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投敵(八)

蔣介石聞言看了莊繼華一眼,倆人同時在心裡說出兩個字,來了。

阿部內閣辭職後,蔣介石就在等曰本新首相的對華新政策,莊繼華也在看,曰本總是戰和之間搖擺,攻克南京後,曰本又通過陶德曼傳來和談條件,與之前的條件一模一樣,理所當然遭到蔣介石的拒絕。兩次津浦路作戰最後都是失敗告終,曰本自然沒有提什麼和談條件,曰本內閣三次更迭,平沼和阿部都曾宣佈要致力於中曰和談,但沒提出什麼條件,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他說些什麼?”蔣介石一動不動,平靜的問道。

“沒有什麼新東西,與近衛的聲明相差無幾,先是說戰爭導致民衆受苦,繼而希望建立東亞新秩序,共同防共[***],希望與中國國內的有識之士共同努力,消泯兩國之間的戰火。”陳布雷簡單的介紹了下米內聲明的內容。

蔣介石輕輕嘆口氣,這聲嘆息中包含無盡失望,這個聲明表明,曰本對華政策沒有絲毫改變,依然是以戰迫和。

“曰本人就是不撞南牆不回頭,”莊繼華淡淡的說:“從經濟上說,曰本已經快打不下去了,國家油價上漲兩倍,橡膠上漲三倍,鐵礦石上漲一倍,錫鋁等金屬上漲幅度也有一倍到兩倍,我在想曰本的外匯恐怕已經完了。”

蔣介石和陳布雷都有些奇怪,中國的經濟情況也很糟,雖說實行了糧食管制,但也只是緩解了物價上漲,國家財政沒有絲毫好轉。讓倆人奇怪的是,莊繼華似乎完全不知道這些,只看到曰本人的困難。

“文革,我們的經濟也不好,我在想,是不是與曰本人來次秘密談判,緩解下曰本人的攻勢,”蔣介石說到這裡,見莊繼華作勢要站起來反對,連忙擺手:“你坐下,坐下,我知道你絕不同意和談,但我要說的是,我沒打算與曰本人真談,只是緩兵之計。”

“歐戰爆發證明我們以前的判斷是對的,新一場世界大戰已經開始,無論是我們還是英法,要想取勝只有等美國參戰,可美國什麼時候參戰呢?我不知道,你們恐怕也不知道,如果這個緩兵之計成功,那我們就贏得了時間。”

莊繼華輕輕搖頭正色說:“校長,這事最好別幹,現在全軍士氣正高,一旦傳出去,對士氣的打擊尤其重大,士氣一泄,再鼓起來就難了。”

蔣介石心中煩躁,他站起來大聲說:“難道我是在賣國?這些年國勢如此衰落,我殫精竭慮,”說到這裡他猛地爆發出一陣兇狠的咳嗽。

陳布雷連忙扶住他,蔣介石推開他,一手扶住胸口,依舊咳嗽不止,莊繼華連忙走到他身後,輕拍他的後背。

好一陣,蔣介石才輕鬆下來,莊繼華心裡涌起股憐惜,蔣介石承受的壓力太大了,戰爭爆發到現在,失去大遍國土,GCD趁機發展壯大,內外交困,沉甸甸的壓在他身上。

“校長,曰本人的攻勢已經緩解下來了,他們已經沒有力量發動大規模進攻了,戰爭正按照我們的構想發展,這個時候我們更不能鬆勁,加緊進行社會改革,完成總理遺願。”

跟在後面的侍衛飛快端來一杯水,幫扶着讓蔣介石喝了兩口,蔣介石這才鬆緩過來,他擺擺手讓他們鬆開,然後嘆口氣:“沒事了,都散開吧。”

侍衛們猶豫的看着陳布雷,陳布雷擺擺手讓他們散開,等侍衛們走遠了,蔣介石又嘆口氣:“文革,我知道這是飲鴆止渴,可只要小心行事,不泄漏出去,對軍心就不會造成影響。”

莊繼華還是堅決反對:“校長,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GCD、鄧主任他們要是察覺,非鬧得滿城風雨不可,這個險還是不要冒,學生絕不與曰本人講和。”

陳布雷一愣,莊繼華這是委婉的告訴蔣介石,如果你跟曰本人和談,我就不跟你走了。整個黃埔系內恐怕只有莊繼華敢這樣幹。

“我不會與曰本人和談的,”蔣介石示意他們坐下,待倆人坐下後,他停頓一下,輕輕搖頭說:“算了,算了,這事就算了,不再說了。”

石桌邊一時陷入沉默,又是一陣微風過來,竹林發出嘩嘩的聲響,幾片落葉飄下,侍衛看着蔣介石,想請他回去,卻又不敢開口,生怕遭到盛怒之下的蔣介石的嚴懲。

黑暗中,陳布雷和莊繼華都沒看到侍衛的神色,蔣介石呼呼的喘喘粗氣,又輕咳兩聲,吐出口濃痰。陳布雷感到氣氛太沉悶,這兩師生在和談問題上顯出尷尬,便有心化解。

“文革,你搞西南開發這麼長時間,對經濟和金融肯定都有所得,你看目前可有辦法解決目前的經濟困境?”陳布雷心說,莊繼華厄,還是得找你,誰讓你是學生呢。

莊繼華感到這個問題有些棘手,要解決財政困難只有增加收入,要增加收入只有加稅,可現在老百姓也困難,各種物資管制,工資也就差不多限定了,老百姓也經不起加稅了。給工廠企業加稅,他們也承受不起呀。

想了半天,他忽然想起美國的國債來了,這下心裡有了主意:“校長,我看這樣,發行國債。”

“這個問題庸之和我談過,不過,國內的銀行企業經過搬遷,銀根普遍緊張,老百姓也一樣,逃到四川來,身上也沒帶多少錢,這國債發行不了多少,收點錢管不了一年。”蔣介石的語氣低沉,裡面有些許蕭索。

“那就不在國內發,”莊繼華說:“以前宋子文當財政部長時,在國際上發過國債,現在我們就在美國發,直接收美元。”

“在美國發?”蔣介石擡頭盯着莊繼華,喃喃道:“這能行嗎?”

“事在人爲,”莊繼華說:“美國資本市場非常發達,我們完全可以在華爾街發行國債,這事讓”莊繼華剛想說宋子文,猛然想起宋子文要回國接替孔祥熙,孔祥熙要到美國去,可這事還沒完全挑明,正當他不知道該說什麼時,蔣介石不動聲色的補了三個字:“孔庸之。”

莊繼華心中一喜:“孔院長到美國後,學生可以介紹他認識摩根和洛克菲勒,請他們幫助,另外還可以請美國政斧幫助,在華爾街發行中國國債,我有七成把握可以成功,只是多少,我還不知道。”

以前中國也對外國發行國債,但在美國發行還是首次,蔣介石也不知道是否能行,想想看,宋子文就要回來了,等他回來,再叫上孔祥熙,總會商議個辦法出來。蔣介石站起來,莊繼華和陳布雷也隨即站起來,蔣介石正要邁步,忽然想起莊繼華在美國又那麼大筆產業,與美國銀行界肯定有聯繫,既然如此,他說的辦法十有八九能行。想到這些,蔣介石心情舒暢起來,領頭向回走。

好心情沒有持續多久,第二天下午,蔣介石到行營作戰室繼續與白崇禧商議反攻的事,莊繼華也跟着去了行營,在柳州他沒什麼熟人,柳州行營主要是桂系和粵系人馬,他不是很熟悉,要是黃埔系,那熟人就太多了。

在行營電訊處,莊繼華草擬了一份命令,命令趙漢傑率領三個分隊到柳州待命,然後回到作戰室內。

還沒到作戰室,遠遠的就看見陳布雷匆匆趕來,看他神色有些慌亂,即便在這四月時節,額頭依舊冒出汗珠。

“畏壘先生,出什麼事了。”莊繼華有些奇怪,陳布雷一向穩重,舉止沉着,今天這樣失態肯定是出大事了。

“出事了,汪兆銘去了河內。”陳布雷飛快的說,然後慌忙向內走去,留下莊繼華在那發呆。

莊繼華知道汪精衛叛國,但他糟糕的歷史卻沒告訴他是什麼是否叛的,是通過那種途徑叛的,今天得到這個消息,才知道原來如此。

輕輕嘆口氣,汪精衛終於還是走上這條路了,權力之爭讓他完全喪失了理智,戰爭局面已經穩定下來,中[***]隊雖然節節失利,但經過戰爭洗禮的軍隊已經表現出頑強的鬥志,也涌現出一批驍勇善戰的將領,莊繼華有信心在兩年之內發起反攻,這場反攻將持續到東京爲止。

等他慢悠悠走進屋內,蔣介石白崇禧等高級將領已經得知此事,他們停下正在策劃的攻勢,轉而商議起陳布雷帶來的突然消息。

“汪精衛到河內不一定是叛國,”蔣介石思索着說,他看了眼進來的莊繼華,便接着說:“還是先弄清楚情況再說。”

“卑職認爲,他出走很可能與米內發表的對華聲明有關,”白崇禧搖頭說:“如果他在外發表響應,我們應該怎麼應對?”

“那就國人共誅之!”莊繼華斷然喝道:“校長,學生與白主任的看法相同,汪先生此舉就是投曰去了,應該立刻召開非常會議,開除汪精衛的黨籍。”

作戰室內所有人都沉默了,曾經的國民黨的創黨成員,總理遺囑起草人,第一任國民政斧主席,“舉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讓多少年青人熱血澎湃投入到國民革命大營中,他的翩翩風度爲國民黨贏得多少讚譽,但今天,所有光榮都被這一走化爲恥辱。

(未完待續)

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八)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三)第五十四節 農村(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九)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三)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九)第十一節 大捷(八)第七十二節 恐嚇第三節 魅影(二)第五節 雲集(九)第三節 交易(二)第二十二節 選擇題第四節 再戰津浦(三)第六節 爾虞我詐(七)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五)第六節 救亡(十)第九節 魅影(十四)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二)第三節 暗戰(五)第四節 再戰津浦(二)第五節 雲集(八)第六節 懲韓(一)第一節 蟄伏(七)第十節 大撤退(三)第五節 試探第六節 新雲南(三)第二十五節 雲聚(三)第四節 外交(九)第四節 密林血戰(二)第八節 刺廖(一)第五節 盟國(八)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四十二節 戰東莞(八)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五)第二十八節 新聞(一)第一節 奪軍(八)第一節 亂起(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六)第八節 轉折(十六)第四十九節 別離(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八)第一節 黨爭(四)第十三節 試探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七)第四節 以牙還牙(六)第九節 臨沂破軍(五)第五節 號角(六)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二節 重建(二)第四節 外交(六)第九節 轟炸東京(二)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一)第二節 減租減息(五)第四十二節 戰東莞(八)第三節 重起(五)第三節 重起(六)第六節 禍根(一)第六節 新雲南(二)第二節 交易(五)第三節 戰天津(十四)第三節 會戰(十四)第九節 魅影(二)第八節 艱難的花(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九)第一節 遏制(三)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三節 太行行(三)第三節 戰鼓(二)第四十九節 別離(四)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七)第四節 經濟改革(五)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七)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五)第十一節 《北伐》第三節 戰鼓(十一)第十節 撤退(四)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七)第二節 再編川軍(二)第五十八節 棉湖(四)(修改)第一節 遏制(二)第九節 殤(十)第四節 謀殺(三)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七)第一節 上海風波(五)第十節 虎嘯(三)第五節 圈套(二)第三節 會戰(十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一)第五十七節 棉湖(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二)第八節 南線(二)第九節 號角(三)第三節 戰鼓(十四)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一)第五節 友人(二)第九節 殤(七)
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八)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三)第五十四節 農村(二)第三節 鏖兵淞滬(九)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三)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九)第十一節 大捷(八)第七十二節 恐嚇第三節 魅影(二)第五節 雲集(九)第三節 交易(二)第二十二節 選擇題第四節 再戰津浦(三)第六節 爾虞我詐(七)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五)第六節 救亡(十)第九節 魅影(十四)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二)第三節 暗戰(五)第四節 再戰津浦(二)第五節 雲集(八)第六節 懲韓(一)第一節 蟄伏(七)第十節 大撤退(三)第五節 試探第六節 新雲南(三)第二十五節 雲聚(三)第四節 外交(九)第四節 密林血戰(二)第八節 刺廖(一)第五節 盟國(八)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四十二節 戰東莞(八)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五)第二十八節 新聞(一)第一節 奪軍(八)第一節 亂起(一)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六)第八節 轉折(十六)第四十九節 別離(三)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八)第一節 黨爭(四)第十三節 試探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一)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七)第四節 以牙還牙(六)第九節 臨沂破軍(五)第五節 號角(六)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二節 重建(二)第四節 外交(六)第九節 轟炸東京(二)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一)第二節 減租減息(五)第四十二節 戰東莞(八)第三節 重起(五)第三節 重起(六)第六節 禍根(一)第六節 新雲南(二)第二節 交易(五)第三節 戰天津(十四)第三節 會戰(十四)第九節 魅影(二)第八節 艱難的花(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九)第一節 遏制(三)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三節 太行行(三)第三節 戰鼓(二)第四十九節 別離(四)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七)第四節 經濟改革(五)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七)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五)第十一節 《北伐》第三節 戰鼓(十一)第十節 撤退(四)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七)第二節 再編川軍(二)第五十八節 棉湖(四)(修改)第一節 遏制(二)第九節 殤(十)第四節 謀殺(三)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七)第一節 上海風波(五)第十節 虎嘯(三)第五節 圈套(二)第三節 會戰(十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一)第五十七節 棉湖(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二)第八節 南線(二)第九節 號角(三)第三節 戰鼓(十四)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一)第五節 友人(二)第九節 殤(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