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戰後之戰(六)

“我說劍魂,你就不能消停會嗎!我現在根本沒時間來管這些事。”莊繼華看着頑固的宣俠父很是無奈的抱怨着。

河南救災委員會成立後,他就一直留在鄭州,指揮全省進行救災。救災物資不斷從各地運來,好在河南的交通還不錯,雖然隴海路和平漢線都因戰爭被破壞,還沒有恢復,但河南的公路交通狀況非常好。

河南的公路交通是全國最好的,超過了四川和京滬杭,主要原因還是戰爭,在盧溝橋事變前,宋哲元主政華北,管轄河北察哈爾,中央軍無法進駐,爲了在戰爭爆發後能迅速增援平津,蔣介石下令在河南構築了上萬公里的公路;河南淪陷後,曰軍在河南的兵力並不多,爲了應付突發狀況,曰本人在原有的基礎上又重新構築了公路網,這直接導致河南幾乎實現了公路村村通。

爲了將救災物資儘快送到災區,莊繼華下令暫停部隊用車,所有部隊步行趕往新防區,汽車全部用來運送糧食,鑑於沿途災民太多,部隊又派去人員武裝押運,車上架着機關槍,任何試圖搶劫糧食的人,都會遭到武力鎮壓。

在短短的十多天裡,河南救國委員會組織了七十多支救災分隊,奔赴全省各地,他們的任務是監督救災物資發放,同時發動羣衆生產自救。

河南的情況經過報界傳到大後方,國民政斧參政會的河南籍委員聯名發起提案,要求國民政斧加大救災力度,要求減免河南稅收。

在河南參政員提案後,美國記者白修德在時代上的文章也正好刊登出來,白修德這次的報道卻不是批評而是讚揚。

“….,儘管已經到了春季,可依舊沒有下一場雨,田地乾裂,部分河流已經斷流,樹皮已經被剝皮,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幹,道路上隨時可以看見倒斃的屍體。

爲了抗拒這場百年未遇的災禍,整個河南地區,不,整個江北戰區都已經緊急動員起來,軍隊拿出軍糧,從戰區司令莊繼華上將到普通士兵每天的糧食都只有250克,但困擾莊上將的依舊是糧食。

對就是糧食,曰本人敗退前將河南的糧食全部搜刮乾淨,整個河南中部和東部找不到一粒糧食,數百萬民衆正處在生死邊緣。

國民政斧緊急動員了數萬噸糧食,緊急運往河南,但這些糧食只是杯水車薪,可公平的說,國民政斧已經盡力了,常年戰爭,國民政斧的糧庫已經沒有多少糧食了,在不久之前,國民政斧才向剛剛收復的武漢地區,提供了數萬噸糧食。

………”

文章在時代發表後,在美國同樣引起巨大震動,首先是美國華僑行動,唐人街到處是募捐箱,很快募集了一百萬美元,購買了大批糧食送到國內;美國政斧宣佈向河南災民提供五百萬美元的救濟物資。

《中央曰報》將白修德的文章全文轉載,同時配發評論員文章《不能讓前線將士餓着肚子抗戰》,隨後渝城新聞媒體一擁而上,緊急呼籲,大後方各階層民衆行動起來,支援前線,支援河南災區。渝城市民羣起捐款捐物,很快這股風潮就席捲西南三省,擴散到兩廣和湖南江西,胡宗南代表西北駐軍捐出十萬石軍糧。

蔣介石在這個風潮下下令國民政斧政斧各級官員捐出一成薪餉,從四川湖南廣東購買兩百萬石糧食,迅速送往河南。

可更重要跟複雜的事情卻是河南省內,在河南光復以前,河南省政斧龜縮在豫西十多個縣,地域狹窄,上面有個戰區司令部,下面有個豫西十三縣聯防,省政斧大部分部門與一戰區司令部部門重合,衛立煌也懶得修改。可黃河以南一光復,這種模式就不可能再持續下去,河南省政斧各部門立刻成了香饃饃,成了各方爭奪的肥缺。

原河南省黨部主任是一戰區政治部主任,是衛立煌親信,不過衛立煌很清楚,他一旦離開,這個黨部主任是不可能保住的,所以在走之前就告訴莊繼華,只要河南省黨部主任有了人選,這個主任便要隨他去中條山,出任二戰區前敵指揮部政治部主任。

省黨部主任被莊繼華搶先一步委派給自己的親信羅林韜,渝城的爭奪便轉向省政斧秘書長以及下面的縣市長,渝城的政治勢力中都以爲莊繼華會再度出手,可沒想到莊繼華卻跳上岸,根本沒提任何人選,相反爭奪激烈的卻是太子蔣經國和陳立夫。

在渝城五年,蔣經國的翅膀開始硬了,他從西南開發隊和三青團中培訓了大批幹部,不過他很聰明的沒有直接插手四川,而是將這些幹部逐步派到貴州雲南陝西廣東擔任低級地方官,經過數年鍛鍊,其中的佼佼者已經成熟起來,蔣經國認爲他們可以大用了。

在這五年中,蔣經國從渝城模式的旁觀者到參與者,現在已經成爲這個模式的堅定支持者。蔣經國認爲,必須在全國推行渝城模式,才能將中國凝結在一起,實現一個黨一個領袖的建國目標,靠那些老朽根本不可能,所以此次對河南地方官的爭奪,他顯示出志在必得之態。

而對陳立夫來說,黨部一向是他的領地,不過現在這塊領地已經不那麼保險了,原來政學系插手黨部,遭到他的兇猛反擊,可現在莊繼華陳誠蔣經國先後插手黨部,這讓他有些無能爲力。

莊繼華和陳誠就不必說了,都是戰區司令,手中兵權在握,戰區之內一言九鼎,根本不容他開口,陳誠還是他政治上的盟友。但蔣經國卻不同,從資歷上說,蔣經國還是個新人,看在蔣介石的面子,陳立夫有時還讓他三分,可武漢市黨部主任被搶,卻讓陳立夫骨鯁在喉,憤怒異常。

武漢可不是什麼小縣城,黨部主任給了就給了,武漢光復,連美國總統羅斯福都發來賀電,鄭州光復就沒這麼大反響,只是大後方慶祝了下。在武漢失手後,陳立夫就不想再在河南再失手,所以他在渝城與蔣經國爭得非常利害。

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蔣經國繞過中央黨部,直接將名單提交給了莊繼華,莊繼華就讓羅林韜按名單將新光復的四十多個縣的縣黨部主任全部任命了,當然莊繼華也不是省油的燈,其中十幾個縣用了陳銘樞託付的第三黨黨員,這些人是第三黨新發展的骨幹,鄧演達幹部學校培養的,不過放在這裡主要還是讓他們積累經驗。

更讓陳立夫氣憤的是,莊繼華通過宣佈軍管河南,將地方政權也一網打盡,縣長全部被部隊軍官代替,整個cc系在河南幾乎沒有撈到好處。

就這樣,莊繼華一邊藉機排擠CC系,一邊開始救災,一邊還有在全省推廣渝城模式。可這個時候,八路軍辦事處江北戰區聯絡處成立,宣俠父出任聯絡處主任,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便處理豫東衝突。

自豫東衝突後,周EN來在渝城便向國民黨提出抗議,可蔣介石根本不理會,甚至沒見周EN來,而是派賀衷寒與周EN來虛以委蛇,讓周EN來有些無奈的是,在巨大勝利的情緒下,豫東衝突在大後方引起的反響並不大,整個後方都沉浸在勝利的歡樂中,見此情形,周EN來決定將豫東衝突交到江北戰區處理,讓宣俠父直接與莊繼華交涉,而蔣介石也接受了這個建議,當然蔣介石心中更有底氣。

宣俠父到河南後,便找到莊繼華,對豫東提出三條處理意見:一、懲辦兇手;二、交還被佔領根據地;三、冀魯豫邊區同樣受災,向冀魯豫邊區提供十萬石糧食。

這個條件莊繼華只是看了一眼便交給宮繡畫存檔,自己依舊全力投入到救災中。宣俠父連續來了三次,都沒見到莊繼華,好容易見到,只談了五分鐘,莊繼華便起身告辭了,把他氣得七竅生煙。

“這不是小事,是事關兩黨合作抗曰的大事。”宣俠父面無表情的抗聲道,身邊的衛士則對莊繼華怒目而視。

“現在河南有數百萬災民正等着糧食,劍魂,待災情緩解了,我們再談,好嗎?”莊繼華邊說邊在文件上籤下自己的名字,然後對宮繡畫說:“這事你督促下,讓他們一定要在明天將糧食送到。”

“河南百姓受災,我八路軍將士感同身受,冀魯豫邊區首長正組織力量救災。”

“呵呵,劍魂,別吹牛了,陳G那小子那來糧食救災。”莊繼華聞言忍不住笑了,說着從旁邊的文件裡拿出一張紙條:“諾,你看看吧,這是他給我的電報。”

宣俠父將信將疑的接過電報,電報的口氣確是陳G風格,一點不客氣:“莊文革,你狗曰的還一餐飯,老子快餓死了,趕緊給老子送十萬公斤糧食來。還有,小鬼子對老子好像有那麼點意思,再給老子送五十萬發子彈,一萬發炮彈來,動作快點,別讓老子久等。”

(未完待續)

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第五節 謀功(三)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一節 蟄伏(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二節 戰略轉向(二)第一節 挽弓(十二)第七節 曙光(七)第三節 戰鼓(十二)第四節 決戰前奏(十)第五節 盟國(八)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七)第五節 突擊(九)第十節 拉薩風雲(二)第六十五節 說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四)第三節 會戰(十八)第三節 前哨戰(一)第五節 圈套(三)第六十二節 偷樑換柱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第一節 奪軍(六)第八節 日薄(七)第二節 減租減息(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八)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二)第五節 曙光(十五)第八節 日薄(十三)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三)第三節 太行行(二)第四節 雙雄三傑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一)第九節 魅影(十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六)第七十節 密商第八節 日薄(五)第四節 密林血戰(九)第三節 戰天津(八)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七)第四節 外交(十)第七節 閃電(四)第一節 上海風波(六)第六節 波瀾起(七)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二)第三節 重起(七)第四節 視察(一)第七節 風波(十二)第二十七節 轉變(二)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一)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六)第六節 突破(六)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二)第五節 突擊(五)第二節 沙基(三)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七)第九節 溧水反擊(一)第四節 密林血戰(一)第一節 突破(十四)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三)第八節 說敬之(二)第八節 南京,南京(九)第八節 日薄(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八)第九節 溧水反擊(四)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六)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一)第五節 積聚(十)第十節 暗棋(二)第七節 閃電(十六)第四節 以牙還牙(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三節 暗戰(四)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四節 以牙還牙(七)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二節 策劃(二)第十節 大撤退(五)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七)第一節 陰謀(八)第二節 空軍(二)第三節 戰天津(十三)第二節 冒失的闖入者第一節 挽弓(十六)第五十四節 農村(二)第三節 魅影(九)第一節 德黑蘭(八)第十七節 新兵連(二)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二)第八節 天火(十一)第二十九節 婚禮(二)
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第五節 謀功(三)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一節 蟄伏(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二節 戰略轉向(二)第一節 挽弓(十二)第七節 曙光(七)第三節 戰鼓(十二)第四節 決戰前奏(十)第五節 盟國(八)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七)第五節 突擊(九)第十節 拉薩風雲(二)第六十五節 說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四)第三節 會戰(十八)第三節 前哨戰(一)第五節 圈套(三)第六十二節 偷樑換柱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第一節 奪軍(六)第八節 日薄(七)第二節 減租減息(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八)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二)第五節 曙光(十五)第八節 日薄(十三)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三)第三節 太行行(二)第四節 雙雄三傑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一)第九節 魅影(十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六)第七十節 密商第八節 日薄(五)第四節 密林血戰(九)第三節 戰天津(八)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七)第四節 外交(十)第七節 閃電(四)第一節 上海風波(六)第六節 波瀾起(七)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二)第三節 重起(七)第四節 視察(一)第七節 風波(十二)第二十七節 轉變(二)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一)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六)第六節 突破(六)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二)第五節 突擊(五)第二節 沙基(三)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七)第九節 溧水反擊(一)第四節 密林血戰(一)第一節 突破(十四)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三)第八節 說敬之(二)第八節 南京,南京(九)第八節 日薄(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八)第九節 溧水反擊(四)第十節 拉薩風雲(五)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六)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一)第五節 積聚(十)第十節 暗棋(二)第七節 閃電(十六)第四節 以牙還牙(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三節 暗戰(四)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四節 以牙還牙(七)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二節 策劃(二)第十節 大撤退(五)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七)第一節 陰謀(八)第二節 空軍(二)第三節 戰天津(十三)第二節 冒失的闖入者第一節 挽弓(十六)第五十四節 農村(二)第三節 魅影(九)第一節 德黑蘭(八)第十七節 新兵連(二)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二)第八節 天火(十一)第二十九節 婚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