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投敵(二)

“公博現在當官當出心得來了,真是難得。”陳璧君的口氣中有股濃濃的諷刺味,陳公博只是淡淡的笑笑,這種情況他早料到了,因此並不以爲意。

“好事就是好事,至少把物價控制住了,老百姓也有飯吃,國家經濟也穩定了,公博說得不錯,是一大善政。”汪精衛笑着說,他穿着件白色的襯衣,外面套了件藍色毛衣,客廳內壁爐燒得很旺,很暖和,汪精衛的穿着很是輕便隨意。

“可惜呀,莊文革只當了半年的省主席,要是多當幾年,四川的情況肯定會更好。”陳公博不想談其他,便把話題往這邊引。

“這個莊文革膽子是不小,”陳璧君罕見的表示稱讚:“他居然敢衝孔祥熙開槍,孔二小姐給扣押起來,就衝這點,算是個人物。”

說完之後,語氣一轉:“這老蔣的氣度就差了,莊文革要扳倒孔祥熙是爲國家,他庇護孔祥熙就是因私廢公,免了莊文革的四川省主席就毫無道理,這樣把家爲國,還談什麼抗曰必勝。”

“夫人這話說得對,”汪精衛感到有點熱,便招收將傭人叫來,示意他將壁爐內的火減小點,然後才接着說:“莊文革算是蔣介石最能幹的學生,國民政斧這麼多高官,比得上他的也沒兩個,孔祥熙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把物價控制下來,他出了這一招就把物價控制下來了,再看看西南,七年前孤身入川,在不毛之地建起中國最大的工業基地,老蔣恐怕也就是看到這塊基地纔有信心打下去。”

“可惜呀,好容易建起的工業基地恐怕就要毀於戰火了。”陳璧君故意大聲說:“曰本飛機這才空襲幾次,袁家巷的兵工廠被炸,還好不算重,可要是曰本人集中力量轟炸渝城,渝城的這麼多工廠恐怕就保不住了,到時候看老蔣還拿什麼唱高調。”

陳公博心中微微嘆氣,他很清楚汪精衛夫妻倆一唱一和的原因在那,但他還是不想談這個問題,但現在,他感到已經容不得他不談了。

“我聽說,莊文革在去年就開始動員在渝城修建防空洞,建立防空部隊,工廠的重要設備搬到防空洞中,這些措施估計能減少些損失吧。”陳公博感到嘴裡有些苦澀,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我認爲抗戰還是有前途的,美國不是向我們提供了大筆貸款嗎,我和鄧錫侯他們那些從前線回來的將領談過,他們認爲在武漢作戰期間的曰軍與淞滬、山西作戰的曰軍相比戰鬥力下降很大,而且其物資支持差距也很大,曰軍不得不採取以戰養戰的策略,國內已經無力支持戰爭。”

汪精衛聽出了陳公博的言外之意,和談不是時候,抗戰是有希望的。陳璧君也聽出來了,她臉色一沉,就想發作,話道嘴邊卻又改變了。

“曰軍採取以戰養戰的策略,淪陷區的百姓恐怕就更苦了。”陳璧君輕輕搖頭:“我就不明白,淞滬之後,陶德曼提出的條件更苛刻,蔣介石卻認爲可以談,這次曰本人的條件明明要好得多,寬得多,爲什麼你們就不同意呢?”

陳公博躲在成都不肯回來,汪精衛派曾仲鳴去成都,把曰本人的條件告訴他了,因此陳公博是瞭解條約內容的,但他的態度還是沒變。

“夫人,我還是那句話,即便要和談,也應該是蔣介石出面與他們和談,”陳公博說:“北伐以來,我黨分裂,國家動盪不安,戰亂持續十年,這個教訓不可不吸取。”

“可現在的問題是老蔣不願和談,曰本人也不願跟他談,”陳璧君大聲說:“公博,只有我們先走一步,別人纔會跟上。”

“如果曰本人不願跟蔣介石談,那我們就打下去,先生,我的意見還是這樣,舉國應該行動一致,我們已經吃夠了黨分裂的苦,爲何還要吃那份苦。”陳公博簡直是苦口婆心,他感到非常爲難,他和汪精衛的關係關係太深,無法像白斯同那樣離開,他也受不了別人異樣的眼光。

“公博,”汪精衛站起來,在客廳裡緩緩走動:“不是我不支持老蔣,而是他根本不聽我的,從他撤退渝城,我先後數次與他談,可他一概不聽,不管國家危亡,只是一味戰,戰,可這仗還打得下去嗎?公博,你說曰本人困難,難道我們就不困難嗎?中國經濟連曰本的十分之一都不到,物資管制雖然管住了物價,但老百姓呢?依舊動盪不安。他們說我賣國,如果我是把國家賣給曰本人,那蔣介石就是把國家賣給美國人,GCD就是把國家賣給蘇俄!”

汪精衛很是激動,陳公博是他最親密的同志,十年來一直支持他,追隨他,可現在他卻不想跟他走了,這讓他很是傷心。

“先生想過沒有,如果蔣介石不支持,戰爭能停止嗎?和平能來到嗎?”這個問題陳公博思考了很久,他的結論是不會,蔣介石掌控了大部分軍隊,以西南而論,雲南的龍雲已經被消滅,四川的軍閥被莊繼華控制,而莊繼華是堅決主戰的,貴州軍閥全數調出川,西北呢?東北軍瓦解後,中央軍進駐西安,從此蔣介石就控制了西北,其實就算只有西南三省,蔣介石也可以打下去。

“可以,”汪精衛稍微遲疑下,還是堅決的說:“山西閻錫山司機並不想打,夫人前段時間去廣東,餘漢謀也表示可以和,我與何健談過,他也同意,只要曰本撤軍,不賠款,不割地,就可以和,還有龍雲也支持和談,公博,這是個機會。”

陳璧君這時拿出那份密約遞給陳公博:“公博你看看吧,這就是宗武和思平在香港與曰本人談出的條件,比當初陶德曼帶回的條件寬多了吧。”

陳公博還是第一次看見條約,曾仲鳴帶去的只是口信。陳公博看完後文汪精衛:“蔣先生看過這個條約沒有?”

“沒有。”汪精衛說:“如果他贊成和談,我就給他看。”

“先生此舉不妥,還是應該給他看,這個條件比當初陶德曼的條件強多了,他應該可以贊成。”陳公博鄭重的說。

“不行,他不會贊成的,”陳璧君鄙夷的說:“公博,你怎麼就不明白呢,這個條約是汪先生談出來的,蔣先生怎麼會同意呢,他要同意了,怎麼顯示他的忍耐呢。”

正說着,門外又傳來停車的聲音,倆個人說說笑笑的朝裡面過來,汪精衛笑道:“佛海和仲鳴來了。”

說着便走到門邊,拉開房門出去,陳公博和陳璧君也跟着出去,還沒到門邊,汪精衛和周佛海曾仲鳴就進來了。

“公博,你總算回來了。”周佛海一進門就看到陳公博,很是高興的說:“汪先生可一直盼星星盼月亮的盼你回來呢。”

“今天剛到,我可沒你老兄清閒。”陳公博與周佛海是老相識了,倆人的經歷打字相同,早年都參加過GCD,還是GCD創黨代表,可後來都脫離了GCD,陳公博要早些,周佛海還是1925年才[***],注意是[***],不是開除。都加入國民黨,不過一個跟着蔣介石,一個跟着汪精衛,現在倆人又不約而同的走到汪精衛的身邊。

陳公博說周佛海清閒倒不是假話,不到渝城不知道渝城新聞管制的嚴厲,渝城也就只有那幾家報紙,而宣傳事宜全歸西南開發隊管,而且還有三青團和黨部支持,宣傳部一下就成了清閒衙門。

“清閒?”周佛海冷哼聲:“莊文革搞出個什麼保證金,還一百萬,除了梅悠蘭的渝州晚報外,其他報紙概不準出版,張季鸞和周EN來天天上我那鬧,要求出版大公報和新華曰報,還有青年黨姓左的,也在那湊熱鬧,可渝城參政會就是不肯改,任你說破嘴,也不幹,我都焦頭爛額了,四川怎樣?”

陳公博一下就樂了,四川參政會也有這條規則,這莊繼華不知是怎麼想出來的,僅憑保證金就把所有外地報紙卡得死死的,更絕的是,各地參政會還都支持。原來外省的那些報紙還只是簡單的攻擊下,可現在這些人才知道厲害,於是就鬧騰起來了。

“渝城都不準發,成都自然就更不準了。”陳公博笑道,無論是張季鸞還是GCD都知道必須先攻下渝城才能在其他地方打開局面。

“這莊文革刁鑽古怪,弄出來的東西總是套着陷阱,”汪精衛邊走邊說:“當年他那個公司代替海關,讓英國人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想起這事,他忍不住還笑:“佛海,你是不知道,那陳友仁開始還不同意,到最後還不願意停了。”

“這莊文革盡出下三爛的招,”陳璧君對莊繼華拒絕汪精衛的拉攏還耿耿於懷,此刻更是盡情嘲諷:“在廣州如此,到渝城還是如此,這蔣介石怎麼盡用這樣的人。”

可讓她意外的是,陳公博和周佛海都不肯接,汪精衛心中搖頭,陳璧君這話太失公允,且不說渝城的社會改革,就說建起這遍工廠企業,那也是功莫大焉,絕不會是小痞子似的人物。

周佛海走到客廳,看到茶几上的條約,順手拿起來,看着陳公博說:“公博,這個你看過了?”

(未完待續)

第六節 新雲南(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第十節 虎嘯(十一)第五節 突擊(三)第四節 外交(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四)第七節 塞克特(三)第一節 德黑蘭(十三)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四節 九天之上(八)第十節 虎嘯(十二)第三節 暗戰(五)第四節 密林血戰(九)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二)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二)第二節 初戰(八)第十一節 重振(十)第二節 初戰(六)第三節 結盟(一)第五節 兩全(三)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三)第二十二節 選擇題第十節 虎嘯(七)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八)第四十節 戰東莞(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四節 密林血戰(五)第十一節 《北伐》第四節 密林血戰(七)第一節 蟄伏(三)第十節 江戶之花(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一)第五節 圈套(二)第七節 悼蔣先雲(二)第一節 黨爭(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一)第二節 沙基(四)第十節 虎嘯(七)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第八節 刺廖(五)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六)第二節 投敵(六)第八節 日薄(十六)第四節 戰爭(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三)第八節 南京,南京(五)第五節 突擊(六)第二節 交易(二)第三節 魅影(五)第十八節 新兵連(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六)第二節 減租減息(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六節 救亡(二)第三節 整編(二)第五節 雲集(八)第六節 突破(七)第十節 虎嘯(十二)第二十九節 婚禮(一)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三)第七節 生機(五)第八節 南京,南京(七)第三節 新人舊人(三)第三節 狙擊(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三)第三節 調整(一)第二節 起航(二)第七節 閃電(四)第八節 轉折(十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三)第一節 挽弓(一)第一節 上海風波(八)第五節 調整(二)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八)第三節 巧取(二)第三節 會戰(四)第十二節 破局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五節 突擊(一)第一節 奪軍(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九)第五節 反擊(七)第四節 陰雲(五)第一節 陰謀(十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九)第八節 光復武漢(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九)第三節 會戰(四)第九節 魅影(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五)第八節 十問(修改)第四節 酒會(二)第八節 日薄(五)第七節 曙光(八)第一節 德黑蘭(四)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二)第十節 暗棋(五)第三節 狙擊(二)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
第六節 新雲南(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第十節 虎嘯(十一)第五節 突擊(三)第四節 外交(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四)第七節 塞克特(三)第一節 德黑蘭(十三)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四節 九天之上(八)第十節 虎嘯(十二)第三節 暗戰(五)第四節 密林血戰(九)第十節 江戶之花(十二)第一節 “意外”的戰爭(二)第二節 初戰(八)第十一節 重振(十)第二節 初戰(六)第三節 結盟(一)第五節 兩全(三)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三)第二十二節 選擇題第十節 虎嘯(七)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八)第四十節 戰東莞(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四節 密林血戰(五)第十一節 《北伐》第四節 密林血戰(七)第一節 蟄伏(三)第十節 江戶之花(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一)第五節 圈套(二)第七節 悼蔣先雲(二)第一節 黨爭(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一)第二節 沙基(四)第十節 虎嘯(七)第六節 攻略山東(十)第八節 刺廖(五)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六)第二節 投敵(六)第八節 日薄(十六)第四節 戰爭(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三)第八節 南京,南京(五)第五節 突擊(六)第二節 交易(二)第三節 魅影(五)第十八節 新兵連(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六)第二節 減租減息(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四)第六節 救亡(二)第三節 整編(二)第五節 雲集(八)第六節 突破(七)第十節 虎嘯(十二)第二十九節 婚禮(一)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三)第七節 生機(五)第八節 南京,南京(七)第三節 新人舊人(三)第三節 狙擊(二)第二節 戰後之戰(三)第三節 調整(一)第二節 起航(二)第七節 閃電(四)第八節 轉折(十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三)第一節 挽弓(一)第一節 上海風波(八)第五節 調整(二)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八)第三節 巧取(二)第三節 會戰(四)第十二節 破局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五節 突擊(一)第一節 奪軍(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九)第五節 反擊(七)第四節 陰雲(五)第一節 陰謀(十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三)第八節 光復武漢(九)第八節 光復武漢(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九)第三節 會戰(四)第九節 魅影(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五)第八節 十問(修改)第四節 酒會(二)第八節 日薄(五)第七節 曙光(八)第一節 德黑蘭(四)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二)第十節 暗棋(五)第三節 狙擊(二)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五)