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拉薩風雲(七)

現在不但卡爾明白了詹森的意思,那齊雅也聽明白了,法國在印度支那的軍事力量更薄弱,如果中曰徳真的聯手,那麼首當其衝不會是英國,而是法國。那齊雅心中暗罵,這些美國佬真不是東西,這樣重要的情報卻絲毫不向他們透露,真是該死。

“詹森先生,貴國在中國有很大的影響力,不知貴國打算採取那些措施呢?”那齊雅看上去好像漫不經心,眼光卻迅速掃了眼卡爾,可卡爾立刻明白他的目的。

“是的,詹森先生,貴國打算怎麼阻止曰本的擴張呢?”卡爾緊跟上來。

詹森微微一笑:“我們推行的政策是門戶開放,只要遵循這個原則,就不會損害我們的利益。”

詹森這話的潛臺詞很清楚,無論是印度支那還是印度,都沒有美國利益,所以美國不會干涉,當然具體的決定是華盛頓作,他的判斷就是這樣。

那齊雅在心裡冷笑下,看來美國人又要採取上次大戰時的策略,先發戰爭財,然後等到最後時刻再出兵,以最小代價獲取最大利潤,真是狡詐的美國佬。

“我聽說美國國會已經暫停向中國提供貸款,是這樣嗎?詹森先生。”那齊雅不冷不熱的問,然後將手中的雪茄微微吸了口,輕輕吐出菸圈,透過輕薄的煙霧盯着詹森。

“先生們,”詹森仰天打個哈哈:“對中國不能一味遷就,也不能一味打壓,對我們來說,只有中國抵抗下去才符合我們的利益;可怎麼才能讓他們抵抗下去呢?一手硬,一手軟,明白嗎?”

詹森說着用手比劃兩下,彷彿控制繮繩的騎士,卡爾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他有些明白詹森的意思了,那齊雅卻不理會詹森的“玩笑”,繼續迫問道:“大使先生,您判斷武漢失守後,蔣介石會與曰本和談的依據在那呢?”

“連武漢都丟了,他們還能打下去嗎?汪精衛先生不是已經在鼓吹和平了嗎。”詹森平靜的答道:“那齊雅先生認爲他們還能打下去?”

那齊雅頓時語塞,實際上在給巴黎的報告中,他也作出相同的判斷,可此刻他卻要挺中國。卡爾卻站出來替那齊雅答道:“我認爲他們還有打下去的能力,中國政斧很有遠見,他們的軍事工業設在渝城,而不是武漢或長沙,現在他們又在開發貴州,一旦貴州開發成功,他們就具備了打敗曰本的物質條件。”

“大使先生說得對,”托馬斯接口道:“對於藏省事件我倒有個想法,不知可不可以。”

卡爾作了請的手勢,詹森卻微微皺眉,他有些不高興的打斷托馬斯:“那只是你的個人想法,托馬斯。”

“詹森先生,這只是我們私下裡見面,所有交流都是私下的,不代表政斧意見。”卡爾立刻表明態度,他很想知道托馬斯的想法,即便是他個人看法,至少可以從中找到美國政斧態度的蛛絲馬跡。

托馬斯卻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絲毫不顧及詹森不高興,順着卡爾的話就說:“既然這樣,那我就說說。拉薩事件中,中國政斧採取的手段及其強硬,這與西方數年來在中國採取的錯誤政策有關,中國從中看到西方的弱點,他們知道現在是西方最虛弱的時候,因此他們開始行動了,大使先生,您不得不承認,即便中國在藏省採取了這樣強硬的措施,貴國依舊無法採取強硬對應,德國已經牽制了你們的力量。既然無法採取強硬應對,那麼我建議貴國採取措施將這一事件的影響壓到最低。”

卡爾揚臉準備反擊,眼角卻撇到那齊雅在頻頻點頭,已經到嘴邊的話立刻壓下去,詹森心裡卻在暗暗點頭對托馬斯的評價立刻一百八十度大轉彎,這個小夥子雖然急躁了點,但眼光卻是十分準確,是個不錯的人才。

忽然之間,卡爾明白了,托馬斯的建議恐怕是目前最好的處置方式,詹森已經暗示,只要蔣介石打下去,美國就會支持他;那齊雅實際也表明態度,法國無力干預藏省事件,巴黎現在最大的希望就是讓中國拖住曰本,保住印度支那;唯一利益相關方,就剩下英國了,可大英帝國還能向藏省派出軍隊嗎?答案是顯而易見。

小轎車飛馳在公路上,渝城的交通秩序顯然比上海南京更好,寬敞的四車道公路,有專門供行人穿行的人行橫道線,十字路口有交通警察指揮車輛,公路兩旁是繁華的大樓,各種廣告遮蔽了大樓的外牆,這一切讓詹森恍然感到似乎回到紐約華盛頓這樣的現代城市。

“您真認爲武漢失守後中國政斧會與曰本人和談?”托馬斯耐不住寂寞,首先開口打破沉寂。

詹森依舊注視着公路兩邊不斷閃過的工廠,迎面而過的滿載各種物質的軍車,在來渝城之前他也聽說了這座城市,也從駐渝城的領事館那裡看到過報告,但沒有身臨其境還是無法感到其中的震撼,中國人在短短的七年時間就創造了這樣一座城市,奠定了對曰作戰的基礎,也創造了工業發展史中的奇蹟。

托馬斯沒收到詹森的回答,他順着詹森的目光看過去,好一會,他忽然明白了詹森的想法。

“中國人爲準備這場戰爭作出的準備比所有人預料的都要久,看看這座城市就知道了,他們的決心有多大。”托馬斯有些感慨。

“孩子,你今天的話太多了。”詹森感到還是必須提醒他,外交領域中,有些話不能說得太明白。

托馬斯有些羞愧,他知道自己今天又冒失了,詹森看着這個有些羞澀的大男孩,心中有些高興,這個孩子很有前途。

“你對英國的分析是正確的,不過,中國政斧爲何要這樣作卻讓人有些捉摸不透,現在觸怒英國人對他們並沒有好處。”

“我認爲他們是在冒險,”托馬斯點點頭,表示同意:“這幾天我看了一些關於藏省的材料,中國人的,英國人的,我都看了,這些材料中透露出一個信息,中國人對英國這些年在藏省的所作所爲十分惱怒,如果僅僅是獲得一些經濟利益,中國人可能還能忍受,但他們卻是在鼓動西[***]立,這是中國人絕不能接受的,他們一直在尋找機會把英國人趕出藏省,現在他們找到了。”

詹森心裡一驚,他扭頭看着托馬斯,後者又露出些許羞澀,詹森微微皺眉:“你怎麼會想到這個?是不是那個梅記者告訴你的?”

梅記者就是梅悠蘭,她陪着梅老爺子在西北走了一圈後,前段時間返回渝城,托馬斯很快得到她的消息,兩人經常見面,詹森剛到渝城時也接受過梅悠蘭的獨家採訪。

“不,不是,”托馬斯連連否認:“我承認受她的影響,她向我推薦過幾本篇文章。”

詹森有些懷疑的盯着他,托馬斯的這段話提醒了他,或許華盛頓的通報讓他過於緊張,以致影響對拉薩事件的判斷,也許真的應該拜訪下那位西南行營主任了。

“你說的或許是正確的,不過還需要證實。”詹森緩緩說道:“你知道莊繼華將軍現在在那裡嗎?”

托馬斯想了想才答道:“上次傳來的消息說他在西昌,現在嘛,可能已經返回成都了。”

詹森微微點頭,不再開口,轎車在寂寞中奔向歌樂山下的美國駐華大使館。

“….,總統先生,我認爲拉薩事件是中國強烈民族情緒的反應,主導這事的與其說是中央政斧,不如說是西南行營主任莊繼華,他是目前中國[***]派的代表,他導演了這次事件,目的是將英國人從藏省趕走,很顯然他抓住了機會。

武漢之戰很快就會見分曉了,我傾向於認爲中國將丟掉武漢,曰本將成功佔領武漢,但戰爭會不會停止呢?我的看法是關鍵在蔣介石將軍,中曰之間實力的巨大差距,使中國的戰爭異常艱難,如果蔣介石感到西方拋棄了他,他可能就會與曰本和談,結果將是災難姓的;可如果讓他感到西方始終在支持他,他就會抵抗下去,所以我建議在適當時候將今年的貸款撥給他,同時調節他們與英國之間的矛盾。….”

詹森回到大使館後,將今天與英法大使的見面寫成書面報告,同時附上自己對這個事件的分析,以及對渝城這座城市的看法,另外他還小心的把托馬斯的觀點附在後面。

華盛頓的回覆很快到來,羅斯福指示他儘快拜訪西南行營主任莊繼華,但羅斯福的另外一道命令卻讓他有些不安,羅斯福讓他設法判斷,如果蔣介石決定與曰本構和,莊繼華能否挑起抗戰的旗幟?

就在詹森等待華盛頓的答覆時,莊繼華已經回到渝城,從成都出發,到貴陽,昆明,滇西,攀枝花,西昌,繞着他的領地走了一圈,結果讓他喜憂參半。

(未完待續)

第九節 臨沂破軍(五)第一節 蟄伏(十一)第七節 悼蔣先雲(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八)第二十七節 轉變(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五)第五節 曙光(三)第三節 戰鼓(九)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三)第三節 暗戰(五)第六節 救亡(七)第六節 攻略山東(九)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一)第九節 號角(四)第一節 法幣(四)第三節 別動隊(二)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九)第八節 南線(七)第二節 再編川軍(五)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六十節 心思第三節 聚才(一)第一節 奪軍(十四)第三節 重起(四)第四十八節 傷懷(三)第六節 攻略山東(一)第三節 戰鼓(十二)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五)第七節 閃電(十六)第四節 以牙還牙(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三)第一節 德黑蘭(六)第四節 密林血戰(六)第二節 減租減息(二)第六十五節 說和第十節 風雲(十五)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一節 法幣(五)第八節 日薄(十二)第八節 刺廖(五)第五節 號角(三)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六)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九)第八節 日薄(三)第四十八節 傷懷(八)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二)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三節 戰鼓(十)第六節 南京戲(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第二節 策劃(十)第五節 積聚(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三)第三節 魅影(三)第一節 遏制(五)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三)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四)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五)第三節 巧取(一)第二節 戰略轉向(二)第三節 暗戰(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七)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七)第五節 戰雲密佈(十)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八)第二節 策劃(八)第三節 縱論天下事第五節 雲集(四)第四十六節 旁觀(一)第七節 生機(八)第八節 南線(八)第六節 救亡(一)第七節 風波(七)第一節 蟄伏(五)第十五節 獻策第七節 生機(六)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二)第三節 聚才(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九)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五)第一節 挽弓(十三)第四十八節 傷懷(一)第七節 塞克特(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第五節 戰雲密佈(五)第八節 轉折(十六)第五節 戰雲密佈(三)第十節 餘波(三)第五十四節 農村(二)第四節 戰鼓(四)第四十七節 分路(二)第三節 交易(一)第一節 出兵(六)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六節 爾虞我詐(三)
第九節 臨沂破軍(五)第一節 蟄伏(十一)第七節 悼蔣先雲(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八)第二十七節 轉變(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五)第五節 曙光(三)第三節 戰鼓(九)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三)第三節 暗戰(五)第六節 救亡(七)第六節 攻略山東(九)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一)第九節 號角(四)第一節 法幣(四)第三節 別動隊(二)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九)第八節 南線(七)第二節 再編川軍(五)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六十節 心思第三節 聚才(一)第一節 奪軍(十四)第三節 重起(四)第四十八節 傷懷(三)第六節 攻略山東(一)第三節 戰鼓(十二)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五)第七節 閃電(十六)第四節 以牙還牙(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三)第一節 德黑蘭(六)第四節 密林血戰(六)第二節 減租減息(二)第六十五節 說和第十節 風雲(十五)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一節 法幣(五)第八節 日薄(十二)第八節 刺廖(五)第五節 號角(三)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六)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九)第八節 日薄(三)第四十八節 傷懷(八)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二)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三節 戰鼓(十)第六節 南京戲(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第二節 策劃(十)第五節 積聚(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三)第三節 魅影(三)第一節 遏制(五)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三)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四)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五)第三節 巧取(一)第二節 戰略轉向(二)第三節 暗戰(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七)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七)第五節 戰雲密佈(十)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八)第二節 策劃(八)第三節 縱論天下事第五節 雲集(四)第四十六節 旁觀(一)第七節 生機(八)第八節 南線(八)第六節 救亡(一)第七節 風波(七)第一節 蟄伏(五)第十五節 獻策第七節 生機(六)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二)第三節 聚才(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九)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五)第一節 挽弓(十三)第四十八節 傷懷(一)第七節 塞克特(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第五節 戰雲密佈(五)第八節 轉折(十六)第五節 戰雲密佈(三)第十節 餘波(三)第五十四節 農村(二)第四節 戰鼓(四)第四十七節 分路(二)第三節 交易(一)第一節 出兵(六)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六節 爾虞我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