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奪軍(十)

當莊繼華提到偵察隊長時,宋雲飛的神態似乎有那麼些轉變,不過僅僅一會又消失了。

“你說得沒錯,”宋雲飛慢慢給自己倒上茶,他定了定神後說:“我本想一走了之,我在廣州的朋友不多,伍子牛算一個,他提醒了我,與你談談。上次你說消滅軍閥就能重建國家,就可以把洋人趕出去;原先我以爲粵軍可以實現這個希望,所以我們師兄弟奮勇拼殺,可事實證明我們錯了。他們與滇桂軍是一丘之貉。”

位卑未敢忘憂國,莊繼華想起前不久看到的這句詩,宋雲飛師兄弟正是它的真實寫照,看着宋雲飛那張失望的臉,莊繼華在心中嘆息。

“所以你要逃避,是這樣嗎?”莊繼華問道,宋雲飛沉默着:“我不是老師,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把洋人趕跑,什麼時候國家才能結束混亂。”

莊繼華略微停頓後又說“不過,我知道一點,逃避不是辦法,只有戰鬥才能找到挽救國家的方法。你想一走了之,可你走得了嗎?你能拋下心中的理想嗎?不能吧。”

宋雲飛沉默的點頭,莊繼華隨後又說:“你對粵軍失望,可是粵軍只是廣東軍隊的一部分,我們還有黨軍,還有湘軍,還有滇軍,更主要的是我們還有總理的三明煮義三大政策;你再看看,上海的五卅事件後全國風起雲涌的抗議浪潮,這說明什麼?說明國人覺醒了,他們不再麻木,不再沉默,他們願意戰鬥,願意犧牲。而這一切將匯聚成一股洪流,所有企圖阻擋他前進的人和勢力,都將被碾得粉粹。”

宋雲飛擡頭奇怪的看着正激情演講的莊繼華,突然問道:“你認爲這些老百姓的抗議會有效?那些洋人可是有槍有炮的。”

莊繼華嚴肅的說:“當然有效,這些抗議雖然不可能直接將洋人趕出中國,不過,他們代表了一種力量,一種不屈的力量。五卅事件後,你別看洋人到處開槍殺人,可是他們也不得不坐下來談判,曰本人也不得不賠償死亡勞工的損失;爲什麼呢?因爲他們害怕,他們害怕這股力量。”

莊繼華感到自己像個佈道者,他有些納悶自己什麼時候有這麼高的覺悟了,媽的,再發展下去,老子就要成爲[***]員了。看着宋雲飛熱誠的樣子,莊繼華首次感到羞愧。他連忙轉換話題,開始直接招攬。

“雲飛兄,我看這樣吧,你呢,也別回家了,到我們黨軍來幹段時間,看看我們是怎麼革命的。”

提到革命二字時,莊繼華的臉上火辣辣的,他連忙掩飾姓的端起茶杯喝茶。宋雲飛想想後說:“莊兄,我相信你,不過我還有個問題。”

“你說,你說。”

“三明煮義和[***]究竟誰好些?”

莊繼華的頭頓時有些大,這誰能說清楚。

“這個,我也不知道,不過我認爲不管什麼主義,他必須滿足兩個條件:實現國家讀力爲國民謀求幸福。現在我相信的是三明煮義,[***]嗎,我感到他描繪的世界是很好,可是要實現恐怕很難。”

既然宋雲飛同意來黨軍,莊繼華就要告訴他一些事情,特別是現在莊繼華還不是很信任他。

“雲飛兄,有些事情我要先交代清楚。”宋雲飛有些迷惑的看着莊繼華,不知道他要交代什麼。

“我是情報科科長,我可以招人,但任何人都必須從低層開始幹起,你在粵軍是中尉軍銜,過來就只能從少尉開始,不知你有沒有意見。”說完莊繼華有些不安的看着宋雲飛,誰曾想宋雲飛擺擺手說:“這沒什麼,我本來就不是衝當官來的。”

莊繼華感到自己佔大便宜了,這麼個人才,還降職降薪投奔過來,太划算了。

回到科裡,莊繼華就給蔣介石打報告,要求情報科增加人手,蔣介石看都沒看,大筆一揮讓他自己搞定。

但對宋雲飛的工作安排,李安定提出不同意見,他不同意安排宋雲飛去做粵軍工作,理由是宋雲飛剛過來,是否忠誠還必須接受考覈,粵軍工作是目前最核心的機密,不適宜宋雲飛去做。對於李安定的意見莊繼華無法反駁,他想想後決定讓宋雲飛去監視熊克武一行。

熊克武到廣州後,拜會了廖仲愷,胡漢民,汪精衛,許崇智等目前在廣州的大佬,可是這些人對他提出的防區和十萬大洋,既沒說答應也沒說不答應,只是一說到這個話題就顧左而言他。熊克武心中很是失望,可是他卻不得不忍氣吞聲繼續與他們周旋。

蔣介石從廖仲愷那裡回來後就把賀衷寒、曾擴情、廖斌、莊繼華等人叫道他的辦公室,把他與廖仲愷商議的由孫文主義學會出面發動青年的想法告訴他們,讓他們商量着拿出個辦法來。最後蔣介石特別吩咐,這件事的主要負責人是莊繼華和賀衷寒;這讓莊繼華有些哭笑不得,自己還不是孫學會的會員,卻要負責孫學會的行動,蔣校長有點亂點鴛鴦譜的味道。

按照區委的部署,鄧中夏、蘇兆徵、楊殷、黃明誠等人組成罷工發動小組到香港發動罷工。到香港之後,他們首先找到香港支部書記黃平,召開黨團員聯席會議,在會上鄧中夏首先介紹了五卅之後中國國內的抗議浪潮,以及廣東區委的直接打擊英帝國主義的決定。

“…,廣東區委決定在香港發動大罷工。直接打擊英帝國主義,宣示我們工人的力量。”

鄧中夏的講話結束之後,香港支部的同志面面相窺,都不作聲,看到這個情況鄧中夏的心中一沉,他笑着問:“怎麼啦,同志們,有什麼困難嗎?”

“中夏同志,發動罷工我們沒意見,可是,就我們這十幾個人能鼓動起罷工嗎?要知道這不是一兩個工會,是所有工會都要參加的幾十萬人的大罷工。”黃平的信心明顯不足。

“是這樣,我們只控制了海員、電車、華洋排字、洋務這幾個工會,其他工會都控制在買辦、黑社會手中,他們會跟我們走?”一個工人裝束的同志也表示懷疑。

“我看是完全可以的,”楊殷說道:“上次海員大罷工時爲什麼有那麼多工會參加呢?因爲參加罷工那些人能獲得支持工人的、愛國的名,又能得到罷工經費的利,更主要的是香港工人仇恨英帝國主義者,他們有鬥爭的傳統,如果這些人不參加罷工,工人們就回跟我們走,那時他們就要落得人財兩空。”

“對,楊殷同志說得對,五卅慘案在內地引起的全國姓抗議浪潮,對香港工人不可能沒有觸動,他們的心早就隨着國內工人的心而動了,只是現在還沒有人去點燃這堆火,現在我們就是要去點燃這堆火。”黃明誠立刻表示支持。

“這堆火一旦點燃,就會燃燒起沖天大火,把香港燒成灰燼。我們現在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是上層路線,說服各工會組織的頭面人物;另一方面是在工人中宣傳發動罷工。”

鄧中夏他們的分析說服了參加聯席會議的香港支部黨團員,隨後鄧中夏進行分工,他和蘇兆徵、楊殷負責聯繫工會上層人物;黃平和黃明誠等人負責發動工人。

黃平和黃明誠帶着幾個學生去買紙,準備開始印刷傳單。鄧中夏、楊殷和蘇兆徵則去拜會工團總會會長黃金源。

香港工團總會是由七十多個工會組成的工會總會,工會數量佔香港工會總數的一半,總會長黃金源是社團,也就是黑社會頭子。不過楊殷在香港工作期間曾與他交上朋友,他也比較佩服楊殷,在楊殷的帶領下鄧中夏順利見到黃金源。

楊殷向黃金源介紹了鄧中夏,黃金源隨意的寒暄兩句,就請倆人坐下,然後問楊殷:“老弟,恐怕不是來喝茶的,說吧有什麼事要老哥我幫忙。”

楊殷嘻嘻一笑,沒有開口,而是轉頭看看鄧中夏,他這是向黃金源表示今天談話的主角是鄧中夏。

“我們今天來是想和黃先生談談組織罷工的事情。”鄧中夏說道。

“罷工?這可不是小事,老弟。”黃金源不動聲色的說道,楊殷的來意他猜到一些,國內鬧得沸沸揚揚的五卅事件在香港也早有傳聞,他也猜到國內會有人來香港,不過他開始以爲的是捐款。鄧中夏一提罷工他就迅速開始盤算了。

現在罷工,風險很大,港督司徒拔曾經讓輔政司施勳爵士通過華人機器會會長韓文惠約見他們幾大工會的頭面人物,施勳在見面時曾要求他們保持香港的穩定,上海的事情讓上海去處理,與我們香港無關。他們幾大工會也曾答應儘量穩住工人,不發動罷工,當他們也提出向困難工人發放一筆救濟款,可是這英國人就是一幫守財奴,一毛不拔,前幾天與韓文惠見面,他們幾個還在嘲諷英國人。

“當然不是小事,所以特地來拜會黃會長,期望與黃會長共襄盛舉,一展我中華工人雄風。”

(未完待續)

第六節 南京戲(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六)第一節 陰謀(十一)第六十五節 說和第十七節 間諜學校第三節 彙報第二節 投敵(三)第十一節 重振(七)第十七節 間諜學校第九節 魅影(十五)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三)第二節 初戰(三)第一節 蟄伏(五)第二節 起航(五)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五)第六節 波瀾起(三)第三節 戰鼓(三)第九節 殤(六)第五節 積聚(二)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九)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八)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第三十三節 整軍(三)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四)第七節 閃電(十八)第四節 決戰前奏(六)第七節 生機(六)第七節 風波(十五)第五節 曙光(四)第十節 虎嘯(九)第九節 豪賭(二)第四十七節 分路(四)第七節 閃電(十一)第八節 說敬之(二)第四節 九天之上(九)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第五節 “異心”(二)第五節 號角(四)第五節 號角(六)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七)第八節 天火(一)第七節 風波惡(三)第二節 減租減息(四)第二節 投敵(二)第八節 天火(十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九)第三節 交易(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一)第七節 風波惡(七)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三)第三節 太行行(十二)第四節 決戰前奏(二)第二十三節 合併(一)第八節 南京,南京(八)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五)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四)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四)第七節 曙光(六)第四節 經濟改革(四)第一節 奪軍(十)第十六節 新兵連(一)第十節 暗棋(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九)第二節 起航(二)第四十二節 歧路(三)第五節 圈套(二)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六)第三十節 中山艦(三)第二節 空軍(一)第三節 整編(一)第三節 戰鼓(十一)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一)第五節 圈套(三)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五)第六節 救亡(三)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三節 新人舊人(四)第二節 減租減息(四)第四節 以牙還牙(四)第三節 聚才(三)第二節 重建(五)第一節 法幣(二)第四十六節 襲淡水(四)第一節 奪軍(九)第二節 策劃(四)第一節 突破(四)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二十節 兵油子(二)第八節 轉折(二十二)第九節 魅影(十二)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一)第一節 法幣(六)第四節 以牙還牙(三)
第六節 南京戲(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六)第一節 陰謀(十一)第六十五節 說和第十七節 間諜學校第三節 彙報第二節 投敵(三)第十一節 重振(七)第十七節 間諜學校第九節 魅影(十五)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三)第二節 初戰(三)第一節 蟄伏(五)第二節 起航(五)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五)第六節 波瀾起(三)第三節 戰鼓(三)第九節 殤(六)第五節 積聚(二)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九)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八)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第三十三節 整軍(三)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四)第七節 閃電(十八)第四節 決戰前奏(六)第七節 生機(六)第七節 風波(十五)第五節 曙光(四)第十節 虎嘯(九)第九節 豪賭(二)第四十七節 分路(四)第七節 閃電(十一)第八節 說敬之(二)第四節 九天之上(九)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第五節 “異心”(二)第五節 號角(四)第五節 號角(六)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七)第八節 天火(一)第七節 風波惡(三)第二節 減租減息(四)第二節 投敵(二)第八節 天火(十二)第六節 爾虞我詐(九)第三節 交易(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一)第七節 風波惡(七)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三)第三節 太行行(十二)第四節 決戰前奏(二)第二十三節 合併(一)第八節 南京,南京(八)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五)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四)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四)第七節 曙光(六)第四節 經濟改革(四)第一節 奪軍(十)第十六節 新兵連(一)第十節 暗棋(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九)第二節 起航(二)第四十二節 歧路(三)第五節 圈套(二)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六)第三十節 中山艦(三)第二節 空軍(一)第三節 整編(一)第三節 戰鼓(十一)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一)第五節 圈套(三)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五)第六節 救亡(三)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三節 新人舊人(四)第二節 減租減息(四)第四節 以牙還牙(四)第三節 聚才(三)第二節 重建(五)第一節 法幣(二)第四十六節 襲淡水(四)第一節 奪軍(九)第二節 策劃(四)第一節 突破(四)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二十節 兵油子(二)第八節 轉折(二十二)第九節 魅影(十二)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一)第一節 法幣(六)第四節 以牙還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