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一)

整個世界的報紙的頭版都被冀東傳出的消息佔據,甚至連美英兩軍在諾曼底的苦戰也被遺忘,蘇軍在遠東發動的進攻更被遺忘。

曰本政斧在國內嚴密封鎖了關於731部隊的任何報道,但是新聞界中卻在暗自流傳關於這方面的消息,但誰也不敢在報上透露一個字,可面對如此洶洶的世界輿論,鈴木貫太郎也不能不作出反應,他命令駐瑞士大使橋本出面發表聲明,宣稱731部隊是防疫給水部隊,北野政次是醫學博士,731部隊在回國途中受到中[***]隊襲擊,北野政次將軍被俘,他在新聞發佈會上的講話明顯是受到中國人的要挾,是不可信的,曰本帝國絕不會作出如此違背慘絕人寰的事。

瑞士,阿爾卑斯山一處風景優美的山頂,一個穿着獵裝的西方人和一個身材矮小,穿着運動衫的東方人正並排站在樹叢邊,倆人望着山下絕美的風景,在他們身後不遠有四名穿着各異的正警惕的注視着各方。

“很遺憾,小島先生,我接到華盛頓的指令,華盛頓命令我終止談判。”獵裝西方人的話一出口便讓小島感到非常驚訝。

“爲什麼?杜勒斯先生,我認爲我們的談判很順利,今天我帶來了東京的新指令,這對我們的談判幫助非常大。”小島的神情很嚴肅,他攤開雙手,作出個很西化的動作。

“原因我想您應該知道,731部隊事件在美國引起很大反響,華盛頓認爲在這個情況下,與貴國進行這樣的談判不合時宜,我們必須等風暴過去後再討論這個事情。”杜勒斯的語氣同樣有些遺憾,但作爲美國政斧工作人員,他必須執行政斧的指令。

東鄉茂德取得鈴木貫太郎的同意後,立刻展開行動,他選擇了瑞士和土耳其這兩個中立國家來執行和談任務。瑞士大使橋本曾經在法國留學,是個歐洲通,他接到東京命令後,橋本便展開了行動,他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大使館一秘小島,小島曾經在瑞士留學,在瑞士的人脈關係較廣。

小島沒有辜負他的信任,很快便通過瑞士的一個銀行家,成功聯絡上一個瑞典商人,通過這個瑞典商人與美國戰情局瑞士站站長杜勒斯取得聯繫。雙方開始秘密接觸,杜勒斯在見面中建議曰本應立刻投降,以避免曰本被徹底摧毀,避免戰後在曰本興起GC主義。

整個行動是在外交大臣東鄉茂德的指導下進行,東鄉在得到橋本的報告後,立刻決定以保留天皇制、不賠款、不駐軍和自己審判戰犯爲底線與杜勒斯談判,這從一開始便突破了內閣給出的底線。

這個條件讓杜勒斯產生很大興趣,華盛頓得到杜勒斯的報告後,立刻對整個事情進行評估,杜勒斯的上司戰略情報句局長多諾萬認爲可以與曰本人接觸下,試探下曰本人的態度,特別是要注意曰本政界內部的和平力量,評估下這股力量的大小。

杜勒斯拿到華盛頓的命令,就開始與小島不定期見面。雙方對見面的理解不同,必然導致雙方在見面後的談話中態度不同。

幾次見面後,杜勒斯敏銳感覺到小島是帶着東京的條件來談判的,而且曰本人給出的條件還可以談,他立刻將這個發現向華盛頓報告,多諾萬在取得白宮同意後,決定讓杜勒斯開始與小島進行秘密談判,試探下曰本是否可能投降。

不過由於華盛頓沒有給出談判條件,杜勒斯在談判中沒有提出條件,小島只能將東京的條件作爲基礎提出來,這個舉動讓杜勒斯斷定曰本人是真想求和了。

可就在這時,馬里亞納會戰結束,聯合艦隊慘敗,美軍攻克塞班島,隨後向關島發動進攻。這個勝利,讓華盛頓底氣十足,將小島的條件拋在一邊,杜勒斯在上次見面後便告訴小島,曰本要想獲得和平,條件只有一個,無條件投降。

橋本無奈的向國內報告,讓他意外的是,當天便接到東京指令,東鄉茂德在電報中將條件再度下降:保留天皇制。只要能滿足這條,曰本立刻便能簽署和平協議。橋本拿到電報後,他的心情無比沉重,東京的命令來得如此之快,讓步之大,非常少見,東京表現得如此急迫,更加證實了,國內情況不妙的傳言。

由於交通不便,在歐洲的外交人員很少能直接得到國內的消息,但這並不表示他們不知道戰爭的進展,相反,他們非常清楚。軸心國情況非常不利,意大利已經退出戰爭,墨索里尼在德國支持下勉強在意大利北部組織了個傀儡政斧,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對德國形成兩面夾擊,第三帝國在風雨中飄搖。

在歐洲的外交人員中,就連最堅決的駐德國大使大島也認爲應該儘快與盟國達成和平協議,以免在德國戰敗後,就更沒有選擇了。

與杜勒斯的談判是秘密進行,有些時候每週見兩次面,有些時候每週只能見一次,每次見面的地點也不同,都是通過中間人臨時通知,很顯然的是,美國人在談判中掌控着主動,小島每次都焦急的等待杜勒斯的消息。

今天是倆人定好的聯絡曰,小島帶着東京發來的新條件,心情沉重的來到阿爾卑斯山上見杜勒斯,可沒想到卻遭到杜勒斯的迎頭一擊,杜勒斯根本沒容他開口便告訴他,華盛頓給他指令,目前不宜與曰本展開和平談判,談判立刻終止。

杜勒斯很清楚,這是731部隊事件的副作用。731部隊事件在美國引起舉國憤怒,美國各地都在悼念死於731部隊的一百六十名美[***]人,美國國會通過決議,要求總統對曰本採取更嚴厲措施,對所有導致這些美[***]人死亡的責任人都要嚴厲追究刑事責任。

白宮新聞發言人在記者招待會上宣佈,美國政斧將731部隊的所有官兵列爲戰犯,同時將自本莊繁在內的歷屆關東軍司令官、參謀長和憲兵司令全部列爲戰犯,保留對曰本歷任陸軍大臣和首相的追究,在戰後,如果證實曰本天皇裕仁對此事富有責任,那麼也將追究曰本天皇的戰爭罪行。

“杜勒斯先生,難道您也相信那些中國人制造的謠言?”小島作出驚訝的表情,對731部隊,東京除了發來那篇聲明外,還特地發來關於整個事件的對外口徑——中國人的謠言。

“不是我相不相信,而是華盛頓,白宮相信,”杜勒斯冷靜的看了眼小島:“更何況,據我所知,參加行動的還有梅里爾將軍的突擊隊,史迪威將軍向華盛頓報告,梅里爾將軍和他的隊員曾經親眼看到那些細菌炸彈,公佈的材料,也是他們親手繳獲,這事沒有絲毫可以懷疑的。”

小島目瞪口呆難以置信,731部隊事件揭露後,無論他還是大使館的工作人員,還是在瑞士的曰籍僑民,都不相信曰本能作出這樣的事。

杜勒斯絲毫不懷疑華盛頓的通報,他冷漠的看着小島,對這個曾經獲得他好感的,謙卑的曰本人,現在變得那麼令人生厭。杜勒斯準備轉身下山,今天要作的事已經做完。

小島忽然醒悟過來,他必須留住杜勒斯這條線,爲將來留下一絲希望,他立刻叫道:“杜勒斯先生,731部隊的詳情,我並不清楚,不過我不認爲這應該影響到我們的談判。”

杜勒斯轉過身來,小島誠懇的說道:“我們正在進行的工作可以減少很多美國人和曰本人的傷亡,可以縮短戰爭進程,這對我們兩國都有巨大好處,我們爲什麼要停止呢?”

杜勒斯微微皺眉,他看着神情誠懇的小島,想了想說:“對我們而言,這場戰爭是場悲劇,對西方世界而言,現實的威脅是納粹德國,將來的威脅是蘇俄,蘇俄是戰後國際秩序的最大威脅,我們必須制止這頭北極熊。但這僅靠我們美國是不夠的,我們必須團結所有自由力量,才能制止他,要知道,它的力量比德國更加強大。”

“是的,”小島抓住機會立刻贊同的點頭:“曰本始終將反對GC主義作爲我們的首要任務,這是我們能夠取得和平的共同點。我今天帶來了東京的最新指示,只要能保留天皇制,曰本可以放下武器,接受德黑蘭宣言。”

杜勒斯聞言心裡一陣興奮,東京的反應出乎他意料,保留天皇制,這個可以商榷,事實上,象上次大戰後,廢除霍亨索倫王朝,華盛頓和倫敦都有不同意見,贊同反對的都有。

贊同的認爲,天皇制是曰本走向軍國主義的根源,廢除天皇制,可以徹底清算曰本軍國主義。

反對者認爲,應該保留天皇制,上次大戰後,廢除了霍亨索倫王朝,最終導致納粹上臺,給世界帶來更大的災難。應該吸取教訓,保留天皇制,通過天皇管理戰後的幾千萬曰本人。

杜勒斯本人是贊同保留天皇制的,在他看來保留天皇制對戰後的曰本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戰後,隨着曰本衰亡,蘇俄勢必進一步擴張他們在亞洲的力量,中國由於內部問題暫時還無法承擔起制約蘇俄的責任,保留有一定實力的曰本,牽制蘇俄和中國,對美國在東亞的利益至關重要。

“我會向華盛頓報告貴方的條件,不過,今天我們的見面就到此爲止,至於是否再見面,或什麼時候再見面,需要華盛頓作出決定。”

杜勒斯說完之後,再不停留,轉身便向山下走去,在外圍負責安全的三個特工也跟在他身後,樹叢邊只留下小島和他的隨員,倆人呆呆的望着杜勒斯的背影。

(未完待續)

第一節 出兵(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三)第二節 起航(七)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七)第一節 遏制(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九)第一節 奪軍(十一)第四十二節 歧路(三)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二)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一)第一節 突破(十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一)第五節 突擊(七)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十節 大撤退(十)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二)第四節 九天之上(七)第二節 初戰(三)第三節 重起(十)第二十三節 風波(一)第一節 德黑蘭(十)第四節 再戰津浦(五)第六節 攻略山東(二)第三十二節 挽留(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六)第一節 突破(十五)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七)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三)第十一節 《北伐》第五節 突擊(三)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三)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四)第一節 挽弓(十四)第六節 爾虞我詐(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四)第六節 “小文革”(一)第十節 暗棋(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三)第十節 風雲(十三)第四節 塞北烈焰(三)第三十八節 戰東莞(四)第二節 再編川軍(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一)第二節 初戰(八)第三節 聚才(四)第一節 戰局(四)第八節 天火(三)第九節 殤(五)第五節 戰雲密佈(四)第一節 法幣(八)第三節 結盟(四)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二)第二節 川軍(三)第五節 兩全(二)第一節 挽弓(八)第三節 會戰(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七)第七節 鎮藍衣(四)第一節 黨爭(三)第三十節 軍議第五節 曙光(七)第三十節 中山艦(四)第五節 反攻(六)第三節 太行行(十二)第四十六節 旁觀(三)第一節 法幣(五)第一節 陰謀(十)第八節 光復武漢(六)第四十九節 破竹第二節 投敵(八)第七節 風波(十一)第二節 投敵(七)第四十六節 旁觀(七)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三)第十節 風雲(七)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十節 風雲(二十四)第三節 會戰(二)第四節 外交(五)第四節 對策(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九)第二節 重建(一)第七節 風波(九)第五節 “異心”(四)第八節 轉折(六)第一節 遏制(二)第十九節 變計第四節 密林血戰(六)第四節 以牙還牙(六)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四)第五節 號角(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一)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二)第一節 法幣(六)第一節 奪軍(一)第二十三節 合併(一)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
第一節 出兵(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三)第二節 起航(七)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七)第一節 遏制(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九)第一節 奪軍(十一)第四十二節 歧路(三)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二)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一)第一節 突破(十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一)第五節 突擊(七)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十節 大撤退(十)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二)第四節 九天之上(七)第二節 初戰(三)第三節 重起(十)第二十三節 風波(一)第一節 德黑蘭(十)第四節 再戰津浦(五)第六節 攻略山東(二)第三十二節 挽留(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六)第一節 突破(十五)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七)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三)第十一節 《北伐》第五節 突擊(三)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三)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四)第一節 挽弓(十四)第六節 爾虞我詐(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四)第六節 “小文革”(一)第十節 暗棋(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三)第十節 風雲(十三)第四節 塞北烈焰(三)第三十八節 戰東莞(四)第二節 再編川軍(一)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一)第二節 初戰(八)第三節 聚才(四)第一節 戰局(四)第八節 天火(三)第九節 殤(五)第五節 戰雲密佈(四)第一節 法幣(八)第三節 結盟(四)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二)第二節 川軍(三)第五節 兩全(二)第一節 挽弓(八)第三節 會戰(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七)第七節 鎮藍衣(四)第一節 黨爭(三)第三十節 軍議第五節 曙光(七)第三十節 中山艦(四)第五節 反攻(六)第三節 太行行(十二)第四十六節 旁觀(三)第一節 法幣(五)第一節 陰謀(十)第八節 光復武漢(六)第四十九節 破竹第二節 投敵(八)第七節 風波(十一)第二節 投敵(七)第四十六節 旁觀(七)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三)第十節 風雲(七)第四十九節 別離(一)第十節 風雲(二十四)第三節 會戰(二)第四節 外交(五)第四節 對策(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九)第二節 重建(一)第七節 風波(九)第五節 “異心”(四)第八節 轉折(六)第一節 遏制(二)第十九節 變計第四節 密林血戰(六)第四節 以牙還牙(六)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四)第五節 號角(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一)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二)第一節 法幣(六)第一節 奪軍(一)第二十三節 合併(一)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