軍隊來,非常難。

“我看見這樣,向校長提供兩個方案,由校長決定。”

陳誠白崇禧立刻表示同意,這個稀泥和得好,陳誠白崇禧都是很驕傲和倔強的人,倆人都不肯讓步的話,這幾天時間恐怕還不夠吵架。

就在陳誠白崇禧莊繼華在機場緊張制定蒙古作戰計劃時,鄧演達到了城郊八路軍臨時聯絡處;城內臨時聯絡處太小,周EN來到了後,南方局和華東局陸續派來些人手,城內的聯絡處便住不下了,苗涵東將他在城外的一處剛剛修繕好的莊園交給八路軍,充作臨時聯絡處。

鄧演達在客廳裡喝茶,無聊的打量着四周,客廳幾乎沒有任何裝飾,只有兩行椅子,甚至連正面的八仙桌都沒有,只有兩張茶几。鄧演達無心觀察院子裡來來往往的工作員,他一手支着頭,心裡想着莊繼華交代的問題。

周EN來在後院的辦公室內開會,隨着膠東和沂蒙山地區光復,中央對山東的工作有了新的指示,中央要求在根據地內全面推行政治經濟改革,組建地方政權,恢復經濟,推行減租減息;進行軍隊整頓,組建野戰軍,膠東部隊組建成兩個縱隊,新四軍第一師擴編爲一個縱隊,山東黨組織要充分發動羣衆,積極開展統一戰線。

根據這個指示,周EN來也同樣利用莊繼華到徐州視察之機,到膠東和沂蒙山地區走了一遭,召開了山東黨政軍聯席會議,佈置工作,在莊繼華返回濟南前一天回到濟南。

周EN來將莊繼華的新建議發給延安,今天延安的回電到了,在回電中,延安認爲,河北和綏遠交換主席可以接受,但要儘可能將內蒙古一部和察哈爾北部包括在內,張家口如果不能控制也應該爭取不讓國民黨駐軍。但在東北問題上,中央堅持要求八路軍新四軍必須進入東北,即便只能得到黑龍江的部分地區,也要進入東北。

軍隊整編中可以讓一步,八十九整編爲甲種軍,新四軍和新11軍的重武器必須補足外,每個軍再整編出一個甲種旅;指揮系統上,可以接受彭德懷擔任北線總指揮,林B的新11軍和葉挺新四軍主力可以編入北線作戰,劉B承八十九軍與徐X前部加入平漢線以西作戰,接受衛立煌指揮。

此外,延安希望能與莊繼華保持一個戰略同盟關係,共同維護抗曰統一戰線,維護戰後和平。

以周EN來對莊繼華的瞭解,這個要求很難讓他接受,主要是東北;幾輪談判下來,他已經明白,莊繼華將東北劃爲他和第三黨的地盤,不但不容[***]插手,也不會讓蔣介石插手,雖然不知道他如何做到,可週EN來認爲他能做到。

第三黨和莊繼華加起來擁有的軍隊高達六七十萬,五十一集團軍整編成功後,莊繼華的力量進一步增強,這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再加上莊繼華擁有的政治經濟力量,延安非常看重這點。

從這份電報中,周EN來察覺了延安的戰略意圖,延安對能否保證戰後和平非常擔心,與莊繼華定立戰略同盟便是這種擔心的表示,如果能定立這樣的戰略同盟,整個北方將在這個同盟控制下,戰後和平將得到最大保證。

鄧演達昨天想了一夜,也不知道該怎樣勸周EN來,東北地區關係到第三黨的切身利益,以利益相關方出面,這個身份本身便有些尷尬。

莊繼華打算怎樣利用蒙古問題和中東路問題呢?這又是個讓鄧演達磋磨不透的問題,蒙古問題和中東路問題非常敏感,消息一旦泄露,國人勢必很難接受,官方大肆宣傳蔣介石在德黑蘭會議上的榮光將蒙上陰影,對蔣介石的威信將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所以,鄧演達不知道莊繼華要怎麼作,自己該怎麼開口。他很想與人商議下,可陳銘樞蔣光鼐還在湖北,李濟深在渝城,蔡廷鍇在德縣,沒有人能商量。

“擇生兄,想什麼呢?”

鄧演達擡頭才發現周EN來不知什麼時候已經進來了,他站起來微微露出點笑容,伸手握住周EN來的手。周EN來看到鄧演達的時候便有種感覺,今天鄧演達來的目的不簡單,他很少這樣失神,連自己進來都沒察覺。

寒暄兩句後,周EN來將鄧演達引到自己的辦公室,他的辦公室在後院,比較安靜。房間並不大,除了辦公桌外,還有張單人牀擺在角落,顯然這個房間既是辦公室又是臥室。

周EN來的秘書給兩人端上茶,然後便拉上門離開了。周EN來坐在鄧演達的對面,倆人都沒有立刻開口,房間一時陷入沉默。

鄧演達默默的喝着茶,心裡在考慮該怎麼說,可沒等他開口,周EN來放下茶杯首先開口道:“擇生兄,我黨中央已經發來指示,對文革的建議作出迴應,在軍隊上,我黨作出一些讓步,同意將八十九軍整編爲甲種軍,…。”

周EN來邊說邊注意鄧演達的表情,可讓他失望的是,鄧演達沒有絲毫激動或高興的表情,他的心往下沉。

“EN來,貴黨能作出讓步,雖然雙方差距還有,可畢竟在縮小。可,恩來,最關鍵的問題是東北,文革在這上面很堅持。”鄧演達的語氣比較緩慢,可忽然之間他感到這沒有什麼,現在就是三國,既要防曹魏也要防東吳孫權,這是現實利益,用不着客氣。

這就是政治!!!

(未完待續)

第十節 暗棋(六)第五節 圈套(二)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四)第八節 刺廖(六)第二節 起航(五)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五)第三節 戰鼓(一)第七節 上書第二節 交易(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九)第六十八節 情報第八節 轉折(四)第一節 蟄伏(五)第六十一節 裂痕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八)第七節 閃電(二十)第七節 風波(十二)第二節 川軍(九)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七)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三)第四十八節 傷懷(八)第二節 山城霧(一)第五十八節 棉湖(四)(修改)第六節 救亡(二)第八節 日薄(一)第十一節 大捷(七)第四十節 戰東莞(六)第六節 懲韓(二)第一節 挽弓(三)第十一節 重振(五)第十節 虎嘯(五)第二節 交易(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五)第一節 上海陰謀(六)第六節 懲韓(二)第八節 轉折(二十一)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三)第三節 重起(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第三節 重起(九)第一節 德黑蘭(七)第二節 川軍(三)第六節 撲朔迷離(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九)第三節 會戰(十九)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一)第六節 “小文革”(二)第五節 謀功(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五)第一節 諜影(一)第九節 號角(二)第四十二節 歧路(一)第三節 會戰(六)第三節 戰鼓(三)第六節 南京戲(三)第十節 大撤退(二)第四十八節 傷懷(二)第三節 巧取(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四)第五節 盟國(五)第九節 魅影(十三)第七節 風波(九)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一)第一節 黨爭(五)第十一節 重振(六)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一)第六節 救亡(八)第八節 艱難的花(二)第七節 風波惡(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六)第五節 盟國(九)第三節 魅影(九)第五節 曙光(十一)第五節 號角(十一)第二節 重建(一)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四十八節 傷懷(八)第三十七節 長沙閒第九節 號角(五)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第一節 湖議(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三)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二)第七節 上書第二節 戰後之戰(一)第六節 爾虞我詐(七)第九節 溧水反擊(三)第三節 前哨戰(二)第二十七節 轉變(二)第十節 風雲(二十三)第四十五節 遷都(二)第五節 突擊(七)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第二節 戰後之戰(八)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四節 雙雄三傑
第十節 暗棋(六)第五節 圈套(二)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四)第八節 刺廖(六)第二節 起航(五)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五)第三節 戰鼓(一)第七節 上書第二節 交易(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九)第六十八節 情報第八節 轉折(四)第一節 蟄伏(五)第六十一節 裂痕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三)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八)第七節 閃電(二十)第七節 風波(十二)第二節 川軍(九)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七)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三)第四十八節 傷懷(八)第二節 山城霧(一)第五十八節 棉湖(四)(修改)第六節 救亡(二)第八節 日薄(一)第十一節 大捷(七)第四十節 戰東莞(六)第六節 懲韓(二)第一節 挽弓(三)第十一節 重振(五)第十節 虎嘯(五)第二節 交易(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五)第一節 上海陰謀(六)第六節 懲韓(二)第八節 轉折(二十一)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三)第三節 重起(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第三節 重起(九)第一節 德黑蘭(七)第二節 川軍(三)第六節 撲朔迷離(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九)第三節 會戰(十九)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一)第六節 “小文革”(二)第五節 謀功(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五)第一節 諜影(一)第九節 號角(二)第四十二節 歧路(一)第三節 會戰(六)第三節 戰鼓(三)第六節 南京戲(三)第十節 大撤退(二)第四十八節 傷懷(二)第三節 巧取(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四)第五節 盟國(五)第九節 魅影(十三)第七節 風波(九)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一)第一節 黨爭(五)第十一節 重振(六)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一)第六節 救亡(八)第八節 艱難的花(二)第七節 風波惡(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六)第五節 盟國(九)第三節 魅影(九)第五節 曙光(十一)第五節 號角(十一)第二節 重建(一)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四十八節 傷懷(八)第三十七節 長沙閒第九節 號角(五)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第一節 湖議(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三)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二)第七節 上書第二節 戰後之戰(一)第六節 爾虞我詐(七)第九節 溧水反擊(三)第三節 前哨戰(二)第二十七節 轉變(二)第十節 風雲(二十三)第四十五節 遷都(二)第五節 突擊(七)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第二節 戰後之戰(八)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四節 雙雄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