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二)

宋希濂回到指揮部,就發現指揮部裡的氣氛有些緊張,參謀長向賢矩就迎上來,見面就說:“師長,司令部通報曰軍向羅店和大場發起強攻,前指命令我們今夜十二點以後退過蘇州河,據守蘇州河西岸。”

“羅店,大場。”宋希濂喃喃重複兩遍,羅店有十四師和五十七師,大場有十一師和六十七師,但五十七師和十一師參戰時間較長,以曰軍的炮火優勢,估計損失不小。

“他們那來的兵力?是不是又增兵了?”宋希濂的反應很快,打了這麼久,彼此兵力戰術都比較熟悉,前期增援的第三師團和十一師團,由於市區戰局不利,被迫兩次分兵增援市區,在擴大登陸場上有些力不從心,沒有新的援軍,鬆井石根絕不會發動進攻。

“師長高明,”向傳矩不輕不重的拍了宋希濂一下:“第九師團。”

“這就對了,準備撤退吧。”宋希濂舒口氣說:“先派人把傷員送走,另外派人去找找王師長,他正在救護隊,請他立刻回來,把各團團長也叫來,我們商議下撤退次序。”

師部的參謀和衛士們開始動手收拾起來,宋希濂微微皺眉,很不高興的喊道:“慌什麼,像什麼樣子,都停下,一切照舊,開會以後再收拾。”

向賢矩急忙揮揮手讓衆人散去,其實收拾東西的命令是他下的。雖然宋希濂也希望不要這樣硬頂,但撤退逼近是放棄,十幾天裡,三十六師有四千多將士把生命拋在這裡,這樣走,他心裡實在不好受。

“從戰略上說,退到蘇州河是正確的選擇。”向傳矩試圖安慰宋希濂。

“我知道,依託蘇州河消耗曰軍的有生力量,這個建議我也向張長官提出過。”宋希濂有些煩躁,他來回走了兩步:“可是,打了十幾天,四千多弟兄,最後還是隻有撤退,媽的!”

“師長,你這情緒可不對,”向傳矩也不好受,但他是參謀長,是師長的主要助手,有提醒宋希濂的責任:“你這樣要讓下面的人看到,他們會怎樣。”

“放心吧,我知道該怎麼作。”宋希濂面沉似水,長長的嘆口氣。

整整一夜,中[***]隊的陣地都在忙碌的調動,長谷川清很快就發現對面的異常,但他沒想到對面這支中[***]隊會撤退。這十幾天裡,中[***]隊的強悍讓他深有感觸,他的判斷是中[***]隊明天要發起進攻,所以急命前沿小心提防,防止中[***]隊夜襲。就這樣曰軍緊張的等待了一夜,待天明時才發現中[***]隊全線退守蘇州河西岸。

接到報告的長谷川清精神一振,他立刻意識到中[***]隊恐怕已經精疲力竭了,連忙把這個情況向鬆井石根報告,同時報告自己的判斷,要求繼續向市區增兵,殺過蘇州河徹底擊潰中[***]隊。

鬆井石根卻否決了他的要求,接到市區的中國守軍撤到蘇州的報告後;鬆井石根敏銳認識到,中[***]隊已經發現第九師團抵達,在收縮正面防線的同時必定加強了側翼防線,他有些後悔不該在昨天派第九師團發動進攻。

“八格,陳誠不愧是中國第一流的軍事專家,動作好快。”鬆井石根說不清是讚賞還是咒罵的嘀咕了句,他感到中[***]隊此舉將爲他正在策劃的下一步行動增添困難。

第九師團全師到達,爲他早就策劃好的長江南岸攻勢提供了兵力支持,長谷川清要求增援市區,這是個短視的舉動,從市區往西打,最多不過是戰線的平推,根本不可能殲滅中[***]隊在上海的主力;而且上海國際姓都市,各國在上海都有利益,把上海徹底打爛,勢必引起各國的反應,若是因此插手致使南京政斧信心增強,戰爭勢必拖延下去,這對帝國將產生深遠影響。

“司令官,”鬆井擡頭一看,進來的是情報參謀竹內,竹內手裡拿着一封電報,鬆井平靜的說:“梅機關又有什麼消息?”

“據報,支那軍第一軍已經到達淞滬戰場,指揮官胡宗南,另外從廣東調來的二十一集團軍將於五天後抵達南京。”

“南京政斧在持續增兵,”參謀長飯澤守,他有些擔心,登陸場不大,能容納的兵力不多,可要擴大登陸場,兩個點必須拿下,羅店,蘊藻濱,另外登陸場必須連成一遍,可這也必須投入兵力。

“來得越多越好,讓他們嚐嚐大曰本帝國鐵拳的厲害。”鬆井石根立刻感到他的參謀長的擔心:“飯澤君,中國人選擇在海邊與我們決戰,這是個愚蠢的決定,大曰本艦隊的炮火會大量殺傷這些愚蠢的人,沒什麼好說的,加強攻勢,讓第九師團接替十一師團,十一師團調到吳淞,與第三師團合併,電告永野將軍,請他加強羅店方面的炮火掩護,我們的突破口還是選在羅店。”

鬆井沒有把羅店的十一師團撤出來,而是把第九師團的步兵第六旅團增援到羅店戰場,由旅團長秋山接管戰場指揮;坐鎮上海的聯合艦隊指揮官永野向羅店增調了六艘軍艦以增強炮火。

第六旅團新到,銳氣正盛,秋山一到戰場就發起進攻,在艦炮火力掩護下向羅店守軍發起進攻。淞滬戰場的焦點開始轉到羅店,中國守軍轉入全面防禦。

梅悠蘭放下筆,從椅子上站起來,推開窗戶,伸了懶腰,作了個深呼吸,空氣中帶着一絲硫磺味,遠處還有炮聲傳來。

昨夜在救護隊的採訪沒有結束,就有大批士兵趕來幫助撤退傷員,林月影立刻開始忙碌起來,從士兵的口中得知,全線守軍退守蘇州河西岸,她立刻趕到三十六師師部,看到師部正十分忙碌,宋希濂和王敬久都拒絕接受採訪,看到他們忙碌的樣子,她也無話可說,只是心裡十分不服,她不知道爲什麼要撤退,回到旅館就動筆討伐,連林月影的採訪文章都沒寫。

寫完了,發泄了,梅悠蘭心中有些舒服了,她看看炮聲傳來的方向,心中憤憤不平的罵道:“一羣膽小鬼,要是大哥在就好了。”

一想起莊繼華,梅悠蘭心中忍不住犯愁,已經很長時間沒他的消息了,他現在在做什麼呢?犯了會愁,門外傳來敲門聲,她打開門,練小森和她的助手辛瑞民從門外進來。

“主編,聽說現在羅店打得很激烈,要不要去。”辛瑞民進門就把他打聽到的消息向梅悠蘭報告,說完之後他轉到一邊,不過他還是感到身邊遞過來的一到可以殺人的目光,他微微聳肩,表示自己毫不在意。

練小森非常生氣,剛纔在門外還給他說不要讓梅悠蘭去危險的地方,羅店的事情不要說出來,辛瑞民雖然沒答應,可也沒反對。

沒想到一進門,辛瑞民就向梅悠蘭報告了。練小森帶着怒火說:“梅小姐,不能去羅店,羅店打得太激烈了,據說全鎮都被炮火毀了,上方傷亡都很大,我決不同意你去那裡。”

“去,去,我去那裡輪得到你說話,每次都這樣。”大概練小森說得太多,梅悠蘭有些不耐煩了,但今天她的確沒有出去的打算,至少白天不會去,這會去根本沒人會接受採訪。

“主編,我想去,去拍幾張照片。”辛瑞民卻向梅悠蘭提出要求。

“現在,那邊不是打得很激烈嗎?”梅悠蘭看着他說,這個年青人是她比較賞識的,去年才進報社,很快就脫穎而出,無論是文字還是膽量都超人一等。

“正是打得激烈纔去,沒味道誰去。”辛瑞民滿不在乎的說,他加入報社時,對梅悠蘭不是很感冒,面上雖然尊重,但心底卻不服,梅悠蘭的條件太好了,要錢有錢,要勢力有勢力,內幕消息一串一串的,報社想不發達都不行,可這次從北平到上海,他才真正知道梅悠蘭,在他接觸的女姓中,有梅悠蘭這樣膽量的,還真沒見過,這纔算是服氣了。

“那你小心點,別靠近前沿,那裡在打仗,你去了,不但危險,而且也會耽誤軍隊的正事。”梅悠蘭想了想,感到只要不靠近前沿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便點頭答應了。

辛瑞民很高興的轉身就走,練小森一把拉住他:“瑞民,你小子瘋了,老壽星上吊,想死呀。”

“練哥,沒事,你別擔心,小弟也就是照幾張照片。”辛瑞民微微一笑,然後在他耳邊低聲說:“我不去,主編恐怕就要去,我去了,她就不用冒險了,你還不知道她嗎。”

練小森的手一下就鬆開了,辛瑞民的話沒錯,梅悠蘭剛纔表示不去,不代表明天不去,只要那裡成爲熱點地區,梅悠蘭幾乎肯定去;但如果辛瑞民去了,她就有可能不去,因爲可報道的地方還有很多。

辛瑞民走後,梅悠蘭也不想睡覺了,她拉着練小森到飯店外的咖啡廳喝咖啡。在咖啡廳要了兩塊麪包,剛吃沒兩口,練小森突然發現窗外有個熟悉的身影走過,他急忙對梅悠蘭說:“你看,那是不是王小山?”

“不可能,這個時候他應該在渝城,想李小姐想得眼花了吧。”梅悠蘭根本沒回頭,反而調侃起練小森來了。

(未完待續)

第五節 曙光(九)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五)第五節 戰雲密佈(一)第六節 突破(一)第四節 密林血戰(七)第八節 離校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三)第十一節 重振(八)第八節 說敬之(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七)第二節 策劃(一)第一節 突破(十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六)第七節 曙光(八)第五節 號角(十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二)第八節 轉折(二十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三)第五節 曙光(四)第九節 號角(二)第三節 巧取(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二)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八節 南線(二)第十節 餘波(一)第八節 刺廖(七)第二十五節 雲聚(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三)第五十九節 遺囑第三節 戰天津(十三)第三節 交易(二)第五節 “異心”(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二)第十四節 家宴第七節 閃電(三)第七十五節 東方式謙虛第八節 日薄(二)第四十二節 戰東莞(八)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十)第九節 臨沂破軍(八)第八節 天火(四)第九節 溧水反擊(二)第五節 盟國(二)第七十五節 無名第八節 日薄(四)第十六節 招生第五節 海關(二)第一節 上海陰謀(七)第五節 雲集(三)第三十一節 妥協(一)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第五節 曙光(四)第五節 曙光(十六)第一節 遏制(七)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一)第七節 曙光(十)第二節 投敵(八)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七)第二節 起航(一)第五節 曙光(十六)第一節 出兵(一)第五節 曙光(六)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第六節 爾虞我詐(三)第一節 奪軍(八)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五)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二)第九節 中央入川(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二)第四節 九天之上(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六)第八節 光復武漢(一)第五節 盟國(九)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六)第一節 霧(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六)第四節 再戰津浦(三)第五十節 暗敵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三)第二節 投敵(七)第三十二節 挽留(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一)第六十七節 爭論第二節 策劃(九)第四節 密林血戰(八)第一節 法幣(五)第一節 挽弓(十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六)第二十七節 視察(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九)第四十五節 遷都(二)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一)第四節 九天之上(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三節 戰天津(二)第十一節 重振(九)第十節 虎嘯(四)第二十七節 轉變(四)第四十五節 遷都(五)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三)
第五節 曙光(九)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五)第五節 戰雲密佈(一)第六節 突破(一)第四節 密林血戰(七)第八節 離校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三)第十一節 重振(八)第八節 說敬之(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七)第二節 策劃(一)第一節 突破(十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六)第七節 曙光(八)第五節 號角(十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二)第八節 轉折(二十五)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三)第五節 曙光(四)第九節 號角(二)第三節 巧取(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二)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八節 南線(二)第十節 餘波(一)第八節 刺廖(七)第二十五節 雲聚(二)第一節 上海風波(三)第五十九節 遺囑第三節 戰天津(十三)第三節 交易(二)第五節 “異心”(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二)第十四節 家宴第七節 閃電(三)第七十五節 東方式謙虛第八節 日薄(二)第四十二節 戰東莞(八)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十)第九節 臨沂破軍(八)第八節 天火(四)第九節 溧水反擊(二)第五節 盟國(二)第七十五節 無名第八節 日薄(四)第十六節 招生第五節 海關(二)第一節 上海陰謀(七)第五節 雲集(三)第三十一節 妥協(一)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第五節 曙光(四)第五節 曙光(十六)第一節 遏制(七)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一)第七節 曙光(十)第二節 投敵(八)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七)第二節 起航(一)第五節 曙光(十六)第一節 出兵(一)第五節 曙光(六)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第六節 爾虞我詐(三)第一節 奪軍(八)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五)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二)第九節 中央入川(二)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二)第四節 九天之上(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六)第八節 光復武漢(一)第五節 盟國(九)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六)第一節 霧(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六)第四節 再戰津浦(三)第五十節 暗敵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三)第二節 投敵(七)第三十二節 挽留(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一)第六十七節 爭論第二節 策劃(九)第四節 密林血戰(八)第一節 法幣(五)第一節 挽弓(十一)第四節 再戰津浦(六)第二十七節 視察(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九)第四十五節 遷都(二)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一)第四節 九天之上(三)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三節 戰天津(二)第十一節 重振(九)第十節 虎嘯(四)第二十七節 轉變(四)第四十五節 遷都(五)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