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七)

發了一通感慨後,莊繼華把黃伯韜引到辦公室內,拿出份文件交給他。黃伯韜接過來邊看邊聽莊繼華解釋。

“這份計劃已經在這裡放了很久,就等你來了,以後整編的事就全部交給你了。”

黃伯韜點點頭,整訓計劃其他部分都已經逐步展開,唯一沒有開始的是軍官整訓,在莊繼華交給他的這個計劃中,最重要最關鍵的就是軍官,所有軍官,包括排級軍官在內,都要集中起來進行戰術培訓,培訓分兩隊,團營級軍官和連排級培訓。他們的培訓將與士兵分開,官兵分開整訓。

黃伯韜看完後,沉凝下說:“司令,倒不如建立個隨營軍校,培養中低層軍官,另外再招些學生,讓士兵們學點文化。”

“這辦法好,你去辦吧,不用再報告我,貴陽有些學校,可以到學校去招兵,不過我要說清楚,要求一定要嚴,寧缺勿爛。”莊繼華的神色很嚴肅,鄭重其事的告訴他。

莊繼華有兩個擔心,貴州開發馬上要大規模開始,也需要大量有有知識的青年學生,而貴州的教育本來就薄弱,軍隊一招恐怕剩不下多少了。此外,四川管制很嚴,部分明煮人士受不了,跑到貴陽,北方的一些學校也遷到貴州,比如大名鼎鼎的清華北大南開等。GCD活動要遠比四川厲害,要是招了這些人到部隊,後患無窮。

黃伯韜沒有立刻動手,而是等全軍到達後,才宣佈整訓方案,將保安團中所有鴉片鬼集中起來戒菸,成立高級軍官學校和初級軍官學校,營團級軍官全部編入高級軍官學校,連排級軍官編入低級軍官學校。

這個決定一經宣佈,在受訓的保安團中立刻大譁,軍官當然不滿,士兵也在抱怨。保安團與其他部隊不太一樣的是,地方同鄉親屬更多,士兵中血緣地域聯繫更密切,完全拆散引起的抗拒更強。

整編保安團的目的就是要打破這種聯繫,這種關係被利用好了,可以讓部隊的凝聚力更強,產生更強的戰鬥力;可用不好,也會被利用來抗拒上司命令。現在貴州保安團的情況就是後者,因此必須拆散他們。

黃伯韜將軍官編入軍官學校後,莊繼華又塞過來四十多人,這些人大都是四五六期黃埔畢業生,黃伯韜開始心裡還直嘀咕,認爲莊繼華這還是信不過他,可莊繼華卻告訴他,這些人是新成立的保安團團長候選人,他這才放下心。

在112軍的武力威懾下,整訓官兵鬧嚷了一會,最終還是什麼都沒敢作。張九根等“高級”軍官,剛開始還心懷不滿,等到一開課後,充當教官的居然是夏陽林等從戰場上下來的將領,才發現敢情還真是講述的戰術課。

收拾了保安團後,莊繼華開始大力整頓各縣警察局和黨部,黨部還比較簡單,西南開發隊早就在向貴州滲透,抗戰開始後,李之龍和嚴重分步驟奪取了貴州三分之二黨部主任,三青團也在各縣有所發展,特別是貴陽。但警察局卻不同,幾乎全部掌控在舊黔軍系統手中。

於是一場聲勢浩大的整頓之風在貴州全省颳起,三青團打頭陣,貴陽三青團總部號召全體團員全心投入這場社會改革中,數千名學生在貴陽舉行遊行示威,莊繼華順勢利導,將這股力量引到農村,發動學生深入到農村,組織農會,開展減租減息,同時在各個縣城開始登記戶口,實行糧食管制。

莊繼華在貴州大幹之時,武漢保衛戰的形勢卻開始急轉直下。

十一月中旬,曰軍攻抵黃河北岸,湯恩伯棄守菏澤,撤到豫魯交界處;曰軍開始作大規模渡河準備,東路曰軍攻克菏澤後,分兩路向河南殺來,一路直撲蘭封,另一路三個師團沿定陶曹縣從北面向商丘展開進攻。

湯恩伯率領三十一集團軍撤到開封休整鞏固河防,唐式遵指揮二十三集團軍的兩個軍以蘭封爲核心全力阻擊東進曰軍,雙方在蘭封附近激戰連連。

中[***]隊沒有上當,徐州曰軍以六個師團向商丘進攻,中[***]隊稍加接觸即放棄蕭縣碭山,撤到豫皖邊界處。另外十七萬曰軍則從宿縣出發,西進永城,攻克永城後卻沒有北上,而是繼續西進,向毫州進攻。

五戰區部隊撤到豫皖邊界後就不再大規模撤退,再度在虞城展開阻擊,這次進攻虞城曰軍是以復仇之勢前來,全軍上下士氣高昂,南北兩路十五萬大軍夾攻商丘。

張自忠指揮三十三集團軍阻擊北面南下曰軍,鄧錫侯指揮二十二集團軍堅守虞城,虞城方圓數十里炮火整整,中國守軍寸步不退,曰軍狂攻不休。

孫連仲指揮杜聿明五十集團軍和第二集團軍防守毫州,五十集團軍守禦正面,依託包河建立防禦陣地,第二集團軍負責防禦毫州縣城和右翼,在餘集和譙東鎮建立阻擊陣地。

南線曰軍以谷壽夫統一指揮第六師團、五十二師團、四十六師團和四十七師團,四個師團六萬人死死纏住五十集團軍;主力則在山下奉文指揮指揮下迂迴餘集,受到第二集團軍阻擊後,山下奉文留下三個師團牽制第二集團軍,主力繼續迂迴,在沙土鎮強渡包河,直接插到毫州側後,從西南面向毫州進攻。

山下奉文迂迴成功,包河防線立刻崩潰,杜聿明指揮部隊且戰且退,孫連仲向蔣鼎文請求援助,蔣鼎文將新蔡的一零一軍北調增援,同時電令張自忠放棄商丘,急退惠濟河西岸。

與此同時,蚌埠曰軍也開始行動了,蚌埠曰軍在羽根的指揮下,兵分兩路;三個師團出懷遠向阜陽進攻,得手後繼續西進直撲新蔡,威脅五戰區司令部;第二路曰軍主力由羽根親自率領南下攻擊淮南,淮南守軍二十一集團軍稍作抵抗即放棄淮南,向西撤退;佔領淮南後,曰軍再次分兵,中島康健指揮第五師團、五十六師團和五十八師團繼續西進;主力十萬人則在羽根率領下,南下攻擊合肥。合肥守軍只有陳明仁的預二師和兩個保安團,面對氣勢洶洶撲來的十萬曰軍,陳明仁二話不說前鋒稍微接觸就放棄合肥,率部西撤六安。

合肥是安徽省府所在地,如此輕易放棄,安徽省主席一紙狀紙告到蔣介石面前,蔣鼎文本來就與陳明仁有舊怨,也同時上報說已經抽調一零二軍前去增援合肥,陳明仁不服從命令擅自放棄淮南重鎮合肥。蔣介石勃然大怒,下令逮捕陳明仁交軍事法庭審判,何應欽連忙勸阻。

“陳明仁只有一個預二師加兩個保安團,根本無法與十萬曰軍抗衡,撤退是正確決定,保住預二師一萬多人,從指揮上說,他沒錯。”

蔣介石臉色冷峻,陳明仁沒錯是不假,武漢保衛戰開始後,各條戰線戰況激烈,戰況越來越明顯,曰軍的主攻目標正是五戰區,曰軍集中了五十萬部隊攻擊五戰區,而五戰區的部隊也只有五十多萬,與曰軍兵力是1:1,戰局的被動是顯而易見的。

“胡說!”蔣介石怒氣依舊:“他不是兵力少,已經命令一零二軍前去增援了,不行!必須嚴懲陳明仁,貪生怕死,臨陣脫逃,我一定要嚴懲他!”

蔣介石氣沖沖的揮臂大叫,可叫了半天,怎麼處置卻始終拿不下來,白崇禧眼珠一轉,明白蔣介石的用意了,他根本不想殺陳明仁,他只是想用陳明仁來立威,警告前線將領,不許明哲保身。

“我看這樣,可以逮捕陳明仁,暫不交軍事法庭審判,押回武漢,預二師師長暫由副師長接任。”白崇禧說着給何應欽遞了個眼色,何應欽一下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我看這樣行。”何應欽忍了口氣,現在只能先保下陳明仁再說。

陳明仁被捕,立刻震動所有參戰部隊,陳明仁可是黃浦一期,又經過陸大深造,中央軍嫡系,現在說抓就抓了,前線將領頓時人人心驚。

岡村寧次的十一軍在清掃了南京外圍後,開始迴歸真正作戰計劃,以波田支隊(所部由臺灣士兵組成)爲前鋒在海軍艦隊的配合向安慶發起進攻,駐守安慶的二十四集團軍四十七軍在李家鈺指揮下迎戰。波田支隊自由一個混成旅團,總兵力一萬多人,四十七軍五萬精兵,李家鈺以攻代守,數次將曰軍逼到長江邊上,波田支隊在長江中曰軍艦隊支持苦苦支撐,頻頻向岡村求援。

岡村凌遲沒有直接增援波田,而是派出106師團和101師團在側後登陸,一舉擊潰徐源泉二十六集團軍,四十七軍側後受到威脅,李家鈺率部撤出安慶,向潛山撤退,駐守長江南岸的楊森率領二十軍也大踏步後撤到江西境內,二十四集團軍由此分成兩部分,蔣介石下令將四十七軍劃入五戰區。

(未完待續)

第九節 豪賭(三)第三節 暗戰(五)第四節 謀殺(一)第十節 大撤退(二)第十節 虎嘯(二)第四十三節 襲淡水(一)第八節 日薄(十)第八節 天火(十一)第七節 閃電(十二)第三節 戰鼓(二)第五節 號角(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五)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一)第三節 戰天津(十五)第一節 端倪(一)(修正)第五節 調整(一)第一節 奪軍(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二)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三)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一節 奪軍(十)第二節 初戰(一)第一節 遏制(七)第二十四節 後備役第二十七節 轉變(四)第六節 南京戲(二)第六節 救亡(八)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七)第八節 南京,南京(九)第一節 德黑蘭(二)第四節 決戰前奏(七)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三)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四)第七節 風波(十五)第三節 巧取(一)第十四節 圍殲第十節 餘波(三)第六節 突破(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第四節 經濟改革(三)第五節 曙光(十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七)第五十四節 農村(二)第一節 諜影(一)第五節 反攻(三)第二節 沙基(二)第三節 狙擊(七)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七)第三節 重起(十)第三節 魅影(九)第一節 蟄伏(十一)第一節 突破(十二)第四節 陰雲(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九)第四節 外交(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一)第五節 曙光(十三)第三節 戰天津(六)第四節 經濟改革(五)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六)第八節 十問(修改)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一)第一節 突破(十三)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十)第一節 奪軍(十)第五節 反擊(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六)第五節 曙光(一)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一)第六節 爾虞我詐(八)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一)第四節 九天之上(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七)第三十節 中山艦(四)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一)第五節 雲集(四)第三節 狙擊(一)第六節 救亡(一)第一節 上海陰謀(三)第一節 戰局(一)第八節 日薄(二)第四節 陰雲(七)第一節 法幣(二)第一節 諜影(四)第七節 閃電(十三)第二節 起航(四)第三節 魅影(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四)第七節 生機(六)第三節 重起(五)第四十節 欺敵(三)第八節 九變(五)第五十三 農村(一)第二節 減租減息(二)第三節 會戰(十二)第八節 刺廖(二)第六節 救亡(三)第五節 號角(六)第八節 刺廖(九)第三節 太行行(五)
第九節 豪賭(三)第三節 暗戰(五)第四節 謀殺(一)第十節 大撤退(二)第十節 虎嘯(二)第四十三節 襲淡水(一)第八節 日薄(十)第八節 天火(十一)第七節 閃電(十二)第三節 戰鼓(二)第五節 號角(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五)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一)第三節 戰天津(十五)第一節 端倪(一)(修正)第五節 調整(一)第一節 奪軍(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二)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三)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一節 奪軍(十)第二節 初戰(一)第一節 遏制(七)第二十四節 後備役第二十七節 轉變(四)第六節 南京戲(二)第六節 救亡(八)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七)第八節 南京,南京(九)第一節 德黑蘭(二)第四節 決戰前奏(七)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三)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四)第七節 風波(十五)第三節 巧取(一)第十四節 圍殲第十節 餘波(三)第六節 突破(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第四節 經濟改革(三)第五節 曙光(十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七)第五十四節 農村(二)第一節 諜影(一)第五節 反攻(三)第二節 沙基(二)第三節 狙擊(七)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七)第三節 重起(十)第三節 魅影(九)第一節 蟄伏(十一)第一節 突破(十二)第四節 陰雲(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九)第四節 外交(三)第四節 以牙還牙(一)第五節 曙光(十三)第三節 戰天津(六)第四節 經濟改革(五)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六)第八節 十問(修改)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一)第一節 突破(十三)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十)第一節 奪軍(十)第五節 反擊(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六)第五節 曙光(一)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一)第六節 爾虞我詐(八)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一)第四節 九天之上(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七)第三十節 中山艦(四)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一)第五節 雲集(四)第三節 狙擊(一)第六節 救亡(一)第一節 上海陰謀(三)第一節 戰局(一)第八節 日薄(二)第四節 陰雲(七)第一節 法幣(二)第一節 諜影(四)第七節 閃電(十三)第二節 起航(四)第三節 魅影(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四)第七節 生機(六)第三節 重起(五)第四十節 欺敵(三)第八節 九變(五)第五十三 農村(一)第二節 減租減息(二)第三節 會戰(十二)第八節 刺廖(二)第六節 救亡(三)第五節 號角(六)第八節 刺廖(九)第三節 太行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