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閃電(一)

春天的陽光照耀在華北大地上,溫暖的陽光下,大地披上綠裝,燕子從南方翩翩飛回,北平古老的城牆,在陽光下顯得更加巍峨壯觀,遠遠望去,令人不由自主升起敬畏。

但古老的城牆在這陽光下,顯得孤獨寂寞,了無生機。除了偶爾掠過的燕子,剩下的便是冰冷的槍口,以往熱鬧的街市,現在沒有絲毫人跡。

從與莊繼華見面後,岡村寧次便不再到城牆上去,他已經篤定中國人不會強攻北平,至少現階段不會,莊繼華肯定還會約他見面。可下次見面,他要說什麼呢?

他看得出來,莊繼華非常希望他投降,當然他也清楚,這種希望更多的是爲了保存這座古老的城市,至於城內的這幾萬曰本人,他毫不放在心上。

春天的紫禁城,同樣恢復了生機,紅磚綠瓦間春意盎然,各種鮮花相繼開放,南海岸邊的柳樹綻放出朵朵嫩綠,細細的枝條在春風中輕輕擺動,湖水輕輕皺起一圈圈漣漪。

從城外回來後,岡村寧次穿着和服坐在岸邊,與莊繼華會面後,他便不再穿軍裝;面對着清澈的南海,悠然自得的彈着古琴,四下裡只有幾個衛士,靜靜的站在一旁,不敢有絲毫打擾。琴聲清脆,帶着一絲縹緲,一絲顫動,潺潺而起,隨着春風飄向四周。

岡村專注的撥動琴絃,彷彿沉浸在這古老的音樂中。德永急匆匆走來,到了之後喊了聲報告,可岡村就像沒聽見依舊專注在琴上,德永只好站在那,等待着岡村的反應。

岡村寧次回來之後便將與莊繼華見面的內容告訴了他,這讓他非常驚訝,中國人爲了促使他們投降,居然下了這麼大賭注。

投降還是繼續抵抗,德永不知道,長期的教育讓他不願放下武器,可現實的絕境,又讓他找不到出路,堅守無援,突圍無望;中國人只要願意,可以困他們十年,到時候只需要進來收拾屍體便行了,當然這滿城數十萬還沒逃走的中國人也得爲他們這幾萬皇軍殉葬。

支那將軍提出的辦法倒是讓他心動,這樣既可以保全北平這數萬曰本人的生命,也可以保全陛下的安全,但這話讓他怎麼說出口。

德永對琴瞭解不多,岡村寧次的琴也不是多高明,可德永還是從琴聲中聽出了彷徨和無奈,德永在心中暗暗嘆口氣,現在北平城內的所有曰軍將領都是這樣,47師團師團長大迫通貞便乾脆提出全軍突圍,全軍向東突圍,一路殺到天津,會合橫山勇,再全軍向塘沽突圍,請海軍派出艦隊在塘沽海外接應他們。

15師團師團長山內正文反對向天津突圍,相反提出集中所有兵力,北平,天津,兩支部隊同時突圍,向冀東突圍,能衝出去多少算多少,大不了與支那軍同歸於盡。

這兩個歇斯底里孤注一擲的賭博式方案,正好說明整個部隊的狀況,從將領到普通士兵都陷入一種絕望的焦躁中,這種看不到任何希望,等待死亡的滋味,最讓人感到恐懼。

“司令官,”聽了一會,德永不得不打斷岡村,可岡村寧次似乎沒聽見,琴聲依舊不斷,德永只好拿出電報:“司令官,橫山勇司令報告,天津城外支那軍動作頻頻,一個新的軍番號出現在城北宜興埠,另外城北…。”

岡村寧次的琴聲嘎然而止,他慢慢站起來,德永的聲音漸漸低下去,岡村寧次今天沒有穿軍裝,穿的是曰本的傳統和服,腳下蹬着雙木屐。德永沒有再念電報內容,在岡村寧次身邊這麼久,司令官的一些暗示他很清楚。

其實,德永拿到電報那刻起便知道,不會有任何結果。北平城比天津還大,兵力滿打滿算不到四萬,橫山勇統帥着近七萬兵力,如果他沒有辦法,岡村寧次就更沒辦法。

岡村寧次雙手籠在袖中,望着綠樹叢中的瀛臺:“德永君,支那的光緒皇帝就關在那。”

德永輕輕的哦了聲,這個事情他當然知道,他迅速開動腦筋,岡村寧次這是什麼意思;岡村寧次輕輕嘆口氣:“上野的櫻花已經謝了,德永君,你有多少年沒看到上野的櫻花了?”

德永心情頓感沉重,他有種被當胸一刀的感覺,他已經六年沒回家了,去年接到妻子的信,十五歲的兒子應徵入伍,被派到江南戰場,現在也不知道怎麼樣了。現在他被困在北平城內,誰知道還能活幾天呢?

“我有六年沒看到了,真想看看啊。”岡村沒等德永回答便自己回答了,前世岡村在佔領南昌後,被調回國一段時間,不過這一世沒有這段經歷,直接從十一軍司令官位置上調到華北派遣軍擔任司令官。

“是呀。”德永嘆口氣,似乎想起櫻花盛開時,上野公園內那如雲的遊人,女人們穿着美麗的和服,在花海中翩翩起舞,男人們在酒精的鼓動下,放聲高歌,這美麗的一切就要離他們遠去了,除非……。

“這些天我總在想東京,你知道嗎,在東京澀谷,有家小店,他的撈麪是全世界最好吃的東西。”岡村似乎陷入回憶中,臉上始終保持着淡淡的微笑。

德永心裡有種不妙的感覺,他連忙打斷岡村的神遊:“司令官,橫山勇將軍來電,支那軍可能要進攻天津,他請詢問方略。”

“方略?”岡村寧次微微搖頭,橫山勇不是傻瓜,支那將軍肯定也在勸說他投降,對支那將軍來說,天津是可以強攻的城市,他沒有任何顧忌。

“現在還有什麼方略,告訴橫山勇,我給他全部權力,天津部隊的任何行動都不用再向我報告了。”

岡村寧次顯得非常決絕,給德永的感覺是岡村寧次根本沒思考便作出了決定,德永沉默了下,他想說點什麼,可想了半天,感到岡村寧次的決定是最恰當的。不管天津發生什麼,他都無能爲力,只能坐看局勢變化。

想到這點,德永不由有些黯然,曾幾何時,皇軍威風凜凜,縱橫支那大地,可這纔過去幾年,便落到如此地步,只能坐以待斃。

天津,漫天春光被戰雲驅散,大地被縱橫交錯的戰壕割裂,城牆附近到處是明碉暗堡,護城河的水已經放到最大,靠近城牆的所有房屋被拆毀,城牆上機槍林立,城市內街道被沙包和公共汽車切斷,兩側的樓房都佈置了火力點,越是靠近曰租界,火力點越多,四周的樓房全部被徵用,居民全部被驅逐出去,樓內房間全部被打通,窗臺上堆着沙包。

橫山勇沒有浪費時間,他充分利用了中[***]隊等待後勤物質的這段時間,加固工事,訓練在鄉軍人,整個天津的三萬多僑民,不分男女,全部被編入軍隊中,整天進行訓練。天津城內的警察也被編入軍隊,橫山勇清楚,這些警察不可信,所以他把這些警察打散,以補充兵的方式補充到部隊,被強制姓固定在固定火力點上,一旦戰鬥打響,要麼戰死在位置上,要麼被後面的士兵殺死。

但即便如此,橫山勇還是感到兵力不足,天津這樣的城市,至少需要十萬兵力,他現在蒐羅了六萬多人,怎麼也不夠。

橫山勇站在大和公會堂的樓頂,站在這裡可以看清整個公園的全貌,手裡攥着剛收到的岡村的電報,臉色陰沉。天空中兩架中國戰機在盤旋,飛機沒有投彈,而是丟下了一堆紙片,紙片花花綠綠的在空中飛舞,被風吹得滿城都是。

橫山勇知道那些紙片上的內容,城外中國人每天都用高音喇叭向城內喊,向他們通報目前戰局的進展,河邊正三部隊,有末精三部隊全軍覆滅,中[***]隊光復熱河,數十萬大軍直逼山海關。中[***]隊出塞外,向蒙古發動進攻,中國空軍轟炸錦州,中國空軍轟炸瀋陽,中[***]隊在蘇北發動進攻,等等,等等。

這些喊話和傳單沉重打擊了城內士兵的士氣,幾乎所有士兵都知道,他們突圍無望,堅守無力,完全陷入絕境。

在戰前,大量天津居民出逃,不過乃有幾十萬留在城內,這些居民大都比較貧困,橫山勇徵用了十多萬居民,嚴令他們構築工事,經過近一個月的忙碌,將城內的工事修好後,才放他們回家,居民們一回到家裡,便緊閉房門,很少外出,整座城市死一般寂靜。

橫山勇感到中[***]隊的進攻已經迫在眉睫,城外的中[***]隊在昨天便調動頻頻,城北出現了一個新的中[***]番號,前線還報告,陣地對面有坦克發動機的聲音,中[***]隊正將坦克部隊調來。

所有的一切都證明他對中[***]隊主攻方向的判斷是正確的,他將戰鬥力最強的第九師團和110師團放在這個方向,這兩個師團在前期作戰中損失極大,每個師團都只剩下不到一半的兵力,可即便這樣,他們的戰鬥力也是城中部隊最強的。

天津城內總共有四個師團兩個讀力混成旅團的番號,除了第九師團和110師團外,還有69師團132師團讀力第八混成旅團和讀力十六混成旅團,除了十六混成旅團外,其他部隊損失都很大,重武器大都損失。

雖然編組了三萬在鄉軍人,可橫山勇根本不敢將希望寄託在他們身上,究竟訓練,驍勇善戰的職業軍人都無法阻擋中[***]隊的進攻,這些臨時抱佛腳的在鄉軍人能起多大作用,最多也就給他們增加點麻煩。

一張傳單晃晃悠悠的飄到到他的身邊,他伸手接住,傳單上用中曰兩國文字寫着目前中[***]隊抓獲的戰俘名單,上面還有河邊正三和谷壽夫的照片。

照片雖然有些模糊,可橫山勇還是認出了他們,倆人都負了傷,谷壽夫頭上裹着繃帶,河邊正三胳膊吊着,第二張照片卻是個巨大的戰俘營,裡面全是被俘的曰本士兵。

(未完待續)

第五節 戰雲密佈(七)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六)第九節 中央入川(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二)第四節 對策(二)第四節 戰鼓(三)第四十六節 旁觀(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四)第一節 挽弓(十一)第七節 塞克特(三)第八節 日薄(十二)第八節 天火(八)第四十五節 遷都(三)第一節 辦學(三)第三十二節 挽留(四)第五節 積聚(四)第二十五節 雲聚(二)第七十七節 平叛(二)第七十節 劫持第三節 鏖兵淞滬(七)第六節 突破(五)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七節 風波惡(六)第一節 遏制(四)第二節 冒失的闖入者第四節 謀殺(四)第三節 前哨戰(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三節 戰天津(八)第四十八節 傷懷(八)第一節 奪軍(十五)第一節 霧(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四)第二節 策劃(十)第三節 戰鼓(二)第八節 轉折(十三)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第二節 察東收編(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五)第三節 戰鼓(十一)第四十九節 別離(二)第六十九節 拉攏(四)第七節 閃電(八)第二節 山城霧(一)第三十九節 戰東莞(五)第三十四節 宣傳隊第一節 法幣(二)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第一節 突破(二)第三節 戰鼓(十)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二)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三)第五節 友人(三)第二十節 兵油子(二)第三節 魅影(六)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七)第五十五節 棉湖(一)第五節 突擊(八)第二節 起航(八)第三節 交易(二)第二節 策劃(七)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二)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二)第六節 “小文革”(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十)第六節 波瀾起(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七)第九節 魅影(十四)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一)第十三節 無聲第七節 生機(三)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四)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八)第八節 九變(一)第二節 再編川軍(五)第二節 初戰(一)第八節 日薄(三)第四節 謀殺(五)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一)第七節 閃電(七)第五節 曙光(六)第六節 爾虞我詐(二)第三節 太行行(六)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第九節 殤(八)第六節 救亡(七)第八節 刺廖(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三)第八節 說敬之(二)第四節 陰雲(四)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五節 曙光(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九)第一節 湖議(二)第四十九節 別離(二)
第五節 戰雲密佈(七)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六)第九節 中央入川(二)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二)第四節 對策(二)第四節 戰鼓(三)第四十六節 旁觀(二)第四節 再戰津浦(四)第一節 挽弓(十一)第七節 塞克特(三)第八節 日薄(十二)第八節 天火(八)第四十五節 遷都(三)第一節 辦學(三)第三十二節 挽留(四)第五節 積聚(四)第二十五節 雲聚(二)第七十七節 平叛(二)第七十節 劫持第三節 鏖兵淞滬(七)第六節 突破(五)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七節 風波惡(六)第一節 遏制(四)第二節 冒失的闖入者第四節 謀殺(四)第三節 前哨戰(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三節 戰天津(八)第四十八節 傷懷(八)第一節 奪軍(十五)第一節 霧(二)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四)第二節 策劃(十)第三節 戰鼓(二)第八節 轉折(十三)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第二節 察東收編(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五)第三節 戰鼓(十一)第四十九節 別離(二)第六十九節 拉攏(四)第七節 閃電(八)第二節 山城霧(一)第三十九節 戰東莞(五)第三十四節 宣傳隊第一節 法幣(二)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第一節 突破(二)第三節 戰鼓(十)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二)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三)第五節 友人(三)第二十節 兵油子(二)第三節 魅影(六)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七)第五十五節 棉湖(一)第五節 突擊(八)第二節 起航(八)第三節 交易(二)第二節 策劃(七)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二)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二)第六節 “小文革”(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十)第六節 波瀾起(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七)第九節 魅影(十四)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一)第十三節 無聲第七節 生機(三)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四)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八)第八節 九變(一)第二節 再編川軍(五)第二節 初戰(一)第八節 日薄(三)第四節 謀殺(五)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一)第七節 閃電(七)第五節 曙光(六)第六節 爾虞我詐(二)第三節 太行行(六)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第九節 殤(八)第六節 救亡(七)第八節 刺廖(一)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三)第八節 說敬之(二)第四節 陰雲(四)第八節 特使(十四)第五節 曙光(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九)第一節 湖議(二)第四十九節 別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