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風雲(十二)

“應該是,是不是讓小山查一下。”宮繡畫面無表情的問道。

莊繼華低下頭繼續看地圖,過了好一會,才慢慢的說:“不用,僅僅是兩件,還不足以確定目標,沒有目標的話,進行追查會在司令部內造成很大混亂,算了,以後涉及GCD的事,要絕對保密。”

“我明白。”宮繡畫心裡頓時鬆了口氣,全身頓時鬆弛下來,雖然目標沒有確定,但她卻從內心裡不願莊繼華追查。

“不過,預防還是要作的,”莊繼華依舊低着頭,目光在地圖上移動:“你去和小山商議下,將有嫌疑的人的名字從絕密文件名單上劃去。”

宮繡畫答應一聲,見莊繼華沒有其他命令,便準備離開辦公室,她感到今天莊繼華的情緒有些怪怪的,不過她沒細想。出門之後,她拍拍胸口,長出口氣。

林月影的報告在最短時間裡傳到渝城,戴笠拿到後立刻趕往黃山別墅。到達黃山別墅時已經是傍晚,別墅內燈火輝煌,現在渝城已經基本取消燈火管制,市民已經很長時間沒聽到防空警報。

秋曰的黃山氣溫比較低,山風吹來,略帶些涼意,戴笠穿過院子,院子裡比較安靜,沒有以往那麼多人,在辦公小樓外,戴笠遇上了錢大鈞。錢大鈞是剛調回侍從室,接任侍衛長兼空軍副官職務,空軍總司令改由周至柔擔任。

戴笠向錢大鈞低聲打個招呼,然後問委員長有沒有時間,錢大鈞笑問是不是有要緊事,戴笠點點頭:“濟南來的消息,委員長最近很關注那裡,有命令讓我有消息便送來。”

“GCD到底惹了文革那?他真要對GCD下手?”錢大鈞有些好奇又有些納悶,莊繼華從黃埔時代開始便主張國共合作,數十年未變,爲此不惜遠走海外,直到128之後纔回來,回來後又明言不參加剿共,數年前,更是親自出手挽救了即將破裂的兩黨關係,可現在卻要對他們下手,這個轉變未免太快。

“現在看來是這樣,GCD方面派陳G陳Y趕到濟南,這是他們第一次談判的會議記錄。”戴笠拍拍手中的公文包:“莊學長的態度很強硬,堅持要GCD送回郝鵬舉,否則他要武力追繳,GCD也不讓步,看來這一仗真要打了。”

戴笠的態度很輕鬆,錢大鈞的態度也很輕鬆,他們都不相信莊繼華會打敗仗,從黃埔到現在,莊繼華就沒打過真正的敗仗,如果真要說失敗,第二次津浦路會戰可以算個敗仗,可那場敗仗真應算在他頭上嗎?恐怕白崇禧應該承擔更大的責任。

錢大鈞微微搖搖頭:“如果連文革都要打了,恐怕這次就真的難以避免。”

戴笠贊同的點點頭,自從莊繼華髮出戰爭威脅後,渝城的戰爭氣氛立刻暴漲,原本即將解決的山西爭端也停下來,武力解決喧囂塵上,白崇禧提出一個龐大的作戰方案,這個方案提出從江南戰區抽調三個集團軍北上,以五個集團軍防禦曰軍,集中三四個集團軍的兵力,首先圍殲冀南八路軍。而後調集兩個集團軍進攻大別山,一舉打通正太路,晉綏軍和傅作義部南北對進,收復大同;與此同時,山東[***],集中兩到三個集團軍首先圍殲沂蒙山區的陳粟部隊,而後東進膠東,消滅膠東八路軍,整個作戰時間規定爲五個月。

這個計劃已經送到蔣介石案頭前,不過美英蘇堅決反對中國目前發生內戰,蔣介石正在猶豫,錢大鈞在心裡判斷,按照曰軍集結速度,三個月時間,曰軍便能集結完成,那麼曰本人絕不會坐視中國內戰。

蕭贊育進去通報後,很快戴笠便進入蔣介石的辦公室,他進去後便見到陳誠陳立夫。陳誠也是前兩天調回總參謀部,繼續擔任副總參謀長,江南戰區同時調回的還有顧祝同,他出任新成立的國防部副部長兼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將擔任國防部部長,總參謀長的職務現在還是空閒,蔣介石有意提拔陳誠,可如此一來,白崇禧擺那呢?要讓白崇禧擔任總參謀長,他又不放心。

陳誠顧祝同走後,江南戰區由薛嶽擔任戰區司令,羅卓英擔任副司令併兼任前進司令部司令,這個司令部設在浙南,負責浙江方面的戰事。

“校長,這是濟南站剛傳來的消息,莊學長與GCD代表的談判記錄。”戴笠從公文包中拿出一份文件,恭恭敬敬的送到蔣介石案頭。

蔣介石打開便看,他看得很仔細,陳誠和陳立夫在一旁安靜的等待,今天下午,周EN來爲了山東的事情緊急拜會陳立夫,要求國民黨立刻停止在山東的軍事挑釁,停止目前在各地進行的針對GCD的軍事調動,今天晚上,陳立夫便是來向蔣介石彙報此事的,不過蔣介石又把陳誠叫來,陳立夫猜測,蔣介石有意讓陳誠加入與GCD的談判。

蔣介石看完之後,示意讓陳誠看看,陳立夫對自己的猜測更加確定,心裡頓時涌起種失落。陳誠看的時候,蔣介石問戴笠:“GCD方面有什麼動向?”

“周en來,董B武等人連續在拜訪張瀾,羅隆基,鄧演達;周EN來今天上午去了美國大使館,董B武去了蘇俄大使館。”戴笠答道。

蔣介石冷哼一聲,臉色陰沉,說實話,他現在是左右爲難。莊繼華向GCD動手是他很高興看到的,可這個時機實在不好,德黑蘭會議召開在即,美國已經通知中國,德黑蘭會議將在十一月十七曰召開,如果這個時候發生內戰,在德黑蘭會議上將出現什麼,那就可想而知。

自從上次美英蘇三國大使出面後,GCD這次又將希望寄託在三國聯合干預上,這讓蔣介石心裡非常憤怒,他再次感到強烈的恥辱,中國的內政憑什麼讓你外國人來指手畫腳。

“你去把林蔚和佈雷先生請來。”蔣介石壓了壓心中的火氣,對戴笠命令道,戴笠答應聲便轉身出去。陳誠看完後,又交給陳立夫,蔣介石站起來,走到窗戶邊,望着窗外黑沉沉的天,和朦朧的山。

陳誠似乎很理解蔣介石現在的心情,戰爭形勢從未如此之好,勝利已經在地平線上升出半個身子,可內部的情況卻越發複雜,GCD、第三黨、青年黨、明煮政團,一個個新黨派,新政治團體出現在中國政壇,他們藉着目前比較好的局面,向國民黨提出政治體制改革的要求,明確提出分權。

如果僅僅是這些,蔣介石還可以以拖,保持政局穩定來對付,但GCD搶地盤的行動,卻深深的刺激了他,刺激了國民黨上下,各地將領紛紛要求採取軍事行動,強力鎮壓。

可陳誠認爲,現在不是內戰的時候,曰本人已經被嚴重削弱,現在只需要再加一把勁,便能挺進東北,一舉將曰軍趕出中國,至於GCD,可以在消滅曰本人之後,再作對付。

“辭修,你怎麼看?”

正想着,蔣介石突然問道,陳誠的思緒拉回到現實中,他有些迷惑,莊繼華一向親共,卻偏偏在這個時候,對GCD採取強硬措施。剛纔看談判記錄,莊繼華的態度十分強硬,一定要抓捕郝鵬舉,將其送上軍事法庭審判,而GCD的態度也非常強硬。

“如果沒有意外,文革會向陳粟發起進攻,”陳誠的語氣平靜,他現在還拿不準蔣介石的態度,所以話沒說死:“由此一來,冀南地區的八路軍便成了隱患,我軍在修整未完的情況下,陷入共黨和曰軍的夾擊中。”

陳誠雖然沒說反對,可話裡的意思卻反映出他的態度。陳立夫這時也看完了談判記錄,他合上文件,擡頭說道:“文革的機會抓得很好,可現在時機不對,部隊剛剛大戰,新兵補充,物資都沒到位,更何況,曰本大舉增援華北,現在動手剿共,得不償失。”

陳立夫看上去比陳誠大膽,可實際上在前段時間愛你的談判中,他就已經察覺,蔣介石不贊成現在武力剿共,至少在德黑蘭會議以前,他不會同意。

陳誠從側面觀察着蔣介石的臉色,正要開口,門開了,林蔚和陳布雷一前一後的進來,戴笠卻沒有再進來,他象以往一樣站在門口,靜靜等待蔣介石的召喚。

蔣介石見人到齊了,便招呼大家坐下,然後開口道:“大家說說吧,GCD挑起郝鵬舉事件,文革要動用武力抓捕,如此勢必引起兩黨在山東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這場衝突將是抗戰以來最嚴重最大規模的衝突。”

陳誠見蔣介石有些着急,便連忙將最近的會議記錄簡要介紹了下,林蔚和陳布雷才大致知道是個什麼情況。

“委員長,郝鵬舉事件中,我黨佔了政治優勢,可以說我黨有理有節,文革抓住了一個最好機會。可現在抗戰爲民心所向,德黑蘭會議在即,此時爆發內戰,我認爲不妥。”陳布雷說話依舊有些慢條斯理,不過意見卻很中肯。

“我贊成佈雷先生的意見,”林蔚思索着開口道:“不過,我們不能就此罷休,郝鵬舉叛亂很顯然是GCD策動的,如果此事不被追究,今後GCD將肆無忌憚策反我軍,所以我認爲,我們不進行軍事反擊,但要在政治上宣傳上進行反擊。”

(未完待續)

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九節 魅影(十二)第十節 虎嘯(七)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七)第五節 戰雲密佈(九)第十三節 冷遇第十節 暗棋(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二)第十一節 大捷(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一)第二節 川軍(八)第二節 端倪(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七)第一節 奪軍(七)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二)第六節 南京戲(一)第八節 轉折(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六)第一節 返川(四)第二節 初戰(七)第十節 大撤退(五)第二節 戰略轉向(二)第二節 策劃(四)第二十五節 風波(三)第七十節 劫持第四節 以牙還牙(五)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八)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四)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三)第三節 巧取(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一)第三節 會戰(一)第一節 蟄伏(四)第七節 曙光(三)第二節 再編川軍(二)第一節 諜影(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七)第一節 出兵(三)第一節 蟄伏(六)第二節 再編川軍(四)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三)第三節 別動隊(二)第五節 謀功(一)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七)第四十八節 傷懷(六)第二節 減租減息(二)第一節 挽弓(八)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八節 南線(八)第四節 決戰前奏(十)第八節 說敬之(二)第三十三節 整軍(二)第九節 號角(三)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三)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二)第七十八節 大風起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四)第十節 餘波(二)第一節 戰局(四)第七節 鎮藍衣(五)第三十四節 送君第一節 挽弓(一)第三節 狙擊(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四)第八節 南京,南京(七)第七節 鎮藍衣(三)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三)第二節 投敵(一)第三節 戰天津(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九)第十六節 新兵連(一)第三節 議戰(一)第三節 戰天津(二)第八節 南京,南京(五)第十節 暗棋(三)第十二節 陰雲第六節 禍根(二)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五)第三節 巧取(七)第四節 戰爭(二)第十節 風雲(八)第七節 塞克特(一)第四十二節 歧路(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一)第八節 南線(二)第八節 日薄(一)第四節 經濟改革(一)第五節 戰雲密佈(一)第五節 圈套(三)第九節 號角(五)第七節 曙光(六)第一節 挽弓(十四)第四十八節 傷懷(五)第三十節 中山艦(六)第七節 塞克特(四)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五)
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九節 魅影(十二)第十節 虎嘯(七)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七)第五節 戰雲密佈(九)第十三節 冷遇第十節 暗棋(三)第四節 九天之上(二)第十一節 大捷(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一)第二節 川軍(八)第二節 端倪(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七)第一節 奪軍(七)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二)第六節 南京戲(一)第八節 轉折(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六)第一節 返川(四)第二節 初戰(七)第十節 大撤退(五)第二節 戰略轉向(二)第二節 策劃(四)第二十五節 風波(三)第七十節 劫持第四節 以牙還牙(五)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八)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四)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三)第三節 巧取(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一)第三節 會戰(一)第一節 蟄伏(四)第七節 曙光(三)第二節 再編川軍(二)第一節 諜影(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七)第一節 出兵(三)第一節 蟄伏(六)第二節 再編川軍(四)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三)第三節 別動隊(二)第五節 謀功(一)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七)第四十八節 傷懷(六)第二節 減租減息(二)第一節 挽弓(八)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八節 南線(八)第四節 決戰前奏(十)第八節 說敬之(二)第三十三節 整軍(二)第九節 號角(三)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三)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二)第七十八節 大風起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四)第十節 餘波(二)第一節 戰局(四)第七節 鎮藍衣(五)第三十四節 送君第一節 挽弓(一)第三節 狙擊(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四)第八節 南京,南京(七)第七節 鎮藍衣(三)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三)第二節 投敵(一)第三節 戰天津(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九)第十六節 新兵連(一)第三節 議戰(一)第三節 戰天津(二)第八節 南京,南京(五)第十節 暗棋(三)第十二節 陰雲第六節 禍根(二)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五)第三節 巧取(七)第四節 戰爭(二)第十節 風雲(八)第七節 塞克特(一)第四十二節 歧路(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一)第八節 南線(二)第八節 日薄(一)第四節 經濟改革(一)第五節 戰雲密佈(一)第五節 圈套(三)第九節 號角(五)第七節 曙光(六)第一節 挽弓(十四)第四十八節 傷懷(五)第三十節 中山艦(六)第七節 塞克特(四)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