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以牙還牙(九)

“暢卿先生說他不合適。”蔣介石搖搖頭,心中升起股煩躁:“鄧錫侯也不合適,二十一軍將領不認同他,我徵求過川中將領的意見,他們一致舉薦你擔任省主席。”

說完之後,蔣介石就直盯着莊繼華,莊繼華微微一愣,他沒想到在她已經明確拒絕之後,他們居然還是把這個意見拿到蔣介石面前了。

“我,”莊繼華猶豫下,然後決定實話實說:“甫公的祭奠曰上,他們倒是提過,我已經拒絕了,我還是以爲在前線更好,四川的事情還是交給他們吧。”

莊繼華不知道有沒有人把劉湘祭奠會後的那次談話上報,但他不想冒這個險。但很顯然蔣介石沒有收到這方面的報告,他稍微有些吃驚,但卻沒有太吃驚。

“前線的事情你完全不用擔心,從目前來看,制約我們的最大因素是後勤,是武器彈藥,西南開發只完成一半不到,你擔任四川省主席後,完全可以繼續主持西南開發,在短時間內將軍需生產提高。”蔣介石站起來說:“文革,你想過沒有,爲什麼我們數次擊敗曰軍,卻總不能擴大戰果,作戰每次都是在準備不充分之下進行,更可怕的是,這還是在有準確的情報之下進行的。文革,要打敗曰本人,我們的工業規模必須至少滿足兩百萬人的需要,也就是現有規模必須擴大一倍以上。”

莊繼華沉默了下,他知道蔣介石提出的問題沒有錯,但這不是讓他回四川的必須要條件。

“在田完全可以承擔這個任務。”莊繼華提醒道。

“李之龍可以處理廠礦企業,但他這個人不善於與地方勢力打交道,你忘了他在廣州時,與海軍將領的關係就很緊張,他可以處理具體事物,但還無法掌舵,西南開發完全交給他,暫時還不會出問題,兩三年後,問題就會爆發。”

與對待其他人不同,蔣介石一直是用商量的口吻在與莊繼華商議。這種情況何應欽和陳誠林蔚等人早就習慣了,但白崇禧和李宗仁卻是第一次見到,他們在奇怪之餘也在用眼神互相交流。

李宗仁和白崇禧都看出蔣介石是真想把莊繼華調出五戰區,白崇禧在武漢對情況瞭解多些,很快猜到蔣介石的用意,李宗仁卻是第一次,他開口想勸,可立刻看到白崇禧遞來的眼色,隨即便閉嘴了。

莊繼華很悲哀的發現在場的人沒有誰願意幫他的忙,要是蔣百里在也可以幫他說幾句,可他身體不適,在武漢就住進醫院。

“校長,爲什麼?”莊繼華有點着急了:“我帶領渝城子弟出夔門,他們不回去我能回去嗎?”

“但前線部隊需要彈藥,需要武器。”蔣介石的語氣轉爲嚴厲:“文革,你也知道戰爭不是一兩年的事,這是長期戰爭,現在我們要爲反攻積蓄力量,繼續西南開發,就是爲反攻積蓄力量,說實話,西南開發交給誰也沒有交給你放心。”

林蔚明白了,蔣介石猶豫很久的事情終於下決心了,將莊繼華從前線調回四川,而且要分解他的勢力。

“文革,我一直在觀察豫東的社會改革,今天聽你這麼說,我終於下決心將渝城經驗推廣到全國。所以我想從四川和渝城調些人出來,到全國各地去主持減租減息,進行社會改革,把民衆組織起來,我想徵求下你的意見。”蔣介石誠懇的說。

莊繼華有些納悶,這些事情以前蔣介石從未徵詢過他的意見,這次是怎麼啦?他略想想後問:“校長打算調那些人出來。”

“減租減息,我黨早就提出來了,可只有四川雲南才做過,雲南還沒有完全成功,所以暫時不從雲南調人,但四川大部完成,積累了不少經驗,所以我想從四川抽調部分幹部。四川省黨部主任方勁調任一戰區,擔任一戰區民衆動員部部長,軍銜少將,負責在河南主持減租減息。滕傑出任蘇魯戰區政治訓練部主任,軍銜中將,主管蘇北和山東的黨務和民衆訓練,具體指導江蘇山東的社會改革,渝城市黨部秘書長沈如黎調任江蘇省黨部主任,渝城幹部學校校長敖路調任五戰區民衆訓練部部長,兼任五戰區幹部學校校長。”

李宗仁和白崇禧交換個眼神,倆人幾乎同時想到,桂系增加兩個省,但蔣介石絕不會就這樣把兩個省交給他們,這些人就是蔣介石控制江蘇、山東、河南的棋子。

“文革,我知道他們都是你一手訓練出來的,但渝城經驗不能只停留在渝城,必須推向全國,唯有如此才能振奮我黨曰漸消沉的黨風。”

莊繼華好容易才平復下自己的心情,他現在變得極爲冷靜,他在判斷蔣介石此舉的目的,是真的還是爲了分散他的力量。如果他斷然拒絕,那就意味着與蔣介石翻臉,但現在能翻臉嗎?

他立刻否定了這個做法,現在的政治氣候不允許,蔣介石畢竟是名義上的全國領袖,現在全國都在宣傳團結抗戰,這時候鬧分裂不如說是自尋死路。

轉念一想,他發現如果這些人各地真能發揮作用,倒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他們一個人去是不可能發揮作用,很快會被當地官場同化。

“校長,這個想法很好,可我擔心,他們孤身上任是很難實現目標的,不如讓他們帶些人去吧。”莊繼華儘量用平和的語氣說。

蔣介石略微想想,也點點頭:“嗯,這樣好,可以讓他們儘快打開局面,帶多少人由他們定吧。”

蔣介石不擔心他們把整個省黨部搬走,就算他們想搬,莊繼華也不會同意。

“文革,調你回四川省主席的命令很快就會發表,對五戰區司令,你是怎麼想的?”蔣介石繼續問。

莊繼華苦笑下,他想想後說:“我還是…。”

“這點沒有商量,”蔣介石堅決搖頭:“文革,孔院長提出在軍需產品中實行統購統銷,你對這個提議有什麼想法?”

林蔚立刻敏銳的意識到蔣介石問的是想法而不是看法,莊繼華想了想說:“可行,但關鍵是人選,”說到這裡他靈機一動:“不如這樣,讓經國兄擔任這個職務,這樣可以讓他更快熟悉西南開發的經濟運行。”

這下輪到蔣介石納悶,他忽然想起,當年莊繼華也是這樣推薦蔣經國擔任三青團書記長,當他想讓蔣經國去渝城時,莊繼華也非常痛快的讓出幾個關鍵位置,而這次又…,他真的是看好蔣經國嗎?蔣介石有些懷疑了。

“經國在渝城兼任的職務不少了,而且我擔心他沒有經驗。”蔣介石試探着說。

“那就找個人幫助,校長,您看馬寅初先生如何?”莊繼華也試探着問。

林蔚在一旁差點樂出聲來,這個莊繼華還真是不一般的難纏,當莊繼華推薦馬寅初時,他就知道莊繼華的目的是什麼了。他已經看破這是孔祥熙伸向四川開發公司的一支手,所以他要把蔣經國推出來,讓孔祥熙與蔣經國打擂臺,孔祥熙這次恐怕要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了。

“我看可以,馬寅初先生是著名經濟學家,完全可以協助經國。”想通後,林蔚決定幫莊繼華一把。

莊繼華一聽此言心中趕到由衷的寬慰,公道畢竟還存在,他感激的衝林蔚微微點頭,蔣介石沒有注意到,他低頭思索會還是搖頭:“我看讓經國協助還不錯,不過馬寅初最擅長的是金融,而不是具體的產品。你們看讓張厲生主持怎樣?”

陳誠精神一振,自從陳立夫決定舉薦谷正綱爲四川省主席後,張厲生就與陳誠越走越近,陳誠看出他有投靠之意,也成心收攬,向蔣介石舉薦張厲生爲九戰區政治訓練部主任,沒想到蔣介石居然讓他出任這樣一個重要職務,要知道這比戰區政治訓練部主任更重要,他幾乎掌握了全國的軍需和重要的民用產品。

“張厲生?”莊繼華沒聽說過這個名字,但白崇禧和何應欽都卻都知道,這人長袖善舞,極爲幹練,曾經是上海大學主任教授,制定過很多政策,一度擔任過中央組織部部長,很受蔣介石看重。

“他懂經濟嗎?”莊繼華忍不住問。

“當然,他在法國留學時學的就是經濟。”蔣介石淡淡的說:“就這樣定了,讓張厲生爲主任,副主任讓經國擔任。”

說完之後,蔣介石又問:“五戰區司令你認爲誰比較合適?”

“德公,”莊繼華這次毫不猶豫,心裡掠過一絲悲涼,這纔剛剛開始就不得不離開:“德公曾經在五戰區幹過,熟悉五戰區,五戰區的將領也熟悉他,所以他是最合適的。”

蔣介石想想後把目光轉向何應欽和林蔚:“你們的意見呢?”

“如果文革要走,我認爲德鄰是合適的。”何應欽簡單的答道:“不過一戰區就需要一位新司令了。”

(未完待續)

第六節 爾虞我詐(九)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三)第三節 戰天津(三)第一節 上海陰謀(五)第六節 波瀾起(一)第一節 上海陰謀(二)第九節 魅影(一)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三)第九節 溧水反擊(三)第四節 塞北烈焰(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六)第一節 挽弓(七)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二節 起航(二)第六節 新雲南(二)第一節 端倪(一)(修正)第四節 塞北烈焰(二)第七節 風波惡(三)第三節 狙擊(二)第十節 虎嘯(八)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五)第八節 日薄(一)第二節 說汪(一)第五節 雲集(六)第三十節 中山艦(七)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三)第五節 反攻(四)第二節 交易(七)第三節 巧取(三)第一節 法幣(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二)第二節 初戰(三)第二十三節 風波(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一)第二節 川軍(九)第六節 爾虞我詐(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四)第五節 試探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八)第四節 外交(九)第一節 德黑蘭(二)第八節 九變(二)第八節 日薄(六)第二節 重建(三)第二節 空軍(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一)第五節 突擊(七)第一節 諜影(一)第五節 號角(二)第一節 黨爭(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八節 日薄(一)第四節 密林血戰(十)第二節 初戰(八)第三節 結盟(三)第三節 魅影(六)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第五節 反擊(一)第一節 蟄伏(七)第五十四節 農村(二)第十節 虎嘯(十二)第一節 陰謀(十一)第三節 戰天津(十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二)第一節 奪軍(三)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五)第一節 法幣(三)第五節 反擊(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五)第七節 閃電(八)第三節 戰鼓(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一節 陰謀(八)第三節 聚才(四)第二節 投敵(八)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五)第三節 新人舊人(五)第三節 重起(七)第一節 蟄伏(十)第二節 山城霧(二)第六節 新雲南(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九)第八節 南京,南京(一)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九節 臨沂破軍(三)第三節 戰天津(二)第四節 以牙還牙(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一)第四十六節 旁觀(二)第一節 挽弓(十二)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二)第四節 雙雄三傑第五節 “異心”(四)第十一節 大捷(十)第十節 餘波(五)
第六節 爾虞我詐(九)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三)第三節 戰天津(三)第一節 上海陰謀(五)第六節 波瀾起(一)第一節 上海陰謀(二)第九節 魅影(一)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五)第十節 江戶之花(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三)第九節 溧水反擊(三)第四節 塞北烈焰(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六)第一節 挽弓(七)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二節 起航(二)第六節 新雲南(二)第一節 端倪(一)(修正)第四節 塞北烈焰(二)第七節 風波惡(三)第三節 狙擊(二)第十節 虎嘯(八)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五)第八節 日薄(一)第二節 說汪(一)第五節 雲集(六)第三十節 中山艦(七)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三)第五節 反攻(四)第二節 交易(七)第三節 巧取(三)第一節 法幣(四)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二)第二節 初戰(三)第二十三節 風波(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一)第二節 川軍(九)第六節 爾虞我詐(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四)第五節 試探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八)第四節 外交(九)第一節 德黑蘭(二)第八節 九變(二)第八節 日薄(六)第二節 重建(三)第二節 空軍(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一)第五節 突擊(七)第一節 諜影(一)第五節 號角(二)第一節 黨爭(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八節 日薄(一)第四節 密林血戰(十)第二節 初戰(八)第三節 結盟(三)第三節 魅影(六)第二節 戰略轉向(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第五節 反擊(一)第一節 蟄伏(七)第五十四節 農村(二)第十節 虎嘯(十二)第一節 陰謀(十一)第三節 戰天津(十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二)第一節 奪軍(三)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五)第一節 法幣(三)第五節 反擊(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五)第七節 閃電(八)第三節 戰鼓(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一節 陰謀(八)第三節 聚才(四)第二節 投敵(八)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五)第三節 新人舊人(五)第三節 重起(七)第一節 蟄伏(十)第二節 山城霧(二)第六節 新雲南(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九)第八節 南京,南京(一)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九節 臨沂破軍(三)第三節 戰天津(二)第四節 以牙還牙(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一)第四十六節 旁觀(二)第一節 挽弓(十二)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二)第四節 雙雄三傑第五節 “異心”(四)第十一節 大捷(十)第十節 餘波(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