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巧取(二)

“羅澤州首先向南充發起進攻,挑起戰火,李家鈺和楊森隨後呼應,劉文輝在南充有三個旅,陳鳴謙、黃錫煊、林翼如;遂寧地區還有兩個師林雲根、陳光藻,南充一旦打響,這兩個師必然有一個會去增援,”莊繼華停頓下又說:“光亭,我們做一下沙盤推演如何。”

“好呀,”杜聿明沉穩的說:“你選那邊?”

“劉湘。”莊繼華沉穩的突出兩個字。

推演開始,莊繼華調整部署,增調一個師到南充,全軍分作西南北三個作戰集團,主力放在西路江津一線,北路聯合楊李羅進攻南充,南線放上一個師,負責進攻川南重鎮瀘州。

杜聿明卻把全軍分作四個集團,成都集團負責監視鄧田,江津永川前線則集中主力兩個師共計六個旅,南充潼南方向放上五個旅,瀘州方向放了三個旅。

戰爭首先在南充方向開始,羅澤州開始發動,可是他的實力太弱,很快被擊退,隨後李家鈺和楊森投入戰鬥,但南充的三個旅在得到遂寧方向一個旅的支持後擊退了三部的進攻,隨後莊繼華在南充、江津、潼南同時動手,杜聿明在江津主戰場實施守勢,在南充留一下旅堅守,主力卻在潼南發動反擊,莊繼華隨即在潼南轉攻爲守,在潼南的中和一線形成一道防線,隨即從渝城調兵增援江津,期望突破江津,同時在南充發起進攻,由於兵力對比的懸殊,南充很快攻克,然後直出遂寧,威脅潼南敵軍後路,杜聿明應變很快,立刻全線退守,放棄潼南、江津,向樂山璧山榮昌威遠一線撤退,並從成都的監視部隊中抽調一部增援前線;莊繼華在佔領內江後,分兵兩路,一路繼續追擊,直逼榮昌,另一路抓掉頭南下包圍瀘州。

“你敢兵分兩路?”杜聿明十分不滿,他在榮昌集中劉文輝主力近八萬人,莊繼華就算全軍追來,也只有六萬多人。

“爲什麼不敢?”莊繼華皺眉說到:“瀘州城內被我包圍一萬多人,我還有南充方向解放出來的近四萬人充當援軍,前線加起來還有六萬多人。”

“可是你根本等不到南充的援軍,”杜聿明不服氣的反駁道,兩萬多人對抗七萬人,以川軍內戰的經驗看,能擋住一天就算不錯了:“況且我從南充撤退的部隊還可以沿途抵抗,遲滯他們的進攻。”

“那我繞道字樣簡陽,直撲龍泉驛,威脅成都。”莊繼華平靜的說:“況且你說的是你的打法,不是劉文輝的,以劉文輝的習姓,他不可能行次孤注一擲之舉,他不可能放下成都,也不可能放棄瀘州,其實最佳打法是以瀘州孤城吸引敵軍,將成都讓給田頌堯,全軍出擊,在榮威一線殲滅劉湘主力,逼楊李羅三部推出戰爭,而後乘勝直逼渝城,以圍魏救趙的方式解除瀘州的包圍,然後在瀘州圍困部隊回救渝城的路上設伏殲滅它,如此劉湘部隊恐怕十去六七,劉湘也就只有宣佈下野了,校長也只能承認既成事實。”

“劉湘絕不會擔心,因爲他還有田頌堯,”莊繼華十分鬱悶,他不知道田頌堯和鄧錫侯能不能抗住誘惑:“劉文輝在前線的失敗有可能引發兩人的貪慾,他們很可能爲了搶地盤在成都動手,如此劉文輝就會四面受敵。”

“到這時候劉文輝完全可以和劉湘講和。”唐縱插話了:“他們是叔侄,劉文輝的主力壓在劉湘的身上,劉湘也不願承受這種壓力,我估計他會與劉文輝講和,放劉文輝回去對付田頌堯和鄧錫侯。”

“對,乃健說得沒錯,”莊繼華接過話題:“劉湘不會讓鄧錫侯和田頌堯在一旁看熱鬧,他要把他們都拉進來,大家一起消耗,如此戰後他纔有絕對的實力控制四川局面。”

“這麼說來,我們最大的危險在攻克南充之後,劉文輝主力集結在榮昌威遠一帶時。”李之龍說道。

“唉,就看擴大哥的了。”莊繼華長嘆一聲,這狗曰的川耗子,個個滑不留手,逼得他不得不冒險了,希望全寄託在曾擴情身上,希望能控制住田頌堯和鄧錫侯。

九月初,羅澤州開始向南充發動進攻,在李家渡與陳鳴謙所部交戰一天,沒有絲毫進展,羅澤州隨即撤退,然後四川就熱鬧了,按照民國的規矩,打這樣的仗是一定要發表通電的,羅澤州搶先通電指責劉文輝挑起戰端,他一再克忍,不得已奮起反擊,請中央軍事委員會和四川善後督辦(劉湘)明令制止;劉文輝隨後通電國民政斧和四川各界怒斥羅澤州的謊言,稱其不顧百姓的死活,肆意挑起戰禍,同時又訴說李家鈺和楊森各部異動,江津永川前的二十一軍各部紛紛集結意圖向他發起進攻;與劉文輝的委屈相比,劉湘則輕鬆多了,他沒有直接出面,而是由他的部下唐式遵出面率領九十多名將領通電四川各界,提出治川綱要,歷數辛亥以來川亂帶給百姓的災禍,提出消滅防區制,重建四川政斧,削減軍隊數量等等共計十六條之多;隨着唐式遵領銜的通電發出,四川各部圍攻劉文輝之勢正式形成。

但通電還沒完,四川各界民衆隨後就加入進來了。面對戰亂,四川各界一致呼籲和平,成都、渝城的社會名流紛紛請電劉湘、劉文輝,請求息兵罷戰,同時電請中央派員調和川局,平息戰亂;南昌剿共前線的蔣介石也發電要求四川各軍互相剋制,命令曾擴情在成都、莊繼華在渝城調節各部。當然這些統統沒用,演員已經登場,大戲已經拉開帷幕。

通電謝幕之後,戰爭正式上演,楊森、李家鈺加入戰團,龜縮達縣的劉存厚也派出兩個旅開到南充前線,與劉湘所部的許堯卿、孟浩然旅、周紹軒一起向南充展開進攻。

同時劉湘所部王贊緒所部向潼南方向展開進攻,意圖繞道南充後方;在江津永川方向,潘文華指揮兩個師另五個旅向劉文輝所部的張清平師另兩個旅發起進攻。

面對圍攻,劉文輝怡然不懼,他以張清平、夏首勳率領主力分據江津永川,迎戰潘文華和唐式遵,讓陳光藻率領林雲根師防守南充迎戰楊李羅和劉湘劉存厚。

中線潘文華所部與駐守永川的彭臧孚、鄧國璋、徐廷秀激戰於大安場,唐式遵與張清平激戰於江津四面山,雙方死傷枕籍,戰鬥呈膠着狀態。

整個戰局中對劉文輝最不利的是南充地區,劉湘、楊森、李家鈺、劉存厚三面圍攻,特別是楊森和李家鈺,攻勢猛烈,突破白馬山防線,逼近南充城垣。

劉文輝對南充的局勢擔心異常,在放棄還是增兵的問題猶豫不決,曾擴情匆匆前來“調節”,一番寒暄之後,曾擴情直接開口要求劉文輝作出讓步。

“劉主席,委員長明令我進行調節,兄弟也就只有勉爲其難,我與楊子惠他們的代表談過了,他們只要北道六縣,然後就不再進攻。”曾擴情很是爲難的說:“說實話,劉主席,他們的要求是有些過分,可我私下裡也爲主席思量了,三面受敵乃兵家之大忌,何不暫時退讓,緩解壓力,至少可以懈怠其進攻之心,此外修復保定系的團結,而後徐圖再舉呢。”

劉文輝思索再三,感到曾擴情雖然不懷好意,但他的建議還是可行的,目前戰線過長,兵力分散,劉湘在永川江津前線的攻勢越來越猛烈,他必須集中全力對付。

“我可以讓出北道,但你能保證楊子惠他們遵守信義嗎?”劉文輝緩緩的問。

“不能,”曾擴情毫不猶豫的搖頭,劉文輝臉色一變就要發火,曾擴情卻不慌不忙的接着說:“不過您可以分化瓦解他們。”

“怎麼才能瓦解他們?”劉文輝皺眉問道。

“關鍵在南充,李家鈺、羅澤州、楊森無一不想要這塊膏粱之地,你可以,”曾擴情看看左右,劉文輝揮手示意左右的人退下,待衆人退出後,曾擴情才低聲說:“把南充西充讓給李家鈺,把遂寧射洪讓給羅澤州,把營山讓給楊森就可以了。”

劉文輝看看曾擴情,眼睛逐漸明亮起來,二桃殺三士,兵力最多,出力最大的楊森卻只得到一個營口,這勢必引起楊森的不滿,而李家鈺和羅澤州做夢都想要塊地盤,既然吃到嘴裡,豈會再吐出來,三人之間必然會起矛盾,如此北道的進攻就會緩和下來。

南充城內,陳光藻接到劉文輝的明令,令其放棄南充遂寧,不過務必做到讓李家鈺攻佔南充,陳光藻迷惑不解,向劉文輝詢問爲何?劉文輝卻沒有解釋,只是讓他必須嚴格執行,務必確保成功。

於是李家鈺面前的阻擊變得十分薄弱,楊森卻遭到陳光藻的兇狠反擊,羅澤州卻忽然掉頭向遂寧發起進攻。

李家鈺揮兵直進,前鋒連連得手,佔領白塔,隨後就搶渡嘉陵江,沿途幾乎沒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

“師長,不對吧,這陳光藻怎麼忽然不經打了?”參謀長李風和麪帶憂慮的跑來問。

“沒什麼不對的,劉道人要走了。”接到莊繼華電報的李家鈺滿不在乎的說:“劉甫澄在江津永川打得很兇,劉道人要把這邊的不對調到那邊去,抓緊時間,趕快進城,不要讓別個搶先了。”

“是那邊來的?”李風和恍然大悟。

李家鈺點點頭:“要快,加快渡江,部隊連夜進城。”

十月十六曰,李家鈺搶在楊森和許紹卿之前進入南充,隨即任命參謀長李風和爲南充縣長兼守備司令。

十八曰,羅澤州攻克遂寧,隨後自封遂寧縣長,李家鈺追擊劉文輝退軍中攻克西充。

楊森以偏師佔領劉文輝已經放棄的營山,事情策劃得很好,可執行還是出現差錯,許紹卿搶了射洪。

北道的槍聲平息下來,楊森一盤點,自己居然什麼也沒撈着,這不但讓他自己心有不甘,部下也怨聲載道,可楊森也不好直接開口讓李家鈺讓出南充,於是便鬱悶的向莊繼華的代表李東祝抱怨,李東祝不久就交給他一份電報,楊森皺眉思索片刻後還是點頭答應。

隨後在遂寧召開的作戰會議上楊森委婉提出讓李家鈺在南充賦稅分出部分作補償,可李家鈺還沒答話,他的部下先就不答應,於是楊森的部下白駒等人也跳起來反駁,羅澤州試圖調節,沒想到兩人的部下立刻把矛頭對準了他,同時要求均分遂寧財稅。這下作戰會議開不下去了,三部將領吵吵嚷嚷各不相讓,楊森一氣之下,部隊就停在遂寧不走了,他一不動,羅澤州和李家鈺也不敢動,李家鈺乾脆從前線調兩個旅回南充,只留下最弱的三旅在前線裝裝樣子。

這下可把許紹卿急壞了,潼南前線,夏首勳攻勢非常猛烈王贊緒節節敗退,連續不斷的向劉湘求援,劉湘迭電許紹卿諸部出擊潼南,抄夏首勳的後路,可現在這三人不打了,劉存厚當然不肯再打,他也沒得到任何好處。許紹卿沒有辦法,只好如實向劉湘報告,劉湘不愧是調節矛盾的高手,立刻電告楊森,願意讓出射洪,將來潼南也歸楊森,請楊森立刻出兵潼南。

楊森收到電報後有些怦然心動,但就這樣出兵,莊繼華那裡也不好交代,莊繼華在電報裡明確告訴他,攻克遂寧後就停止進兵,坐觀二劉爭鬥,可劉湘的禮物也不輕,整整兩個縣。

就在楊森左右爲難時,成都傳來消息,退出鄂豫皖的目前在陝西流竄的張國燾、蔣先雲、徐向前所部有突破大散關南逃四川的企圖,蔣介石嚴令田頌堯必須堵住共*匪入川道路,經過曾擴情調節,田頌堯宣佈退出成都,部隊調往川北,劉文輝宣佈將以曾對稅收支持田頌堯剿匪,同時聲稱劉湘此刻挑起爭端是爲了配合共*匪的入川行動,希望國民政斧和蔣委員長對劉湘嚴加懲處。這個消息讓楊森渾身一激靈,他立刻明白該怎麼辦了。

(未完待續)

第二節 沙基(二)第七節 閃電(十六)第三節 會戰(十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七節 閃電(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三)第五節 受罰與訛詐第六節 戰地黃花(二)第八節 轉折(十七)第十三節 冷遇第四節 牛人第六節 波瀾起(八)第二節 川軍(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七)第五節 積聚(七)第二節 起航(一)第五節 雲集(九)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第五節 號角(十一)第二節 山城霧(一)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九)第二節 交易(六)第二十三節 合併(二)第一節 法幣(七)第四節 以牙還牙(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十)第三節 戰天津(八)第二十二節 逃兵(二)第十節 大撤退(十)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三節 太行行(七)第四十二節 歧路(二)第五節 積聚(六)第十節 虎嘯(十二)第一節 破冰(二)第一節 德黑蘭(十四)第九節 號角(一)第三節 新人舊人(六)第五節 反擊(三)第三節 演練(二)第十三節 無聲第四節 外交(九)第二十九節 婚禮(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三)第十四節 亂第三十節 中山艦(四)第六節 爾虞我詐(九)第五節 雲集(二)第四十一節 戰東莞(七)第二節 戰後之戰(八)第二節 策劃(七)第五節 雲集(七)第四節 視察(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六)第三節 鐵血雄關(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三節 狙擊(一)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五)第三節 太行行(十三)第七節 生機(七)第八節 刺廖(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二節 沙基(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二)第二節 初戰(一)第五節 兩全(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九)第五節 反攻(八)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三)第九節 殤(八)第二節 陝北行(五)第八節 轉折(十三)第二節 交易(一)第五節 “異心”(二)第二節 投敵(八)第十節 虎嘯(二)第四十二節 歧路(一)第三節 重起(九)第十三節 試探第九節 魅影(十五)第一節 戰局(四)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八)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第四節 塞北烈焰(七)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三十節 中山艦(二)第五節 反擊(三)第五節 積聚(六)第八節 天火(六)第六節 爾虞我詐(四)第十節 辯論賽第八節 南京,南京(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八)第七節 曙光(六)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二)
第二節 沙基(二)第七節 閃電(十六)第三節 會戰(十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二)第七節 閃電(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三)第五節 受罰與訛詐第六節 戰地黃花(二)第八節 轉折(十七)第十三節 冷遇第四節 牛人第六節 波瀾起(八)第二節 川軍(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七)第五節 積聚(七)第二節 起航(一)第五節 雲集(九)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第五節 號角(十一)第二節 山城霧(一)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九)第二節 交易(六)第二十三節 合併(二)第一節 法幣(七)第四節 以牙還牙(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十)第三節 戰天津(八)第二十二節 逃兵(二)第十節 大撤退(十)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三節 太行行(七)第四十二節 歧路(二)第五節 積聚(六)第十節 虎嘯(十二)第一節 破冰(二)第一節 德黑蘭(十四)第九節 號角(一)第三節 新人舊人(六)第五節 反擊(三)第三節 演練(二)第十三節 無聲第四節 外交(九)第二十九節 婚禮(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三)第十四節 亂第三十節 中山艦(四)第六節 爾虞我詐(九)第五節 雲集(二)第四十一節 戰東莞(七)第二節 戰後之戰(八)第二節 策劃(七)第五節 雲集(七)第四節 視察(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六)第三節 鐵血雄關(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七)第三節 狙擊(一)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二)第十節 江戶之花(五)第三節 太行行(十三)第七節 生機(七)第八節 刺廖(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三)第二節 沙基(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二)第二節 初戰(一)第五節 兩全(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九)第五節 反攻(八)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三)第九節 殤(八)第二節 陝北行(五)第八節 轉折(十三)第二節 交易(一)第五節 “異心”(二)第二節 投敵(八)第十節 虎嘯(二)第四十二節 歧路(一)第三節 重起(九)第十三節 試探第九節 魅影(十五)第一節 戰局(四)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八)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第四節 塞北烈焰(七)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九)第三十節 中山艦(二)第五節 反擊(三)第五節 積聚(六)第八節 天火(六)第六節 爾虞我詐(四)第十節 辯論賽第八節 南京,南京(四)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八)第七節 曙光(六)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