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日薄(十七)

今井武夫遲疑下慢慢問道:“閣下,一號作戰即將展開,海軍同意聯合艦隊出戰了嗎?”

“戰或不戰有那麼重要嗎?”西尾壽造的目光依舊有些茫然:“今井君,昔曰信繁若不入大阪,豐臣家說不定還能保存,信繁到底對豐臣家有功有過?”

今井武夫再度震驚,西尾壽造口中的信繁叫豐臣信繁,是曰本戰國後期的著名武士和統帥,原名真田幸村,深受豐田秀吉賞識,賜姓豐臣,改名豐臣信繁,豐臣秀吉死後,原豐臣秀吉旗下諸侯分裂,在關原之戰中德川家康獲得勝利,奠定了德川幕府的基礎。

在關原之戰後,豐臣秀吉家族勢力大衰,被迫困守大阪,但豐臣家族並不甘心,召集忠誠於豐臣家的武士,特別是請出了名將豐臣信繁,與德川家康進行了兩次大戰,豐臣信繁率部力戰,差點逼死德川家康,最終卻因爲兵力差距懸殊戰敗身亡,豐臣家族滅。

在曰本武士中,豐臣信繁一直以正面形象出現忠勇雙全,即便他的敵人德川家康也對他交口稱讚,數百年來,信繁都被視爲武士楷模,可今天西尾壽造卻提出了質疑,質疑信繁當初該不該入大阪城,質疑武士道數百年堅守的信仰。

“閣下,您這是怎麼啦?”今井武夫驚疑不定的看着西尾壽造,西尾壽造依舊茫然的望着嬉戲的孩子們。

今井武夫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西尾壽造今天的情緒完全不對,整個人充滿沮喪悲觀甚至絕望,以往的他恍若兩人。

今井武夫想了想試探着問:“閣下,今天的聯席會議上對一號作戰有什麼決定嗎?”

西尾壽造的目光終於中孩子身上移開,卻又落在通紅的天邊,今井武夫順着他的目光也看着通紅的天邊,火光高織,白雲躲避着這團紅光,逃也似的向離開,只剩下一片紅紅的天幕,猶如一遍血海。

血海下的東京,衰敗,寥落。高樓殘破,廢墟遍地,行人衣衫破爛,面有菜色。繁華早已煙消雲散,只剩下落落荒寂。

“油料不足,聯合艦隊只能出動半個艦隊,海軍拒絕出戰。”

今井武夫大驚,一號作戰本就是以弱擊強,爲此不得不策劃種種欺敵騙敵之策,要求各路艦隊緊密配合,如果只能出動半數艦隊,結果不言而喻。

“那怎麼行,”今井武夫忍不住叫起來:“一號作戰要求聯合艦隊全軍出動,一半艦隊怎麼能行!必須全軍出動!”

“今天要開御前會議,”西尾壽造苦澀的搖搖頭,將要說的話又咽下去,他見左右沒人,便壓低聲音問道:“要是,要是,今天御前會議決定接受德黑蘭宣言,今井君,你有什麼想法?”

今井武夫楞了半響,好像沒聽清西尾壽造說什麼,良久才喃喃自語:“接受德黑蘭宣言?接受德黑蘭宣言?”

雖然今井武夫早已經認爲這仗打不下去了,可要接受德黑蘭宣言,一時之間又感到難以接受。

西尾壽造見狀嘆口氣也不再說什麼,倆人就這樣默默的站着,良久,今井武夫纔回過魂來,他躊躇會才試探的問道:“閣下,您是什麼想法?”

“我?”西尾壽造茫然說道:“不知道。”

今井武夫神情木然,他不知道該說什麼,西尾壽造卻已經明白了。爲了清洗東條英機的影響,陸軍省各部門長官換了些人,這些人大都從中國戰場和南洋戰場調回,沒那麼激進。今井武夫在當年激進,恨不得立馬佔領中國,可七年下來,殘酷的現實讓他清醒過來。

御前會議依舊在皇宮的地下防空洞中舉行,裕仁依舊象以前那樣呆呆的坐在御座上,聽着大臣們的報告。

這次參加御前會議的只有各部大臣和陸海軍軍令總長,石黑再次報告了目前的糧食狀況,向與會者報告國內糧食狀況,這番話不過老生常談,內閣成員在上午的會議上已經聽過了,不過裕仁卻是首次聽聞,一串串數字讓他心驚膽顫。

石黑之後,陸軍總長梅津美治郎彙報了陸軍關於一號作戰計劃準備狀況:“….皇軍已經在菲律賓集結了十五個師團,總兵力十八萬,其中在馬尼拉附近集結了八萬大軍,其餘十萬分別分佈在南北,菲律賓港灣甚多,適宜登陸的地點也多,兵力不足,只能待美軍登陸後再行反擊。

不過,要進行反擊,必須要待聯合艦隊擊敗太平洋艦隊,否則反擊將無法進行。山下大將認爲,如果海軍不能勝利,陸軍將放棄馬尼拉,撤退到菲律賓北部山區,作持久堅持。”

裕仁聞言不由皺眉問道:“如果要撤到北部山區,放棄馬尼拉,太平洋艦隊不就可以馬尼拉爲基地,切斷南洋航線嗎?”

梅津美治郎遲疑下說:“現在關鍵是聯合艦隊,只有聯合艦隊擊敗太平洋艦隊,山下將軍才能反攻,徹底消滅登陸美軍。”

“海軍能不能擊敗美軍呢?豐田愛卿,你就說說。”裕仁將目光轉到豐田副武身上。

豐田副武站起來報告:“陛下,現在聯合艦隊的油料只能滿足一半艦隊出擊,如果就此出戰,無法執行一號作戰計劃。”

“怎麼?只有一半油料?”裕仁驚訝之極的望着豐田副武,豐田副武沉重的點點頭。

“怎麼會只有一半油料!”裕仁有點失態的叫出聲來,他清楚記得上次會議上,已經作出決定所有油料優先滿足聯合艦隊。

“陛下,臣已經蒐羅全國油料,除去留下小部分給新組建的裝甲師團外,其餘的已經全部調給聯合艦隊,就算將這部分油料全部給聯合艦隊,也只能滿足聯合艦隊八成需要。”

豐田貞次郎接着說:“從九月到現在,總共只有三千噸原油運回國,國內的煉油能力只有昭和十年的兩成,可即便如此,由於原油不足,煉油廠大都半工半歇,留下的油料,也不能完全滿足裝甲部隊的需要,平時訓練只能由松油和人造油代替。”

“現在到底有多少坦克裝甲車?上個月的產量是多少?”裕仁壓住心裡的震驚,語氣盡量保持溫和。

“上月坦克產量六十一輛,裝甲車二十七輛,現在總共有坦克九百二十七輛,裝甲車…。”

裕仁再也無法保持儀態了,打斷豐田的話問道:“上個月鋼鐵產量多少?”

“陛下,這個,”豐田遲疑下,擡頭便看到裕仁焦慮的目光,他只能硬着頭皮說:“七百二十六噸。”

裕仁倒吸口涼氣,全國鋼鐵產量才七百二十六噸,照這個估計,全年不到一萬噸,沒有了鋼鐵,就等於什麼也沒有。

這些數字就如一聲聲喪鐘,在衆人耳邊響起,撞擊着他們的心靈,所有人都被驚呆了,會議陷入死一般的沉寂,氣氛讓人窒息。

“現在還有什麼好說的呢?”東鄉的聲音乾巴巴的:“就算這次聯合艦隊能出海,下一次呢?陛下,已經不能再打下去了,臣再次建議,接受德黑蘭宣言,減少國民的傷亡。”

裕仁的喉嚨就像被梗阻了,他呆呆的看着御座下的羣臣,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梅津美治郎再度站起來反對。

“陛下,我還是那個意見,盟國必須承諾保持國體,否則皇軍將士決不答應,寧可戰至最後一兵一卒。”

“陛下,再這樣打下去,大和民族就要滅種了!”東鄉揮動拳頭有些激動的叫道。

梅津美治郎目露兇光語含威脅的叫道:“東鄉君!皇軍將士不能答應,無數將士血流成河,到最後卻只能無條件投降,那些激進分子會鼓動軍隊叛亂的!”

“難道陸軍省和參謀總部不能掌握軍隊嗎!?”東鄉毫不畏懼:“只要能停戰,他們可以來砍我東鄉的腦袋!我東鄉絕不皺下眉頭。”

“怎麼能這樣說話?”石黑也非常不滿:“西尾君,梅津君,陛下賦予你們統帥軍隊的重責,現在卻說出這種話,是不是有負陛下信任!”

梅津美治郎一下被噎住了,他氣惱的瞪了石黑一眼,裕仁很清楚內閣現在已經分裂,文官主和,武將主戰。

梅津美治郎稍稍停頓又叫起來:“難道連國體也不要了?!”

國體,現在已經成了軍方主戰的唯一藉口,猶如一絲遮羞布,卻很難遮住整張臉。

這話東鄉和石黑又接不下去了,只好求助的向鈴木貫太郎叫道:“首相,您是什麼意見?您不能不說話呀!”

鈴木貫太郎嘆口氣,他還沒開口,梅津美治郎也毫不客氣的逼上來:“首相,您不能再這樣含含糊糊的了!必須要有明確態度!”

鈴木貫太郎只得站起來先衝裕仁施禮,然後又向內閣大臣們和總長們躬身施禮:“我本庸才,陛下信任,委我重任,可….,國事艱難,七年戰爭,皇軍將士雖浴血奮戰,全體國民在困苦中勉力支持,可時運不濟,臣,……”

說到這裡,鈴木貫太郎老淚縱橫,哽咽着說:“臣,臣,不得不向陛下報告,帝國已經無力繼續戰爭,內閣對戰和分歧,臣無力協調統合。”

鈴木貫太郎上前兩步衝着裕仁深施一禮:“臣只能上報陛下,請陛下聖裁!”

(未完待續)

第五節 曙光(九)第十一節 重振(八)第七節 鎮藍衣(二)第七節 曙光(十一)第一節 法幣(八)第九節 臨沂破軍(九)第四節 酒會(一)第三節 魅影(三)第四十九節 別離(七)第一節 蟄伏(三)第四十五節 遷都(一)第二節 再編川軍(四)第二節 再編川軍(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十七節 新兵連(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四)第八節 轉折(十三)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二節 策劃(六)第六節 攻略山東(六)第十節 風雲(十一)第九節 中央入川(四)第七節 鎮藍衣(三)第一節 蟄伏(十)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七)第五節 盟國(八)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六節 救亡(一)第五節 曙光(十三)第二節 投敵(七)第三節 重起(六)第七節 風波(一)第一節 突破(十)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二)第三節 整編(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五)第九節 魅影(五)第四節 九天之上(十)第五節 兩全(三)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八)第五節 戰雲密佈(五)第四節 酒會(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九)第三節 鏖兵淞滬(九)第三節 整編(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二)第七節 閃電(十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一)第四節 雙雄三傑第十節 風雲(二十五)第四節 決戰前奏(二)第七節 生機(四)第三十一節 妥協(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五)第二十五節 新人(一)第十四節 圍殲第八節 南京,南京(一)第二節 陝北行(六)第一節 奪軍(三)第六節 波瀾起(二)第九節 中央入川(一)第四十五節 遷都(六)第五節 盟國(七)第四節 外交(五)第五節 雲集(六)第一節 亂起(一)第七節 曙光(十)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一)第四十二節 歧路(二)第十七節 間諜學校第十一節 大捷(七)第一節 挽弓(六)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六)第十節 風雲(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七)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第七節 塞克特(一)第十節 餘波(四)第四節 謀殺(七)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二)第三節 聚才(二)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一節 遏制(六)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四)第三節 會戰(十八)第四十九節 別離(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五)第一節 突破(七)第一節 遏制(四)第十節 撤退(一)第十四節 圍殲第八節 轉折(二十三)第一節 突破(二)第五節 圈套(一)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六)
第五節 曙光(九)第十一節 重振(八)第七節 鎮藍衣(二)第七節 曙光(十一)第一節 法幣(八)第九節 臨沂破軍(九)第四節 酒會(一)第三節 魅影(三)第四十九節 別離(七)第一節 蟄伏(三)第四十五節 遷都(一)第二節 再編川軍(四)第二節 再編川軍(四)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一)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十七節 新兵連(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四)第八節 轉折(十三)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二節 策劃(六)第六節 攻略山東(六)第十節 風雲(十一)第九節 中央入川(四)第七節 鎮藍衣(三)第一節 蟄伏(十)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七)第五節 盟國(八)第十一節 大捷(四)第六節 救亡(一)第五節 曙光(十三)第二節 投敵(七)第三節 重起(六)第七節 風波(一)第一節 突破(十)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二)第三節 整編(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五)第九節 魅影(五)第四節 九天之上(十)第五節 兩全(三)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八)第五節 戰雲密佈(五)第四節 酒會(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九)第三節 鏖兵淞滬(九)第三節 整編(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二)第七節 閃電(十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一)第四節 雙雄三傑第十節 風雲(二十五)第四節 決戰前奏(二)第七節 生機(四)第三十一節 妥協(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五)第二十五節 新人(一)第十四節 圍殲第八節 南京,南京(一)第二節 陝北行(六)第一節 奪軍(三)第六節 波瀾起(二)第九節 中央入川(一)第四十五節 遷都(六)第五節 盟國(七)第四節 外交(五)第五節 雲集(六)第一節 亂起(一)第七節 曙光(十)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一)第四十二節 歧路(二)第十七節 間諜學校第十一節 大捷(七)第一節 挽弓(六)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六)第十節 風雲(一)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七)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第七節 塞克特(一)第十節 餘波(四)第四節 謀殺(七)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二)第三節 聚才(二)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一節 遏制(六)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四)第三節 會戰(十八)第四十九節 別離(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五)第一節 突破(七)第一節 遏制(四)第十節 撤退(一)第十四節 圍殲第八節 轉折(二十三)第一節 突破(二)第五節 圈套(一)第一節 四川開發公司(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