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圈套(一)

“司徒非上校,樑岱中校,雲應霖中校,谷香圃少校,賴作樑上尉,……”範漢傑挨個給莊繼華介紹。

“長官。”司徒非剛開口,莊繼華立刻打斷他:“先不要叫我長官,我暫時還不是你們的長官。”

衆人頓時色變,嚴重和杜聿明莫名其妙,不知道莊繼華要做什麼。莊繼華看看衆人然後慢吞吞的說:“有些事情,我必須先交代清楚,你們同意了,才能加入開發隊,然後我們的關係纔是上下級。”

司徒非感到眼前這個人有點奇怪,根本不像打過牛行大戰,領導一方土地的諸侯,他斜斜的看了眼嚴重,嚴重的臉上沒有絲毫表示,他只好無可奈何的說:“如此,請將軍劃下道來。”

“這纔像打過小曰本的軍人,天不怕,地不怕,長官也沒什麼了不起的,不就是軍銜高點嘛,”莊繼華樂呵呵的笑道,在場中的大多數人臉上一紅,這的確是他們剛纔心中所想,莊繼華彷彿沒注意到這些人的不安情緒繼續接着說:“我不知道嚴老師是否把全部實情告訴了你們,但我還是要重申一遍,開發隊的工作目標是對外不對內,除非有人威脅到我們真正的使命,我們纔會對他動手,所以國內政治我們在很長時間內都不會參與。我們將在這裡編練一支新軍,這支部隊是對付曰本人的,你們與曰本人交過手,瞭解他們,所以我纔不遠萬里把你們請來,可我也知道,十九路軍隊委員長是有意見的,可是在開發隊中必須絕對服從委員長,嚴禁參加任何政治派別的活動,除非我給了你們明確的命令。如果你們答應這一條,我們就是隊友,反之,我只能表示遺憾。”

“我不明白,”樑岱皺眉問道:“請將軍詳細說明。”

“很簡單,中國的現實告訴我,中[***]人喜歡參與政治,他們更喜歡用搶來參與政治,可更主要是的,中國人喜歡記仇。十九路軍與委員長有矛盾,所以纔會在福建舉事,我不想討論你們舉事是否正確,但現在你們失敗了,那麼就接受現實,接受委員長的領導,不要老想着這事,也不要再想什麼重新舉事,因爲我們的時間不多了,大家一心一意把部隊建設好,將來我帶你們上戰場,打曰本人去。”

十九路軍在上海的抗戰爲他們贏得巨大的聲望,因此十九路軍將士都有一種榮譽感,這次失敗,很多下級軍官認爲是陳濟棠背棄盟約,內部有人背後捅刀子,所以他們並不服氣。可莊繼華擔心的就是這點,他不能容許部下隨意搞政治,否則蔣介石還會容忍他繼續按照他的思路搞西南開發?

“我們既然到了這裡,自然會服從將軍的命令,我們不再打內戰了,不過將軍,什麼時候能去打曰本人?”司徒非毫不含糊的問。

莊繼華眼色一暗歎口氣說:“快了,如果我的判斷沒錯,三到五年之內,全面戰爭就會爆發。”

杜聿明他們早就知道了,所以他們的表現很正常,可嚴重還是第一次聽聞,他不由大吃一驚,連忙問道:“文革,你說的全面戰爭?中曰之間的全面戰爭?”

莊繼華點點頭:“是的,五年的時間,如果我們還有五年時間,我們就可以在山西河南、山東擋住他們,可惜,我估計曰本人不會給我那麼多時間。所以我們現在沒有時間去追究誰對誰錯,這裡的人都是一個當做三個用,因爲我們每個人都明白,今天我們多做一點,戰爭爆發時,中國人就會少死一點。”

司徒非等人互相看看,儘管心裡還有疑惑,但他們還是決定留在這裡,畢竟這是第一個明確提出打曰本人的南京政斧重要將領。

“請將軍放心,我們保證服從命令,不參與國內政治。”

莊繼華這下露出真心的笑容,這批人來的太及時了,黃埔軍校來的那批人嚴重缺少實戰經驗,熱情勇敢是有,可是戰術素養上卻很欠缺,在國內打打還湊合,若是對曰本軍隊,那就夠嗆。

隨後莊繼華任命範漢傑擔任參謀長,司徒非擔任副參謀長,兼作訓處處長,樑岱擔任參謀處長,其他軍官由杜聿明任命,嚴重依然是訓練總監。

不過莊繼華開始構思訓練大綱了,原來黃埔軍校的訓練大綱已經明顯不適用未來戰爭,他在北伐中與薛嶽總結的戰術原則也需要根據新的武器裝備重新設計。

這個訓練大綱的構思是很緩慢的,莊繼華一邊回憶德軍訓練大綱,一邊把自己總結的東西與他相對照,同時還要結合中[***]隊目前的實際情況,所以進度很慢。大綱還沒影,宮繡畫給他拿來的一封電報又把他震驚了。

電報是賀衷寒發來的,內容只有一個:校長下令逮捕李安定,很有可能槍斃,請他上書營救。

莊繼華看後大爲驚訝,他不知道蔣介石爲什麼會逮捕李安定。李安定在黃埔一期中也算是個突出人物,一出校門就是連長,起點比胡宗南都高,這幾年爲蔣介石東奔西走,立下汗馬功勞,在廣州還差點被陳濟棠砍了腦袋,好不容易纔逃出廣州城,蔣介石爲什麼會在這個時候把李安定抓起來呢?而且居然會殺掉他,蔣介石對黃埔同學一向網開一面的,這次爲什麼會下死手?同樣賀衷寒爲何會給他發這樣一封電報?以前他從未給他發過電報,難道僅僅是爲救李安定一命?難道賀衷寒出面都不行?

莊繼華立刻把李之龍、範漢傑和滕傑找來,等他們兩人到辦公室後,他把賀衷寒的電報交給他們看,然後問:“你們誰知道校長爲什麼要抓李安定?而且居然還要殺他?”

李之龍是肯定不知道的,莊繼華的眼光就掃向範漢傑和滕傑,其中主要是滕傑,在他看來滕傑與川外的人聯繫最密切,範漢傑在十九路軍,對南京的事情恐怕瞭解不多。

可沒想到出來回答的居然是範漢傑:“安定組織了個勵志社,有人向校長告狀,說他搞小組織,聯絡李濟深,準備搞反對校長暴動。”

“暴動?反校長暴動?這不可能!”莊繼華驚訝之極,完全失態,這與他心目中李安定的印象差距太大。

範漢傑嘆口氣:“暴動恐怕是沒有的,不過勵志社的成立肯定與李濟深有關,而且…,我估計與黎庶望、王勁修他們有關,閩變之後,安定接任福建保安司令部參謀長,和黎庶望、王勁修他們鬥得很厲害。”

“又是內鬥”,莊繼華忍不住在心裡哀嘆一聲,黃埔時期的李安定是個比較狂熱的三明煮義分子,爲了主義敢於獻身,敢於犧牲,可這才幾年就陷入內鬥的漩渦,實在讓人不寒而慄。

滕傑沒有說話,其實他心裡清楚,李安定成立勵志社的目的是與藍衣社對抗,指使黎庶望、王勁修他們在福建與李安定斗的就是藍衣社高層的賀衷寒和鄧文儀,不過他不明白的是賀衷寒爲什麼會給莊繼華來這麼一封電報,他要達到什麼目的?滕傑一時看不清,不過他心裡的感覺很不好。

“說實話,範大哥,我不相信李安定會反校長,也不相信僅憑黎庶望和王勁修就能扳倒他,他們背後肯定有人。”莊繼華的語氣不容質疑,黎庶望和王勁修在黃埔一期中默默無聞,無論才具和人望與李安定根本無法比。

屋裡一時之間陷入沉默,各人都在想着心事,莊繼華等了會,見沒人說話,便點名問:“俊夫,你說說?你是怎麼看的?”

這對滕傑是個巨大的考驗,他在藍衣社和莊繼華之間左右搖擺,藍衣社是他一手創建的組織,可莊繼華這兩年爲西南開發做出的巨大貢獻,也是他親眼目睹,於公於私他都不能眼睜睜的看着他踏進這個可能的圈套,可如果提醒他,藍衣社的同仁會怎麼看他呢?賀衷寒是不是臨時後悔了呢?自己不能出面,所以才讓莊繼華出面呢?

滕傑思前想後終於緩緩的說:“李安定的事我也聽說了,不過我以爲校長的目的是殺一儆百,國共合作破裂之後,校長感於黃埔同學在政治上的幼稚,曾經下令不準黃埔同學參與政治,沒有他的允許不準在黃埔同學會外成立小組織。李安定兩條都犯了,所以…。”

“兩條都犯了?”莊繼華疑惑的反問,就算組織勵志社,可勵志社也是藍衣社類似的組織,並非必死之罪,難道李安定還有其他罪狀?

“勵志社中不少成員與李濟深有聯繫,還有一些與鄧主任有聯繫,就算勵志社成立之初的經費也是李濟深給的,他這次在福建收編十九路軍部隊,組建一個特務團,也是在李濟深的幫助之下完成的。”滕傑小心的說,這是藍衣社刺向李安定的最厲害一刀,蔣介石是絕對不能接受黃埔學生與李濟深勾連在一起的,一個鄧演達已經夠他煩的了,再加上一個李濟深,那黃埔還是他蔣介石的黃埔嗎?

莊繼華點點頭,他算把其中的來龍去脈弄清楚了,這事源於藍衣社與勵志社的內鬥,李安定不合被藍衣社抓住了把柄,告到蔣介石面前,所以才導致李安定的被捕。

“爲什麼李安定沒有加入藍衣社呢?”李之龍問了個看似無關,其實非常關鍵的問題。莊繼華忽略了這個問題,他自己是不想加入這個組織,可李安定不一樣呀,他不知道歷史結果呀,以他的熱衷,怎麼會不加入這個組織呢?

滕傑瞧了李之龍一眼,然後長出一口氣說:“不是他不想加入,是校長不讓他加入。”

“爲什麼?”莊繼華皺眉問道,這又出乎他意料之外,李安定這幾年一直在廣東獨擋一面,是個很有才幹的人才,蔣介石爲何不讓他參加呢?

“不知道。”滕傑搖搖頭說,這事發生後,藍衣社內部也曾私下談論過,但誰也沒說清楚,找的理由千奇百怪,可細細研究好像又都站不住腳。

莊繼華沉默一會,他又拿起那封電報讀了一遍,他的心緒有些亂,李安定是當年情報科三巨頭之一,與賀衷寒一前一後進入情報科,與他的關係雖然不如賀衷寒、曾擴情密切,但也算得上是朋友,於情於禮他都不能坐視不理。

“一期同學已經不多了,”莊繼華長嘆口氣說:“你們都回去吧。”

來找你和範漢傑站起來就走,滕傑磨蹭兩下走到門口,忽然又轉過身走回來,輕聲說道:“隊長,這是要慎重,內情恐怕很複雜。”

莊繼華眼光冷冷的看着他,滕傑心裡打個寒戰,他感到莊繼華好像已經看破他的內心,他有些不知所措,莊繼華卻忽然笑了:“我明白,多謝你了。”

滕傑走後沒多久,莊繼華在思考給蔣介石的措詞時,李之龍推門進來了,他進門後就把門關上,然後才低聲說:“文革,這事透着蹊蹺,賀君山恐怕別有用心。”

莊繼華沒有說話,只是平靜的看着李之龍,李之龍接着分析道:“李安定是什麼時候被捕的?他沒說,南京同學都有那些動作,他也沒說,校長有什麼態度,他還是沒說。”

莊繼華點點頭承認李之龍說的沒錯,可是如果是圈套,賀衷寒設這個圈套的目的是什麼?他沒有與賀衷寒爭奪中樞的權力,賀衷寒掌握的藍衣社無論是在聲勢上還是在實力上都遠在他之上。

“問題的關鍵不在這,”莊繼華終於說出了他的判斷:“問題的關鍵在於校長爲什麼要殺安定,僅僅是殺一儆百?滕傑的判斷有失偏頗,而且你的那個問題他沒能回答,校長爲什麼不準安定加入藍衣社?”

“看來我們埋頭在西南搞開發,忽略了中樞建設,文革,你注意到沒有,我們的力量其實很弱,基礎很薄弱,”李之龍憂慮的說:“西南開發目前進展很順利,可我們的依靠主要是校長對你的信任,要是有一天校長要是不信任你了,就像對李安定這樣,你說西南開發還能進行下去嗎?或者說你還能主導西南開發嗎?”

(未完待續)

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第五節 反攻(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六)第三節 魅影(五)第十節 虎嘯(一)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四節 決戰前奏(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五)第七節 閃電(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四十五節 遷都(五)第五節 海關(一)第一節 奪軍(十)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一)第九節 殤(八)第四節 新方向(二)第三節 戰鼓(五)第三節 鐵血雄關(二)第二節 說汪(一)第八節 轉折(八)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九)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三節 巧取(七)第十六節 誓言第六節 救亡(三)第九節 豪賭(一)第六節 突破(六)第十一節 重振(七)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十節 風雲(三)第三十節 中山艦(九)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六)第一節 突破(六)第十節 虎嘯(十二)第二節 交易(一)第三節 會戰(十九)第九節 溧水反擊(四)第一節 奪軍(三)第五節 “異心”(一)第三節 狙擊(六)第八節 刺廖(二)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七)第六節 波瀾起(三)第十節 大撤退(六)第三十節 中山艦(六)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二)第四節 戰爭(二)第一節 挽弓(十三)第八節 九變(三)第四十五節 遷都(六)第三節 會戰(十四)第一節 辦學(一)第七節 生機(二)第三節 戰天津(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一)第八節 天火(四)第九節 轟炸東京(五)第十八節 新兵連(四)第一節 挽弓(八)第二節 察東收編(二)第二十節 廣西(二)第一節 陰謀(九)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一節 辦學(二)第十節 風雲(十二)第五節 反攻(六)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四)第一節 突破(八)第三節 新人舊人(四)第一節 突破(九)第二節 再編川軍(一)第一節 突破(七)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第十節 風雲(八)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七節 風波(十二)第八節 轉折(二十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九)第九節 殤(八)第七節 風波(十三)第六十九節 拉攏(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一)第三十一節 妥協(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六)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三)第九節 魅影(十)第四節 新方向(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七)第三節 巧取(五)第五節 積聚(八)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一)第八節 南線(四)第五節 兩全(一)第九節 魅影(十二)第二節 端倪(二)
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第五節 反攻(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六)第三節 魅影(五)第十節 虎嘯(一)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四節 決戰前奏(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五)第七節 閃電(四)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四十五節 遷都(五)第五節 海關(一)第一節 奪軍(十)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一)第九節 殤(八)第四節 新方向(二)第三節 戰鼓(五)第三節 鐵血雄關(二)第二節 說汪(一)第八節 轉折(八)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九)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三節 巧取(七)第十六節 誓言第六節 救亡(三)第九節 豪賭(一)第六節 突破(六)第十一節 重振(七)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十節 風雲(三)第三十節 中山艦(九)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六)第一節 突破(六)第十節 虎嘯(十二)第二節 交易(一)第三節 會戰(十九)第九節 溧水反擊(四)第一節 奪軍(三)第五節 “異心”(一)第三節 狙擊(六)第八節 刺廖(二)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七)第六節 波瀾起(三)第十節 大撤退(六)第三十節 中山艦(六)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二)第四節 戰爭(二)第一節 挽弓(十三)第八節 九變(三)第四十五節 遷都(六)第三節 會戰(十四)第一節 辦學(一)第七節 生機(二)第三節 戰天津(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一)第八節 天火(四)第九節 轟炸東京(五)第十八節 新兵連(四)第一節 挽弓(八)第二節 察東收編(二)第二十節 廣西(二)第一節 陰謀(九)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一節 辦學(二)第十節 風雲(十二)第五節 反攻(六)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四)第一節 突破(八)第三節 新人舊人(四)第一節 突破(九)第二節 再編川軍(一)第一節 突破(七)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第十節 風雲(八)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七節 風波(十二)第八節 轉折(二十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九)第九節 殤(八)第七節 風波(十三)第六十九節 拉攏(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一)第三十一節 妥協(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六)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三)第九節 魅影(十)第四節 新方向(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七)第三節 巧取(五)第五節 積聚(八)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一)第八節 南線(四)第五節 兩全(一)第九節 魅影(十二)第二節 端倪(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