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辦學(二)

莊繼華腦袋有點大,大口徑火炮是他和一衆人等花了多少心血才弄出來,這位老哥一句沒多大用就取消了,真是爺賣崽田不心疼。

“校長,不是吧,”嚴重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怎麼會沒用呢?大口徑火炮射程遠威力大,作爲支援火力是非常有力的,我們花了很多心思才搞到手的。”

“你只看到一個,你想過沒有,大口徑火炮需要強大的牽引,一門大口徑火炮至少需要一輛車才能拖動,另外最少兩門火炮需要一輛彈藥車,還有,作戰區域的交通也要好,另外還需要防空火力,一個榴彈炮團至少需要一個防空營吧。”蔣百里一五一十的給他們算賬:“還有坦克,文革,我知道你對坦克情有獨鍾,可你想過後勤沒有?坦克的後勤除了油料外,還有維修,彈藥,等等,當然坦克不是不要,而是短期內不會起太大作用,不要急於組建坦克部隊。”

蔣百里在說時,莊繼華心裡就在慢慢盤算,新軍組建後幾次演練下來沒發現多少問題,可真如蔣百里所說,那只是在渝城附近展開的演練,這一帶經過幾年建設可以說是整個西南交通最方便的地區,每個鎮都通車了,蔣百里沒有說錯,這樣的交通狀況在東部恐怕也不多。

“大口徑火炮部署在師裡肯定是錯誤的,即便西方也沒這樣的,”蔣百里說到這裡略微皺眉,隨機就明白了,莊繼華將火炮部署在師裡面也是不得已,他這有培養炮手、炮兵觀察員和指揮員的作用:“我建議在集團軍部署一個讀力大口徑野戰炮旅就行了,師裡面只部署七十五毫米山炮十二門就夠了。團裡部署三七戰防炮、120迫擊炮,火箭筒最好裝備在營裡面,火箭炮是個反坦克武器,連的防禦正面太窄,倒不如放在營裡面,在戰時再靈活調動。”

到底是軍界前輩,將新軍編制中的缺陷一一道來,莊繼華額頭開始冒汗,好容易等蔣百里稍息下來,莊繼華連忙插話:“百里將軍,我想請您擔任集團軍副總司令。孫震將軍肯定不會有意見,他是您老人家正經八百的學生,不像嚴老師,只是您的隔代弟子。”

嚴重是1916年入保定軍校,那時蔣百里因爲自戕事件(有意瞭解詳情者,自己baidu一下)已經離校,也正是由於這一事件,蔣百里被所有保定軍校學生視爲偶像加校長。

“文革,你這可是嚴重的不尊師重教。”嚴重忍不住笑罵道,他的心情很好,今天的聚會可以說是因他而成,蔣介石把他招到溪口,交給他一個任務:聯繫鄧演達,說服他放棄[***]行動,重新回到國民黨中。這個任務他完成得很好,鄧演達同意在共同抗曰的前提下重歸國民黨。回到渝城就聽說蔣百里已經到了,他立刻拉上莊繼華來見蔣百里。

“老師,我說的是實話。”莊繼華感到十分無辜:“總不至於說實話也是錯誤的吧。”

“爲尊者諱,”孫震笑道:“文革,這是中國的傳統,只要在中國,你就不能犯這個錯誤。”

蔣百里到四川可是件了不得的事情,四川保定系三巨頭都跑到渝城拜會校長,不過這三巨頭中只有劉文輝在蔣百里當校長時還在學校,鄧錫侯和田頌堯則早就在蔣百里入校前就離開學校投入辛亥革命了。但蔣百里的號召力卻依然將他們吸引過來。

“那可不一定,虧你還是將軍的學生,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這是將軍說的吧。”莊繼華反駁道。

蔣百里是梁啓超的學生,後來兩人在政治上產生分歧,蔣百里就以亞里士多德這句名言爲自己辯解。旁人雖怪,但梁啓超卻毫不在意,有什麼事需要蔣百里時,依然把他拉上,而蔣百里也不辭辛勞,當然該爭論時照樣爭論。

“我說你們說來說去就扯遠了,德艹兄,校長當副總司令,你願意嗎?”劉文輝悶悶的招呼了句。蔣百里入川可是轟動一時,川中巨頭齊聚渝城歡迎,保定三巨頭自不待言,劉湘、楊森、李家鈺等人也不落後,不過熱鬧之後,其他都走了,劉文輝確認爲他是蔣百里真經八百的學生,曾經親眼目睹蔣百里自戕,就堅決留下來了,要多陪老師幾天。

“沒問題呀,別說是副司令了,就算總司令也沒問題。”孫震立刻大度的表示。

“總司令,”莊繼華警覺起來,這兩人一唱一和不是圖謀他的位置吧,蔣百里這時笑道:“什麼總司令副總司令,你們那個集團軍並非真正的國家軍隊,總司令由文革擔任最好,自乾、德艹;文革的軍事素養和能力當這個總司令綽綽有餘,就算總參謀長也沒有問題。原來聽說他用三萬人就解決了雲南,我還不太信,現在看來,龍雲敗得一點不冤。”

“不是我不想讓權,”莊繼華也趁機表示下:“不過這個總司令必須掌握在我手裡,上面放心,下面也才能放心。將軍在軍事指揮上肯定沒有問題,但其他方面,我肯定比將軍強。”

這是句大實話,連劉文輝和孫震也無法否認,其實蔣百里那句不是真正的國家軍隊就已經點明一切了,這是利益折中的混合體。要讓蔣介石放心,要讓劉湘鄧錫侯等人不擔心,只有莊繼華能辦到。

“不過,新編一零二軍缺一個軍長,本來是想請潘文華將軍或者孫將軍兼任的,如果孫將軍願意轉任這個軍長,百里將軍擔任副總司令也不是辦不到。”莊繼華補充道。

幾個人說說笑笑走到新建的分校門口,渝城分校建在軍營內,但又與軍營有明顯的區別,他們在軍營北側單獨畫出一片營區,作爲他們的教學區和宿舍,但艹場卻與軍營共用。爲避免士兵入校打擾,校門口還有兩個哨兵放哨。

分校剛開始招生,招生簡報在渝城和四川、雲貴三省發佈,還要等一個月纔開始考試,目前在校的都是川軍中各部調來短期集訓的下級軍官。

蔣百里看看軍校幾間大樓,嘆口氣說:“你們這間軍校的設備絲毫不遜於中央軍校,甚至更強,知道爲什麼嗎?因爲你們有工業,渝城地區強大的工業能力可以支持你們幹很多事。文革,當年你選擇在渝城辦廠,這份眼光真是了不得。”

莊繼華臉色稍紅,他苦笑下說:“我還真願意把廠建在武漢,可我實在不敢冒險。百里將軍,出任副總司令的事情,您可願意,您要願意我就您的副總司令和德艹將軍的軍長一起上報軍政部。”

蔣百里想想後搖頭:“我給你當個高參吧,副總司令還是德艹擔任。”

沒想到孫震卻堅持說:“校長,我看副總司令還是合適的,學生知道您不願打內戰,所以在護國戰後就再沒上戰場,可抗曰是您的心願,您完全可以出任這個職務。”

莊繼華一聽有點納悶,他轉頭看看孫震,見他非常真誠,心念一轉明白了,以他的強勢,副總司令只能是個高級幕僚,有和沒有都無所謂,但軍長就不一樣了,這可是實權人物。若他擔任副總司令,軍長一職必然落入潘文華手中,如此倒不如扔掉那個華而不實的副總司令,拿住這個實打實的軍長。

“我看也行,校長,您一生都在針對曰本,現在總算有這麼個機會了,帶我們這些學生上前線。”劉文輝也勸道,莊繼華想通後,也不再插話,他只是笑眯眯的看着兩人表演。

而傅常和嚴重顯然還沒想通這其中的關節,兩人也在勸,蔣百里就更不清楚其中奧妙了,他猶豫的原因在於他拿不準蔣介石是否會批准,他估計蔣介石會同意高參,副總司令太接近實權了。

可他架不住心中的夙願和兩個學生的勸解,終於猶豫的問道:“文革,你看委員長會批嗎?”

莊繼華想了想說:“我有七成把握,不過將軍,您的身體允許嗎?”

“這沒問題,”蔣百里聽說有七成把握,感到還是可以試試,便有點高興了,拍拍胸脯說:“我還沒到廉頗尚能飯否的年紀。”

“既然如此,那我就向委員長報告,您出任副總司令,德艹將軍出任一零二軍軍長。”莊繼華的態度比較輕鬆,他心裡估計蔣介石是不會拒絕的。

從南京回來後,他的部隊來了很多人,稅警總隊的留學生們都來了,其中就有後來的名將孫立人、廖耀湘,可部隊的師級幹部都裝滿了,戰時沒地方安排了,正好成立渝城分校命令下達,他就有乾脆把他們塞進分校中當教官,當然這只是暫時的,其他可以不管,這兩人,怎麼也要擴編出兩個師來交給他們帶,否則前世的名將到了他這個穿越者手中居然只能當教書匠,那不是他莊文革無能嗎,這個臉怎麼不能丟。

(未完待續)

第三節 巧取(六)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十)第三節 魅影(六)第二十三節 合併(一)第一節 黨爭(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六節 撲朔迷離(一)第四節 塞北烈焰(五)第八節 日薄(十七)第二節 端倪(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九)第九節 中央入川(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六)第三節 整編(三)第二節 策劃(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四)第七節 曙光(十一)第一節 黨爭(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七)第四十七節 萌芽第三十節 中山艦(九)第三節 戰鼓(十二)第十節 風雲(十四)第七節 生機(四)第一節 出兵(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三)第十節 虎嘯(九)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八)第一節 辦學(三)第八節 南線(五)第一節 霧(一)第十節 暗棋(三)第十二節 破局第四節 謀殺(三)第二十六節 視察(一)第十一節 重振(一)第四十九節 別離(四)第二節 交易(六)第五節 圈套(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第四節 密林血戰(四)第五節 突擊(八)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六)第三節 新人舊人(四)第七節 閃電(二)第六節 突破(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四)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五)第三節 戰天津(二)第五節 積聚(三)第二節 重建(二)第三節 戰鼓(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九)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二)第一節 遏制(九)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十)第一節 太行行(一)第六節 突破(二)第四節 九天之上(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六)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五)第三節 鐵血雄關(二)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四)第六節 南京戲(二)第二節 說汪(三)第一節 挽弓(十四)第九節 倒胡驅許(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三)第二節 山城霧(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三)第十節 虎嘯(四)第八節 特使(十三)第一節 德黑蘭(十一)第八節 轉折(二十二)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三節 鏖兵淞滬(九)第四節 經濟改革(九)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九)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八節 光復武漢(九)第六節 波瀾起(五)第四節 經濟改革(八)第一節 陰謀(八)第五節 戰雲密佈(八)第七節 閃電(十五)第三節 會戰(十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二)第九節 魅影(十二)第三節 演練(一)第一節 黨爭(四)第八節 南線(五)第三節 會戰(十三)第三十三節 整軍(三)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一節 霧(二)
第三節 巧取(六)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十)第三節 魅影(六)第二十三節 合併(一)第一節 黨爭(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六節 爾虞我詐(十)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六節 撲朔迷離(一)第四節 塞北烈焰(五)第八節 日薄(十七)第二節 端倪(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九)第九節 中央入川(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六)第三節 整編(三)第二節 策劃(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四)第七節 曙光(十一)第一節 黨爭(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七)第四十七節 萌芽第三十節 中山艦(九)第三節 戰鼓(十二)第十節 風雲(十四)第七節 生機(四)第一節 出兵(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三)第十節 虎嘯(九)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八)第一節 辦學(三)第八節 南線(五)第一節 霧(一)第十節 暗棋(三)第十二節 破局第四節 謀殺(三)第二十六節 視察(一)第十一節 重振(一)第四十九節 別離(四)第二節 交易(六)第五節 圈套(一)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第四節 密林血戰(四)第五節 突擊(八)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六)第三節 新人舊人(四)第七節 閃電(二)第六節 突破(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四)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五)第三節 戰天津(二)第五節 積聚(三)第二節 重建(二)第三節 戰鼓(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九)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二)第一節 遏制(九)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十)第一節 太行行(一)第六節 突破(二)第四節 九天之上(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六)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五)第三節 鐵血雄關(二)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四)第六節 南京戲(二)第二節 說汪(三)第一節 挽弓(十四)第九節 倒胡驅許(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三)第二節 山城霧(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三)第十節 虎嘯(四)第八節 特使(十三)第一節 德黑蘭(十一)第八節 轉折(二十二)第十節 大撤退(八)第三節 鏖兵淞滬(九)第四節 經濟改革(九)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九)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八節 光復武漢(九)第六節 波瀾起(五)第四節 經濟改革(八)第一節 陰謀(八)第五節 戰雲密佈(八)第七節 閃電(十五)第三節 會戰(十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二)第九節 魅影(十二)第三節 演練(一)第一節 黨爭(四)第八節 南線(五)第三節 會戰(十三)第三十三節 整軍(三)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三)第一節 霧(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