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突破(一)

天色大亮之後,岡村寧次設在平津外圍的第一道防線全部落入中[***]隊的手中。對這個情況,曰軍上下都沒感到意外,從鄂北會戰到山東會戰,僞軍面對中國[***]時,幾乎沒有抵抗,岡村寧次將他們放在第一線,連監督都沒派一個,那意思就擺明了,何去何從,隨你們便,曰軍上下也沒指望這支部隊能帶來奇蹟。

前線報告迅速彙集到北平司令部,岡村寧次在得到第一份報告後,便將行軍牀搬進了司令部作戰室。

“谷壽夫報告,支那軍開始進攻涿州外圍防線,支那二十九軍三個師攻擊松林店,十三軍進攻東城坊,一零二軍一零七師攻擊張坊,26師團,149師團,開始接戰;涿州方面,支那軍攻擊最猛烈的是左翼的第五集團軍,第五集團軍以坦克爲前鋒,衝擊我36師團在高官莊一線防線,36師團損失很大,一線陣地悉數失守,部隊退入高官莊;”

立高之助的聲音平靜而冷漠,見岡村寧次沒有絲毫表示,便拿起另一份電報:“河邊正三將軍來電,固安正面進攻的是支那精銳二十二集團軍的四十一軍,側翼查明的番號是四十五軍;廊坊方面,……。”

立高之助說着拿起另一份電報,看了看後讀到:“支那軍坦克配合步兵,攻擊我仇莊、三間房一線陣地,122師團已經擊潰支那軍兩次進攻,戰鬥很激烈。…”

連續多天的陰雲剛剛散去,中[***]隊便抓住機會發起進攻,攻勢一展開,前線查明的番號便有五個集團軍,足有十個軍。

從目前來看,除了天津方向,中[***]隊第一集團軍下屬五十五軍突破了小王莊陣地,其他戰線陣地基本穩定,靜海雖然被突破,但曰軍主力本就在獨流河以北,整個戰局的發展還在預料之中。

讓岡村寧次有些擔心的是涿州以西,二十四集團軍突然出現在這個方向,原來這個地區的四十九集團軍卻只出現了一個師。

“百花山一帶有沒有異常?”岡村寧次問。

“沒有。”立高之助翻了翻手中的電報答道,他清楚岡村寧次的擔心。北平以西的西山地區,一直是GCD游擊隊比較活躍的地區,這山巒起伏,叢林茂密,適合打游擊,如果四十九集團軍在張坊虛晃一槍,主力要是趁機越過這段山巒叢林,突然出現在房山或石景山。

除此以外,立高之助還猜測,岡村寧次對戰前進行的調整還心存疑惑。岡村寧次調整部署,主要還是受到北平正面谷壽夫的壓力,情報部門傳來的情報表明,中[***]隊最精銳的幾支部隊,四十九集團軍、第五集團軍、機械化第一集團軍,三十一集團軍,這還是正面的敵情,右翼還有中國將領衛立煌統帥的近三十萬中[***]隊,這樣強大的兵力,讓谷壽夫深感壓力,連續向北平報告,要求增加兵力。

岡村寧次一直在猶豫,一方面他不相信中[***]隊會強攻北平;可另一方面,軍人的理智又讓他不敢將賭注完全壓在上面。參謀長大城和副參謀長立高之助也認爲谷壽夫的兵力比較薄弱,有必要增加兵力,否則難以堅守一個月,等到關東軍增援。

反覆權衡利弊下,岡村寧次終於還是接納了大城的建議,從新保安地區抽調兩個主力師團,從固安抽調一個師團,交給谷壽夫。

“四十九集團軍機械化程度較高,應該不會走這段山路,即便支那將軍要襲擊房山地區,可以動用八路軍新四軍。”立高之助試探的望着岡村。

岡村搖搖頭:“不能這樣想,立高君,只要能包抄涿州,就算兩條腿爬,也值得。”

“司令官說得對,”立高之助恭敬的承認判斷錯誤,而後擡頭看着岡村:“司令官,到目前爲止,戰局還在我軍控制下,支那軍的攻擊方向果然在涿州和天津。”

岡村點點頭,不過,戰鬥纔開始,還沒有一天,所有的事情都還不能確定,一般情況下,這點時間還是雙方統帥互相試探。

“命令五十六師團,派出至少一個聯隊進入周口店、百花山一線,構築防禦工事,派出偵查隊查明周邊情況。”岡村寧次沉默了會,下達了第一個調整命令。

大城和立高之助一愣,在剛纔的戰況彙報中,岡村沒有流露出絲毫要調整部署的意思,可一轉頭便下達了這樣的命令。立高之助微微皺眉:“司令官,是不是太早了?”

五十六師團在緬北會戰中被全殲,重建後,在密支那會戰,在東線擊敗六十六軍,部隊重新建立信心,師團長松山佑三受到天皇的嘉獎,這次被調到北平後,岡村寧次很看重這支部隊,將這支部隊列爲防禦北平的主力師團。

“是的,司令官,現在就調整部署是不是太倉促了?”大城顯然也不贊成,他委婉的勸道:“這一線已經有116師團兩個聯隊,地形對我們很有利,只要保持警惕便行,用不着現在便增兵。”

岡村卻堅決搖頭:“支那將軍最擅長的便是側翼作戰,兩個聯隊是擋不住四十九集團軍的,別忘了,這個集團軍從南京到現在,還從未被擊敗過,我不相信兩個聯隊可以擋住他們的攻擊,執行吧。”

岡村的態度非常堅決,大城和立高之助沒有再勸諫,大城立刻起草命令,立高之助指揮參謀將最新的態勢標註到沙盤上。

沙盤上,代表中[***]隊的藍色小旗子和代表曰本軍隊的太陽旗,涇渭分明,藍色小旗只是微微侵入太陽旗的範圍。

冬季難得的好天氣,太陽從厚厚的雲層後跳出來,掛在高空,溫暖的陽光灑在大地上,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要換以往,莊繼華一定要在外面曬曬被厚厚的棉衣裹得快長毛的身體,可惜的是,戰爭讓這個願望成爲奢想。

與岡村寧次相同,莊繼華也在作戰室安上三張行軍牀,他一張,徐祖貽一張,剩下那個歸白崇禧或何畏。對陣兩邊的主帥都清楚,這是一場決戰,相對而言,岡村寧次壓力更大,他不能敗,甚至不能平手。

天空中轟鳴聲由遠及近,又漸漸遠去。十幾架飛機從司令部上空掠過,向東北方飛去。地面上,幾十個孩子歡呼着追出幾裡。司令部周圍依舊忙碌,來來往往的支前隊,後勤車隊,滿載着各種物資向前方飛馳。

“告訴宋希濂,不要遲疑,堅決分割包圍固安廊坊,加強火力。”

進攻不是很順利,曰軍充分總結了聊城防禦戰的經驗,構築了數道反坦克戰壕,充分運用八十八mm高射炮,三十六集團軍和讀力第二坦克師的攻擊受挫。

“五十五軍突破曰軍防線,佔領小王莊,正向趙連莊和胡連莊進攻。”

何畏說着在地圖上畫出兩道線,這兩道線形成一個巨大的箭頭,直插獨流河南岸。這個方向到目前是莊繼華唯一滿意的。白崇禧也對目前的進展有些不滿,說成全線受挫也不爲過。

“文革,是不是將新六軍和七十四軍調上去?”

新六軍預定增援中線宋希濂,七十四軍預定增援西線杜聿明。莊繼華聞言微微皺眉,宋希濂和杜聿明自己留的預備隊還沒用,這麼快便增援,小諸葛過於緊張了。

難怪,兩百多萬人的決戰,不但莊繼華是第一次,白崇禧也是第一次,沒有人有經驗。這些天,整個司令部都籠罩在巨大的壓力下,包括莊繼華自己,只是他自己沒察覺罷了。

“暫時還不用,電告宋希濂和杜聿明、湯恩伯,六年抗戰,十年建設,千萬人犧牲,就在今天,我希望他們能打出國威軍威,國民黨員,三青團員,要做到衝鋒在前,撤退在後,軍官要成爲士兵的表率!對任何怯戰退縮行爲要堅決執行革命軍人連坐法!”

莊繼華的語氣極其嚴厲,徐祖貽和白崇禧都沒有開口勸解,這場關鍵決戰,只能勝不能敗,軍法必須嚴格!

“司令,邱清泉將軍來電,要求出擊!”何畏向莊繼華報告,莊繼華不耐煩的斥責道:“告訴他,爲將者,首在沉穩,不是衝動浪戰!老實呆着!”

徐祖貽將何畏拉到一旁,起草了一份語氣比較和緩的電報,告訴邱清泉,他現在的任務是等待。電報交給莊繼華簽字時,莊繼華添了,首在沉穩,老實呆着,八個大字。

“電告高志航,空軍加強轟炸!”

“文革,不要着急,戰鬥纔剛剛開始。”徐祖貽一直比較沉穩:“宋萌國和杜光亭久經戰陣,經驗豐富,要相信他們。”

(未完待續)

第七節 鎮藍衣(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五)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一)第八節 轉折(二十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二)第八節 刺廖(五)第四十五節 襲淡水(三)第十節 風雲(二十)第二節 山城霧(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四)第四節 新方向(一)第六節 禍根(一)第二節 初戰(九)第五節 曙光(十)第七節 悼蔣先雲(二)第三節 前哨戰(二)第八節 九變(五)第四節 戰爭(二)第八節 南京,南京(八)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二十一節 衝突第九節 轟炸東京(一)第四節 密林血戰(八)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六)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二十一節 逃兵(一)第二節 投敵(七)第六十九節 拉攏(三)第三節 戰鼓(十三)第十節 大撤退(二)第六十六節 綱領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五)第三節 前哨戰(二)第四十九節 別離(二)第三節 重起(八)第十節 風雲(十一)第六節 救亡(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十)第四節 經濟改革(三)第十節 暗棋(四)第三節 聚才(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五)第一節 戰局(一)第五節 積聚(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五)第三十六節 農運第三節 會戰(十四)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四)第十四節 亂第三節 狙擊(七)第十節 餘波(二)第四節 決戰前奏(十)第五節 號角(七)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一)第三節 別動隊(三)第三節 聚才(三)第八節 天火(六)第四節 決戰前奏(六)第三節 戰鼓(三)第五節 號角(二)第九節 魅影(十三)第七十四節 解惑第二節 再編川軍(四)第五節 反攻(七) 2009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二)第一節 奪軍(四)第七節 閃電(四)第三節 戰天津(十一)第二節 重建(三)第十節 虎嘯(一)第五節 友人(三)第三節 太行行(九)第十節 江戶之花(四)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四)第一節 遏制(八)第三十六節 農運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第三節 太行行(十一)第一節 上海風波(七)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三節 狙擊(五)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三)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五)第三節 魅影(四)第五節 “異心”(三)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一)第三十二節 路遇(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五)第三節 會戰(十六)第十節 風雲(十三)第五十二節 遭遇戰(二)第六十七節 爭論第二節 交易(五)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七)第三節 暗戰(六)
第七節 鎮藍衣(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五)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一)第八節 轉折(二十三)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二)第八節 刺廖(五)第四十五節 襲淡水(三)第十節 風雲(二十)第二節 山城霧(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四)第四節 新方向(一)第六節 禍根(一)第二節 初戰(九)第五節 曙光(十)第七節 悼蔣先雲(二)第三節 前哨戰(二)第八節 九變(五)第四節 戰爭(二)第八節 南京,南京(八)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二十一節 衝突第九節 轟炸東京(一)第四節 密林血戰(八)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四)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六)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二十一節 逃兵(一)第二節 投敵(七)第六十九節 拉攏(三)第三節 戰鼓(十三)第十節 大撤退(二)第六十六節 綱領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五)第三節 前哨戰(二)第四十九節 別離(二)第三節 重起(八)第十節 風雲(十一)第六節 救亡(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十)第四節 經濟改革(三)第十節 暗棋(四)第三節 聚才(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五)第一節 戰局(一)第五節 積聚(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五)第三十六節 農運第三節 會戰(十四)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四)第十四節 亂第三節 狙擊(七)第十節 餘波(二)第四節 決戰前奏(十)第五節 號角(七)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一)第三節 別動隊(三)第三節 聚才(三)第八節 天火(六)第四節 決戰前奏(六)第三節 戰鼓(三)第五節 號角(二)第九節 魅影(十三)第七十四節 解惑第二節 再編川軍(四)第五節 反攻(七) 2009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二)第一節 奪軍(四)第七節 閃電(四)第三節 戰天津(十一)第二節 重建(三)第十節 虎嘯(一)第五節 友人(三)第三節 太行行(九)第十節 江戶之花(四)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四)第一節 遏制(八)第三十六節 農運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第三節 太行行(十一)第一節 上海風波(七)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三節 狙擊(五)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三)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五)第三節 魅影(四)第五節 “異心”(三)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一)第三十二節 路遇(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五)第三節 會戰(十六)第十節 風雲(十三)第五十二節 遭遇戰(二)第六十七節 爭論第二節 交易(五)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七)第三節 暗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